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失落的文明探索
4562700000026

第26章 北美洲(3)

外星人可以应用飞碟当作运输巨大石材及人类的交通工具,当然只要有大型的平坦广场来作飞碟的停机坪,可以不用道路和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在许多玛雅的古建筑群遗迹中,如危地马拉的提卡尔、墨西哥的帕伦格等在高大的金字塔和建筑群中间都有宽敞的广场,外星人可能就当作飞碟降落场所。因此玛雅人可能在外星人的协助下,直接使用飞碟作交通工具,所以始终没有留下道路的遗迹和运输工具的遗物。

另外,1927年在洪都拉斯一次玛雅文化古代都市鲁巴达的挖掘工作中,在已倒塌的祭坛中发现1000年前的水晶头盖骨。人类学家基恩博士认为此是女性的头盖骨。此水晶头盖骨是利用高纯度的透明水晶所制成,没有留下使用工具与传说中的祖先完全不同。

的痕迹,其硬度约是七度,用一般刀子是绝不可能打造完成的,而且和人类的头骨盖十分类似,其制作年代约在玛雅文明时期。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雷射光射中头盖骨的鼻孔,刹那间整个头骨盖放出光芒。由此可知头骨盖的双眼具有透视镜的效果,这是因为头骨盖内部,有复杂的透视镜反射效果。经过有关人员的细心研究,证实此水晶头骨盖是利用某种碰撞力量雕刻成的,在其头部及颜面部发现有“双晶”(受碰撞而形成的结晶)。究竟古代的工匠是运用什么高科技制造的呢?当然我们可以推测可能是外星人的杰作。

总之,有关此在热带丛林地带建造世界最大的超文明,又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消失黄金时代的玛雅人之谜,是十分深奥的,究竟何时才能査出其全貌呢至今仍无人知晓。

水晶人头之谜

当太阳的余晖刚从地平线上消失,大英博物馆陈列厅的灯光即将亮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便匆匆走到一件展品面前,用黑绸将它密密地遮起。自从1898年该展品在这里陈列后不久,就采取了这一措施,现在已经100多年了。

黑绸之下是件什么神秘的展品?为什么每日黄昏就要把它盖上?原来,这是一颗玲珑剔透的水晶人头,它是一件稀世之宝。但是,让这件展品每天在黑绸的覆盖下过夜,却并不是因其珍贵而采取的防盗措施,而是因为展出之初发生的事故。那一天,夜深人静,大英博物馆里的观众纷纷离去,大厅里的灯光暗了下来,一位工作人员走进大厅进行清扫。忽然,他大叫一声逃出门去。过了许久,他才心有余毒地讲出了他所看到的事情。原来,新陈列的那颗水晶人头,竟在黑暗中发出了耀眼的白光。白灿灿的人头,龇牙咧嘴,面目浄狞,好像是真正的恶魔厉鬼,使人不由得胆战心惊。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望而生畏,不敢走进大厅工作。从此,博物馆只得做出规定,一到黄昏,就给水晶人头罩上一层黑绸。

除了大英博物馆陈列的这颗水晶人头之外,世界上还有另外两颗相似的水晶人头,其中有一颗保存在一位名叫安娜的英国妇女手中。当安娜第一次看到这颗水晶人头的时候,虽然是在白天,却也吓得几乎昏了过去。

那是在1927年,当时安娜还只有17岁。这位来自英国的姑娘,随着父亲——考古学家米希尔·海德吉来到了洪都拉斯。父亲的考古队要在这里考察拉丁美洲的着名古城——卢巴·安吐姆古城废墟。在挖掘工地上,父亲米希尔在忙于整理和鉴定新出土的古代兵器,但是绿锈斑驳的旧铜器引不起女儿安娜的兴趣。她便嬉戏地从一堵断墙跳到另一堵断墙去。突然,一缕白光在墙角闪了一下,安娜好奇地走过去,蹲下身子,扒开碎砖,这下子可把她吓坏了,在她手下闪闪发光的竟是一颗人头。实际上,安娜这次发现的还只是水晶人头的上半部。安娜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告诉了自己的父亲,考察队决心使这颗人头复原完整。经过他们的细心寻找,三个月后,又在附近的土里挖出了水晶人头的下半部。起初,考察队将这件珍宝献给了洪都拉斯当局。但是在米希尔回国的时候,当地的官员又把它当作礼物回赠给了他,由他带回了英国。米希尔早已去世,女儿安娜也已白发苍苍,她一直珍藏着这个世界上的第二颗水晶人头。

世界上第三颗水晶人头又在哪里呢?它的发现和初展,倒没发生使人惊吓的事情。它安安静静地躺在法国人类博物馆的玻璃柜里,迎接着络绎不绝的观者,倾听着人们的惊叹和赞美声。

水晶人头引起了世界各国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这三颗水晶人头究竟是何人制作?是如何制作的?产生于哪一个时代?制作这种水晶人头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大英博物馆素以文物记载精细严谨着称。但是关于水晶人头却述之不多,因为这颗水晶人头是几经转手才被博物馆购进的。人们根据博物馆的记录追踪4到了美国,后来又査到水晶人头来自墨西哥。于是,许多考古学家拥向墨西哥他们在那里辛勤寻访了多年,可是一无所获。

对于安娜保存的那颗水晶人头,我们知道的要稍微多一点儿。既然它在卢巴·安吐姆古城的废墟中出土,自然与古城的历史有密切的联系。米希尔说:、“据考古学家鉴定,这颗水晶人头的制作至少费工150年,雕刻后用砂粒磨光。

出土前,至少在地下埋藏了3600年。”安娜还把自己保留的水晶人头交给科学、家们仔细鉴定研究。科学家们对水晶人头进行了一毫米一毫米地测试和其他的试验。但结果仅仅告诉人们:它由大块水晶制成,全重5公斤左右,完全仿人头骨制作,牙齿整齐地镶在牙床上,鼻骨则由三块水晶拼成,两只眼睛各为一块圆形水晶。

相比之下,法国科学家的解释似乎比较全面。他们介绍说,在法国人类博物馆里陈列的那颗水晶人头,是公元14或15世纪墨西哥印第安人的先祖阿兹台克人制作的。从历史和宗教角度分析,估计它是阿兹台克人的一个祭司牧杖顶端的装饰品。在发现这颗水晶人头的现场,发现了许多精致的小型铜制工具。看来,水晶人头是阿兹台克人用铜制工具雕刻的。这说明,中古时代的阿兹台克人不仅早就掌握了冶炼铜的技术,而且也懂得了水晶的美和雕刻水晶艺术品%的精巧技艺。

但是,法国考古学家的解释还不能说服英国的科学家。他们提出,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在20世纪40年代还在密森中过着原始生活,他们的祖先是否真在14或15世纪冶制过铜器还是个谜。因此更不能以此为证据来确定水晶人头的制作者和制作年代。此外,水晶人头仅仅是一件饰物吗?难道它不具有其他更加神秘的目的和功能?这也不能下最后的结论。虽然目前对这三颗水晶人头的认识远远没有穷尽,对于它们的考查和研究还有待各方面的配合和佐证,但是它们所具有的神奇的美学价值却是举世公认的。它们不仅是拉丁美洲人民古代!文明的骄傲,也是人类艺术的共同珍宝。

奥尔梅克文明

丛林深处的巨石头像

有个古老的传说一直在墨西哥民间流传:远古时代的密林里曾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拉文塔族,他们住在犹如仙境的城市里,文明高度发达…在神奇传说的吸引下,1938年墨西哥考古学会组织了一支考古队,走进拉文塔族森林,去寻找那个古老的民族。出人意料的是,考古学家在一个叫特雷斯·萨波特斯的热带森林小镇中,出土了好几尊用玄武岩雕成的巨型人头像:高2米多,圆周长6米,重量超过10吨。

此后,考古学家们再接再厉,又在周围的圣洛伦索、拉文塔等地,先后发现了16尊巨型石雕人头像,最大的一尊竟高达33米,估计重30·40吨。据检测,它们大都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雕刻完成,最早的约于公元前1000年完成。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巨型石像都只有头部,没有身体。它们由谁雕刻,表现的又是什么人呢?

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比玛雅人更古老、更神秘的民族——奥尔梅克人留下的杰作,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堪称中美洲文明的“始祖”!

奥尔梅克文明的发源地位于今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东起托纳拉河,西至帕怕洛阿潘河,约18万平方千米。此地东部为沼泽地,西部是洪泛区,气候炎热多雨,河流密布,水草丰美,盛产橡胶树,所以当地人被称为“奥尔梅克人”,意为“橡胶之乡的人”。

奥尔梅克文明以圣洛伦索文化、拉文塔文化和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为主体。三个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先后出现,相互衔接。

最早的是圣洛伦索文化,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900年左右被武力摧毁;然后是拉文塔文化,约在公元前900~600年;最后是特雷斯·萨波特斯文化,约在公元前500年至前100年。后来,·

奥尔梅克人在东南方的玛雅人和北方的特奥蒂瓦坎人兴起之前,神秘消失,去向不明。

传说,奥尔梅克人的家乡位于科泽科克斯河注人墨西哥湾的地方。圣洛伦索遗址就位于科泽科克斯市西南方,正好是奥尔梅克文化遗迹“蛇神避难所”的中心。

在圣洛伦索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分布有很多矮小的土墩,周围还有好几条深沟,这是考古学家迈可·柯伊于1%6年勘探这处遗址时挖掘的。

柯伊在这里发现了20多座蓄水池,密密麻麻、用玄武岩砌成的槽沟将这些人工水库连接成一个精确繁杂的体系,其中一些水库依山脊而建。排水设备的主要管线,从东边一直延伸到西边,三条支线流注入主线,设计非常先进。至今,每到下大雨,这些水闸一如3000年前一样喷出水来。

考古学家玛丽·波尔曾在方圆近200公顷的拉文塔遗址挖掘出一个圆柱形的玺印和一块绿玉残片,上面都刻了一些笔画交错的形象和图案。玛丽·波尔深信,这些雕刻于公元前650年的符号可被视为美洲文字的源头。

特雷斯·萨波特斯遗址目前只剩下分散在玉米田中的几座土墩。美国考古学家马休·史特林在这里挖掘出令人吃惊的古物——装着轮子的小狗。这明显是当时儿童的玩具,它有力地挑战了考古学界的共识:中美洲土着直到西班牙人人侵后才懂得使用轮子。

史特林还在古城外发现了一些金字塔。在遗址南端的一些主要金字塔,高30米,直径达60米,总体积约在30万立方英尺左右,底部略呈圆形,整座塔像一个有凹槽的圆锥,塔身有10道垂直隆起的脊骨,中间有沟槽,无论怎么看,它都堪称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面貌模糊的历史

今天,人们巳揭示出隐藏在遗迹背后的部分文明要素,奥尔梅克文化的概貌也日益呈现出来,但人们并没有真正解开这个纯粹史前民族的全部秘密,考古学家也只知道奥尔梅克文化对其后的一些中美洲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奥尔梅克人的生活、发展历史仍鲜为人知。

考古发现,奥尔梅克文明仿佛没有经过产生、发展、繁荣、衰弱、消失这样的过程,奥尔梅克人几乎一夜之间就在一片沼泽地里创造了庞大完备的国家机器,形成了强有力的宗教文明。

奥尔梅克人生活的地方并不盛产石头,制作大型雕像的巨石必须从几十甚至几百千米外的图斯特拉山运来,而且制作大量“巨石人头像”工程的工作量之大以及需要动用的劳动力之多令人难以想像。当然,这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是由下层民众承担的。巨石运到目的地后,再由工匠将之雕刻成形。

我们可以从一些石刻或石碑上的人像看出他们的身份。像服饰华美、手握权杖、指上戴有护节器(用以握拳时增强打击力)的人肯定是有权势的人物,可能是国王或祭司。这说明等级和社会分工已在奥尔梅克人中出现,有了国王、祭司(国王、祭司常常是同一人)、农民和手工艺人的区别。

统治者开始掌握民众的剩余劳动,还能利用剩余物资使用、供养一批工匠,这都是阶级分化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社会生活中的权力政治,正是奥尔梅克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宗教信仰作为国家体系中的意识形态,伴随奥尔梅克社会和国家的形成,也逐渐发展起来。

从千姿百态的石雕中可以看出,奥尔梅克人主要崇拜美洲豹。美洲豹又名美洲虎,是当地最凶猛的动物,奥尔梅克人视其为世界的主宰以及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他们也祭祀地神和火神,多用活人(儿童)献祭,以祈求五谷丰登。

由于生活区域的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奥尔梅克人从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渐过渡到种植农作物为食物来源的阶段。他们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了玉米、马铃薯和昆诺阿藜等。奥尔梅克人以玉米为主食,并配有一些肉食。

出土的遗骨验证,奥尔梅克人一般食用家犬和火鸡,同时也食用野鹿、鱼和鳖等。

众多的石头艺术品和石头建筑是奥尔梅克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出土J文物,我们可以看出,奥尔梅克人具有精湛的艺术技艺,这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石雕作品、制陶工艺和筑墩建房技术上。

“奥尔梅克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化中举世闻名的艺术品,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构思完整,雕刻技艺精湛,尽管历经千年风霜,依然保持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体积最大的青年头面雕像重达30吨,高305米左右,嘴唇肥厚,鼻子扁平,眼睛半闭呈扁桃状,眼皮显得非常沉重,头戴遮住两耳有花纹装饰的头盔。考古学家认为该头像或许是当时奥尔梅克领袖的雕像,或是一种向死者表示敬意的纪念物。

奥尔梅克人除雕刻巨型石像外,还喜欢用绿玉或黑玉雕出很多小型人像、动物形象和小雕像。小型玉石人像很多是裸体直立的站相和五官俱全的面具有的小型人像胸前还嵌有一面黑曜石凿成的镜类饰物,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生辉,显得玲珑剔透,小巧可爱。

翡翠绿玉是奥尔梅克人最欢的玉石,他们将其做成各种贵重礼器、宗教用具和装饰品。奥尔梅克人认为玉石是最珍贵的物品,绿色玉石折射出的色泽就像青翠欲滴的青玉米或荡漾的碧波,所以绿玉成为“珍贵”和生命自身的同义词,代表“第一流的无上的体面”。在玉雕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人身(有时特意表现为小孩的身体)豹头的神像,学者称之为“豹人”或“豹娃”;最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宗教礼仪用具的一批灰白、墨绿或碧绿色的石手斧,其表面非常光滑。

奥尔梅克人的这些作品,反映了他们独特的宗教信仰,形成一种方正凝重、浑厚柔润的风格,成为奥尔梅克艺术的标志。后来,玛雅人继承了他们的石雕艺术,玉石制品和玉石图像在玛雅文明时期分布广泛。

奥尔梅克人早期还制作陶器,以灰黄色粗砂陶为主,手工制作,器形较厚,表面一般没有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