忘我可以养虚,忘事可以养道。
寡字诀
寡言可以养炁,寡事可以养名,
寡听可以养聪,寡思可以养心,
寡欲可以养性,寡动可以养神,
寡德可以养精。
炁字诀
少言语可以养内炁,寡色欲可以养精炁,
薄滋味可以养血炁,抑津液可以养脏炁,
戒嗔怒可以养肝炁,节饮食可以养胃炁,
均胎息可以养肺炁,少思虑可以养心炁,
不漏精可以养肾炁,谨行藏可以养神炁。
四、引仙法总结
1.“引仙法”是中乘到上乘的筑基功
“引仙法”是“三仙功”的前言,静功必须先炼“引仙法”,老师带路先进门,不炼引仙不知道。“引仙法”是还原、补漏、筑基法。女子来月经,男子遗精,结婚后生孩子,都须补漏,还原固体。
“引仙法”收心静坐用自然盘,首先把双足的涌泉穴封住。男子炼精,女子炼血。男子要护住精道(前列腺),女子要封住铁门两扇,收住血源倒流。大家的年龄大,漏洞太多,要封住三阴,补漏还原。要先运五行,再封三阴。明窍对内脏是“三仙功”、“引仙法”的特点。副经有变化马上转上正经,明窍有反应马上转上内脏,这股线不要断了。
脚心发热或出现热气是涌泉穴没封固。封住涌泉,气往上走。
修炼“引仙法”主要是炼好二十四次呼吸,是还原功法,属基本功。呼不出心,接天元之根;吸过脐下,接地元之根。以凡息带真息,训炼氣→炁的转化。吸气炁过脐下,呼气炁不出心,炁在中田至下田之间上下运行,古时就叫息息归根。
呼吸要深、细、长、匀,做完二十四次呼吸以半小时为标准。呼吸时上身不许动,不可抬肩。开始做可用顺式呼吸,后期可用逆式呼吸。吸气要过脐,但不可下到会阴穴,否则会出现底漏,最危险。做二十四次呼吸时,出现下热千万别动,这为产药,就是痛也不要动,注意将神光慢慢往回收,收回到两眉之间,调好呼吸,调好底盘,进行沐浴。
2.“引仙法”的修炼过程
“引仙法”一共是十二法,第一法就是让我们自己能静坐下来,回家后能坐得住。第二法是让我们盘坐的时候把我们的身形、身躯、动作调整好,把你所盘坐的姿势调整好。第三法就是封住我们上七窍中的口,上唇下唇要合好,牙齿轻轻叩住,封住口。无视无听主要是封两目,闭着眼睛封两目。收视返听是封住两耳,把自己的耳封住了。舌抵上腭主要是安心、安神、生神这三步了,心安则生神,生神就要把神安,把心安定下来。有的人一坐下来就心忙,坐不下去,实际上你要注意一下,自己舌头可能是没有顶住上牙膛上。调真息主要是封鼻子。到第七法,我们就把上七窍全部封死了。第八法主要是封住下三阴。下三阴主要是前阴、后阴和会阴。封住了上七窍和下两个明窍,我们讲十大明窍,到这里我们已经把中医里的九大明窍封住了。这时,我们才能内视返听,出现能看到骨骼、内脏的形状了,哪个内脏发不发光都能看到了。运转五行,从相生到相克的运转以后,气归下田。这时,出现凝神寂照,可能我们肚脐就开通了。我们炼到第十法时,一定不要系腰带了,如果系住腰带会很麻烦的。炼功时把它松开,不松开以后带脉和冲脉不能正常运行,脐中也就开不了。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口鼻已经不呼吸了,两目两耳也回来了,眼睛也看不到外色了,耳朵也听不见周围的声音了,这时我们开始听息随息,听内外、听人体内和外两相相合。人体宇宙和天体宇宙有一个呼吸,人随着天体宇宙的呼吸运动而运动了,成一个同步了。同步一开始的时间很短,可能时间很短,渐渐把这个呼吸方法延长,越长越好。这时就是我们讲的“无内无外”的一种境界了。这时我们体会自己也愿意坐了。最后就是养心沐浴,养心沐浴的时间是越长越好,就会得到好多东西了,别人得不到的东西我们能得到,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能知道。大家想一下,大家都在睡觉的时候,我们不睡,就能知道好多东西。在这时候,估计睡觉也很少。
3.“引仙法”结合“智能法”
引仙十二法回去以后能很好盘坐,这是一个完整的功法,我写的比较少。如果我们回家以后愿意炼“智能法”,把“智能法”带进“引仙法”,我们就先做一下“智能法”的前三法,就是我们把每天所做的事情,恢复记忆,从早上一起床到晚上回忆起来,都回忆一下。大家回忆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全天的事情都回忆一下。因为自己一直在做,我这个没丢掉,坚持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这不是说资格老,我坚持三十年,三十年没变。到每天晚上,不管怎么忙,怎么紧张,我都要盘坐,从早晨起来一直到晚上,我做了什么,每天早晨起来,我去没去小便,吃的什么饭,吃的什么东西,我都把它回忆起来。这一天我做了什么,哪件事情是好事,哪件事情坏,哪个不对,自己要完全回忆得清清楚楚的。回忆过去以后到晚上,回忆了当天的事情以后,那么我就再想一下明天要做什么,我有一个计划。从六点七点八点,我安排了什么,到时候我就按我想象去做。如果在中间八九点的时候不是我当时做功是我想象的那样,已经打乱我想象的计划了,那么我就知道我预测的已经错了,我想象的已经错了,那么我就知道为什么我在八点到九点那个时候错了。我第二天再返过来做“智能法”,从早晨回忆到晚上,这个八点到九点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为什么?自己回忆起来以后再安排第二天的事情,我还是按照我的计划去做。这样做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形成一个规律,古时候叫思维反射,也就是我们的思维预测。
在修炼“引仙法十二法”第一步功的基础上,可以开始修炼第二步。
4.“引仙法”的巧妙用法
我说几个巧妙用法,古时候叫火候。我们大家用时注意的地方,第四法收视返听,小时候老师怎么教的我就怎么告诉你,你试一下。毛孔呼吸后,你感到毛孔和呼吸同时在动,毛孔和身体在同时动,这是自己做的时候,不是带功导引的时候,回家自己试验一下,你感觉毛孔和呼吸确实在同时动,毛孔越张越大,这时你来个停息,停息就是不呼不吸了,这时内里面还在呼吸,这一定学会了。毛孔在一吸一呼,突然闭息,里面却还在呼吸,这个才叫内行呼吸。内行呼吸的第一步,这个可是火候,传功不传火候,现在火候也在传,不传水平太高了。我们现在说的毛孔呼吸时,把毛孔收回来,呼气身体放出去。身体不要动,吸气收回来,很小;呼气,放出去,很大。当你感到毛孔呼吸和我们的呼吸同步了,你闭气,毛孔还在(一开一合)动,这叫身空,身体空了。我们第一步调鼻吸鼻呼时,是上面空了。第二步是毛孔呼吸时,闭息毛孔里面能到,叫身空。身空了才能返观内视,现在是返听收视,眼睛往前看,往回看。如果身空了,应该是不一样。这时再返听,听什么?听三个:第一,听心脏的跳动,听身体的声音。有时候,做好了能很自然地听到心脏的跳动。第二,听道声。听心脏跳动,听到心脏好像悬在空中(一开一合),道教讲,什么花开了,这就是指心脏,心脏一边跳动,一边开合。跳着跳着,不知有什么东西,噗,出来了,上去了,劲大就上到头里,劲小上到嘴里,嘴里就那么一点。从嘴下来了,下到哪?下去以后,你要注意了,下去以后,能不能让它停一下,因为有两个人提这问题。你继续下,落底了。怎么想办法(在中田)停一下,停了以后,如果下面的上来了,这叫阴阳相交,阴阳相交有欲没有情,是自愿的,愿意一个下去(到中田),一个(从下田)上来(中田)。如果有情再有欲,叫夫妻相合,有情没有欲叫阴阳相会。为什么两人都没有上来?什么原因?就是调真息这一段,吸气到下田,实际没到下田,大部分到膀胱了,或者到生死窍了。到生死窍的,如果会进阳火退阴符的,那就应该做两次,不管年龄大小,火候到了,那就转两圈(周天)。只不过年轻人转起来力量足一点,老年人转两三次就没有。这不算泄露天机,才讲一半,讲多了就算泄露天机。道教内挺厉害的,我信这个,泄露天机过早了不行,因为他俩做出来了,有一人知道、两人知道、三人都知道了,那还算什么泄露天机,三人就叫群体了。你做出来了,提出来了,我就敢说。你做出来了,没有提出来了,我也不敢说。
5.怎么对待振动?
我们现在振动的人特别多,这有几种情况的振动,实际还是出在几个呼吸上。空了不均衡,它也动。如果毛孔呼吸不均衡,不全,它也振动。我们内行呼吸,吸气过脐下,呼气不出心,你扎的太低了,扎到生死窍,扎到膀胱,扎到脊柱后面那点,它也动。动得不一样,可以看出来。扎到下田也能动,到下田动的得时间长,很均衡。动不要怕,如果在家做,动了就让它动,也挺舒服的,晃来晃去,腿就不痛了,气均衡了。
6.什么是太乙含真气?
有人提问:做安神祖窍,回来,眼观鼻、鼻观心、心观炁穴,到底到没到下田?也是一样,到下田,微微收小腹,检查一下,下没下去。这有个巧妙的做法:收神光到眼前,往下送是微微吸一口气,让神光从上田到中田,到下田。在下田干什么?如果收小腹感觉到:神入气中,第一步叫结胎。胎没结成,也是神在气中,气把神包住了,这叫太乙含真气。安神祖窍就是把神光纳进来,用气包在中心。如果在中心它很活跃,这叫结胎。如果它不动,在里面含着,气含着那个神、那个灵,那叫太乙含真气。
7.怎么理解《灵宝毕法》?
再说《灵宝毕法》。《灵宝毕法》是祖师钟离权在终南山修炼时,他发现了《灵宝经》三十部。当时他可能不是对着人,而是对着天、对着地感悟人体。他把它拿过来用到人体修炼,总结出一套方法。整个方法很完整,叫《灵宝毕法》。《灵宝毕法》分四十五段,这四十五段是目录,是一个结果,它没有变化。千万记着:按照《灵宝毕法》这本书是不能炼的,它是结果。做安神祖窍,说神光下去,如果气包着神,它在动,叫结胎。如果它不动,叫太乙含真气。太乙含真气是这么来的。到底有几个太乙含真气,哪块能含,《灵宝毕法》没有告诉你。这个过程他不告诉你,要口传心记,是这样教的。有人问我,我说你别怪我,我问你,你就说,你说出来了,我就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在这里提一下:大家也别介意,炼到这一段,我会问你,有人提一问题:从里面上来东西到嘴里,很香甜。那我就问你:你也别介意,上来的是什么?我提醒一下,上来的是气体还是液体?他说是液体。液体到哪去了?是咽下去了还是含在嘴里?他说咽下去了。我问:是你自己咽下去的还是它自动下去的?他说是他自己咽下去的,那个叫津液,很好。这时应该怎么做呢?别咽,在嘴里含着。如果自动下去的,那个叫玉液,很小,一点点。这里有变化,每个人都不一样。上到嘴里的也有很多变化。《太乙金华宗旨》说:师授予徒,徒反授予师。师徒反复弄,来回这么问。你问我说,我说完了再问你,你再说。它是这么一种教法,《灵宝毕法》是这么一种教法,它可不是我们几百人这么教,同时都来了,不可能的。
8.辅导员应该是在什么情况下教人炼“引仙法”的?
辅导员听一下,道教内是有规矩的。进入静室后,先拜天地,后拜祖师。这是道内的规矩,我们在这不用拜天地,也不用拜祖师爷。在静室里,有祖师爷的像挂着。我学的时候,也有照片挂着,有钟吕祖师、重阳祖师、北七真,有一个很大的师承表,我要拜他们一下,才能坐下,这是道教内的规矩。我们现在就不讲这些了,也没必要了,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祖师爷在哪,看不见,就忘了。过去把这叫忘祖。
9.辅导员带功要无心
辅导员带功,把“无心于事,无事于心”改成“无心于人,无人于心”。我带功是这样的,我没有把在座的人当人,这句话确实不好听,但是“无心于人”这个人不是现在写的这个人,而是有两点,人不完整。道教是这么讲的,有不礼貌的地方就让它过去,别记这个仇。因为你不完美才上这修炼,你修炼就拿你不当人。我比大家少一点,我一个点。我一直在坚持修炼,大家是断断续续的。“无人于心”,这个人没有点,这是你自己,你自己的那个心能不能把大家包容起来,这时大家才能成一体。所以有时候,他导引的时候,我闹心、不舒服,你记住,那时你肯定不是“无心于人”,肯定是有心,或拿着麦克风溜号,(你盯着一人的腿说)往前看,所有的人都腿痛,他(导引人)都不知道往那看,这时人的神散了。“无人于心”,你在这里要把所有人当作没有人,就一个人,就是你自己。这个“心”很大。这样带功,人们会很舒服。我导引带功不敢溜号。
10.默运五行,怎么和仁义礼智信配合着讲?
这个太难讲了,我稍讲一点。我们现在的默运五行是瞎运,叫盲运,没有目的地运,胡运。反正在里面搅和,有没有反正是搅和,转圈,就那么地了,没有按正规地运。我说一下正规地运。我们默运五行叫小还丹,叫相生地运转,叫五行相生运转。它的起源在下田,能量在下田。下田的能量不讲了,下田的能量是调整身心的时候,调整呼吸,人体聚积到下田的。我们前面已经讲了。聚积出能量以后,第一个先推动的,推到膀胱,膀胱要单独用它,要单独推到膀胱,膀胱属肾的一部分。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要肾中生气,先要推到膀胱。为什么先要推到膀胱?因为膀胱气化是最快的,膀胱有水,他没有违反原则。肾为君,推到膀胱,从膀胱到肝,这个过程我们知道了。《太上清静经》说的仁义礼智信,第一步,讲的不是对外,讲的是对你自己:你觉得你默运五行你很仁义吗?实际上,我们都很不仁义,默运五行我们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杀气,膀胱没有气化,你把膀胱气往肝上提,硬往肝上提,产生一种杀气,没有仁义之道。这个我们可能还没体会到,我做的时候,等气化再动(提到另一个内脏),我们现在是学方法,跟着导引词走。老学员可能发现了,导引的人可能累了,累了以后,精力不集中,就会(出)差,差了以后,老学员肯定感到不舒服了。比如,默运五行从膀胱到肝再到心,如果把肝忘掉了,从膀胱直接到心,老学员会感到非常不舒服,肝怎么没了?他马上到肝,到肝以后,跟导引词,他马上到心脏,这就是我们说的不仁义了。谁不仁义呢?(念)导引词的老师造成的不仁义,做功中我们对自己不仁义。老师不可能没有错,老师有错了,学生这时一定注意了,我不跟你走。我怎么纠正呢?我就到肝运化,而不到心,自己一定要把握住。老师一看,我说到心他怎么到肝呢?自己知道自己错了。这就是《太乙金华宗旨》中所说的“师授徒,徒授师”,有这么一句话,叫不仁。义,就是太不够意思,本来母亲(膀胱)给我(肝)点钱,你不让给,给别人(心)了,这里有这么点意思。再一个他说不礼貌。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不知道内脏需要什么,它需要不需要这东西?导引词中我们要返观内视往里面看,看它需要不需要。这是第一智慧,先了解自己。信,大家应该知道,哪个内脏需要不需要,不需要就快点过去,需要就多运化。第一层就这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