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魔术师心理操控术
4618000000004

第4章 “骗人”是门技术活儿——魔术师的“说学逗唱”(4)

在一次舞台表演中,魔术师请一位观众站到桌前,并交给他一个空盘,让他检查,这位观众证明空盘并不存在玄机。随后,魔术师请这位观众将盘子放在耳边,盘口朝下慢慢地转动,随着角度的调整,观众突然叫了起来,原来,他听到从盘子中发出了表针走动的声音。而魔术师不会告诉观众的是,桌面上有一块活动木板,如果把这块木板拿开,可以发现桌内的一个圆盘,圆盘的中心是一只滴答作响的怀表。由于整个桌面上铺着一张白纸,观众们根本不会发觉到桌子的玄机,再加上距离的问题,人们根本不会意识到声音的存在。但如果让观众转动手中的盘子,当这个盘子和安置在桌子内的圆盘成一定角度的时候,人们就会通过盘子听到怀表的声音,而由于人们根本无法确定声音的来源,自然就得到了声音是从盘子里传出的结论。

错觉效应是魔术师成功的重要秘诀,魔术师应用错觉制造悬念的例子数不胜数。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利用观众的视觉、触觉还是听觉方面产生的错觉,都是基于魔术师对观众心理的掌控,只有魔术师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知道怎样才能够引导观众的思维,才能达到魔术表演的预期效果。

小贴士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观看表演时,人们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认知缺陷或者生理缺陷,而魔术师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缺陷,利用人们在认知、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产生的错觉心理,来设计或者表演魔术。

6.魔术:利用暗示效应将人们的思维引入歧途

魔术表演的成功离不开对观众的错误引导。错误引导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改变观众对事物的认知,另一种则是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即魔术通常会打破人们的已有认知。在个人成长以及生活实践过程中,人们会产生一种符合大众思维模式的认知,而魔术就是要打破这个普遍的固有认知或者固有观念,使事物以一种不寻常的状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就是利用注意力的特点以及观众心理,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应该注意的地方转移到毫无玄机的地方,从而使魔术师成功完成自己的魔术。认知以及注意这两方面的内容,都是观众的主观感受,魔术师就是要利用这种主观性,利用心理学知识引导观众的心理向他需要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他所需要达到的效果。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叫做暗示效应。心理效应最经典的应用,要数美国心理学家的一次实验:一个死刑犯即将被处决,当时的处决方式,无论是坐电椅电击还是被枪打死、被绞首,都必须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这时,一位心理学家通过监狱看守找到了他,说可以让他无痛苦地死去,而方法就是割破他的血管,让血慢慢地流尽,而且心理学家告诉这位犯人,只要他闭着眼睛,就感受不到痛苦。于是,犯人决定接受心理学家的建议。

实验开始的时候,心理学家让人用布蒙上了犯人的眼睛,然后用一片树叶在他的皮肤上轻轻划了一下,显然,犯人的皮肤不会破损,也不会有血流出。在犯人附近,有一个隐蔽的水管,心理学家在做出虚假的划伤动作后,便拧开了水管,使水按照一定的节奏滴下来。在蒙着眼睛的犯人听来,这“滴答,滴答”的声音就是他自己的血液滴下的声音。实验结束的时候,这个犯人已经离开了人世。而犯人死亡的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对他施行的强烈的心理暗示。而暗示效应之所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得益于心理学家的巧妙安排。首先,心理学家告诉犯人,这是一种无痛苦的死法,因此在实验之前,他已经做足了等待死亡来临的准备,而当他听到水声时,就以为是自己的血滴下来的声音,因此认为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其次,心理学家将犯人的眼睛蒙上,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或者减轻犯人面对死亡的恐惧感,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掩盖真相,从而使暗示效应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实际上就是运用暗示效应对犯人进行了错误的引导。和心理学家一样,魔术师在对观众进行错误引导时,也常常利用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魔术师的暗示效应是指魔术师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或者行为,从而使观众能够按照和接受的诱导相一致的思想来进行思考或者行动。由于暗示是潜意识对外界任何现象(即所有看到或听到的一切)和任何显意识(即人们本身能够察觉到的观念、态度或者行为模式)行为的认同、接收以及储存,而且暗示对接收的信息并不具备分辨能力,所以暗示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观众在接受魔术师的暗示后,会产生符合魔术师期待的思想或行动。

魔术师往往会用到语言、行为、表情和眼神、服装饰品等,娴熟地对观众进行暗示,利用暗示效应来达到魔术所追求的效果。

比如,在表演“硬币消失”魔术时,魔术师就用到了语言、行为、表情和眼神等方法来对观众进行暗示。

在魔术开始时,魔术师用右手拿出一枚硬币,会一边展示晃动的硬币一边说:“大家请注意,我这里有一枚硬币”,而与此同时,他已经将这枚硬币通过古典藏匿法转移到了他的左手中,当“硬币”两个字说完时,魔术师会用藏着硬币的左手手指假装拿着硬币的右手。这时,魔术师已经运用到了语言暗示的方法,以此给观众造成硬币还在魔术师右手的假象。而在魔术师用藏着硬币的左手拍右手,并且将藏着硬币的左手手背朝向观众五指张开展示的时候,魔术师用到了行为暗示,通过这个行为暗示,使观众形成一种硬币依然在假装拿着硬币的那只手里的观念,而且魔术师在向人们施加行为暗示的同时,他的眼睛始终注视着那只假装有硬币的手。由于观众们常常注意的是魔术师眼睛所注视的地方,因此,观众们的注意力也会和魔术师的眼神保持一致。也就是说,这时候观众的眼睛只会注视着魔术师看似握着硬币的右手,而忽略掉那只真正藏着硬币的左手。在观众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魔术师的右手时,魔术师已经将手中的硬币转移到了其他的地方。随后,魔术师将右手展示给观众,观众就会惊讶地发现,硬币居然在魔术师手中消失不见了。这个时候,魔术师会故作惊奇地问:“硬币到哪里去了?”并通过翻查两只手的方式来找寻硬币,这看似可有可无的一笔,事实上则是通过语言以及行动暗示的方法,来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寻找硬币而不是探究魔术的奥秘上。显然,整个魔术表演的顺利完成,是和魔术师娴熟的暗示技巧分不开的。

魔术师除了用介绍性的语言来对观众施加暗示外,还常常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来暗示人们,现在还不是表演的最紧要关头,观众在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常常会放松精神,减少对魔术师动作的注意,而将注意力转移到魔术师诙谐的语言上,而此时,魔术师的动作也可以在语言的掩护下悄然完成。

而魔术师的表情和眼神在魔术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我国著名魔术师松明表演变酒瓶的魔术时,他首先神情严肃地看向自己的左肩,用右手弹一下左肩的衣服,随后又看向自己的右肩,用左手做类似的动作,在这个时候,观众们就会随着他的表情和眼神,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左手上,而松明却在此时,右手下垂将袖中的酒瓶转移到了右手中。

此外,魔术师也常常用服饰以及道具等,来达到暗示观众的目的。比如,曲蕾在表演梅桩伞舞时,就是通过服饰来给人造成一种轻盈不易造假的暗示。道具暗示在魔术表演中也较为常见,比如在用帽子变鸽子的魔术中,魔术师会通过让观众看帽子里以及将帽子倒过来的方式展示帽子,就是通过帽子这个道具暗示人们,帽子中并没有玄机。而事实上,这个魔术的玄机就在帽子里:这个帽子中有一个向内打开的夹层,鸽子在夹层里,由于夹层向内打开,因此即便把帽子倒过来,鸽子也不会掉出。而如果魔术师不采用道具暗示法,而交代说:“这是一顶帽子,里边什么都没有”,那根据惯性思维,观众们则一定会怀疑帽子里有东西,这样就会增大魔术师表演的难度。但简单的道具展示,却打消了观众的怀疑,也会使魔术轻松进行下去。

小贴士

在进行魔术表演时,魔术师就是通过语言、行动、表情和眼神以及服饰、道具等,对观众进行错误的引导,使观众的思维和心理能够符合魔术师的预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舞台上,没有一个魔术师是安安静静地进行表演,而是不断通过语言、行动、表情和眼神等来和观众进行交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