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有一种模式叫山寨
4577400000007

第7章 著名企业山寨之路:根正苗红(4)

“推动模仿战略的实施,最重要的是强调企业的学习精神。”《纽约时报》曾报道,俞渝要求当当每个员工都要阅读《电子商务之父——亚马逊网络书店传奇》这本书。并且鼓励员工从亚马逊网站上订购物品,获得体验并吸取经验。在俞渝看来,“一个人是有惯性的,一个企业也是。而且企业的惯性所引发的惰性往往更大。一方面当当时刻关注标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当也用不断的流程再造来打破惯性。”以开阔的视野和理智的心态来模仿,是对CEO领导力的考验。俞渝认为,标杆企业的价值的确有很多,但是像亚马逊这样的企业本身也是“蹚路者”,盲目地模仿只会重蹈覆辙。比如,当初亚马逊财大气粗之时,在全国狂建了8个35万平方米的配送中心,比如亚马逊为提高技术门槛收购一些技术公司,这些举措当当都没有模仿。因为俞渝认为:“做这些对提高核心业务价值不大”。

俞渝在做总结时强调,当当在模仿亚马逊的过程中,根据现实的商业环境进行了四点创新:一是收款模式的创新。中国是现金交易的大国,在网上信用卡支付还不普及的情况下,货到付款,并且最终由递送员将款项给发送公司,再汇至当当的账户上,成为适应现实的良性运转模式;二是配送环节的创新。中国没有UPS、FedEx这样覆盖美国乃至全球的物流企业,当当现在的做法是航空、铁路、城际快递、当地快递公司齐上,尽管管理和协调的难度增加,但却解决了最短时间内送货上门的问题;三是交货速度的创新。在亚马逊,网上购物后通常在7个工作日后交货,但是当当经过研究比较发现,亚洲特别是中国消费者的耐心非常有限。于是当当在交货速度上,力求快速。北京的消费者网上购买通常第二天即可送达,而上海、广州、南京等一些较大城市通常在3天到5天内可以收到;四是服务的创新。中国消费者没有像美国那样经过一个邮购的商业模式,对他们来说,网上购物就像是“隔山买牛”。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放心,不仅需要政策、制度的保证,同时也需要多种服务手段的提供。当当摒弃了美国网上购物与顾客沟通模式的单一化,而是用电话、E-mail、QQ、BBS等多种手段,消除中国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陌生感,降低尝试风险的门槛。

在分析当当的基础上,我们也不妨来看看作为竞争对手的卓越网的发展。由于抓住了网上购物的快速发展机遇,卓越网和当当网一起成为了网上购物行业的标志性企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当网给人的感觉是一家本土企业,成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而卓越网,在被美国亚马逊控股之后,则在发展势头上被当当网超越。这其中的问题,未必与卓越网被外资并购以后,模仿和创新精神的缺失无关。

腾讯山寨之路:产品模式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标准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腾讯QQ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数以亿计的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便捷沟通平台,在人们生活中实践着各种生活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及商务应用功能;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着更广阔的互联网应用前景。

赢得数以亿计的中国年轻人青睐的即时聊天工具腾讯QQ,最开始也是模仿别人的。其最先模仿的是国外流行的ICQ,然后在国内有了OICQ。通过不断地改良,最终演变到了目前的QQ。可以说,QQ与ICQ相比,它们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差别。QQ后来能够比ICQ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就是马化腾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的市场需求,同时根据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对QQ许多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使QQ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因此,QQ最终能够取得成功。

和大多数成功的国内互联网公司类似,腾讯的成功也是从模仿开始,但腾讯的成功之处也许是能够在模仿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创新和引入并不矛盾。例如,日本和韩国的汽车,都是从引入做起然后才开始创新的。我们所提倡的是聪明的引进,并不断地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马化腾说。

腾讯的核心产品QQ即是这种模仿创新的典型案例。实际上马化腾从不讳言QQ当初是作为ICQ的一个模仿者出现在中国用户面前,但QQ的成功绝不是因为模仿。“QQ本身是一个仿制品,但是像离线消息、QQ群、魔法表情、移动QQ、炫铃等都是腾讯的创新。正是有了创新的产品才有了QQ庞大的用户群,这成为撬动整个腾讯体系的支点。”马化腾认为这些创新是QQ能够最终超越ICQ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腾讯目前众多的产品中都能找到这种模仿式创新的影子: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拍拍网)、无线增值以及门户网站(www.qq.com)等。和众多尝试多元化而惨遭失败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大举扩张的腾讯却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取得了成功。

不仅是在产品层面,甚至在创新机制的建立上,马化腾及其团队也并不回避模仿。2006年10月腾讯宣布投资上亿元人民币设立腾讯研究院,以吸引中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加盟,这无疑同Google和微软等跨国公司的研发创新机制有偶合之处。不仅如此,腾讯还几乎同时推出了QQ网实验室(labs.qq.com),以充分吸收用户的想像力和需求,这种方式同样也类似于Google的一些做法。“除了将创新作为腾讯的核心价值观之外,我想一个健全的创新体系和机制是腾讯能够保持创新活力的保证。”马化腾表示。除此之外,腾讯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建立了用户体验观察室,这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首创。

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的公司而言,这种持续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无疑弥足珍贵。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其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腾讯最有可能实现沟通、门户、商务、搜索和支付5类业务的最佳组合。

在成功地进行模仿创新以及搭建起公司内部的创新体制以后,这个以小企鹅为标志物的公司正在步入自己全新的创新之旅。“我想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产品等方面,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用户体验的创新。”马化腾为腾讯进入下一个全新的创新阶段而兴奋不已。在腾讯的财报中有一项看起来很特别的业务——互联网增值服务,这项业务2006年第三季度的收入达到6200万美元,占据腾讯总收入9320万美元的66.5%。这项业务的详细构成是网络虚拟形象和网络社区服务,之所以称这项业务“特别”,主要是因为在别的互联网公司中并没有类似的业务。在复制成本相对较低的互联网领域,这甚至可以称为奇迹。几乎任何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模式都会出现众多的跟随者。

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综合门户,在领先者的背后总会有几个成功的追随者。而腾讯的互联网增值服务却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追随者,不仅如此,腾讯还成功地复制了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这便是马化腾所言的商业模式创新。

2007年3月,马化腾还在腾讯内部掀起新一轮的战略创新,为竞争者设置更高的进入壁垒。“我们将围绕用户在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生活场景中的需求变化和消费行为进行产品设计,提供更深层的内容服务。主要包括三大产品策略:一个是QQ在工作中的应用,一个是在学校环境中的应用,还有一个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马化腾认为腾讯已经成功搭建起QQ、QQ.com、QQ游戏以及paipai.com四大核心平台并分别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社区,接下来的创新将是在这四大核心平台上定制不同的功能应用。

吉利山寨之路:多方求索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23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80亿元人民币,连续三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吉利的成功,首先在于以丰田为镜。

丰田创始人丰田喜一郎于1933年仅投资13万美元成立了汽车部,设计出AA样车后,1933年5月第一辆命名为AA的车问世。一年后,A1开始小批量生产,这是一款大型轿车,外壳呈流线型,很美观,与当时的克莱斯勒Airflow车型相似,配备6缸3.4升发动机,输出功率为62匹马力。从1933年开始,丰田开始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的传奇经历。纵观丰田发展史,“模仿生产—低价入市—自主研发—技术领先”就是丰田从弱到强,从一个日本的民族品牌成长为世界品牌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