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现象
4562900000017

第17章 奇闻轶事(9)

向一些地理学家请教之后,戈尔顿组织了一个小小的考察队,于40年代初乘坐自己的游艇去探宝。说来有趣,他选择的路线完全是按照史蒂文森《金银岛》中“西班牙人号”的路线,他此行的遭遇也与《金银岛》中的少年吉姆·戈根斯的相似。戈尔顿在航行中听见两个水手密谋,准备在找到宝藏之后加害于他。戈尔顿是个精明的人,他想:如果现在惩罚这两个密谋者,他将无法逃生,因为除这两人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在大海上航行的经验。于是,他让船开到圣费利佩岛,并在那里逗留几天,装成认真寻宝的样子,自然一无所获。戈·尔顿宣称他上了假材料的当,一路唉声叹气,驾船回国。

过了一段时间,他吸取上次的教训,挑选了4个忠实的伙伴,再次去寻宝。在圣安东尼奥海岬这个小小的港湾中,林木葱郁,形成一道屏障。按照海盗的说明书,此处有一株参天大树,宝藏就在树下。可是,戈尔顿一行找了很久,还是未发现可作为宝藏标志的大树。因为这里的大树太多了!事隔200多年当年的小树早已长成凌云巨树,说不定比海盗定为标志的那株树还要大呢戈尔顿甚至认为,那株标志树早巳干枯倒掉了。唯一的希望是找到它的树桩,如果树桩还留存至今的话。

探宝者们在密林中走来走去,四处搜寻,并不住地咒骂,最后发现一棵巨大的百年大树,其树根伸入水中。戈尔顿一见,便忍不住欢叫道:“终于找到了!”

他当即吩咐对此处水下的情况进行认真察看。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位同伴在污泥中碰到了一条又粗又长的铜链。看来,海盗宝藏就要到手了!

戈尔顿同他的4个伙伴一起,走进齐腰深的水中,用力抓住铜链,想把它拉出来。可是,这个泥潭是个陷阱,他们用的力越大,自己就陷得越深。对于这种情况,他们早有准备。于是,他们在岸上安了一个简易的绞车,用绳子拴住铜链一端,用绞车将它拉上岸。即使这样,他们拉起来仍感吃力,猜测铜链的另一端必定挂着大量宝物,否则绝不会如此沉重。

果然,水中已渐渐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矩形物体,那不是金柜吗?但是矩形“金柜”最后还是坠人深潭之中了。戈尔顿又气又急,亲自带头下水去找。他们不仅没有找到,还险些被泥潭吸了进去。最后只得自认倒霉,怏怏而归。

后来,戈尔顿曾多次回到这里来,可是始终未能找到潭底的宝藏,连铜链也似乎永远地消失了。

大约与戈尔顿同时的美国富翁斯杰芬斯也是一个深信史蒂文森笔下的金银岛确实存在、并迷信海盗说明书的人。他也同戈尔顿一样认为皮诺斯岛就是金界银岛,他察看骷髅岛南端时,果然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用圆木修建的海盗城堡。

城堡旁边还堆着一些锈烂了的炮弹。显然,这就是史蒂文森小说中的斯莫雷特船长、奇弗希博士和吉姆·戈根斯与独脚海盗约翰·希里维尔及其手下搏斗的地方,而那些炮弹则是从“西班牙人号”船上抬下来的。可是,海盗说明书上所写的那些藏宝标志却一个也没有找到。

斯杰芬斯只好继续向西航行。他先后考察了当年海盗们称之为“天堂”、遂“炼狱”和“地狱”的3个海湾。由于这些地方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他便来到此行的主要目的地——皮诺斯岛南端的本托德艾斯特海岬,希望在这里找到“唐卡洛斯三世号”战船运送的珍宝。

1828年,这艘战船在为西班牙远征军运送500万美元军饷的途中失踪。西班牙政府当即派遣军舰搜寻。几个月之后,终于在本托德艾斯特海岬发现了它的踪迹。

后来经调查才得知真相。原来,领航员见财起意,与船员们勾结,让船触礁。然后,他们杀死船上全部军官,将所载的黄金搬运上岸。起初,他们靠船上剩下的食物为生,后来,船上的东西吃完了,他们便到岸上和海中捕猎食物。几天后,有的人饿死,有的人病死,只剩下几个命大的人隐藏在丛林中。至于黄金现在在何处,幸存者们死也不肯吐露。搜寻者无法,只好将其中几人枪毙以解胸中怒气。而其为首者,则押到哈瓦那,关进狱中。

这些罪犯买通哈瓦那监狱看守,寄出了一张海岸图,上面有这样的说明:

“岸上有3棵树,中间一棵最大。这棵树树根上钉有铜钉。铜钉连着铜链。

向北走20步,再向西走25步,有一个小湖。从日出方向往回走4步,那里有一个小山丘,从上面可以看到河岸向东西连成一条线。山丘旁有一眼泉水,山丘下正对泉水处埋着3坛金币。”

罪犯们这样做,显然是希望他们的亲人能够获得这份宝藏。果然,这份带有说明的宝藏图传到了一个罪犯的妻子的手中。因为怕惹祸,这家人一直将它秘密收藏着,从不敢去尝试寻宝,对于玷污门风的夺宝藏宝劣迹更是讳莫如深。

到了重孙这一辈,已根本不相信什么海盗宝藏,而将这个藏宝图视做古人制造的骗人的玩意儿,随便几个钱就把它卖给了一个古董商。前面所说的美国人斯杰芬斯就是在古董商那里偶然发现这份藏宝图并将其买下来的。

找了很久之后,斯杰芬斯终于发现了海岸边的那3棵树,它们只留下了3个巨大的树墩。他还找到了山丘附近的那眼泉水,只是巳经枯竭了。可恨的是,在应当埋藏宝藏的那片地方,灌木丛生,荆棘成林,无法用金属探测器确定宝”藏所在的位置。要清除这些障碍,至少得花几个星期的时间。而且,即使将灌木“斩尽杀绝”了,若是宝藏埋得太深,金属探测器也未必能将它探出来。因的此,至少还得掘地三尺,而且不是在一点上挖,而是在一片上挖。当然这又得花费许多时间。更糟糕的是,岛上没有淡水。因为气候炎热,带来的淡水很快就被喝光了。斯杰芬斯百般无奈,只得放下近在咫尺的宝藏、依依不舍地离开,求唯一使他感到宽慰的是,领航员古巴人费尔南德斯在返程中给他讲了一个仓动人心弦的故事,在加勒比海中,离牙买加不远的小岛卡约阿瓦洛斯岛上,也有一处海盗的宝藏。

原来,有个名叫布劳恩的美国人不知怎么得到一张“真正的海盗藏宝图”,拿着它到这岛上来寻宝。由于年代久远,宝藏的标志已经消失,只能看见岛旁浅滩中有两门锈烂的大炮。这两门炮的炮筒并在一起,形成弓箭形状,指向岛上的一堵峭立的岩石。岩顶上刻着一些数字和一个朝向濒海湖的人面。布劳恩对这神秘的数字和人面观察良久后,好容易悟出:人面正对着的湖底即是海盗宝藏所在之处,而数字则是指从岸上到宝藏位置的距离。他决定筑一条堤坝将濒海湖与大海隔断,再将湖水抽干,这样就可以找到宝藏了。可是,直到1925年他临死时,都未将堤坝建成,只能饮恨而终。

他死去4年之后,斯杰芬斯带着领航人费尔南德斯到这里来探宝。这两个九人马上就觉得那两门大炮形迹可疑,对它们特别感兴趣。他们发现两门炮的炮筒都是用水泥封死的。这越发证明他们运气好。待退潮之后,他们打碎了封口的水泥,不由欢呼起来:里面全是金币和珠宝!后来有人考证,这是海盗拉夫特的宝藏。

斯杰芬斯从此更加迷信机遇,他再也不去探寻皮诺斯岛的海盗宝藏了。

然而事实证明,皮诺斯岛被人称为“金银岛”并非浪得虚名。

20世纪50年代,有个名叫威凯尔的美国人认真研究了数十份真真假假的海盗藏宝图和说明决定到离皮诺斯岛9千米的一处暗礁去碰运气。这地方之所以叫做“船坟”非无因:由于没有好的领航员,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这里触礁沉没。这些沉船中即使有10%乃至1%载有黄金珠宝,那发财的机会也不小。于是,威凯尔带领探宝队,乘着快艇从迈阿密出发,满怀希望地向目的地进发。其实,他的探宝队只有4个成员:他自己、他的儿子比尔、曾当过海岸警官的机械师拉符斯陶温以及领航员古巴人谢巴斯齐扬。谢巴斯齐扬不仅多次参加过类似的考察,还是一名有经验的优秀潜水员。

一路风平浪静。谁知快到皮诺斯岛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狂风怒号,恶浪滔天,像是有魔鬼作法一样。威凯尔正暗暗叫苦时,比尔提出,趁快艇还未被狂风疾浪推离航道,让他与领航员一起乘舢板先到暗礁去察看情况。威凯尔禁不住他的一再坚持,便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和领航员戴上潜水面罩,穿上带有换气管的潜水衣,乘坐舢板离去。

待恶浪将他们的身影遮住之后,威凯尔又暗自后悔,不该让儿子去冒险。大海无边、风浪无情啊!

比尔和谢巴斯齐扬乘风破浪,直奔暗礁区。可是,快要到达目的地时,他表陷人了一个大漩涡中,进也不能进,退也无法退,老在原地打转。当一个约有9级的巨浪将他们的舢板掀上天时,他们心中一亮何不趁此机会冲到暗礁上去。

狂风大浪的确将他们连人带船抛到了那里。比尔跃入水中,四下搜索,过了许久,才冒出水面,手中不知握着什么东西,不停地挥动。谢巴斯齐扬见状,也来不及询问他找到了什么,赶紧帮他爬上舢舨,向岸边划去。经过18多千米的艰难路程,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海湾。不久,威凯尔的快艇也赶到了那里。

在这九死一生的分别之后,父子相见格外亲热。在紧紧拥抱中,威凯尔感觉到比尔手中握有硬物,这才松开了手。比尔将他在暗礁中找到的宝贝递给父亲,他俩这才看清楚它是一团珊瑚,里面包着一个金手镯。看来,威凯尔这些年在故纸堆中所花的工夫没有白费,“船坟”中所藏的珍宝正等着他用双手把它们捧出来!

他们在海湾中等了整整4天4夜,暴风才离开此地,恶浪才平静下来。到了第五天,威凯尔让谢巴斯齐扬指引航道,小心翼翼地在暗礁之间穿行,终于来到了比尔获宝的地方。

刚抛下锚,不待船停稳,比尔就和谢巴斯齐扬就潜人水中,威凯尔和机械师留在船上,等待他们寻宝归来。

他们一分一秒地计算着时间,越等心里越紧张,但他们都竭力掩饰着内心的不安。直到两个钟头之后,两个潜水者总算回来了,可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威凯尔见状失望地呆在那里,还是儿子的呼叫声使他惊醒过来:

“爸,快穿上潜水衣,下去看看那是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威凯尔反问了一句。

“您还是亲自去看吧!”领航员皱着眉头说。

于是,4人都下水了。领航员拎着一根鱼镖游在前面,威凯尔和机械师在中间,比尔手也提一根鱼镖断后。

到了一处珊瑚环绕之处,领航员停了下来,将鱼镖向下猛拨了几下。威凯尔和机械师向下一看,惊愕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水底的珊瑚丛中露出一个打开盖子的铁箱,里面装着若干黄澄澄的块状物体。“这难道是黄金吗·”两人不约而同地想。

这的确是人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是在海底沉睡了数百年的宝藏!除了金砖之外,还有其他古代金器和珍宝。

直到天黑前,他们才把这箱宝贝弄到快艇上。

第二天,他们又继续在附近进行认真地搜索。每次轮流由3个人配合行动:两人在珊瑚丛中穿行寻宝,第三人手持鱼镖,随时注意周围情况,防止鲨鱼和其他不速之客的突然袭击。在反复寻找中,他们又找到了大量的金手镯、项链和耳环,它们大都被繁生的珊瑚包住了。

由于他们对这次考察的情况和宝藏地点严守秘密,所以他们到底获得了多少珍宝,至今没有人知道。于是,各种神奇传闻便纷至沓来。有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威凯尔等人找到的宝藏非常多,由于有凶猛硕大的鲨鱼(有人说是恶龙)守护,他们只取走了一小部分,其余的仍在那里。

看来,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金银岛》之所以用皮诺斯岛为原型,不是凭空虚构的。这座岛上的大量珍宝正期待着勇敢的探险者的光临!

洛豪德藏宝

海盗们疯狂袭击过往的商船,抢夺了大量财宝。他们将无法带走的财宝埋藏在洛豪德岛,并绘制了藏宝图。海盗们发血誓表示严守秘密,以图永享这笔不义之财。哪知海盗终归是海盗,哪有信义可言,一些阴险者企图独吞宝藏,一时间血肉横飞,一场火并留下了具具尸体,胜利者携带藏宝图混迹天下,从此藏金岛的传说也不胫而走,风靡世界。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名为洛豪德的小岛,该岛并非是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的胜地,然而,“岛不在美,有宝则名”。相传岛上藏有无数财宝,其周围海底也铺满了耀眼炫目的宝石。

在17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威廉·菲波斯的人,在偶然中发现了一张有关洛豪德岛的地图,图上标有西班牙商船“黄金号”的沉没地。他欣喜若狂、感觉一个发财的机会到来了。原来,“黄金号”商船有一段神秘的故事,发生在16世纪下半叶。

西班牙人沿着哥伦布的航线远征美洲,从印地安人手里掠夺了无数金银珠宝,然后装满船舱回国。然而,他们的行动被海盗们察觉了。于是,海盗们疯狂袭击每一艘过往的商船,惨杀船员,抢夺了大量财宝。堆积如山的财宝使海盗们无法将其全部带走,于是海盗们将剩余的部分埋藏在了洛豪德岛上,并绘制了藏宝图。

菲波斯揣着这张不知真假的藏宝图,登上荒岛四处勘察,然而他一无所获。正当他徘徊于海滩之时,无意中脚陷入沙中触及到一块异物。经发掘,那是一丛精美绝伦的大珊瑚,在珊瑚内竟还藏有一只精致的木箱,箱中盛满了金币、银币和珍奇宝物。菲波斯狂喜万分,他在岛上待了3个月,疯狂地寻找。最后,整整30吨的金银珠宝装满了他的帆船,他实现了发财梦。

样传出去,一股寻金热席卷了洛豪德岛以及其附近海域,流浪汉、冒险家甚至是王公贵族们都不远万里来到这个荒岛上。人们认为菲波斯发现的财宝仅是海盗遗产中很少的一部分,那么更多的宝藏又在哪里呢?一时间许多真真假假的“藏宝图”应运而生并充斥欧洲被高价卖出,不少发财狂不惜血本重金购买。结果呢?不少人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岛,或苦苦寻觅,久无财宝的踪影。海盗的遗产成了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谜团。

海盗盖特

17世纪末,海盗蜂起,许多商船在海上被抢。英国有一个着名的海军将领盖特,他接到英国女王的一个命令,让他率领舰队前往印度洋去保护英国的商船队免遭海盗袭击。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根本没把海盗放在眼里,他只带上两艘快艇在海上游弋。不料,他突然遭到海盗船的猛烈攻击,在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盖特怕回去后被女王杀掉,便独自一人跳海逃生了。

不到两年,盖特凭借自己的胆略和经验,很快也成为了一个杀人放火抢劫的大海盗。5年之后,他聚敛了无数金银财宝,并把它们藏在太平洋上一个无人注意的小岛上的山洞之中。

这时,已55岁的他,决心与海盗生涯告别,便来到美国,与一个波士顿的孀妇结了婚,并在纽约定居,成为该市唯一可以在银行无限取钱的客户。

他出资修建的舞厅是纽约城最典雅华丽的交际场所。当时,谁能收到他或其夫人的一张舞会请柬,就标志着这个人在社交界的极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