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屈原(中国十大文豪)
4624700000007

第7章 魂归汨罗

屈原在陵阳大约待了几个月,看到秦兵没有沿江东进,江南还在楚国手里,便想回到江南去。一来他的放逐地点是在江南,二来鄢城、郢都失守后,屈原自感死期已近,他想到长沙去。楚的祖先熊绎封丹阳后,在开疆拓宇的过程中,曾以长沙为江南的据点,经营过很长一段时间。长沙也是楚人祖先生息的据点之一。

是楚王族的发祥地之一。“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在哀郢里已表示得很明白,他死也要死在祖先创业发迹的根据地。

当时从陵阳返回长沙,有两条水路可走。一条是从陵阳沿长江上溯,经过夏口入洞庭逆湘江而上到达长沙。这条水路开阔通畅,可驶大船,舟行较快。但长江入洞庭处如不在秦的手中,也与秦军相距咫尺,不小心就会落在他们手里。屈原是宁死也不肯当秦的阶下囚,只好走另一条水路。

另一条水路开始也是沿长江下行,然后进入鄱阳湖,再进入修水,沿修水逆行至上游,接着从汨罗江上游顺江而下,经过汨罗,从洞庭一角进入湘江,再上溯至长沙。

强劲的秋风,呼啸着扑向原野,在略显蔫黄的草地上肆虐着。偶尔一阵旋风,拔地而起,将还带着青绿色的蕙草卷上半空,飘向远方。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向南飞去,时而发出几声鸣啾。屈原端坐舟中,感到肃杀的秋气阵阵袭来,使他悲哀的心揪得更紧。敏感的诗人气质使屈原自然而然地将衰秋与国事联系起来。他不免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又无计可施,只好拿起笔来,借诗舒愁,写下了《悲回风》。

悲回风之摇蕙兮,

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

声有隐而先倡。

当屈原顺汨罗江而下到汨罗时,形势又紧张起来。传来的消息说,秦军大量集结在楚国的黔中边境一带,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这样一来,长沙岌岌可危,屈原不能再往前走了,便在汨罗停下来。

汨罗在春秋前期为罗子国,后来归楚,为江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经济、交通也较发达。屈原在这里,能很快知道天下形势的变化和楚国的各种消息。

长期的流放生活、一次次的残酷打击、对国事的担忧和痛苦煎熬,已经把屈原折磨得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不成人样了。诗歌创作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早春的一天,屈原在江畔徘徊沉吟,想着他那些用血泪疑成的诗句。一位渔翁碰到了他,大吃一惊,忙问道:“先生,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弄到这步田地了?”

屈原打量这位渔翁,见他须发尽白、精神矍铄,虽是一副渔家打扮,仪容、风度却透出一股不凡的气质,心知是一位隐于江湖渔樵的隐士,便答道:“这世上一片混浊,只有我一人干净;众人都醉得糊里糊涂,只有我一人清醒;故此遭到放逐。”

渔翁说:“圣人不会拘泥于某一件事物,而能随世俗的变化而改变。世上全都混浊,您何不索性搅浑水,使浊水飞溅?众人都喝得醉醺醺,您何不也尝点酒糟,饮点薄酒?您何必过于担忧国事、苦守高节,自我放逐呢?”

屈原见渔翁的劝告关乎人生的根本问题,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便正容答道:“我听说,刚洗过头要将帽子弹一下,以弹掉灰尘;刚洗完澡要将衣衫抖一抖,抖去灰尘。怎能让干净的身体被外界的尘土沾污?我宁可跳进湘江,葬身鱼腹,哪能让自己的洁白,蒙上世俗的尘垢呢?”

渔翁微微一笑,一边叩着桨一边唱着歌“沧浪江水清时,可以洗我帽缨;沧浪江水浊时,可以洗我的脚……”划船离去,不再与屈原说什么。

江边这短暂而生动的一幕,这场两种根本对立的人生观的对话,完整地保存在屈原的作品《渔父》中。在当时楚国,因为政治黑暗,社会腐败,部分知识分子或是自没才能、隐于江湖;或是佯狂玩世、随波逐流,以求保存自身。这种思想,不可能不对屈原产生一点影响。当屈原经过激烈的心灵搏斗,在走与留二者间作出抉择,决心至死不离祖国后,也许曾产生过隐居的念头,也许渔父一类知识分子的思想曾激起过他心底的波澜。但屈原最终不能接受这种人生观,他宁可舍弃生命,也不能放弃操守、改变志向,他是一位与祖国、民族共存亡的志士。

屈原在汨罗暂留,但时时刻刻都在想要到长沙去。大约在春末夏初时,他曾实实在在动身往长沙进发。可是,由于秦国大军压境,长沙危急,屈原只好半道又折回了,终于未能到达长沙。

这使屈原怀念之情更笃,回汨罗不久,就写了《怀沙》,抒发他怀念长沙之情。

屈原写《怀沙》之后不久,秦军果大举进攻巫、黔,衰弱的楚军已不堪一击,一触即溃。秦军很快又占领了巫郡和黔中郡,长沙危在旦夕。形势已经再清楚不过,如果楚国没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它的灭亡就是无可挽回的事,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屈原认为,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

辞世前,屈原写下了绝笔诗——《惜往日》。

屈原来到了汨罗江畔。

同前些日子不一样,他穿戴得整整齐齐。头戴切云高冠,身穿彩绣纹饰的宽袖长袍,腰悬长剑,佩玉琳琅,就像当年在郢都任左徒上朝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那时他年轻英俊、意气风发,现在他老了,瘦了,憔悴了。无情的岁月和重重打击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加上瘦长的脸颊和长长的整齐的花白胡须,看上去就像一尊青铜塑像。此刻,屈原也正如一具雕像屹立在那里。

汨罗江涨水了。往日缓缓流淌、清澈透底的江水,现在变得翻腾汹涌、一片浑黄。江心时而涌过一阵浊浪,挟着青草、树叶,抢先向西奔流。与水中激烈奔腾的景象相反,周围田野是一片静谧。对岸的草地上,一群牛悠然地吃着草。水田里也是稻苗青青,偶尔有农夫吆喝着牛在田塍上走过……

屈原站在江畔,究竟想了些什么?也许他什么也没有想,什么也不用想,因为一切早就想好了。像去年离开郢都时一样,他用目光亲切地抚摸了汨罗周围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远处天边,一朵白云悠悠飘来……

屈原最后深情地看了一眼楚国的大地,纵身跳地了奔腾的江流。

一颗巨星陨落了!

周围的乡亲听说他们尊敬的三闾大夫投水自尽,纷纷划船赶来营救。但已经迟了,楚国的江河大地拥抱了她们杰出的儿子。

人们啼泣着,汨罗江呜咽着,远处传来杜鹃声声:“行不得也!”“行不得也!”……像是啼血,一滴,一滴……

这一天是公元前277年阴历五月初五。屈原63岁。

传说屈原投江后,乡亲们为了不让恶鱼啃噬屈原的遗体,纷纷哭泣着把盛着食物的竹筒和用树叶包着的米饭往江中倒,由此形成一种习俗。开始每到端午节,都要象征性地用树叶包一些食物抛向水中,后来大约认为这样浪费食物没有必要,就改为自己食用,同样有纪念意义。不过既然由人来食用,就得讲一点美食原则,于是一般的树叶就改为粽叶,粽子内还往往包一点美味,有所谓豆沙粽、火腿粽、五仁粽等。

以上传说,至今仍在湖北省秭归、湖南省沅湘一带流行。不过文献记载与此略有不同。吴均《续齐谐记》中说:

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亦作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日:“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栋树叶塞上,以五色丝缚之,此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栋树叶,皆汨罗遗风。

这个记载前面与传说相同,后面略有所异,但《荆楚岁时记》等书也有类似的记载。粽子带五色丝,称为彩粽,每到端午节,有时小孩佩戴着作为一种装饰,因里面只是一些填塞物,不是能吃的米。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若从民俗演进发展的规律揣测,粽子先由实用物变为食品,再进化为美食品,然后才会进一步演化成装饰品,也许再后又将装饰品与食品合二为一,成为祭祀品。由此看来,《续齐谐记》记载的传说,应当是较后的事了。

然而吃粽子最早真是纪念屈原吗?屈原殉国前有没有粽子呢?现在有的学者作了民俗调查和考证,认为以糯米祀神和包粽粑,远在母系氏族社会就出现了,比屈原的时代要早好几千年。至今沅湘间百越民族的后代,以及湘、桂、黔、滇的侗族、壮族、布依族、木佬族、水族等仍保留有这种风俗。由此看来,包粽子原来并非是纪念屈原,后来因为屈原的影响太大,连端午都挪到了端五,吃粽子便改成纪念屈原了。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这些古已有之的习俗,都因后人纪念屈原而原习俗的意义才发生了变化,可见屈原的精神对我们民族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