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须菩提联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如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静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伟大的经典,如电光划亮人生之懵懂。听到这部经中传出的微妙法音,产生无限的信心,并猛然发现自我清净的佛性(灵性),看到自己的真如实相。慧眼,即是洞见真如实相的智慧。眼、意即见地。佛法说有五眼:一、肉眼(二元对立的凡夫之见;二、天眼(即明见自然并回归自然的超然智慧);三、慧眼(明见自我不过是理智的虚妄的无我智慧);四、(明见自我是虚构,意识也是虚妄的人法二空的智慧);五、佛眼(大彻大悟超越一切的无上智慧,明见非空与非不空的微妙见地)。如见到这部经典,不骇其言之过(不惊),不恐其道之高(不怖),不畏其行之难(不畏),那么他的智慧就已到圆融的“彼岸”境界,是第一波罗蜜,就是智慧的超越。而心灵上没有执着智慧之超越的意念,所以才叫般若波罗蜜。忍辱波罗蜜,佛法六度之一。内能容一切是非谓忍,外所受一切横逆谓辱,在忍辱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超越,而心灵却不执着有忍辱超越的意念,如此才能叫忍辱波罗蜜。佛法讲忍辱有三种:一、生忍,即忍受外人对我的无礼相加;二、法忍,即普度一切众生永不生厌烦之心;三、无生法忍,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中忍受一切而内心无有忍受之执念。佛陀曾在歌利王的暴虐面前,心静如水,不著一念。佛陀忍辱而超脱,无我、人、众生、寿者之相。无有自我,他人又怎能加害于我呢?在无我的超度境界中,他人的加害无损于自我之本体。所以佛陀被节节肢解之后又马上恢复原状。歌利王,即暴君,实指后来成为佛陀弟子之一的陈如。佛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教,告诫弟子应舍离一切执碍之相,发无所住的菩提之心。佛陀所说的是真实不变、不欺不二的佛法,然而佛陀又说,如来所说的佛法,无所谓实也无所谓虚,乃是告诫人们要超越一切矛盾,矛盾即是二元的对立,即是一切虚幻的根源,以至于佛法也是心灵的虚构,要实践佛法就必须扬弃佛法,弘扬佛法的终极便是扬弃佛法。如果菩萨的心灵沉溺于佛法之中,就好象进入黑暗之中而不得光明。正确的做法是依止于佛法而又超越于佛法。如果后来之人从这部经中体悟到生命的至灵真性,就会为如来的智慧所证并于生命之中焕发无限的光明。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竺,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那是为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忍辱舍身,在于破除我执,倘若在忍辱舍身的品性之上,又能依止于无上的智慧,彻悟二执对生命本性的迷障,所得的精神力量(法性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一日三次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去奉献,其所得的精神力量,还不如依止经典而生坚定的信念并弘扬无上的真理指明众生的迷途。初日分,梵语,早晨的意思;中日分,中午的意思;后日分,晚上的意思。这部经典含蕴的真理,有着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限的精神力量,如来是为那些发广大无边之心的人所说,为那些发至高无上之心的人所说。大乘即广大无边的菩萨乘,最上乘,即至高无上的佛乘。那些心灵能冥契佛法智慧(受),勇猛精进地依照佛法智慧修行(持),内心依止无上菩提而不散乱(读),走向圆融的自性而不回首(诵)的人,如来“悉知”“悉见”。这些人能真正证木得不生不灭的如来妙果,成就无限的精神力量。他们担负着如来所指示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他们就是真理的负荷者。而那些耽乐于小乘佛法的人,执着有我、人、众生、寿者的见地,就不能明白这部经典所暗示的伟大真理,乃至曲解真理,他们不能成为伟大真理的传播者。因此,佛陀强调必须尊重经典,经典所在之处,就好像有佛塔一样,必须恭敬以待。华香,即是花香。佛教在家弟子,必带香花供佛。中国则是以插花于瓶或焚香于炉来表示恭敬。花香和焚香的意义究竟在哪呢?花香的无影无踪乃至无边无际,象征着生命至真的灵性。佛教除以花香和焚檀香来暗示生命灵性之外,还以钟声来象征。只可惜这些生动的象征意义都被后世之人忽视了,而徒具仪节。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务,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由于某种灿烂的机缘,生命沐浴于佛法的光辉之中。然而为什么却得不到人们的尊敬呢?这是因为他前世所作的罪业尚未消除。佛陀所说的前世与今世、来世,流入中土后被中国人的思维倾向所改造,而成了另一种语境。佛陀所说的前世是从前的意思,是过去式,而并非如中国世俗所理解的那样意指出生之前。同样,来世是指将来,而并非特指死亡以后。这在语境语态上是需要特别澄清的,否则就难以理解佛陀的真正妙理。罪业之业,熊十力先生解释为有二种含义,一是造作之意,二是作用之意。由于心灵所造作,因而生种种相,以致掩盖了心灵的真如实相,这种情况称为业障。业障分为宿业(前世所造之业)和现业(现在所造之业)二种。所有业障,均是遇缘而生,六道转还,没有休止。而所有业障,都是心灵之虚妄,只要持经读诵,深入般若,了悟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生无限觉悟之心,超脱生死轮回,就能消灭业障。“阿僧祗”和“那由他”都是梵语,都是无数的意思,佛陀告诉菩萨,佛陀在追求真理和智慧和过程中,至诚恭敬,所以菩萨,佛陀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至诚恭敬,所以后来之人,如能同样地至诚薛敬,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乃至达到不可思议的本体境界。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镄所说度,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梁中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佛陀说,证明某些真理是不是真正的佛法有三条标准(三法印)其中一条便是“一切法无我”就是说,最高真理,就是无我的真理。如果有一丝自我的观念,就会成为通向无限的障碍,就不是最高无上的真理。既要发无上的觉悟之心,又要离一切诸相,处二元境界中的人,不免会认为这是一对矛盾,既要发心,则心必有所寄托,有所依止,那么佛陀究竟是怎样超越这个矛盾的呢?佛陀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发无上的觉悟之心,此觉悟之心应如此寄托,如此依止——一切众生都因心灵的无限而融汇于无限中,此所谓“灭度一切众生”。当我的心灵彻底突破自我的禁锢而走进无限时,宇宙中的一切一切也都融汇于心灵的无限之中。所以说,“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有一众得灭度者。”不是自我灭度了一切众生,而是自我灭度了自我从而不再有与自我对立的众生。当镜子上呈现出参差的污点时,灭度方法不等于是擦去污点(从决定论的角度讲根本就不可能擦去),怎么办呢?灭度自我又不等于打碎镜子就可以了(佛法无我并不是说自我的实体都不存在了)。最好的方法是将镜子放置于无限的黑暗之中,这样镜子自身的形影看不见了,自然镜子上的参差的污点也就看不见了。佛陀讲的灭度决不是要消灭某一方,而是在共存的基础上统一于无限。释迦牟尼,即佛的名号。约于西历纪元前五百六十处四月八日,释迦牟尼降生于印度迦毗卫国,称悉达多太子,你为净饭王,太子十二岁萌生出家的念头,十九岁时开始出家,先修苦行,十年后,在尼边禅河旁的一个册头上,趺坐于毕钵罗树(菩提树)下达四下八天,于十二月八日子时,豁然大悟,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时年三十岁。西历经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二月十五日中诳,自娑罗树下入灭。“如来者,诸法如义”意即通过智慧证得不生不灭的真如境界。真如,实即一心。真则不妄,如则不变。真如本性,充满无限的光明,湛然如同虚空。“一切法皆是佛法”如同善财童子所说“百草皆是药”。只要心灵无有挂碍,寂然不动,任何意念都可导向无限。所以佛说,明白了无我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灵的见地各有不同,然而佛陀说所有的见地如来都有。这是什么意思呢?佛陀肯定自己具足五眼,乃是告诉人们,佛并非人世外的存在境界,而是人世间的存在境界。心、佛与众生三者本是一体。众生的心灵皆有佛性,只是众生之惑于妄心,辗转于六度回,随业所转,被心灵中的迷妄遮掩了本体。智慧的层次各不相同,精神的境界凡圣有别,然而本体则是同一个实在。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清净的本性,然而每一个人在各自的主性上做的注释却不尽相同。“尔所国土”意即如许世界,在如此广阔的世界里,所有的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清净的本心,然而每一个人的现实的精神世界又各不相同,所以佛陀说:“若干种心”,这些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以自我的设计为基础,是自我的精神造型,是与本来清净的无我之心对立的,故统统称之为妄心。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有如此种种差异(诸心),乃是因为它们背离清净的本性,而随七情六欲缘生出种种诸相,所以说不再是它们本性本心(非心)。过去心是已起之心,已起之心已过矣。现在心是正起之心,正起之心又不住。未来心是当起之心,当起之心尚未来。在不生不灭的真如本心上,这些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妄心都本来就没有,如此才是菩提的真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