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37岁你能致富又退休吗
4618300000009

第9章 初次踏入社会及业务领域(6)

由低到高,以退为进,这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在我的工作中,我也曾遇到最严重的挑战,使我必须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

那是在公司整体业绩创高峰时,我升任为公司第一位区域经理的时期。在这不算短的一段时间内,我的团队业绩占了全公司大部分的业绩,这对一家直销业务公司,特别是美商公司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警讯。于是在一次巧妙的"安排"下,我的组织中创造出占比近30%业绩的南部团队,硬生生被公司剥离开来,而这个事件的发生毫无预兆。当隶属我组织中的南区资深业务经理被公司秘密约谈后,当时担任刽子手角色的副总裁同时也约谈了我。不论借口为何,笃定的事实就是--公司为了保有一定的掌握优势,便让我那些舟车劳顿、努力打拼所创下的南部版图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粗糙的公司策略对于任何一个努力打拼的人并不公平,对于当时不到30岁的我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在短时间内承受如此不堪的对待后,我便离开总公司去接送太太与孩子们。我茫然地开着车前进,脑袋不仅一片空白,平日在职场上所学的审慎思考能力也在一夕之间完全崩盘,只知道毫无意识地继续往前开车,不知道要走到哪里,该去哪里。等来到北海岸,看到一家有小木屋兼游乐设施的地方后,才决定停下来在那住一晚,顺便陪陪孩子,让自己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晚,我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回想自己一路拼死拼活地努力创造的成绩,却只因为公司的危机感预防而遭此对待,我还是不能接受那样的结果。然而,后来当我站到公司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想想,对那样的结果也能够释怀了。因为对公司而言,那是一个警讯,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威胁。尽管没有任何事实证明他们的想象会发生,但那样的情绪让他们无法安心接受,我当然就成为这种预防措施下的牺牲者了。

思想通了,一切就都通了,想开了就能释怀地处理事情。我甚至在第二天回到市区后亲自到副总裁家中拜访,当他开门看到是我时倒是吓了一跳,我坐定后便将脑中所想的种种状况告知他,整个谈话中他没有回半句话,只是神情紧张地看着我,可能也因为我说的是事实而让他无法反驳我。还记得离开他家时,我的最后一句话是:"Iamsorry."我可以从他的肢体动作中,看到他在我面前表露出来的对于这件事的羞愧感。之后公司虽然做了一些安抚与象征性的弥补,但伤害已经造成,只能说聊胜于无。

11.人欠你,天会还你

事情发生后,常常有人很怀疑地询问我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例如"你不感到生气吗?"之类的话。其中特别让他们感兴趣的是,整个事件看起来明明我没做错,为何我还要去向他道歉呢?说不生气是骗人的,特别是对一个我这样将性命抛在脑后,呕心沥血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更加残酷。道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老板知道他自己做错,可是他又不能说自己做错,惟一能够妥善处理这件事情的做法,就是让你的老板有台阶下。

其实,后退也是一种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有退才有进,进进退退,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我们必须懂得后退,只有懂得适当的后退,才会使生活走的更完美。

这情景就好比稻田里的农民在插秧。农民们弯着腰,在烈日下,一弯一直一后退,细致而谨慎地把手中的秧苗插进田里去。那种景象,安静而美丽,没有人不被这样的画面和他们辛勤的劳动而感动。有一首禅诗正是此情此景的写照:"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唯有向后插秧,才能长出笔直的稻田。世间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不同。这就是说,生活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坏事,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后原来是向前。在前进的时候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恭谨的方式前进,那岂不是更美丽吗?站在山顶的人们要更进一步,却不能向前飞跃,因为会粉身碎骨。只有从山顶下来,才能去攀登更多,更高的山。"前进"与"后退"不是绝对的,假如在仰望的追求中,灵魂没有提升,则前进正是后退。若在失败挫折中,心中有所觉悟,则后退正是前进。

在当时,我也可以因为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对待甩头就走,大不了不做这份工作总行了吧!然而,真正的胜利者是需要忍耐的,就如同古人所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可是精辟高深的智慧。

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之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是不公平的对待,此时往往会产生不满情绪。有了不满情绪就要发泄出来,这样才觉得心中畅快无比,可是这样做反而让情况变得异常糟糕。

在这种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忍耐住不平之气。以冷静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利处境,把它看成是对自己毅力、品德、品质的综合考验,不要让自己时刻处在风口浪尖之上。

在工作当中,如果我们能够这样看待问题,那么即便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是不公平的对待,也不会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而患得患失。更不会因不能忍耐一时的不平、不满而发泄出来,鲁莽地冲撞领导、同事和朋友,结果导致众人纷纷弃你而去。如果要干成大事业,首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只有忍耐克制自我的欲望,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我们要了解,即便会有不顺心的事、不公平的待遇,但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给每个人的机遇都是平等的,机遇就在你身边,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好,能不能抓住了。抓住机遇固然好,但是错过了也不能灰心丧气,甘居人后。泰然地面对怀才不遇的境地,积极努力地变不遇为遇,这也是最好的忍耐方式。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寻找新的机遇,而不是怨声载道地挖苦别人。

有个年轻人搭乘火车去旅行。车外一片荒芜,车上的人们望着窗外,百般聊赖。前面有一个拐弯,火车开始减速,一座简陋的平房缓缓地进入年轻人的视野。虽然这只是一座简陋的平房,但是几乎所有的乘客都睁大眼睛,欣赏着寂寞旅途中的这幅特别的风景,甚至有的乘客开始议论起这座房子。

年轻人心里有了主意,旅行回来时他提前下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那座房子的主人。主人告诉他,火车每天都会从他家的门前驶过,噪音实在让人受不了!他很想以低价卖掉这间房子,但多年来一直无人问津。

年轻人欣喜若狂,立刻用三万美元买下这间平房。他觉得这座房子正好处在拐弯处,火车经过这里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看到这座房子就会精神一振,用它来做广告是再好不过了。

很快地,他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给人介绍说房屋正面可以做一道大的"广告墙",效果一定很好。后来,知名的可乐公司看中了这里,便和他签订了三年的租期,付给这名年轻人18万美元的租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发现"就是成功之门。生活中有许多细节里隐藏着机会,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一定可以找到成功的方向。

在工作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机遇垂青了你。有了机遇,我们自然想适时地表现自己,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这本是好事,但往往也容易陷入争名夺利的陷阱。如果这样,自己就陷入了无尽的烦恼。名利之争最易惹出是非,劳神伤身。即便最后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仔细想想之后,其实失去的远远要比得到的多得多。

历史上因图小利而招致大祸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就是古人讲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应该记住这样的教训。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采取忍耐克制的态度对待所遭遇的困难,不屈不挠地向着目标奋进,选择好正确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待到奋斗成功后,什么委屈、不平和愤懑都不在话下,心中只有成功的喜悦。

另外,还有一点:"永远不要在你特别高兴或悲伤的时候做出任何决定。"因为通常在那样的情况下作出的多是错误的决定。公司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关系而灭亡。相信我,太阳明天还是会从东边升起。如果你选择离开,公司只是少了个人,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你的所有努力与辛苦都将划下休止符,如此你就没有反击的机会。没有人是无法被取代的,因此认清事实就能够找到赢的策略!懂了吗?

事情过后的3年期间,虽然浊水溪以南的领土失手,挑战与打击不断,但凭借把挑战转换成动力的努力坚持,加上所剩团队的全力支持下,我的团队不但整体成绩仍为公司最优异的团队,我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后还获得公司晋升,接管全台湾营销暨业务总监的职务。

当初被我戏称浊水溪以南的失守版图再次回到我的接管范围内,而自己在管理方面的挑战更是向前跨进一大步。当站在高处往下看时,眼界会开放许多,所学范围也将更宽广,当然随之而来的挑战也就更高。就在我快接任总监时,我原先隶属的副总裁也晋升为亚洲区总裁并即将搬到日本,这样一来,也就代表我自己即将正式迈向建立企业新文化的方向。

由于之前并没有台湾人接任业务总监的先例,更别说有相关的经验可以传承或学习了。因此当我从原先业务体系中大部分时间专注在销售业绩的角色,瞬间转换到包括市场营销规划、整体预算控制、总体销售业绩以及组织经营策略的管理角色时,挑战度可说是空前未有。

一开始,我丝毫没有方向可言。可能许多人会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从经验中学习,但对于从未有任何经验法则的我而言,所有的东西都将是全新的尝试,不但本身需要调整脚步以面对这样的挑战,对我而言如何与行政单位互动,无疑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人们面对情况或问题时,为何会常常卡住呢?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在思想。思想通了,一切也就通了。面对这样状态时,你可以充满负面想法,自怨自艾,抱怨没有任何人可以教导你;但你也可以有正面的想法,因为那是全新的,没有以往任何的经验或包袱,事情没有必须遵从的方向,那么你就可以建立方向、经验及一切的准则与系统,甚至可以创造一切的开始。这样不是很棒吗?

对于喜欢挑战的我而言,这样的职务给予我莫大的空间可以发挥,再加上以往与各行政部门主管良好互动的基础下,虽然是在东碰西撞中缓慢前进,但我学习到的东西却比以往来得更多。不但在几年内学习到如何运用市场营销策略达成销售业绩的目标,甚至让对数字一向头痛的我,也能在每年度的预算控管上拥有傲人的成绩。纵使在过程中曾经带领我的总裁退休换任,但不论新旧老板,都对我的工作表现称赞不已。我认为,这最大的原因就是做对的事情罢了。

许多人很好奇,为何我能在业务领域中,从一个小小的业务员做起,进而获得公司的肯定,并接管全台湾地区业务总监职位,担当起管理整个台湾业务营运的重任?当然,这一切不是光靠个人就可以达成的。

我常常跟旗下的业务同仁说,业务的基本功必须是让自己成为通才,而"通才管专才"在世界上许多大大小小的行业中都不断地被应验着,因此,想要在企业体内创造出自我的存在价值,不光是只会销售就好,你还必须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在众多选择中突出。

就拿语言方面来说,从我进入公司时一句英文都不会说的情况,到最后可以用还算流利的美语在董事会中作报告或参加公司全球性的会议,这就是不断培养自我能力的最好应验。不仅如此,个人的力量其实有限,因此最重要的是有一支非常棒的团队在后面支持着我,就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付出,才能够造就今日我的成就,他们就是我之所以成功中最棒的那个因素。

很多人非常好奇地想要了解如何做好一份业务工作,甚至自己怎么样才能够在其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后续的章节里,我会概略地谈到业务工作基本的几样重要因素。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要点都是从我在业务职场上的亲身经历与实践中所归纳出来的,相信一定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