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吃茶去:与星云大师一起参禅
4615100000016

第16章 禅的功课(4)

有一位名叫大年的学僧非常醉心于佛像的雕刻,但由于缺乏专家的指导,所雕塑出来的佛像总不尽满意,故下定决心出外参学。他专程去拜访无德禅师,希望能传授他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每天大年到法堂时,无德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地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其他一切都谈,约一小时后,无德禅师拿回宝石,命大年回禅堂用功。

就这样连续过了三个月,无德禅师并未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都未谈到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终于,大年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无德禅师。一天,无德禅师仍照往常一样,又拿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

大年一接触那块宝石,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无德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无德禅师欣悦地说:“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一致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世间一般人学习技能总希望速成,甚至学佛的人也希望当生成就,立地成佛,孰不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千年古松不是一日长大的。”“要得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悟,虽只一刻,但要能历经长期的修持。修道者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凡事耐烦,这才是学者应修的第一课。

十事开示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回答道:“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学僧又问道:“参禅、不参禅有什么不同?”

寂室禅师道:“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学僧再问道:“学禅究有何益?”

寂室禅师道:“勿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灾。”

学僧听后,对参禅生大信心。一日领学者数十人,跪求寂室祥师开示大众参禅法要,禅师因见大众心诚,故即以十事开示大众道:

“学禅者应注意如下十事:一者,须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须臾不可忘失正念。二者,须于行住坐卧,检束身心,任何时刻不犯律仪。三者,须能不执空见,不夸自我,精进勇敢勿堕邪战。四者,须摄六根正念,语默动静,远离妄想抛开烦恼。五者,须有求道热忱,灵明不昧,魔外窟中施于教化。六者,须能废寝忘食,壁立万仞,竖起脊梁勇往向前。七者,须究西来佛意,念佛是谁,哪个是我本来面目。八者,须参话头禅心,功夫绵密,不求速成任重道远。九者,须要宁不发明,虽经万劫,不生二念绍隆如来。十者,须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兴隆佛法续佛慧命。以上十事,诸仁者不知能会也?”

众学僧听后,欢喜踊跃,无不誓愿奉行。

寂室禅师的十事开示,岂止参禅者的座右铭,即任何修行均当如此。

悟与不悟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僧:“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像哑巴吃蜜!”

学僧:“当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他善于言辞,他说的能够算禅悟吗?”

慈受:“既未悟道,说出的怎能算作禅悟呢?”

学僧:“因为他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不算作禅悟,那他像什么呢?”

慈受:“他像鹦鹉学话!”

学僧:“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什么不同呢?”

慈受:“哑巴吃蜜,是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义。”

学僧:“然则,未悟的禅者如何说法度生呢?”

慈受:“自己知道的给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要给他知道。”

学僧:“老师现在是知抑或是不知?”

慈受:“我是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你说我是知呢,还是不知呢?”

学僧于言下有省。

禅悟的境界是怎么样?这实在是无法说明的,历代祖师用打用骂,硬是不肯说话,佛陀甚至讲,我所说法皆非佛法。这不是笑话,因为不用言说的佛法才是佛法。佛法、禅心,是自证的境界,是从无分别的平等性智而了知的。这不是黄连,应该是甜蜜;这不是鹦鹉,应该是菩萨。

存财于信徒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做功德。

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他说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也报告说道:“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发心,只见佛光禅师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道:“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可惜化缘太多,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不胜负担,佛教还有什么护法长城呢?”

佛光禅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言语,实在值得大家玩味与深思!佛教所云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原则下进行,而且布施者应该细水长流,不可硬性募化。

学佛之人,如果有禅,不但为自己想,更为别人想。哪能说禅者只重悟道,不重慈悲呢?

十后悔

有一学僧问云居禅师道:“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不胜懊悔。请问老师,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的懊悔呢?”

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一、逢师不学去后悔;二、遇贤不交别后悔;三、事亲不孝丧后悔;四、对主不忠退后悔;五、见义不为过后悔;六、见危不救陷后悔;七、有财不施失后悔;八、爱国不贞亡后悔;九、因果不信报后悔;十、佛道不修死后悔。这以上十种后悔,你是哪种后悔?”

学僧摸摸头脑,无可奈何地说道:“老师!看起来,这些后悔都是我的毛病!”

云居禅师道:“你知道既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疗呀!”

学僧问道:“我就是因为不懂得治疗,所以恳请老师慈悲开示!”

云居禅师开示道:“你只要把十后悔中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即‘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得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这一字的药,你好好服用!”

人的恶习,往往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假如能慎于始,就不会事后懊悔了。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总是果报现前时才会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后悔了。对好事,太多的否定,当然就会后悔;假如对好事肯定,对坏事否定,那就不会后悔了。

我是侍者

南阳慧忠国师感念侍者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报答他,助他开悟,一天呼唤道:“侍者!”

侍者一听国师叫他,立刻回答他道:“国师!做什么?”

国师无可奈何地道:“不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叫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道:“国师!做什么?”

国师又无可奈何地道:“不做什么!”

如是多次,国师对侍者改口叫道:“佛祖!佛祖!”

侍者茫然不解地反问道:“国师!您叫谁呀?”

国师不得已,就明白地开示道:“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道:“国师!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

慧忠国师此时只有对侍者慨叹道:“你将来可不要怪我辜负你,其实是你辜负我啊!”

侍者仍强辩道:“国师!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你也不会辜负我呀!”

慧忠国师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

慧忠国师与侍者谁负了谁,这不去论它,但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不敢承担佛祖的称谓,这是非常遗憾的事。禅门讲究“直下承担”,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众生只承认自己是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沉沦生死,无法回家,良可悲也。无门禅师说:“铁枷无孔要人担,累及儿孙不等闲;欲得撑门并拄户,更须赤脚上刀山。”老国师年高心孤,对侍者用按牛头吃草的方法使其觉悟,无如侍者只是侍者,不是佛祖。

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有偈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有一学僧问道:“学僧该向什么处去?”

景岑禅师以偈答道:“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

学僧又问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沣洲水。”

学僧:“弟子不会。”

景岑:“四海五湖王化里。”

学僧:“如何是学人心?”

景岑:“十方世界是汝心。”

学僧:“恁么,则学人无着身处。”

景岑:“无着身处才是汝着身处。”

学僧:“如何是能着身处?”

景岑:“大海水,深又深。”

学僧:“不会。”

景岑:“鱼龙出入任升沉。”

学僧:“承老师言,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学人如何会得?”

景岑:“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和学僧的问答,可以看出老师的慈悲开示,一直明明白白地指导:“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朗州山,沣洲水”,普天之下,哪里一处不可给你跨前一步?你如果懂得,五湖四海内何处不能遨游呢?你如果懂得,十方世界都在心中,怎能说身无着落处呢?

学僧问如何会得,景岑禅师反问用会作什么。禅不是会不会,禅是悟,世界都是你的,何用更进一步?

满了吗

有一学僧对无德禅师说道:“禅师!在您座下参学,我已感到够了,现在想跟您告假,我想去行脚云游了。”

“是什么够了呢?”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在你走之前,去装一盆石子来谈话吧!”

学僧依照无德禅师的吩咐,把一大盆石子拿来。

禅师:“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学僧:“满了。”

禅师随手抓了好几把沙,掺入盆里,没有溢出来。

禅师问学僧道:“满了吗?”

“满了。”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盆里,还没有溢。

禅师再问:“满了吗?”

“满了。”

禅师顺手又再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禅师又问。

“……”

“谦受益,满招损”,自以为满了,实在就是自己最不足的时候。活到老,学到老,世间永远学不满。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禅师用石子、沙、灰、水为喻,自满自大者,不知可否以此为戒乎?

人的声气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

盘珪禅师非常认真地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

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

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困境而生。若说是父母生给你的,你是太不孝了;父母生给你的,只有佛心,其他没有。”

盘珪禅师一生接待学人,不说佛法,不说禅法,只是要求你自己应具有的佛心和高贵的道德。

后来,盘珪禅师圆寂后,一位住在寺院旁的盲人对参禅的学僧说道:“我虽是瞎子,看不到对方的面孔,但能从对方说话的音声判断他的性格。通常,我不但可以在一个人对幸福者或成功者的祝福语中,听出他的嫉妒语气,也可从他对不幸者或失败者所发出的安慰语中,探出他的得意和满足语气,仿佛他可从那些慰祝之言中得到许多的利益似的。但是,在我所有的体会中,盘珪禅师对人说话的语气始终是真诚无伪。每当他向人宣示快慰之情时,我只听到快慰的语气;而当他向人一吐愁肠时,我只听到愁苦的语气。那种语气完全从他的佛心中流露出来,那佛心就是他父母生的。”

学僧听后,一面否认盲者的话,一面赞美盘珪禅师道:“我们老师的佛心,不是父母生的,那是他本有的。”

把一切好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会失去自己的本性;把一切坏的都归之于父母生的,这也会被说为不孝。好和坏,是习性,不是本性,既非与生俱来,也非父母所生。设有人问:“佛陀是谁生的?”答以:“佛陀是摩耶夫人生的。”此话错也,悉达多太子是摩耶夫人生的,而佛陀则是从般若生的,所谓“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即此义。

飞越生死

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实在没有资格学禅,既不幽默,又无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心想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于是道岫就打点二斤半的衣单,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归投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消息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去。”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地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虽用功但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契机地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大鹏鸟与小麻雀的惭隗。”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的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谚云:“人比人,气死人。”比较、计较,这是烦恼的来源,怎能透过禅而悟道呢?聪明、机智,大鹏鸟一展翅千八百里,但不能飞越生死大海。小麻雀与大鹏鸟有快慢、迟速的不同,但禅要从平等自性中流出的。所以道岫禅僧一旦除去比较、计较,回归到平等自性中来,就悟了。

只为有所以来

药山惟俨禅师,山西人,俗姓韩。十七岁依广东慧照禅师出家,曾在石头希迁座下密证心法,后又参访马祖道一禅师而大彻大悟。四十一岁时人湖南药山,接化学人。

一日,有一学僧请示道:“弟子生死大事未明,乞老师慈悲开示!”

药山禅师说道:“我对你讲一句不难,如果你能体会那就好。如果在言下,让你思量,却是我的罪过。不如彼此都不要开口,免得互相拖累。”

学僧道:“达摩未到中国来时,此土有祖意否?”

药山禅师答道:“有!”

学僧问道:“此间既有祖意,达摩来此又做什么?”

药山答道:“只为有,所以来。”

学僧再问道:“老师平常不许学人看经,为什么老师自己却每天看经?”

药山禅师道:“我只是希望以经书遮遮眼睛!”

学僧再问道:“学僧想学习老师,用经书遮遮眼可以吗?”

药山禅师道:“如果是你,牛皮之厚也遮不住你的眼睛。”

学僧请药山禅师登座说法,药山禅师一言不出口就下座。

学僧问道:“禅师为什么一言未说就下座了呢?”

药山禅师道:“经有经师,律有律师,论有论师,怎能怪我呢?”

学僧终于在言下觉悟。

药山禅师家风孤峻,独树一格,他经常用简单语句回答你,要你悟到言外的玄机,真是玄言玄语,机体机用。他这种斩断的手法,有时肯定,有时否定,他是要禅者在肯定否定之外找一个安身立命的世界。

我还有你呀

佛光禅师领导传灯寺,跟随他参学的徒众甚多。

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真诠以后,徒众甲向禅师禀告道:“老师!生死事大,要了生脱死,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故弟子想要到灵岩念佛道场去学念佛法门。”

禅师听后,非常欢喜地说:“很好,你去学净土念佛法门回来,能让此地佛声不断,使我们的道场真正如莲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