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规矩的修行
4615900000007

第7章 传灯学院(5)

我们从事国际弘化的事业;我们一通电话、一件传真,立刻可以和国际上一百多个国家联络;我们受到国际人士的重视,每年,至少有好多万人上山。佛光山为何能在短短不到三十年内,将佛法弘扬全球?国际化是我们的一大步。因为你们同处在这个阶段的时空中,我必须告知你们:一个国际化教团的成员,要培养无边的愿心、无限的热忱、无尽的慈悲、无量的宽容,坦然融入不可也不能推却的趋势,你不能更自在、更有所得。

二、佛光山已经将佛法人间化: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以人为本。重视父慈子孝,我们主张建立安和乐利的社会;我们欣见人伦幸福的家庭;我们对净财,取用有道;我们对感情,升华扩大;秉持给人、与人、助人、乐人的人间服务;完成度人、教人、利人、成人的佛法效应。正因为都生在人间,都已誓愿为众生奉献,所谓人间化的佛教,我们是将寺院和社会打成一片;将僧众和信众视为一体,我们提倡乐观的人生.重视自在的修持。希望你们深思切念:“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三、佛光山已经将佛法生活化:生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生活是重视做人处事,举凡工作作息、育乐礼仪,都是生活。我们的信徒生活化的具体表征:皈依三宝的弟子,喜穿海青;五戒弟子,爱着缦衣,佛光会的会员,均披会服。用餐时,称念佛光会员四句偈;招呼迎送,采佛光莲花礼;平日修持,用佛光三昧拜愿法;婴儿出生,为他提取法名;夫妻结合,为他举行佛化婚礼;青年长大,为他行成年礼仪;生日寿诞,为他举办报恩法会;其他如:破土上梁、工商开业、议会开议,都已用佛法仪礼,甚至往生助念、疾病探访,都举行佛法……每个人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佛法,何患佛法不能昌隆?

四、佛光山已经将佛法艺文化:佛陀传下的佛经文学、诗偈重诵,都是历久弥甘的法味;敦煌变文、石窟艺术,都是中国皇朝的大事。因此,我们所施行的文艺化,如佛光出版社,一直将佛经通俗化,语体化。我们的禅话法语,都搬上电视;我们的佛经论典,都用美工艺术弘扬;《再世情缘》的连续剧,观者莫不感动;我们将梵呗音乐,搬到高雅会堂表演,我们讲究灯光音响,重视庄严美感。佛光山现已重视庭园的布置,各种佛法内容,用艺术展出,宣扬佛法,因为用文艺表达,才能深植人心,我们应该对文艺化,继续尽心尽力。

“我笔写我口,我口说我心”,佛教文学创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每天试写百字到千言,从信笔涂鸦到训练思考,对大家都会有帮助的。

的确,“千年如在目,万事要关心”!你们除了身心的修持外,佛光山的四化要用心,不懂如何用心,至少要关心,才不枉千载一时啊!

切盼大家——用心佛法,不枉此生!

星云

佛光世纪二十七年

四月二十三日

共生的地球人

各位仁者:

随缘度化,随处安住,誓把佛法传播五大洲,佛光人应以共生的地球人自我期许。

几天前我应邀到台湾中山大学演讲,对该校的师生说“人生生涯的规划”,使我想到佛光山的弟子,你们跟随我出家学佛,对于自己的人生是否也妥善地做了生涯的规划呢?

孔子自叙他十五岁始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乃能从心所欲而不踰矩。儒家主张人的一生要: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完成,使现世的成就得以延续到未来。这是中国传统儒家生涯规划的典型。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把人生规划为四个阶段:第一个二十年是完成教育期,第二个二十年属服务社会期,第三个二十年为教化人间期,第四个二十年则为游历世界期,概括了自我成长、成果回馈以及自我实现的圆满。

我国的金朝权认为一个人从二十五岁后,以十年为一分期,每一阶段应有不同的作为:

二十五一三十五岁是立志期,首应建立个人奋斗的目标。

三十六一四十五岁是建立期,开始发展功名事业。

四十六一五十五岁是成就期,功名事业已臻成就圆满。

五十六一六十五岁是维持期,一方面持续既有的成就,一方面把事业传授给最佳的接班人。

六十六岁以后为传益期,实际上是退而不休,继续贡献丰富成熟的人生经验于后人。

其实人生生涯的规划依各人的性格不同,有千差万别的类型:

重视实际性格的人,适合从事劳工、机械、农业等事业。

重视研究性格的人,可以投入工程、化学、天文及数学的领域。

重视艺术性格的人,适合成为诗人、画家、音乐家或导演。

重视社会性格的人,适合担任义工、社团、辅导及传教师的工作。

重视企业性格的人,担任经理、推销业务及政治的工作,都能发挥一己之长。

重视宗教性格的人,可以从事公益事业,成为慈善家。

重视传统性格的人,担任行政助理、会计或银行员的角色,必能恰如其分。

另外可依个人六根所长来规划生涯,如:

善于思考者,可立志成为作家、思想家。

口才良好者,可从事教育事业。

音声美妙者,可投身音乐天地。

手艺灵巧者,可朝向书法、绘画发展。

身勤体健者,可走向服务业或运动界。

心地柔软者,可致力于慈善事业。

当然,在决定一生志趣的时候,主观的条件如性格的差异,客观的条件如专长的不同,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而外在环境对个人价值判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妈妈说”是价值的标准;小学学童,“老师说”是权威性的决定;初高中的青少年,却是“朋友说”才具有一致的认同感;大学时代,“爱人说”恐怕最为有力了;而一位身心人格发展达到成熟阶段的人,“圣人说”便如明灯般,引导他走向到完美人生的终点。

综观我的一生,从发心做好一个信仰坚定的佛弟子,继而透过一支妙笔,希望自己成为佛教的评论家,为佛教界的是非、邪正、善恶留下公正客观的历史批判,但写作于当时并不被认为是重要的工作,所以才会有:“法师!你不做事会没饭吃。”这句话;写作行不通,我转而兴办丛林教育,从培养人才来为千秋万世的如来家业留下菩提种子;之后教育工作又困难重重,我开始走向布教弘法,我从穷乡僻壤到公众会堂、从监狱到军营、从学校到机关,四处讲经说法,从来也不觉得辛苦。后来又从弘法走向建立寺院的方向,使弟子们有办道的地方,在海内外创建了一百多座的寺院。现在我把自己规划为一个共生的地球人,来去无碍的云水行脚,随缘度化,随处安住,把佛法传播五大洲。

佛光山的大家,应该如何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生涯呢?我认为:

第一个十年,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要发心当一粒棋子。任由常住调派安排职务,或者参学接受教育,或者实习各种工作。

第二个十年,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发愿当一部汽车,如大乘车舆载运众生,这是服务大众、实践所学、培植福德、广结善缘的开端。

第三个十年,从四十岁到五十岁,要当广播电台,开始讲学、授课,以音声作佛事,弘扬佛法的妙义。

第四个十年,从五十岁到六十岁,要成为一部辞典,深厚的佛学素养,兼具摄众的崇高德行,辅以圆熟的人生历练,这个阶段就像一部活辞典,可以开始传道授课了。

第五个十年,从六十岁到七十岁,要做一个蒲团,不论念佛、诵经、礼佛、参禅各种修持,全在蒲团上完成,在禅悦、法乐修持游化。

第六个十年,自七十以后,犹如浮云一片,有禅者的随缘放旷.任性逍遥,自能来去无碍,随心安住了!

如何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希望佛光山的大家,要发愿当一座桥梁,度化众生,从烦恼的此岸到清凉的彼岸;要发愿当一滴水,滋润山河大地;要成为一棵大树,以树荫遮蔽众生三毒热恼;要做一根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要成为一片大地,富藏一切珍宝,承载一切众生,成熟一切众生!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要把人生规划成为:

智慧灵巧的人生 幽默风趣的人生

服务奉献的人生 忍耐宽容的人生

融和欢喜的人生 逍遥自在的人生

慈悲喜舍的人生 解信行证的人生

自他圆满的人生 从人到佛的人生

星云

佛光世纪二十七年

五月二十七日

要不断求进步

各位仁者:

时间会给我们成长,历史会给我们肯定,大众会推动我们进步,只要你愿意发心立愿,不断求进步,一生才会有非凡的成就。

佛光山开山二十七年来,我们的成就是什么?我分四点来说:

一、现代教团的建立

佛光山是一个现代化的教团,这个教团有什么成就呢?

(一)佛光山是两序大众的教团,是有级别晋升、有前瞻希望的教团。我们没有谁大谁小、谁前谁后、谁高谁低,我们是两序、男女二众共和的僧团。这么多年的努力,大家在思想上落实,制度上也有了建树。我们的发展是符合时代潮流,符合佛陀生佛平等的精神。我们在两序大众的制度下,有清净士、学士、修士、开士等级别,让我们在这个教团里面个人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时间会给我们成长,历史会给我们肯定,大众会推动我们进步,只要你有表现,在事业、道业、学业上循序进展,所谓依法不依人,你的功绩便会得到时间的证明和大家的肯定。

(二)是僧信四众和谐相处的教团。佛光山发挥四众对佛教的热诚,为佛教展开弘扬传播的工作。在佛光山建立的师姑制度,显示僧俗融合的讯息,男众方面,现在也有不少人在申请加入净士行列,所以佛光山是四众的道场。过去的佛教,在家和出家、比丘和比丘尼分得很清楚,所谓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在各种制度上、戒规上、生活上,当然各有所安,但是弘扬佛法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现在甚至社会一般的信徒也肯定寺庙为他们的法身之家。佛光山的徒众弟子,今后要继续努力,本着亲和力,用佛法去摄受信众,让信徒更有向心力来护持道场,使佛光山成为四众弟子的慧命之家。

(三)为现代化的教团,打好了事业的基础。我们有文化事业、教育事业、慈善事业。我们发展佛教事业的目标,不仅是养老育幼,对社会的现象都要加以关怀,比方现在的吸毒问题,我们可以兴建戒毒的观护所,兴建疗养伤残者的残障院,可以筹备更多的基金,来发展我们对社会多层次的服务,发挥奉献救助的功能。如今日中国大陆的佛教,甚至还求助于我们要举办观光,观光在佛教叫朝山、参访,观光参访有益于佛教的事业,也是传教事业。今后既是四众的教团,我们有很多的净土可以举办这些观光、旅游、素食、工厂等弘法事业。头份最近建了一个小型的超级市场,完全供应素食的食品,这许多的事业是福利社会的事业,如同我们的育幼院,适合在家的佛弟子来服务。

(四)在文化教育上的成就:自古以来的佛教都是建立在寺庙上有所成就,在文化上的成就,顶多印一部《大藏经》,而且历朝以来也只是几个人热心印刷《大藏经》而已。但是我们不仅印刷现代化的《大藏经》,而且编印大辞典、编印各类的佛教丛书。今后我们的出版书籍,要更严谨一点,让所有的文化事业,更加可信赖,更加有价值。我们的《普门杂志》已成为佛教第一流的杂志,在社会上也获得很多赞美。另外《普门杂志》正在计划出版丛书,所以今后我们的文化事业将更愈来愈普及。

我们的教育从过去一个佛学院到今日的多所佛学院;从一二个班级到今日的日文班、英文班,乃至各种语文班级的训练。如果大家锲而不舍地努力,再经过十年、二十年,佛光山的人才必定不可限量,只是大家不能懈怠因循,止于现状,被后辈超越淘汰,大家更应继续努力精进,在语文上、在知识上、在说法上、在写作上、在事业上,都应该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时间是很现实的,成就也是很现实的,什么事情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我们现代教团的发展,大家要不断地求进步。

二、国际佛教的推展

当初佛陀讲到时空,便是三千大干世界,无边法界、无量众生。所谓无边法界,三千大千世界佛法的弘扬,是我们佛光山最先跨出去的一步。今天,我们在五大洲都设立了相关的组织,我们所成就的是:

(一)成立国际佛光会。佛光会从八十年成立以来,预计到今年的年底将有八十个到一百个国家地区的协会成立,真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佛光人,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当然,我们并不以此为满足,我们还要继续进步,我们希望从华人的组织,慢慢扩增到外籍人士的组织;从佛教的信徒,慢慢转变到非佛教人士也来皈信佛教。我想假以时日,这种力量谁也阻止不了的。佛陀把佛教弘扬于五印度,我们佛光山则把佛法弘扬于五大洲,我们是怎么样去推动?我们是怎么样去培养?我们是怎么样去结缘的?大家都应该对此有所认识,并且付出全心全力去实践。佛光山最大的成就是我们把佛教国际化了。尽管有些地方我们没有到过,尽管有些地方的人我们不认识,但是在佛光普照之下,他们已经承受了佛陀的甘露法水,那是由佛光人推动的,这个荣耀是我们每个佛光人共享的。所以佛光山的弟子,对于国际佛光会要全力给予助援,协助其成长,这真是“一时千载,千载一时”的大事,大家不可等闲视之。

今后佛光山的成长就需要靠佛光会来护持,信徒是我们的根本,佛光会是我们的护持者,今日护持佛光会,将来佛光会必定会回馈我们本山。

(二)在世界各地创建道场,别分院。现在在世界各大都市,都有我们的道场。在美国,我们有辉煌的寺院,有和我们穿着同样衣服、同宗同派的兄弟奋战传教,大家想想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大家应该作他们的后盾。我们因为常常听到在海外某地建设道场,听惯了不稀奇,要知道每个分别院的创建都要克服许多的困难,每个道场的创建都历经千辛万苦,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有难遭难遇的想法。我们生逢这个时代,在佛光山我虽然只是一颗小螺丝钉,可是我在这一部大机器里面,也能发挥一些功能;我就是一个小兵小卒,跟在大家后面也能扛起大山,与有荣焉。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后更应发起集体创作的精神,所有的一切都要功成不居。

(三)召开各种的国际会议。在美国、在台湾,我们举办过一次又一次的世界显密会议、世界禅学会议、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等国际会议。这许多的会议,不但在时间上、在教派上、在人事上,我们破除了一切框囿。虽然我们花了很多的人力、经费,不过我们赢得了世界人士的赞誉,他们一致认为开国际会议佛光山是最成功的。国际会议所发生的影响力,使世界上许多的学者在为我们宣扬传播。关于今后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应该继续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如国际佛学会议、国际夏令营,都要积极推动。

(四)各种宗派的交流。我们和韩国通度寺建立兄弟寺,甚至和原始佛教国家的泰国法身寺缔结兄弟寺。我们和国际佛教各宗派进行交流,为的就是要佛教国际化。亚洲、欧洲、美洲、澳大利亚、非洲,我们都派有留学生,我们希望派在各地的留学生,将来为佛光山的国际化,能够发挥影响力,国际化的佛教事业不是一个人能成功的,需要大家共同来承担。

三、人间佛教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