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4611300000024

第24章 自为:人生现想的归宿(6)

觉悟的最高境界是无我,无我从而无我福德。如果自我有奉献而得福德的意念,即使他奉献的是整个宇宙那么多的珠宝,但他仍然没有达到如来的境界。所以如来不说得福德多。有私(有自我)的奉献,福德不多;而无私的奉献(无有自我),才能得到无限的福德。就是说,超越自我,不可有占有之心。一有占有和攫取之念,哪怕是善念,也会失去最大的拥有,失去了无限,最大的拥有是什么也不占有。当人类的心灵不再占有什么的时候,便拥有最宝贵、最广大无量的东西。不占有物质,也不占有所谓真理,更不为某种自私的目的而行动,摆脱与自我有关的一切私利,于是才能臻于真如之境,才能成就无上的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成就最高觉悟的人,可不可以从圆满的肉身上来观察呢?就是说,可不可以从一个人的圆满肉身来考察他的精神是否已达到大彻大悟的涅槃妙境呢?须菩提回答佛陀时说:“不可以。”佛陀这里说的色身是指达到涅槃境界后所表现出来的三十二种身体特征。然而。在无有差别的如来境界中,又怎么会有三十二种体相呢?即或有,也融入了无差别的无限统一之中了。佛陀在《金刚经》中三次提到可以身相邮如来不,每次的意义各不有同。第一次提到“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这里所说的身相是指一切精神状态下的肉身。第二问“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这里说的三十二相是仅针对佛而言的,是指超度的精神状态下的应身,这次问的是“可以具足色身见不”,这里的“具足色身”指的是无余涅槃境界中的报身。第一次问答旨在说明所有相都是虚妄,故说“身相即非身相”。第二次问答旨在说明所有相之所以是虚妄,是因为所有相融入本来的统一状态中,故说“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第一句是假观,第二句是空观,第三句是中观。假、空、中三观合一,才能如理实见。第三次问答,旨在说明缘生之法,空有同时,人法俱忘,一念不生,即见如来,所以说“如来说具足诸相,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从此三次问答中,佛陀层层将佛法的认识引向深邃。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法。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形而上的无上真理是不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呢?非也。无上真理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完全抛弃真理自身而进入纯粹的无我的自由境界。人类的意识为自为制造了无数的囚笼,又反过来将人类自我囚禁。而佛陀说,佛的最高智慧就是要解除人的自我束缚。没有自我,更没有关于自我的意识,生命于是真正处在一个澄彻的、光明的、无限的本来状态中。所以佛陀说如果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对佛的诽谤。“无法可说”意即不执着其有。“是名说法”意即不执着其无。有无之间,即是中道。慧命,在这里是指须菩提的别名,是对年高德重,智高戒净之人的尊称。“彼非众生非不众生”:所谓非众生是就本性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有无限的与宇宙的统一性,而不只是一个有形的存在,因此说是非众生。所谓非不众生是就名相而言,之所以有无限性,是因为其有限性,所以说非不众生。超越一切名相,说法者无所说,闻法者无所得,解粘去缚,一心清净,即是如来妙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是最彻底的觉悟者,那么,佛能否有无上的觉悟之心呢?不能有。最彻底的觉悟是觉人法皆空。若有觉悟之心,即有觉悟之法相,有觉悟之法相,仍然不是彻底的觉悟者。一有可得的菩提心,生命就被菩提之法束缚,离一切相,离一切法,行于法度之中,超脱于法度之外,无法可得,乃通万法,如此才能说是正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陀说“是法平等”,其一是指法性平等无有高下之分。所有的真理只是观念形态,是对无限本体的观照。在无限的寂静之中,所有的现念都失去差别,如同在大光明中的蜡烛没有亮与不亮之分。二是指佛法中的主体与客体是平等的,没有人欺凌自然,也没有自然欺凌于人,平等并且无限地交感渗稳定,以到处融合为一个圆满的整体。所谓平等心是佛,平凡心是道。没有善恶之分,没有贵贱之别,超越一切矛盾对立,便是菩提的伟大指向。修一切善法,即是无上的菩提。所谓善法,举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明心见性的善法。菩提本无法,所谓善法,在如来的超越一切差别的境界中,即不存有什么善恶法之分。而之所以说善法,只不过是在二元境界中的理智假设。只有超越二元乃至超越二元的理智假设,才能见到自我本性中自然的觉性。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福德包括有为善福及无尽福两种。为善福是从布施因缘而来。福尽还须堕入三界,无尽福则能依般若修持而得解脱,其福无尽且不堕入轮回。因此,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须弥山堆积起来的财宝来行布施,而另外有人受持这部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并为人演说,则前者所得的福德不及后者的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是不能用算数的譬如所能比拟的。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没有高过它的左右的,所以叫须弥山王,乃是统领群山之意。纵有须弥山那么多的七宝持用布施,然而,却不能明了自身的佛性。受持一部金刚经,并为人传播,即使只有四句偈语,却是福慧双修,悲智具足。佛陀在这里是第七次用财施的福德与法施的福德进行比较,强调真理的无限威力。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陀伟大的悲心,发愿普度一切众生。为所有的众生奉献,没有比这更伟大的品德了。然而为所有的众生奉献,又没有丝毫奉献的功德之心,这是怎样无私而又博大的心灵呵!正是这无私而又博大的心灵,才能拥有无限的宇宙,才能成就最高的圣道。人类的心灵被私欲迷障,以致于不能认识自己本来清静的真如自性。如来说的“我”就是那不生不灭,一尘不染的真如之我,而决不是被贪、嗔、痴三毒纠缠不得解脱的无明之我,前者是无私的我,因其无私而拥有无限,后者是有私的我,因其有私而堕于生死的轮回,于虚妄中辗转。所以佛陀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佛陀已成无上正觉矣,然仍不忘在生死苦海中挣扎的芸芸众生(凡夫),乃发无限慈悲之心,普度众生。然而佛陀并没有把众生放到自己的对立面而施教,而是把众生融为一体而施教。众生的迷性与如来佛性根同一体,并无本性之别,只有迷悟之分。于是乎芸芸众生在般若的光明指引下,一起走进了如来的博大的胸怀。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发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就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