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规矩的修行
4615900000005

第5章 传灯学院(3)

我一天到晚有许多的会议要开,许多的事情要办,许多的人要见,许多的人轮流要和我讲话,坐车子有人和我讲话,连坐飞机空服人员、驾驶员也跑来和我说话。在忙碌的生活中,大家要养成人忙心不忙的定力,忙碌时而心中自有一份安详、宁静,忙乱中自己要能够处变不惊,大家应该做一个虽忙碌而悠闲的人。

五、我不觉得有是非

有人生活在人我是非之中,我以为说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我不轻易相信是非,也不为是非所动,因为是非好坏没有那么要紧。我一生受到多少毁谤打击,从生下来就被人品头论足了数十年,佛陀都有人毁谤,我何为人也,我还把是非看得那么严重吗?我要耿耿于怀吗?有的人为了别人的一句话、一件事,几天吃不下饭,几夜睡不着觉,甚至几年过去了,还挂碍在心头,背着是非过日子,徒然增加自己的烦恼,不是很愚昧的行为吗?我们要以佛法的般若智慧来照破是非,虽处是非而不说是非,不怕是非。

六、我不觉得有寒热

有的人天气太热了受不了,天气太冷了又不能适应,寒冷、炎热又有什么关系呢?禅师说:“寒冷的时候要到寒冷的地方去,炎热的时候就到炎热的地方去。”前贤古德的禅语诗偈,我们一点也没有受用吗?今日佛弟子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能运用佛法来转变环境,反而随境而转。冷热随他去,心中自清凉,你能为此,你就能随处而安,随缘自在了。

七、我不觉得有荣耀

许多的信徒恭敬我、赞叹我、供养我,但是我心上从不觉得有丝毫的荣耀。因为大家对我的恭敬、赞叹、供养,只让我觉得更加的任重道远,更加的战战兢兢,要如何加倍精进勇猛,才能回报檀那厚德!佛陀处逆境不忧苦,处顺境也不欣跃,我佛光弟子也要有如此的涵养,顺逆当前,都能如如不动。

八、我不觉得有委屈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但是也不必因此烦恼。比如上飞机前,海关人员要搜身;上车子没有位子坐,法治之前人人平等,我一点也不觉得委屈。有晚辈来拜访我,我都说:“不必了,我去你那里谈话好了。”对方认为我移驾太委屈了,在我看来,一切都很平常,何来委屈呢?我希望佛光人都要有这种“能大能小,能进能退,能屈能伸,能荣能辱”的气度,纵然有委屈也不为意。

九、我不觉得有时差

我飞行各国,一路转机,世界各国都有时差。有时正当美国半夜二三点时,经常有徒众、职事吃过晚饭后,就打电话给我,我都是从睡眠中起接听。他们吃过药石有时间打电话,不过我半夜在睡眠也有时间听电话。我希望佛光山的弟子要有国际的性格,首先要培养没有时差的烦恼。不觉得有时差的困扰,才能海阔天空,任性逍遥。

十、我不觉得有空距

古人说咫尺天涯,天涯咫尺,天涯若比邻,哪里是近的?哪里又是远的?“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我确实,在世界上走到哪个国家,都觉得那个国家很好,风景好、气候好、人情好,三千大千世界都好,大千世界都在我的方寸之间,还有什么空间距离的不便感觉呢?

十一、我不觉得有灰心

很多人常问我:“师父!您曾经失望吗?您曾经灰心吗?”对于一切的人或事.我总认为“当然的”,人我的意见纷争是“当然的”,事情的困难棘手也是“当然的”,被人欺侮陷害,想到自己道德不够;被人打击伤害,想到待人慈悲不够,如此一来,便没有什么灰心失望了。我对于弟子从来没有灰心的念头,我对于遭遇到的事情也没有沮丧退转的心,有的只有随缘的平常心。

十二、我不觉得有缺乏

有的人需要维他命丸,有的人需要别人的呵护,有的人需要物质的供应,有的人需要精神的关爱。佛光山的弟子要养成没有缺乏的习惯,我们拥有了佛法、拥有了慈悲,拥有了六度万行的清净功德,我们还缺乏什么呢?

除了十二种不觉得有什么之外,大家应具备十二种我觉得有:1.我觉得我有慈悲;2.我觉得我有发心;3.我觉得我有耐心;4.我觉得我有勤劳;5.我觉得我有随缘;6.我觉得我有坦诚;7.我觉得我有合群;8.我觉得我有惜福;9.我觉得我有惭愧;10.我觉得我有感恩;11.我觉得我有明理;12.我觉得我有担当。

希望各位仁者

精进实践

道业有成

星云

佛光纪元二十六年

十月二十一日

接受的智慧

各位仁者:

去包容、去接受世间的种种。如此,地球宇宙才是我们的,有一颗接受的心,才能感受处处是庄严的极乐胜境。

当初我虽然在封闭的丛林里成长,但我一向主张扩大思想学习,虽然我是受专制打骂的教育,但我一向主张“以慈悲代替责骂,以鼓励代替惩罚”。不过,有一些时候,“当头棒喝”确实也能惊醒梦中人。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皆是慈悲。”只是现代的人能熬得千锤百炼,受得起楗槌,这样大根性的人太少了。我希望能做一个善教之师,而你们也能做一个善受教之徒。现在我将佛光山弟子的一些缺点提出来,寄望大家能改进。

一、对世事不肯全然了解

佛光山的大家本位主义太强烈,常以个人为中心,不肯对自身以外的事物花时间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佛教的团体有多少?社会大众政治经济是什么情况?我们明白吗?譬如在本山刚刚才举办完毕的世界佛教徒友谊、暨世界佛教徒青年会,与我们何其遥远!我们对大会进行的内容了解几分?有时对大家说明佛光山海内外各别分院的创建工程、金玉佛楼的设备情况,又有几个人关心?大家不肯全然了解,毛病就出在不认为每一事物与我有密切的相关,不认为世界万象都是我的。

我提倡大家做个地球人,我自己走到任何一个国家,对那个国家、种族,都充满了欢喜心。我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洲……所到之处,我总是觉得每个国家都是净土,都是想让人终身定居的乐园。我看到每一种民族,都有他们的特质:黄种人让人有亲切感;白种人有高贵感;红种人使人有稀有感;黑种人皮肤乌黑得发亮,有些黑人美丽极了!我对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种,所有的事情,都喜欢全然去了解,全然去接受,所以,我看到的自然都是美好的、光明的。有些人移民到美国,却经常骂:“这个死美国!”想想,我们所为何来?我们要建设人间净土,实践生活佛教,便必须全然去了解、去包容、去接受世间的种种。如此,地球宇宙才是我们的,清净庄严的佛国也才得于现前。

二、对去从不知时空关系

生活是由时间、空间和人间组合而成的,不懂得掌握时空人我关系,便是不懂得生活,不懂得因缘,不懂得佛法。开会迟到,不能守时;排班散漫,不知自己的位子;法会典礼,不知要做什么;活动行止,不知完整的程序;甚至当引礼的人,常常挡住信徒的去路,选择厕所旁边来教授仪礼。总之,因为不知时空关系,便使自己跌人生活的茫然与错误中,浑浑噩噩过日子,任凭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岂不可惜!让一场又一场生活的法会空过,岂不可叹!每一个人应当培养“通身是眼”,掌握时空人我关系于方寸之间,使缘起法灵巧的智慧自然涌现,让事事物物能星罗棋布,中规中矩,依序而行。

三、对自己不能主动向前

这一次第十八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大会的主题是:“互助、融和、发展”。佛光山的大家在思想精神上乐意互助、融和、发展吗?在弘法利生的作务上喜欢互助、融和、发展吗?在知识技能上愿意互助、融和、发展吗?在人我关系前途上肯得互助、融和、发展吗?古德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如此珍贵的生命,我们怎能不主动积极,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为大众而有一番作为呢?我们凡事要养成一种主动向前的性格。在山上看到信徒了,要主动向前去接待、去招呼;一项活动在进行,要主动向去了解、去协助;一个人有困难了,要主动向前去帮忙、去分担;要主动向前去关心社会所发生的事、佛教现况与未来的发展。总说一句,善意的“鸡婆”,总比一生交白卷来得好。况且主动向前,本来就是学佛的人应该具备的德性,所谓:“不请之友是菩萨道”啊!

四、对人间不觉息息相关

我与常住、我与同参、我与别分院、我与佛教,乃至我与世界,我们能体会出是同体共生,与我有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吗?如果我们自己放弃这些珍贵的关系,我们还剩下什么呢?佛陀所觉悟的真理,就是缘起。所有的一切没有不是缘起的。从一朵小花看万千生命,从一粒砂石看无边法界。我们要“心包太虚,心包万有”,认为宇宙事事物物无不是与我息息相关,日月星辰统统供我欣赏,树木花草供我观看,山河大地供我行走,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富有,才能伟大,才能快乐。我常说:“我比王永庆先生富有;他虽拥有几万亿的台塑集团,但我拥有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因为我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与我息息相关,例如王永庆的塑胶制品,供我使用。我不但不会去排斥、看轻、放弃任何事物,尚且更加想办法去了解、去接受、去欣赏他们,所以我便能享受宇宙,拥有法喜禅悦。

你们跟随我出家学道,现在我把我的心法传授给你们,希望你们了解我的苦心,有所受用。

星云

佛光纪元二十六年

十一月二十日

修行是自他受用

各位仁者:

修行要做到自得利、他受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别人也能够受用。

这一个多月来,我走过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香港,走过一些别分院,看到各地别分院在度众工作有一些需要改进的缺点,我们应该要自我反省,不要老是责怪别人,我有四点意见提供给大家:

一、办事胆要大、心要细

本山的大众,办事的时候胆不够大,胆不大就不能主动,不能积极向前,因循不负责,马马虎虎草率了事。做事壮大胆量,就肯担当负责,勇猛奋进。胆大不是盲从妄动,胡作非为,因此胆大之外,心要更细。

有些人做事不经过仔细的思考,任性随意,责骂信徒,伤害别人。譬如法会进行中,信徒用麦克风在幕后帮忙诵经,或在台前宣布事情,不但未加鼓励,反而毫不留余地指责信徒:“佛光山没有用麦克风诵经、讲话的规矩。”这都是不经过头脑随便说话。我们举办功德主会、信徒香会的时候,不都是拿着麦克风唱诵、说话的吗?我所谓的胆要大是指做事方面,对人情应该要细;但是我们的徒众却做事心小,裹足不前,骂人胆大,肆元忌惮。做人、做事就像做文章一样,要有思想、要有智慧、要有精神内涵,事情才能办得美好。对事,对人就像煮一桌素菜,要细心用功夫,火候、调味恰到好处,饭菜才能可口.办事也要多用智慧,不可草率成事。

二、做人待他宽、责己严

做人要心存敦厚,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他人,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有些人大部分都是责备别人很严厉,对自己却很维护宽容,做错了事不但不承认,反而有一大堆的道理。我走遍海内外各个角落,乃至到别人的团体、寺院,都受到对方热烈的欢迎,但是我们有些分发到别分院去就任,这个分院不欢迎,那个别院不接受。为什么别人欢喜我去普照,而不欢迎你们加入工作行列?因为我能够实践佛光人的信条,我确实能够做到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所以别人自然会欢迎我。我到达任何地方,我肯帮助人、尊重人,与对方融和,给对方慈悲亲切,给对方微笑、关心,自然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同。有些徒众做学问虽然一百分,但是做人零分,修行一百分,做人零分,到处不受欢迎,如此又有何用呢?

三、弘法切实际、有深度

佛光山所推动的人间佛教、生活佛教,为海内外各地所接受,而过去的佛教之所以不能普及的原因,乃不切实际,开口闭口了脱生死、断除烦恼、看破放下、不要金钱,这些实在很难做到。如果不曾到寺院来诵经、共修、布施,就不承认他为佛教徒,但是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却不一定要上教堂、看圣经、做礼拜这些仪式,只要心里信仰就可以了,因此佛教徒愈来愈少,基督教徒愈来愈多。

对于信徒不可以要求太多,嫌他这不好,那不行。信徒对于寺院的法务工作不擅长,是当然的事,如果他样样很精到,还需要僧众来领导吗?因此,今后我们对于社会大众,只要他心中有佛,就承认他是佛教徒,如此佛教的信仰人口才会增多。

另外,我们在弘法的内容要讲究实际、有深度,让信徒有所得,不可抽象化,一味谈玄说妙。大家今后要讲佛法,依经论、佛学辞典、教乘法数等内容,讲专门的佛学名相、佛教义理、佛学思想,尤其传灯学院的功课要确实融会贯通、实际运用。此外,刚开始练习布教弘法,时间不宜太长久,半小时或三十分钟,循序以进增长时间,不可好高骛远,徒然贻笑大方。

四、修行自得利、他受用

大家应该要好好修行,所谓修行就是要体验佛法。做事发心,发心就是修行;做事负责,负责就是修行;待人慈悲,慈悲就是修行;平日生活能够禅悦法喜、安住身心,欢喜、安住就是修行;说话有佛法,就是修行。

修行要做到自得利、他受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别人也能够受用。譬如我说好话、赞叹对方,我得到对方的肯定、友谊,对方也受用欢喜,我慈悲行布施,对方受到利益,我也做了功德,这就叫做自得利、他受用的修行。修行如果只是自己得利,别人不能受用,就不能称为真修行。今后大家修行时,要自我衡量如何让自己有利益的同时,也让别人能够受用,如果只是做一些别人没有益处,图利自己的行门,就不是究竟圆满的修行。

时值年关岁末,一元复始,希望大家新的一年

学业道业事业

三业增上有成

星云

佛光纪元二十六年

十二月二十二日

用恭敬心求法

各位仁者:

法门无高下,重点在诚心一意,持续阅藏、念佛、禅观等等,净化身口意业,以恭敬心才能求取佛法。

随着热闹的年节,一年又接近尾声,传灯学院的第一学年度课程也告一段落,我们订二月为本院的寒假,不寄教材和作业,让大家将过去所学作一番整理和复习。在此并将四科——月份数学、佛学问答、佛教诗偈、经论介绍作个总说明,以助各位能进一步深入教材,且能运用教材讲经说法。

一、各科教材分析

十二个月的教材,堪称琳琅满目,包括基础佛学、佛教常识、宗派介绍、大部经论、诗偈吟诵、修持法门等。目的是希望透过各种角度,让各位把握佛法、佛教、佛学的要义,同时熟知资料的所在处,以便各位治学和弘法时所用,而不致措手不及或苦无教材。

(一)基础佛学:三宝的种类、佛教的基本教义、三藏十二部经、为人熟知的佛门圣贤、烦恼是什么?四大翻译家、何谓诸佛誓愿及其种类、佛教对宇宙万法的分类、佛教的世界观、基本戒律、四十业处等“佛学问答”;一刀三礼、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一切智者、二种忏悔、二种舍利、三事人胜诸天、四修、四慧、四摄法、五欲、五盖、五蕴、五体投地、六十心、六成就、七种礼佛、八风、九食、十大弟子等“月份数学”;《法苑珠林》、《经律异相》、《百喻经》等“经论介绍”。虽然名为基础佛学,内容仍有深浅,讲述时需依对象程度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