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大愿说禅(下册)
4616200000017

第17章 禅与现代生活(5)

好了,今天就简要地与诸位共同探讨了禅与现代生活。

祝愿诸位能够真正地得到禅的智慧的受用,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道德生活和灵性生活之中都能够展现解脱的风采,展现禅的快乐无忧、潇洒自在。

祝愿大家世间、出世间都具足圆满,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谢谢!阿弥陀佛!

【现场互动】教研者:尊敬的大愿法师,您好!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么个机会能当面向您请教。首先是非常感谢您精彩的讲解,您在讲四行的时候,曾提到一个无所求行。每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预先的假设,或者目的。比如说,我们要开展研究工作,会有一个课题的或者目的的假设;还有您在这里讲解,也希望把您的理念传达给在座的各位等等。您讲到了说无所求行那样,不要贪著,是不是有这个含义在。我有个小小的疑惑,就是我以一个我想做成这个事情的心去做事,但是对于这个事情的结果我不贪著,还是说我最起初来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不设想什么目的,我就是在做这件事情?谢谢!

法师:刚才这位同学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非常实用。我想这个无所求行有这么几个层面的表述,一个表述就是:我们一定要善于理解宗门下所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个“无”字不是没有,无念不是没有念头,而是不执著于任何念头。我们先是以正念来代妄念,当这个一直能够保持正念的时候,他把妄念连根拔起了,正念也就消融了,这个是“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的时候。所以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不执著的意思。简单说这个无所求行,就是说从世间人修行的角度来说,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有理想,不需要有目标,只是这么随波逐流过,不是这样的。而是怎么样?不执著,这是第一层的表述。

第二层的表述,你后面讲的你的理解,其实是已经由浅到深都有了,从浅的角度来说,自己当然有理想、有愿力,但是这个愿力之中没有我执,愿力和欲望怎么分别呢?有我执就是欲望,无我就是愿力,这样的时候,就是说我们能够用愿力,而不是用欲望去做世间的一切事情,那也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当然我们就在尽我心。所以,也就不会一味地说,我一定要达到某一个目标才罢休,没有这种执著,这对初修者是可以的。当然对于圣者来说,他是不需要刻意起心动念去度众生。我们说佛光普照,佛陀的这种智慧光明利益无量众生,那怎么样?如同太阳光一样普照,你说太阳会不会说我刻意要照这个,不照那个,没有了。佛陀也不会说我要度哪个,不度哪个,没有了。其实也就是说他不需要去有一个什么目标,在圣者来说,任何时候都是圆满的,无不圆满,是大圆满。

姜景皓居士:师父慈悲!您刚才讲禅的话,一直有个不明白,就是身心统一在当下,也就是说明觉当下,如果在行走的过程中间,那应该是明觉走路和经行。但是在行走过程,如果去参这个话头的话,一直在这参话头,是不是又脱离了明觉;或者吃饭的时候也在参话头,那是不是在参话头的时候,应该明觉自己在吃饭。

法师:这位姜居士还是有用功夫,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实际用功的问题了。我们说我们要达到一种统一,是有三个层次的统一:身与心的统一;我们的心和外在的统一;还有就是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其实你要知道,这个统一是什么?在我们真正起了疑情,在一直参话头,一直起疑情的时候,我们已经摆脱了这个浅层的身与心的统一,为什么?我们的身心都凝定了,我们进入到哪一种呢?进入前念与后念的统一了,对吗?

善信:我想请教一下大愿法师,佛教有一部《心经》是非常重要的典籍,我想了解一下《心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她给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将会带来什么?希望法师指点迷津!

法师:《心经》是佛法的眼睛,《心经》是般若的精髓,所以,《心经》就已经包含三藏十二部了。当然,简单地说《心经》融括所有的般若智慧,并且完全融汇在其中。

文化传播者:大愿法师,您好!我非常荣幸能够亲自倾听您的演讲,我是广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我自己对佛学比较感兴趣,佛家讲前因后果,有前世、今生、后世,还有因果法则。我想请教的是:您是如何看待这个佛家的前世?那么您是否在自己的修行过程当中,您能看到您的前世是怎样子?我以前也尝试回忆我的前世,但是我还没回忆到我的前世,我只回忆到我自己的三岁。

法师:这位善知识是做佛教文化传播方面的,提的这个问题也非常有趣。我这么给你讲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有这么几个要点:

首先修证佛法一定要严谨,要脱离四化。佛教一定不要搞形式化。表面地诵诵经、拜拜佛。

其次不要搞神秘化。老是说神神道道的,看到佛,看到菩萨,看到鬼,看到什么,看到这个那个。然后我前生怎么样,有一些神棍骗子说,啊,你前生是玉皇大帝的姐姐,这个你没有依据,你怎么去证明他?没有用的,没有办法印证的东西,不要乱说。因为无法印证到底是,还是不是。你说是也得,不是也得,这个大家就起疑惑了。不要搞那些神秘化的东西。

第三个不要简单化。不要说,啊,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好了。如果只是说我们从一学佛,一直到最后都只是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不用学教理的话,那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那么辛苦说法四十九年?他不要讲那么多了,带大家一起去念阿弥陀佛就好了。当然不是了,对不对?因此不要简单化,不要形式化,不要神秘化,不要世俗化。

第四个就是世俗化。广东有一个习惯,说正月二十六是观音开库,你去找观音菩萨借钱,借得越多,今年越发财,这是没有依据的,世俗化,对不对?所以说,你一定要离开这个四化。打个比方来说,你问我:我的前世是什么?我跟你说我前世是什么?你信吗?有用吗?佛法是这样子:佛法一定是非常严谨的,佛法不同于其他的宗教,她是一种智慧的信仰,而且一直倡导要起疑情,要敢于怀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你说只要信就好了,那不对的。不像基督教,哦,你只要信就好了,你信就升天堂,不信将来世界末日,你要接受地狱审判,这样那样,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要非常严谨,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们要知道,三世因果在哪里呢?六道轮回在哪里呢?我的前生后世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今天一直强调什么?我们要打破观念的局限,超越依赖,这个非常重要。你死在一种观念里面,你就一直跳不出来。那是什么?那是轮回,那就是前生后世。

有一些人很执著于自己的事业,他认为我生命的基石就是我要事业做得很广大,我受到所有人的尊重。但是有问题,他这个心智模式有局限性,他就一直到外面去找原因。你看,他前面做一个生意,然后失败了,失败以后,他不知道去突破自己观念的局限,他到外面找原因,我运气不好,我资本不够,某个人是我的小人,障碍我。我东山再起,又借钱,又来从头开始,然后三五年又失败了。你看到什么没有?看到轮回了,看到前生后世了,他前一次的失败是他的前生,他现在的失败是他的今生,他下一次的失败是他的来生。有没有看到?很容易看到了。

有一些女人也是这样子,她很执著于感情,觉得:哎呀,我第一任丈夫对我不好,我那时候没有带眼识人,我遇人不淑,唯有离婚。再找一个,你会发现怎么样?你的观念没有改变,找来找去,你第二任丈夫虽然相貌变了,其他变了,但是其实内在的东西,核心的东西跟你前任丈夫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差别的,就是这样子。那也就是轮回了,前生后世在眼前,是吗?

第三方面西方有一种催眠术,台湾有一个叫林显宗,他搞那种叫深层心灵沟通,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跟大家说:那个不是佛法,他打的招牌说,那个是唯识宗,法相唯识的道理,不是。马来西亚的有位法师就上过当了,跟林显宗学那个深层心灵沟通。那个人也跑到大陆来,在上海也办班,在顺德也办班,告诉你怎么追溯前世,一直到你婴儿的时候,突破这个界限你到前生。这个不是佛法了,不是这样的。你无法印证的东西,不要这样子,就在眼前,就在当下。我们说禅的智慧就在当下证悟菩提,我们本自具足,无欠无余,这才是大丈夫,对不对?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教研者:大愿法师,我是研究美育的,我相信蔡元培的一句话:美育可以代替宗教导向人的行为,崇真、崇善、崇美。

现在我想请教法师,您能告诉我:佛、禅与美育的交融面吗?佛、禅与美育这三者之间的交融点,那这样告诉我的话,我实施美育起来,可能就会更深一点。

法师:叶主席是前辈,在教育界是元老了,也是我的老师了。我想就刚刚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博大,这个佛、禅,或者美,当然我们都可以说,殊途同归。归到一点上是什么?事实上,世界上任何学问也好,学说也好,文化也好,归根结蒂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什么?儒家说:“六经注我。”佛法说:“反求诸己。”也就是说任何学问,任何知识,任何文化,归根结蒂是要让我们实现人的解放,这是一个关键点。

人的解放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内在的解放。那就是突破观念的障碍,突破一切执著,那么你把这些局限性突破了,你就展现了人生的大美了,对不对?虚空无尽,法界无尽,美无尽,悟无尽,觉无尽。这是内在的内心的解放。

当然,第二个就是社会的解放。每个人都觉悟了,那整个社会就前进了。你看,我们的国家,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我们的国家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什么?社会的解放了。但是我们现在要倡导,要解放思想,那是什么?内心的解放。当然万法殊途同归,归根结蒂都是人的解放。佛也如此,禅也如此,我想美也如此。对吗?

企业家:法师,我是企业家,刚才我听法师讲了一个放下,我一直想放下,但是,要真正放下,那么也是很难的。

法师:你认为有什么东西很难放下?放不下财产?放不下感情?还是放不下什么?

企业家:做企业就是责任,我的员工就是我的责任。

法师:对。

企业家:那要真的怎么做到放下呢?

法师:刚刚这位先生问了一个非常简洁的问题:放下。那么怎么样才能放下呢?其实我想这样子,我们要厘清观念是什么?放下不是逃避,放下不是不做事情。放下是什么?放下是提起来,做得更好,做得更圆满,然后又能够轻装上阵。好像我们上楼梯一样,我上到第二级,一定要放下第一级。上到第三级,一定要放下第二级。你说你又站在第五级,另一只脚又放在第一级,可能吗?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事上提起来,倾注法界之力做圆满,心上放下,不执著于事物的得失成败,不执著于外界的评价。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安心于般若上而尽其责任。这是真正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