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现象
4562900000029

第29章 怪异人类(9)

既然杨福信生活的年代是元末明初,已经死了五百多年,可他的尸身居然没有腐烂,而且在酷暑八月的江南,尸身摸起来居然寒冷如冰,这该怎么解释?

江湖传说

一些专业人员对现场的蛛丝马迹进行了采样、分析,最后发现,随死者陪葬的还有武士木俑、木枪,而且发现死者的手掌比一般人的要大,有关人员判断死者极有可能是练武之人,尤其是练习手掌功夫的人,大量练习会使手掌肌,肉发达,也能刺激骨骼长得更快、更大。种种迹象都说明杨福信可能习武多年。既然是武林中人,他的尸体不腐,难道会与江湖传说里的一些秘术有关?

据记载在我国古代,江湖中流传一种死后不朽的秘术,就是主动服毒。在临终前的几个月坚持少量服用砒霜和水银等毒药,这样,身体里积累起来的毒素就能在死后起到防止肉身腐烂的作用。

杨福信如果真使用过这种方法,那么在他的体内一定会留下痕迹。砒霜的化学成分是砷,水银的成分是汞,它们都属于重金属元素。专家们决定从尸体上采集毛发等样本,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以待解开疑问。但是通过对杨福信的内脏器官以及毛发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他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因此证明杨福信没有主动服毒。那么又是什么让他的身体如此神奇地保留了下来?

谜团难解

在正常情况下,人死亡之后,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在自身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溶化,这也就是所谓的自溶过程。由于腐败细菌的侵袭,最终人体就被腐败细菌分解变为一具白骨。专家从组织液来观察,杨福信的自溶现象很充分,体内细胞在他死后就开始了分解。既然如此,在接下来的五百年里,细菌的作用早应该把他变成r一副枯骨。可是,他的尸体却一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

专家们利用各种仪器对杨福信的尸体进行了检测,希望获得他尸身保持完好的原因,但令人失望的是并没有什么结果。因此把寻找答案的范围从尸体本身转移到了周围的环境3以前出土的干尸都来自新疆戈壁滩或者是沙漠地区等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而杨福信尸身的所在地——上海是一个气候潮湿的沿海城市,在这样的环境中尸身又怎么可能保存下来?

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推断:杨福信的尸体未腐,会不会与下葬的环境有关·/经研究,杨福信的墓室采用的是浇浆结构:四壁用青砖砌起,棺椁放人后,再把一种先用糯米熬制成浆,再加上石灰、黄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与现在的水泥相类似的三合土浆浇注在砖墙与棺椁之间。这样就给棺材包裹上了一个结实的密封层。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里的浇浆使用了一种特殊物质——明矶。明矾可以作为一种混凝剂,防止浇浆开裂,从而加强密封性。由于墓室密封、恒温、缺氧,细菌没法繁殖,这就为尸体保存完好创造了有利条件。

棺中液体从何而来杨福信尸体不腐的谜团被一层层揭开,但仍然让专家疑惑不解的是,尸体至今保持湿润,这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

杨福信的棺木里面充满了水,而且当时没有下雨,棺木里的水从哪来?有人猜测那是古人特制的防腐剂,像今天的福尔马林液体,尸体泡在里面就不会腐烂。可是,古代文献也没有记载相关防腐液的内容。

既然杨福信的墓封闭性好,那棺材中的液体究竟来自哪里?当人们取出棺木时意外地发现:墓底部的处理相对简单,三合土浆也要比棺木四周和顶部薄许多。松江一带河道纵横,地下水位较髙。特意做薄的底部,使得地下水在五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下面一点点地渗透进去,形成棺液。而在此之前,因为墓室密封缺氧,尸体腐败已经停止,后来棺液的浸泡恰恰帮助它保持了湿润。

古尸的保存大多出于偶然。在江南,墓室的密封做得稍不到位,或者渗人的水不够干净,带入了细菌,都不可能保存尸体。而这一古墓中的杨福信,正是封闭的环境与干净的地下水才造就了他的不腐之身。

然而,中国河北香河周凤臣老人从1992年去世至今身体却在常温常压下依然不腐,实在堪称奇迹。

1992年11月24日夜,我国河北香河88岁的周凤臣老太太在停止呼吸和心跳后,二十四小时体温不降,一周后肢体仍然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可见。在几个月后老人的遗体在常温下自然脱水、脱油脂,在盛夏酷暑,此过程仍然不断。数年以后,老人的遗体依然躺在土炕上,不加任何防护,依然完好无损。

杨福信的尸体不腐蚀是在良好的封闭条件下形成的,那么周凤臣老人的尸体却暴露在空气中,也依然保存得如此完好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医学专家认为,可能是周凤臣老人的尸体内有某种抑菌物质,从而阻止了细菌的侵袭,使尸体完好无损。但这种抑菌物质到底是什么呢?科学家也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人死后为什么会不朽,这一现象尚未被当前研究所认识,这昭示着人类对自身及生命奥妙的认识可能是永无止境的。

长尾巴的人

千奇百怪的小尾巴

孩子长的尾巴简直是形态各异。有的孩子小尾巴有半截手指那么长,是肉红色f的;有的小尾巴是软耷耷的肉体,外面有皮包住,皮上还长了粗粗细细的毛;有的小尾巴里面有软骨,软骨外裹着血肉;有的是一个凹进去的小洞;有的则是半个鸡蛋似的一块肉。

病例扫描

广东信陵有一位年轻母亲叫小美,她生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儿子,一家人特别开心。

但后来小美发现,小宝宝“乖”得出奇,别的孩子一旦闹起来两只小腿使劲踢个不停,但自己的孩子出生都六个月了,两条腿却从来没动过,从来都是静静地躺着,小脚从来不踢不踹。此外,小美发现孩子还有一个不同寻常之处:他的小屁股上长着一条手指那么粗、三四厘米长的小尾巴!看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孩子,小美和丈夫不禁紧张起来,赶紧抱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小美抱着孩子在当地找了好多家医院,但医生都搞不清孩子怎么会有一条不叱巴,怎么一1生下来就瘫痪。

后来,小美怕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病情会更加恶化,又找到一家当地比较有名的医院,在这家医院的小儿外科,教授为孩子进行了小尾巴切除手术。

教授用刀划开手术部位的皮肉,用咬骨枪将脊椎骨钳开,骨缝下露出一团疤痕,疤痕就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乳白色细如毫发的神经就藏在疤痕之下。如果不小心触断神经,孩子就可能终身瘫痪。教授将神经周围的疤痕剔除,使周围神经松懈,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膨出来的神经送回脊椎骨里面去,最后切掉了“可恶”的小尾巴,手术很成功。三天后,小孩的双腿便开始踢动了。

有关专家指出,小美的孩子一出生就瘫痪,其祸根就是长在孩子屁股后面的小尾巴。专家介绍,小尾巴如不及时“处理”便会带来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脑积水等一系列可怕后果。初生小孩长尾巴的比例非常小,其概率是万分之一。由于小尾巴牵着中枢神经,因此“割”尾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手术。

虽然这些小尾巴长在体外,平时不动它孩子不会有痛痒的感觉,然而却轻易动它不得。五岁的小军家住广州,他出生后便长个奇怪的小尾巴:屁股上有个凹进去的小洞,小洞周围拖着许多粗粗细细的毛,由于这个小尾巴一直没有h给孩子带来什么不适的感觉,家里人一直没有动过它,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年的夏天,小军的奶奶给他洗澡时摸到了这个小尾巴,见孩子没有痛感,便一时好奇,伸手将拖在小尾巴外面的绒毛给拔了下来。这一拔可好,第二天,小军的尾巴便出现了红肿,一个星期后,小军无法大小便,没过多久,军的下肢便瘫痪了。

由于小军的小尾巴连到了神经脊髓,奶奶的好奇举动造成他的脊髓化脓性感染,导致下肢瘫痪。化脓性感染不仅会导致下肢瘫痪、脑膜炎,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十四岁的小玲,在她生下来时就有一个尾巴,随着身体渐渐发育,由于中·枢神经受到牵拉,导致出现脑积水,于是小玲的脑袋开始越来越大。随着年龄长大,她的脑袋变得有正常人的两个大,而且脑袋重得脖子无法支撑,以至于走路时翻两只手扶着脑袋才行!而且伴随着脑积水的出现,小玲的智力也开始下降,逐渐变得很迟钝。小玲的家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就那么一条不痛不痒的小尾巴把女儿带到了如此绝望的地步!

病因分析

因为我们人类的祖先是长有尾巴的类人猿,以此有人认为小孩子一出生就长尾巴是一种返祖现象。专家解释初生孩子“长尾巴”并非一般人所说的“返祖”现象,也非迷信中所说的“中邪”,它其实是一种天生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