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半中岁月
4615000000008

第8章 平凡而真实的教法

过去对释迦牟尼佛的认知,是宗教信仰上皈依的教主,是大殿里让我瞻仰礼拜的庄严圣像,进一步明白佛陀法身是亘古常存,遍满虚空无所不在;重要的,祂已在我心。

但是,直到读了《阿含经》,我才感觉佛陀的鲜活真实!才清楚感受到祂曾经确切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于是,经典里的佛陀,信仰上的佛陀,真正亲切贴近的与我同在,偕我同行了。(按照哈佛大学天文学家夏普理的理论,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呼吸中吐出的氩原子,仍在我们的呼吸间进出呢!)

阿含,意译为“法归”。根据东晋僧肇大师的解释:“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其为典也……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由此可知,《阿含经》实为佛法之最上者。

许多学者将《阿含经》视为小乘经典而轻忽,殊不知此部经典质朴而实在的记录了人间佛陀的言行,更含有佛教的根本义理,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念处、空、缘起、中道、八正道等等。因此,梁启超在其《说四阿含》的专论中,即明确说道“吾以为真欲治佛学者,宜有事于阿含”。可以说《阿含经》乃是大乘佛教思想的根源,后来的大乘经典如《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涅盘经》等,也都是从《阿含经》的精神发展出来的。

从《阿含经》,我们看到佛陀降胎、出生、成道、说法至涅盘的一生历程。一位在深宫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不谙世事、不明人间疾苦的太子,一次出城游玩,看见“头白齿落,面皱身偻,拄杖羸步,喘息而行”、“身羸腹大,面目黧黑,独卧粪秽,口不能言”、“诸根坏败,存亡异趣”三种人,才认识、惊觉生命的老病死。他恐怖战栗,为探索生命的幽微,步上求道之路,终而为人类点燃智慧之光。

佛陀将他证悟的宇宙人生真理,告诉出家、在家弟子,以及国王、大臣、平民百姓。除了佛教根本教理,也有许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如摩竭陀国的阿阇世王想攻打跋祇国,但不知胜负如何,便命大臣禹舍前往请教佛陀。佛陀以“七不退法”化解一场血腥的战争,这七点都是有关国家政治的结构与行事准则。当时的佛陀,对国家的期许即是非专制、独裁,以集会议事、相互尊重、平等公正的民主共和体制。

佛陀认为国家的兴衰与君主的道德有密切关系,所以,他常教诫帝王们要清廉宽容,依法治化,不贪名利,身口意要质直清净……写到此,不禁想起最近台湾政局的各种乱象,应该请这些政治人物来好好研读《阿含经》!“君主贤能德政,则国运必昌,人民幸福;君主失德,则国运必堕,人民痛苦。”若要国家富强久安,人民丰衣足食,当政者实应自我慎思惕厉。

其他如佛陀教导善生对于亲子、师弟、夫妻、亲友,在经济、道德各方面,应该如何礼敬、对待,告诉玉耶女如何做个贤妻良母等,都可窥知佛法的人间性与实用性。

另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灭的真理,但是一般人常抱着存疑的态度。在《阿含经》里,佛陀说及因果善恶业报的地方很多,如《中阿含?鹦鹉经》中,鹦鹉摩纳问,为何他家的白狗,前世是他的父亲?佛陀为他说六道的果报,及寿命长短、健康、美丑等因缘。《长阿含?三聚经》里,佛陀为比丘讲说有十法能令众生归向恶道、善道及涅盘。

有一次佛陀在摩竭陀国弘法,当天晚上住进针毛鬼的家。那时针毛鬼和其他鬼神正在别处聚会,炎鬼看见佛陀夜宿针毛鬼的家,赶紧跑去跟针毛鬼说:“你真有福报呀!如来住到你家去了!”针毛鬼说:“我倒要试试看他到底是真如来,还是假如来?”

聚会结束,针毛鬼回到家,看见佛陀在里面,就用身体去碰触佛陀,佛陀挪开身体躲避他。针毛鬼试了三次,佛陀都不让他碰。针毛鬼得意问道:“沙门,你怕我,是不是?”佛陀说:“我不怕你,只是你触到我,对你不利。”

针毛鬼不理会佛陀的善意,还凶狠的说:“我有问题问你,如果你的回答不能令我满意,我就破坏你的心,撕裂你的胸膛,让你的热血从你的面孔流出来,然后抓着你双手,把你扔到恒河对岸!”

无论是诸天、魔、梵,是没有人伤害得了佛陀的,佛陀不计较针毛鬼的恐吓,依然平静的说:“你有什么问题,就问吧,我当为你解答。”针毛鬼于是问佛陀:“一切贪恚心,以何为其因?不乐身毛竖,恐怖从何起……”佛陀告诉他所有的贪恚、恐怖等情绪,都是由“爱”而有,如同树木的气根及葛藤,依附树木一样,明白此因才能渡脱生死苦海。针毛鬼为自己的瞋恚慢佛而忏悔,并依佛陀受持三皈依。

连青面獠牙的鬼类众生都懂得向佛陀请法,也都能改过迁善,真是不简单!

在读《阿含经》时,除了天人、菩萨,更会看到许多和我们一样,有贪瞋痴慢疑各种习气和烦恼的凡夫俗子;在五欲六尘里翻滚的姿态,也一样丑陋、可笑又可悲。但是,不知是缘于佛陀的威德感召、权巧方便,还是当时的众生觉照力强,容易惭愧自省,他们每每听闻佛陀的教诲,都是即刻受教忏悔。不像现在的我们,被别人一指责,不是恼羞成怒,就是如“死鸭子嘴硬”,至死仍倔拗不认错!怀古慨今,这是我心中一直存疑的。

佛陀此世为度群迷而应化示现之身,具足丰盈的慈悲,渊博的智慧,但于人身的生老病死,生活的食衣住行,教化的语默动静,却又那么贴切、真实、平凡,不惊不骇,不怪不诞,而自然契入每个人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