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魔术师心理操控术
4618000000002

第2章 “骗人”是门技术活儿——魔术师的“说学逗唱”(2)

提到魔术师,有人直言不讳地说道:“魔术师都是骗人的”。果真如此吗?这要看人们对于“骗人”的具体定义。如果从魔术师营造的视觉效果来看,他让人们看到了将玫瑰变成兔子,将钱币撕碎后还原,用一枚硬币接连变出好多硬币等不符合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现象,确实是从视觉上“欺骗”了观众。但如果从心灵的角度来考虑,魔术师只是利用了人们的惯常思维,通过逆向思维的逻辑方式,为人们营造了一种神秘的表演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们并不会相信自己的眼前所见,他们相信其中必有自己难以找出破绽的奥妙所在,而与此同时,魔术师则只是利用人们的惯性思维和心理知识来营造效果,并没有真正“欺骗”人们的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魔术师并没有“骗人”,而只是向观众们呈现了一种逆向思维的逻辑学诡计,换句话说,魔术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的逻辑学诡计。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人们将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者观点进行反向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反其道而思。采用逆向思维方式思考的人们,会使自己的思维向与惯常思维相反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究,形成新的思维,产生新的观点。当人们沿着惯常思维思考问题或者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如果从结论向过程推理,倒过来思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反而能够将复12杂的问题简单化。而魔术师的魔术表演,就是利用了逆向思维,利用人们的思维惯性,从观众的角度来设计表演细节。比如,演到某个地方,看表演的观众猜测:“魔术师一定在这个地方耍花招”时,他们一定会瞪大眼睛来观察魔术师的一举一动,如果魔术师要想自己接下来的动作不被发现,就需要用眼神、动作等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本不是节目重点的地方,这样就能在不被观众注意的情况下迅速完成自己的“小动作”。举例来说,通常,人们对动的东西的注意程度要远远高于静态的东西,那么,魔术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大幅度的动作来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因此,魔术师此时较为夸张的动作或表情等往往是以掩盖自己的小动作为目的,但人们按照思维惯性,一定会注意这些掩盖性动作,而忽视魔术师的“小动作”。

曲蕾的梅桩伞舞就是一个运用逆向思维的典型事例。曲蕾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魔术师之一,她结合武术、杂技以及民族舞蹈、魔术等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了带有神秘色彩的“梅桩伞舞”。整个表演需要7分50秒的时间,而这不到8分钟的时间,却为曲蕾赢得了全国魔术界的最高荣誉——金菊奖金牌。在做梅桩伞舞表演时,曲蕾首先要在60厘米高的21根梅花桩上穿梭起舞。在这个过程中,曲蕾会边在梅花桩上起舞边变换着服装。观众们会看到曲蕾在翻跟头的时候,突然用脚变出了一把把的雨伞。在表演接近尾声之时,简直是刹那之间的时期,曲蕾身上的衣服就连续变换了四套。在表演过程中,曲蕾就是利用了逆向思维逻辑学知识。

比如在将伞“变”出的时候,曲蕾的左手会摆出一个特定的手势,意思是告诉观众她的左手并没有玄机,这时候,观众就会本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曲蕾刻意渲染的“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点上,而与此同时,曲蕾就已经开始用右手“捣鬼”了。根据人们的惯性思维,如果看到有人做出一个引起人注意的动作,那么人们在正常思维方式的引导下,就会将精力集中于引人注目的动作上。在这梅桩伞舞的表演过程中,曲蕾就是运用了人在正常思维方式下的反应,将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左手,并反其道而行,利用人们不注意的右手取伞,从而营造出了魔术的神奇效果。除了摆出特定的手势,曲蕾也会以做出幅度较大的肢体动作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当曲蕾在距离地面60厘米的梅花桩上翻转跳跃时,有人会感叹曲蕾动作的惊险,有人会感叹曲蕾技艺的精湛,而无论是哪一种心情,人们的注意力无疑是在曲蕾的跳跃动作上,而在这个时候,人们大都难以觉察曲蕾的“变伞”方法,曲蕾自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观众眼前完成“变伞”的动作。而无论是摆出特定手势还是做出大幅度动作,曲蕾都是要利用逆向思维的逻辑学来实现转移观众注意力的目的的。

除了“变伞”动作,曲蕾的衣服设计也体现了逆向思维。曲蕾“变”出的所有的伞事实上都事先藏在了衣服之中,这就要求衣服要非常结实,但如果要迅速完成“变”衣服的动作,也不可用太结实的衣服。在人们看来,曲蕾的衣服飘逸而轻盈,而且还要在梅花桩起舞,因此根本不可能将伞藏在衣服之中,而曲蕾的魔术,刚好和人们的思维模式相反,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从而获得表演的成功。

通晓了魔术的逆向思维原理,人们就可以用这种思维来对魔术进行分析,了解魔术背后的一些秘密。比如,运用这种思维,人们就可以分析出刘谦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橡皮筋魔术中蕴藏的奥妙。在表演的时候,刘谦的左右手各撑一根皮筋,两根皮筋互相交叉,然后,刘谦经过两次扯动之后,观众们就惊讶地看到,原来套在一起的两根皮筋,居然自然分开了。尽管人们一时间很难想到这个魔术是怎么完成的,但如果利用逆向思维的逻辑,人们仍然可以找到一定的思路。首先,在正常情况下,橡皮筋套在一起后是不可能在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分开的,而刘谦将它们分开,要么就是在刚开始时两个皮筋并没有连在一起,要么就是刚开始的确连在一起,在随后的扯动过程中,刘谦快速做了变化。而通过仔细观察,人们发现在刘谦向人们展示皮筋时,他右手的橡皮筋的确是套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上的,并且皮筋也确实穿过了左手的那根皮筋。也就是说,刚开始表演的时候,刘谦确实是将两根皮筋连在了一起。那么,刘谦应该是在之后的交叉扯动过程中做了“手脚”。按照这个思路,再通过对刘谦手部动作的仔细观察,人们就能最终找到魔术的“机关”在哪里。事实上,这个魔术的技巧都在右手上,当刘谦第一次交叉扯动连在一起的橡皮筋的时候,他在转动过程中,快速将右手食指从橡皮筋抽出,用右手中指钩住橡皮筋,这时,两个橡皮筋还连在一起,但刘谦右手的食指已经空了下来。在继续扯动的时候,他用右手食指从右手拇指的位置穿入橡皮筋,同时中指摆脱掉了钩着的橡皮筋,而在这个时候,两根橡皮筋已经被刘谦分开了。不过由于动作太快,没有人能够一遍就看得清楚。而刘谦的第二次交叉扯动的动作,只是一个迷惑人的假动作而已。

无论观众能不能成功运用逆向思维来揭秘魔术,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魔术都是真实存在的,是魔术师运用逆向思维创作出来的。换而言之,魔术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的逻辑学诡计。

小贴士

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魔术师们常常会在利用到精心设计的道具、服装甚至表演台词等工具的同时,运用逆向思维的逻辑学知识,虚张声势地利用人们的思维定势来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核心细节转移到无关紧要的地方,从而完成核心活动,不留痕迹地完成整个魔术表演。

4.魔术就是给心理学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一场魔术表演收获成功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光鲜炫目的舞台,魔术师娴熟的表演技巧,特制的魔术道具以及演出服装,魔术师掌控舞台以及观众心理的能力,等等。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一项元素,就是魔术师掌控观众心理的能力。一个成功的魔术师必定是非常懂得观众心理,懂得如何操纵观众心理的人。在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就是依靠他们对观众心理的准确了解,从而成功引导观众将注意力转移,并在观看过程中产生错误的结论,进而使魔术达到所追求的效果的。正如我国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所言,魔术师掌握的不是观众的目光,而是观众的思考。换句话说,魔术师掌握的是观众的心理。英国杜伦大学心理学教授高斯塔夫·库恩也认为,魔术师主要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大脑和心理,从而达到魔术所要营造的神秘效果。

库恩认为,魔术师主要运用误导、错觉以及强制三种方法来控制人们的大脑和心理。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同一时间,人只有一个持续时间非常短的兴奋点,而魔术师就是依据这个事实,通过一些方法有意转移观众的兴奋点的。当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看起来非常重要实际却无关紧要的地方的时候,魔术师就可以在不会被观众注意的情况下完成他的“小动作”。魔术师表演的很多让物体从手中消失或者突然出现的魔术,通常都借助了误导这一手段。

为了研究魔术师在“消失”魔术中常用的转移注意力的手法,库恩特意组织志愿者进行了实验。在实验中,库恩安排魔术师给志愿者表演了一个使香烟“消失”的魔术。在表演之前,魔术师就将香烟即将消失的效果告诉给了部分志愿者。在魔术师表演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的目光看起来也一直直视着魔术师以及这根香烟,但直到香烟“消失”,志愿者也没有找到其中的奥妙。而魔术的真相,则是这位魔术师在表演时在掩护手法之下将香烟换到另外一只手上并将其扔掉。库恩认为,在这个魔术中,正是因为魔术师的一些花招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迷失了方向,魔术才得以成功的。在魔术师的表演过程中,库恩以及助手通过眼动装置记录了志愿者在观看这个魔术时,视线在图像上移动的轨迹,以及“消失”的香烟处于不同位置时被人们发现的几率。实验结果显示,无论人们的视线有没有落在魔术师的小动作上,人们似乎都很难发现香烟消失的真相。就连那些已经知晓香烟即将“消失”的人们,也都因为被魔术师掌控了注意力而难以发现其中的蹊跷。

通常,魔术师会通过缓慢、重复的手部动作来引起观众的注意,并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手部动作上,而迅捷的动作则会突然实现观众注意力的转移。除了动作,魔术师还会通过幽默来为自己复杂的手部动作“打掩护”。比如,在一次魔术表演中,刘谦说道:“我小时候很穷,买不起道具,只能玩这个”,他边说边拿出两根橡皮筋,并把两个橡皮筋套在了一起,看样子难以分开,他随后说道:“我发现它分不开,然后我就哭了”,“还好我有做魔术师的天赋。然后,噗!”刘谦的话音刚落,他手中的橡皮筋已经顺利分开。利用幽默的语言,刘谦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他自己的故事中,而当观众沉迷于他的故事中时,对故事之外的信息的观察便不再敏锐,这时刘谦则可以趁机完成橡皮筋的分离动作。

魔术师运用的第二个“欺骗”观众的方法叫做“错觉”。在魔术的世界中,亲眼所见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而很可能是观众们的大脑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言。库恩和他的同事利用“把球变没”这个魔术,验证了这个说法。在表演过程中,魔术师将一个球向空中抛了三次,第三次抛球时,魔术师悄悄将球藏在了掌心,但他仍然向天空看,好像小球已经飞了出去。观众们在魔术师的动作暗示下,也继续跟着向上看,随后,观众们得出了小球在被抛向半空后不翼而飞的结论。库恩发现,这个魔术之所以获得了成功,就是因为魔术师在没有将球继续抛出时却做出了向上看的动作,使得观众也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小球已经被魔术师抛出的印象。

库恩在研究魔术表演进行过程中观众的视线轨迹时发现,观众的眼球运动系统并没有停留在他们所说的看到小球的位置。这就说明,观众对于小球出现的幻想主要来自于他们内部注意力的转移。库恩认为,魔术师这种把观众的兴奋点吸引到预想位置的方法可能和认知心理学中的“表征要素”有关。同时,魔术师“抛球”的虚假动作以及向上看的暗示,使得观众们在魔术师的迷惑下也做出了向上看的反应。尽管魔术师的动作是虚假的,但观众们在向上看的过程中能够激活大脑背侧上外侧的视觉皮层,而这个区域通常被人们和真实运动的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观众们的大脑中可能就产生了一种“虚拟运动”的错觉,认为小球被真切地抛到了空中并消失不见了。

魔术师的第三个伎俩是“强制”。在表演读心术时,魔术师通常会请一位志愿者到台上,在简单的交流之后,魔术师通常会“读”出志愿者的所思所想。而真相,却是这位志愿者的心思被强制跟着魔术师走。在“读”心魔术表演中,魔术师要做的不是迷惑观众的眼睛,而是他们的记忆。就拿美国著名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的互动魔术“消失的纸牌”为例。在这个魔术中,大卫透过电视屏幕向观众们展示了八张纸牌,然后要求电视机前的观众随意在其中选择一张喜欢的,并在心中默想着那张牌。随后,大卫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表演,最后将八张牌按顺序摆列整齐,让观众惊讶的是,刚刚自己挑选的那张牌已经不在这八张牌当中了。事实上,大卫在这里利用的就是人们的错误记忆:大卫之前拿出的八张牌都已经换成了其他的牌,因此,无论人们心中想的是哪一张,都不会在第二轮出现的八张纸牌中。而由于人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心仪的那张牌上,而忽视了其他七张牌,因此,观众们会认为第一轮出现的其他七张牌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将魔术成功归功于魔术师神奇的读心能力。在这个魔术中,从表面上看,观众是依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一张牌,而且这张牌经过魔术师的神奇力量变得消失了,而事实上,观众的选择已经在魔术师的强制之下做出,魔术师将所有牌都换掉,使得观众的选择只是起到了迷惑自己记忆的作用。

无论是对观众进行注意力的转移、使观众产生心理错觉还是对观众进行强制,都是利用到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魔术就是披着神秘外衣的心理学;就是一个展现心理学知识的舞台。

小贴士

魔术就是魔术师通过对观众进行心理上的错误引导,激发观众产生好奇心理,并通过表演中的肢体语言以及魔术道具等的应用,使观众产生认知幻觉或者心理强迫,最终达到魔术师所预期的效果。

5.运用观众的错觉效应,制造惊艳的魔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