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学习模仿的企业还有很多,正是通过这种模仿,同时在模仿中创新,三星才能够摆脱自身原来那种低价的大路货品牌形象,从一个小公司成长为一家世界知名的500强大企业,成为数码时代的顶尖企业和领先品牌。
丰田山寨之路:一路追随
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丰田(TOYOTA),创立于1933年。早期的丰田、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雷克萨斯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TOYOTA在汽车的销售量、销售额、知名度方面均是世界一流。特别在汽车销量上,2008年年底已跃居世界第一名。TOYOTA生产包括一般大众性汽车、高档汽车、面包车、跑车、四轮驱动车、商用车在内的各种汽车。其先进技术和优良品质备受世界各地人士推崇。
丰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厂商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它和现代一些成功的中国企业一样,都是靠着模仿起家的。
丰田公司原先叫作“TOYODA”,是一家棉纺大厂。后来,受欧美国家造车热的启发,丰田喜一郎与其父商议涉足汽车,于1933年投资13万美元成立了汽车部。1934年,丰田仿照雪佛兰的发动机研制成功,1935年,丰田模仿克莱斯勒的Airflow车型,生产以A排名的A1款轿车。亚洲汽车业的历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A1车外形与克莱斯勒的Airflow极为相像,同样漂亮的流线型外壳,甚至连弧度都差不多;同样的三车窗设计,除了最前面的一个车窗改成长方形外,其他的两个车窗基本一致;底盘和变速箱则是直接照搬。甚至在名字上,丰田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模仿和抄袭之心:A1与Airflow。借助这样的构想,丰田的A1系列车获得了成功,投入市场之后,销售量非常可观。在当时日本客货两用车为市场主要需求的时期,为丰田赢得了小轿车的一席之地。
1937年,TOYODA公司共生产汽车4013辆,其中aa型轿车和ab型敞篷车只占577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公司决定把名称改为TOYOTA。
1940年,丰田生产了约15000辆汽车,其中98%是客货两用车。当年它推出了一款较为紧凑的新型轿车,配备4缸2.2升48匹马力发动机,在外形上更接近瑞典的富豪pv60。当时,丰田公司虽然在汽车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却坚守一个信条:模仿比创造更简单,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时给予改进,那就更好。丰田喜一郎与其父亲的理念一脉相承,他知道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丰田才真正进入小型汽车产业。当时,欧洲生产的小型廉价汽车独步天下,新生的企业几乎找不到突破口。面对这种情况,丰田又采用了简单的起步方式——模仿。
其中,我们必须提到的一款著名车型就是丰田的越野车——陆地巡洋舰。现在,丰田的陆地巡洋舰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越野车之一。其实,早期的陆地巡洋舰模仿的是美国道奇的Bantam越野车,从外形上看基本上毫无二致:除了车前灯、车门踏板等几处细微的地方,整体外观基本上如出一辙。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日本战败,全国处于一种战后的失去自信心的阶段,战胜国的一些技术、装备等都被作为学习对象加以模仿,日本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美国学习的热潮,这股热潮在汽车界的一个体现,就是丰田在越野车上对美国道奇车的模仿。道奇Bantam越野车,重半吨,在战场上经常是美军指挥官的坐骑,在战场上载着美军指挥官穿梭于野外,威风八面,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仿造的丰田越野车首先从外形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然后又依靠自己的价格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那些没有能力购买真正道奇越野车的人的需求,也为丰田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通过模仿成功推出了自己的初代越野车——陆地巡洋舰之后,丰田并没有停步,随着后面几代陆地巡洋舰的推出,车型外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陆地巡洋舰,变得更加软润和厚重,而不像当初那么棱角分明、刚性十足。
依靠模仿起家的丰田,因为不需要将财力和物力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上,只需要在改造上下足工夫,将车改造得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相对于那些老牌的汽车厂商,丰田很快就在成本上赢得了一系列优势,在美国市场上与同类型的美国车相比,每辆要便宜100~400美元,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物美价廉的形象,迅速打开了国际和日本国内市场。
1955年,丰田公司推出了皇冠车,命名为皇冠RS,这是它的代表车型之一。两年之后,丰田公司将该系车以toyopet的名称出口到美国。该车延续了丰田一贯的风格,在满足客户的外在需求和价格需求上下工夫,而在汽车内在配置上突破不多,该车没有使用任何现代技术,只是在外观上做得十分精巧而已,再加上配置齐全,结实牢靠,价格也不贵,一经投放市场,就赢得了认可,甚至和当时的大众甲壳虫车有一拼,在美国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皇冠车促使丰田公司迅速在美国、委内瑞拉、泰国和南非等国设立了销售网点,其后又在上述国家建立了工厂。1962年,丰田开始进军欧洲。这一年,丰田汽车产量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20世纪60年代是丰田大发展的时代,其汽车产量1961年还只有20万辆,10年后便猛增至200万辆,翻了10倍,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1966年丰田推出了排量1000毫升的corolla(花冠)轿车。该车类以德国欧宝kadett,但除了车身美观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设计非常传统,仍采用前置式发动机、后轮驱动、车轴硬朗、鼓式制动器。这种设计几乎已经过时,因为丰田的竞争对手已经在应用前轮驱动、碟式制动器和车轮独立悬挂等新技术。虽然corolla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但它做工考究、配置齐全,给购车人物有所值的感觉。因此,深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成为丰田的幸运车型。1997年诞生的第8代corolla,总产量达到2500万辆。当然,目前的款型除了名称以外,同1966年的原型车已有了天壤之别。
丰田公司一共开发了50多种车型,形成了庞大的丰田车系,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还因其推出的标志性汽车赢得了尊敬。例如,20世纪60年代末推出的2000gt、后来的豪华版century v8和v12,这些车均为日本名人所收藏。但是,公司发现,丰田品牌形象却并不高档,丰田缺少被市场认可的高端品牌汽车。
为了同奔驰及宝马竞争,丰田公司决定创立一个新的高档品牌,并将它命名为雷克萨斯(起初在中国被翻译为凌志)。
因为之前几款车型获得了持续成功,不但为丰田赢得了市场的认可,销售量节节攀升,也为丰田积累了资金,丰田的资金实力和资源调动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此外,丰田在汽车市场数十年的摸爬滚打也积累了充足的经验,为自己的创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一款雷克萨斯是1989年在美国底特律车展推出的,其设计灵感来自奔驰。这就是雷克萨斯v8,它稳重、豪华、精细、高档,但是售价却比同级的奔驰便宜30%。美国人很快就喜欢上了雷克萨斯车,尤其欣赏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价格比和令人惊讶的低噪声。
进入21世纪以来,雷克萨斯系列在不断扩大,增加了6缸的雷克萨斯300、排量2升的雷克萨斯200以及大受欢迎的RX型豪华四驱车。2000年总产量为26万辆,仅在美国就销售了21.1万辆。这个业绩使得雷克萨斯在美国高档车的销售中排名第一,超过了奔驰和宝马。事实证明,丰田的选择是正确的。
2008年年底,丰田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销售量全球第一。虽然丰田在中级轿车和高档轿车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汽车历史悠久的欧洲,在真正爱车人的眼里,丰田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仍然只是一个跟随者,在欧洲的豪门后面“混”。因此,为了在产业的最高端打下自己的烙印,1999年,丰田宣布进军F1(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2001年,丰田首辆F1赛车正式亮相;2002年,丰田作为新面孔正式出现在F1的赛道上,此后的数年,丰田一直在F1的家族里打拼,2009年,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几度传出丰田将退出F1的传闻,但是最新的消息是,丰田还是会留在F1之中。
丰田的山寨之路,是在起步的时候注重借势,借助著名厂商的成熟做法,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做出修正,以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在获得市场和利润后,再一步步创新,打造自己的影响力,成为受尊重的企业。
联想山寨之路:从制造到营销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当时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如今,联想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5年5月,联想集团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在美国《财富》杂志2008年公布的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中,世界第四大计算机制造商联想集团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的联想,并不像现在这么有影响力,当时的联想,不过是中科院计算所下面的一家注册资本20万元人民币的小企业,通过做着各种各样的贸易来维持生计,即使后来找到了做电脑的途径,也不过是一家贸易型企业。在中关村,这一类企业非常多,联想也不是最有实力的一家,当时最出名的是“两通两海”:信通、四通、京海、科海。
联想开始做的是IBM的代理,后来选中了一家叫AST的公司签订了代理协议。AST的电脑现在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但是在当年,却是中国市场的前三名。不过,联想的高明之处,并不是将这个品牌的电脑销量做到多大,而是在签订代理协议之初,就打定了主意,要取而代之。
由于代理AST的成功,在联想与AST之间的关系中,联想获得了很大的主动权,了解了很多计算机生产制造方面的知识,为自己进入计算机制造业打下了基础。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联想收购了香港一家主板生产商,并且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开始真正生产自己的电脑。
而联想电脑真正的大发展,是从学习惠普开始的。1987年,联想开始代理中国惠普的惠普绘图仪,但联想当时的代理业务还处在批零兼营的启蒙时期。合作双方真正的幸福时光是从1992年开始的。
1992年4月,联想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事业部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了国内第一次代理商大会。会上,CAD事业部正式向20多家代理商宣布,联想将100%通过代理商销售,自己不再直接做零售。“当时很多条款都是模仿中国惠普和其代理商的协议,尤其是价格条款,”作为中国第一份分销代理协议的起草者,林杨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惠普是按承诺的销售量给代理商折扣,我们也这么干。”现任神州数码常务副总裁的林杨当时正是联想CAD部的副总经理。根据林杨的回忆,在当时的这份协议中,已经有了关于价保的条款,但还没有涉及返点的政策,“至于账期,有,但很短,而且都是凭口头承诺,凭信誉。”——信任自己的合作伙伴,诚实而正直地做生意,这正是联想所学到的惠普之道。
联想真正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学习惠普的分销模式,这对于当时的联想,甚至对于整个中国IT渠道的发展来说,意义都绝不仅只是一种销售模式的探索。1994年,临危受命的杨元庆被推到了微机事业部总经理的位置上,杨元庆的成功正在于他销售联想微机的业绩。而事实上,他当时的成功秘诀就是“学惠普”。
杨元庆在联想微机部所做的,首先就是废除公司的“直销体系”而建立彻底的“代理制”,然后是制定一套完善的代理政策。当时“所有的人干所有的事”的直销模式已明显难以支撑联想沿着贸工技(一个企业如果以贸易优先就叫贸工技)的思路做大做强的蓝图,凭着在CAD部门所积累的对惠普分销模式的理解,杨元庆开始把惠普公司的销售模式全盘复制到联想。他采用世界上所有大公司一直采用的叠床架屋的结构,把销售的触角伸向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毁掉前辈用了10年心血建立起来的直销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杨元庆依靠自己的果敢,成为众人瞩目的人。正如著名的《联想风云》中所说,杨元庆在“向中国人展示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而事实证明,直至今天,这种模式依然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主流销售模式。
惠普在中国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分销模式,它的分销商始终保持在十家左右,尽管每年会有一两家的调整,但从没有过大的波动。1997年或许可以算做惠普渠道政策发展中的一个分界,1997年之后,惠普将目标市场从一类城市拓展到了二三类城市,在分销商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二级经销商迅速扩张到了各中小市场,并在全国建立了近1000家惠普专卖店。此外,惠普开始在全国各分公司和办事处设立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经理,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方案信息,以及技术培训。这些销售经理可以直接从客户手中得到大量订单,但要把国内订单全部交给分销商或经销商,由渠道来完成收款和物流。在市场日益透明、中间商的服务和价格开始广受质疑的时候,惠普的做法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也兼顾了渠道的利益。
联想正是靠着模仿惠普,学习惠普,才取得与惠普同样骄人的业绩。
联想除了在渠道方面借鉴和模仿了惠普外,还在营销手法上向三星学习。三星虽然在设计和技术上有特别优势,但是,要真正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就必须得到欧美市场的主流消费者认可。三星的做法是赞助奥运会,而且是成为奥运会最高规格的赞助商——10家全球赞助商之一。奥运会是全世界人们都关注的一个体育盛会,赞助奥运会,毫无疑问会得到全球范围的关注,同时,奥运会也是一个高端门槛,要成为奥运会最顶级的赞助商,必须支付巨额的赞助费用。因此,这一赞助行为,也体现了企业的实力。三星通过赞助奥运会,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并且为自己开拓全球市场扫清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