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失落的文明探索
4562700000014

第14章 欧洲(4)

迈锡尼文明的身世问题一直没有答案。但是,经过数百年的挖掘和研究工作考古学家对迈锡尼文明的发展过程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推断。迈锡尼文明大概在公元前1600年开始萌芽,经过持续了百余年的“竖井墓王朝时期”,进入到公元前1500年的“圆顶墓王朝时期”,标志着迈锡尼文明开始了新的发展进程。

公元前1450年左右,迈锡尼人巳与爱琴海诸岛建立了长期的交往关系,在希腊大陆奠定了根基,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海上称霸活动。其中,对克里特岛上主要定居点的征服在他们的称霸活动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对克诺索斯的占领则使他们的海上扩张行动达到了巅峰。

自此,迈锡尼人取代了米诺斯人,成为爱琴海地区艺术和商业活动的垄断者。他们将米诺斯人在冶金、制陶、制作首饰、雕刻宝石及象牙方面的技术收入自己囊中。米诺斯人使用的“线性文字A”,也被迈锡尼人用本书写自己的语言,后来渐渐演变成迈锡尼的“线性文字B”。

公元前14世纪到前13世纪之间,迈锡尼的发展蒸蒸日上。在夺取了米诺斯人的制海权后,迈锡尼人开始在整个爱琴海地区大力拓展他们的贸易网络。他们从海外获取原材料,积极为自己的产品扩大市场,从而使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最终,迈锡尼产品取代了米诺斯产品,而迈锡尼人也取代了米诺斯人。

迈锡尼出口的商品主要有橄榄油、制作香水的精炼油、葡萄酒、羊毛、亚麻布、纺织品、木材等,还有青铜剑、匕首、双头斧,甚至还有雇佣军。其中,出口最多的是那些制作工艺高超、外观精美的迈锡尼陶器,整个地中海地区都对这些陶器有极大的需求量。

经过研究这些留存下来的迈锡尼陶器,考古学家们描绘出了一幅商贸网络图,L它囊括了地中海、近东、埃及和欧洲大陆等在内的许多地区。这幅覆盖面积广阔(的贸易图使历史学家们相信,那时候迈锡尼人巳经取得了不可动摇的海上霸主地位,他们不仅控制了航运路线,还在无形之中使东地中海变成了迈锡尼的内湖。

在吸收米诺斯文明的过程中,迈锡尼文明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好战尚武,善于陆上作战,喜用马拉战车,城堡坚固等等。实际上,迈锡尼强权统治从一开始就是以骁勇好战的贵族阶层为根基的。在迈锡尼的艺术作品中,有很多武装格斗的场面,坟墓里也常有以铠甲、武器和战争为主题的图画。而迈锡尼人的历史和传说故事,更是以战争为最主要的内容。

到了公元前13世纪时,迈锡尼人已经建立起一支技术高超、战斗力强大的武装力量。指挥官头戴镶有野猪獠牙的皮制头盔,身着沉重的青铜铠甲。普通步兵穿着皮制战袍,携带着剑、匕首、长矛和战斧等武器。弓箭手和弹弓手组成了一支小分队,来辅助步兵作战。迈锡尼士兵常常用一种很长的四方形“塔盾”和体积较小的“8”字形盾牌来抵御敌人的攻击。此外,他们还有一种由两个士兵驾驶的双轮双马战车作为抵御性装备,这种装备攻击力极强。

这一时期,迈锡尼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人口激增,定居点也不断增多。在此之前,希腊的人口从来都没有这么多过。从迈锡尼时期开始算,又过了八个世纪,希腊的人口才达到了和这一时期相同的水平。此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空前提高,统治者所拥有的权力也达到了不可超越的程度。

迈锡尼文明的宫殿时期也是在这时候出现的。在迈锡尼,防御墙不断地扩展,将更多的卫城包围了起来。城内外建有大批的手工作坊和商业场所。公元前1340~公元前1250年间,更多宏伟的宫殿出现在梯林斯和皮洛斯两地。此外,具有相当规模的卫城也在位于底比斯西北的格拉出现了。

迈锡尼文明的衰落同历史上其他的伟大文明一样,迈锡尼文明也渐渐走向衰落,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时期。考古学家称,迈锡尼文明在公元前12世纪时曾有320处居住地,然而到了公元前1100年,这些居住地要么被毁灭,要么成了荒地,最后留下的只有40个左右,并且人口也越来越少。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迈锡尼文明已经走到尽头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迈锡尼文明的衰落呢?

荷马史诗中说,这是由阿伽门农被杀引起的王族暴动的结果。但是,杀死一个国王好像并不具备毁灭整个迈锡尼文明的巨大威力吧。又有人推测,早在特洛伊战争爆发之前,希腊北方的游牧部落就已经从北部和西北部入侵到了迈锡尼,正是这些南下人侵的部落导致了迈锡尼文明的崩溃,多利亚人更是被当成了真正的罪魁祸首。

还有人认为,多利亚人并不是毁灭迈锡尼文明的元凶。事实上,迈锡尼文明在入侵者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衰落了。可能是无休止的内战或天灾造成了迈锡尼文明的衰退。也许那时发生了连年旱灾,农作物歉收,饥荒使得人口剧减,而大批的村庄也日益荒芜。

总之,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很短的时间内,迈锡尼文明就遭遇了一段极其衰败的时期,大量城市变成了废墟,从此销声匿迹。希腊也进人到了“黑暗时代”,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公元前800年,原因无从知晓。

今天的迈锡尼已经成了旅游胜地。我们从博物馆的收藏中,可以看到迈锡尼时代的大量遗物。如金质王冠、面具、权杖、水晶高脚杯、价值连城的花瓶等,还有铠甲、带有宅石装饰的武器、精致的壁画、“线性文字B”泥版,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数千年前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庞贝古城

从掠夺开始的发掘

着名的维苏威活火山坐落于意大利西南河岸,它挺拔峻峭,巍峨直立,旁边还点缀着碧波荡漾的那不勒斯海湾。

1594年,托安农扎塔村的村民在距维苏威火山口约6英里处挖水渠时,在泥土中发现了一些金币。一时间,人们兴奋地奔走相告,很快就有大批的人来这里挖掘金银财宝。于是,更多宝物被发掘出来,有陶器、古罗马钱币和雕刻过的大理石碎块等。有人细心地发现,在一块挖出来的石头上面,刻有“Decu-rioPompeiis”字样。虽然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许多人却认为这些字就是罗马政治家庞培的名字。

之后,人们在这里又断断续续地挖出了其他的古建筑遗址。不过,人们对这些遗址的态度仅停留在挖掘阶段,没有人对它们进行更深人的考察,也没有人研究其意义所在。人们沉浸在挖掘宝藏的狂热乐趣之中,只是习惯性地称这个地方为“西维塔”。“西维塔”是一个拉丁词语,意思是市”。

在“西维塔”不远处,西班牙统治者于1738年发现了一座名为赫库兰尼姆的古城。这座古城埋藏在厚厚的火山灰下。负责挖掘工作的是洛克·济奥奇诺·德·阿尔库比尔骑士,他曾是国王的侍从。在挖掘过程中,他肆无忌惮地对这座珍贵的古城进行了掠夺,只是为了博得当时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的欢心。

1748年,阿尔库比尔听说“西维塔”也有大量古物,在强大的好奇心驱使下,他马不停蹄地赶到“西维塔”,在这里继续他疯狂的挖掘工作。

在“西维塔”,阿尔库比尔先是挖出一幅画有水果和鲜花的壁画,然后又挖出了一具男性遗骨。在这个男性遗体身边,有一些零散的银币和铜币,他大概是想把钱财收拾好后赶紧逃命。但是,对于西班牙挖掘者来说,他们只对大理石作品和其他古典时期的作品感兴趣,而对这种人性化的戏剧场面并不在意。

阿尔库比尔为了博得国王的更多欢心,加快了挖掘宝物的速度。他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埋有文物的发掘地点,让工人们到处挖掘深井和渠道。除此以外他还将沿途所有的房屋和庙宇洗劫一空。墙上的壁画被割了下来,花瓶、钱币、雕像和其他艺术品堆放在一起,连出土地点都没有注明。炸药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虽然这大大加快了挖掘速度,但却极大地破坏了火山埋葬物的巨大研究价值。

1763年8月,在这片遗址上,工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些铭文,铭文上刻有“庞贝”字样,是一座城市的名字。经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公元1世纪时,维苏威火山曾有过一次大爆发,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火山灰埋住了一座名叫“庞贝”的城市,这场灾难在古罗马史书里有所描述。这一发现让世界为之震动。

人们纷纷猜测,这处遗址到底是不是传说中庞贝古城的所在地。

瑞士一位名叫威伯的少校,在阿尔库比尔挖掘的遗址基础上,继续进行着此处的发掘工作。威伯少校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他制定了一整套系统的挖掘工作进程。另外,他还把挖出来的文物都画在了一张地图上,并运用想象力,大致复原了这座古城的概貌。而事实上,这座埋藏在泥土下的古城就是人们所说的庞贝古城!

860年,意大利取得了统一,政府派年轻的考古学家吉塞普·菲奥勒利发掘庞贝古城。吉塞普·菲奥勒利治学严谨,正直廉洁,他制定了一套可行性极强的发掘计划,并采用了一种科学的考古方法。另外,他还把每一天的挖掘和清理工作,以工作日志的形式认真地记录了下来。

吉塞普·菲奥勒利把庞贝城划分成若干区域,又以街道为标志,把这些区域分成了几个建筑群。他还将这些房子或遗址一一编号,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使用这种编号系统。此外,吉塞普·菲奥勒利还对所有的出土文物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描述,包括文物的外表、性质、出土地点及与其他文物的关系等。最为重要的是,他并没有像其他发掘者那样将这些文物移动位置或运到博物馆收藏,而是尽可能地让它们保持原有状态。

菲奥勒利在清理遗址时,还发现了很多人畜遗骸,这些人畜遗骸都被火山灰和岩浆层层包裹着。经过认真研究,他发现这些火山灰的保存功能让人十分惊讶。火山灰在人畜的躯体表层逐渐冷却后会形成一层硬壳,而当躯体慢慢腐烂时,这层硬壳就将躯体的全部细节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经过反复试验,菲奥勒利在1863年发明了一种石膏翻模方法,可以使被火山灰掩埋的人畜形貌得到再现。其具体做法是:把石膏浆用管子注人火山灰硬壳里,等石膏浆冷却后再把火山灰硬壳凿掉。这样,一具具栩栩如生的模型就制成了,从中人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经过不懈的努力,人们终于揭开了这座古城的神秘面纱,并复原了这座有着完整规模和精巧布局的城市。在火山灰的千年保护之下,这座古城几乎毫无损坏地保存到了今天,人们仿佛看到了一座罗马时代的城市,因此而惊叹不已!

火山灰下的城市遗迹

从复原后的庞贝古城可以看出,它完好无损地保持了原来的样子。这是火山灰的长年保护和受地中海温暖气候影响的结果。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庞贝古城,就像一座巨大的历史博物馆。人们不仅能看到古城墙壁上的铭文、各种壁画及房屋里的家具等,还能从中看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

庞贝古城占地面积达18平方千米,共有8座城门,每个城门筑有两个城塔。城外环绕着用石头砌成的城墙,长4800多米,十分坚固。城区有两条平坦笔直的大街,分别是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把全城划分为9个城区。每个城区都有很多由碎石铺成的街道和巷陌,纵横交错。主街道宽达10米,路面由平坦的石板铺成,中间是行车道,两侧是人行道。路面上有一些金属车轮的辙痕从中可以想象当时城区里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庞贝城还修筑有供水系统,并且十分完整,这一发现让人惊讶不已。每个大街的十字路口,都修建有高约1米、长约2米的石砌水池,水池上还刻着精1致的雕像。庞贝人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引水系统将城外的山泉水引过来,使山泉水自动注入池内。他们修了高架水槽,将山泉水引至城内最高处的水塔,通过铅制供水管将水导人水池及贵族庭院里。

城内还建有三座设施齐全的公共浴室。浴室内化妆室、按摩室等一应俱全,冷浴、热浴、蒸汽浴等应有尽有。每座浴室都有一个大锅炉统一烧水,通过管道将热水和温水分别引至男女浴室。这三座浴室设计先进,装饰华丽,看上去、和现代公共浴室差不多。

庞贝城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中心位于西南城区的一个长方形大广场处。政府大楼位于广场东南,规模庞大,内设议事厅,是重要人物开会的地方;法院位于广场西南,考古学家称,除了法官在这里审案以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也在这里洽谈生意、签订合同或缴纳税款。鉴于这些商贸活动都要和法院打交道,庞贝人就把法院和外贸交易所建在了一起,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海外贸易。不得不承认,这正是庞贝人的精明之处。

在广场东北处,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干枯的杏仁、栗子、无花果、胡桃、葡萄等果品,说明这里曾是庞贝城的商业区。根据这些果品,可以想象这里曾经店铺林立、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

考古学家称,这里的店铺不仅出售货物,同时也是制作各种手工制品的作坊。手工作坊主要经营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呢绒、珠宝、香料、玻璃品、铁器等等。在一些作坊里,还可以看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工序设备。如在呢绒作坊里,有洗涤羊毛的石槽、染缸及漂白设备等。一间面包房里的情景更让人惊讶,烘炉里有一块外形保持完整的面包,在这块已经烤熟的面包上印有面包店的店名,字迹清晰可辨。

庞贝城东南角建有一座宏伟的露天角斗场,是公元前70年建成的,比罗马的圆形大剧场早了40年。这座角斗场可以同时容纳2万名观众,这个数目和当时庞贝城的人口总数差不多。它有一个圆形的场地,周围的看台呈阶梯状。角斗活动常常是那些达官贵人发起举行的,目的是娱乐或赚取钱财。他们会发布一些广告,广告中写有搭遮阳棚或洒水净化空气等内容,主要是为了吸引大量的观众。如在一则发掘出来的广告上有这样的话:“5月31曰,营造使阿·绥狄厄·策利将在庞贝城举行角斗活动,兼有斗兽表演,搭棚招待。”

庞贝城内还建有许多和古罗马建筑十分相似的豪华别墅,是达官贵人居住的地方。别墅大门由大理石圆柱和雕花门楼等组成,庭院十分宽敞,里面有花草、水池、精美的石雕刻品以及大理石雕成的人物走兽像。石像身上有很多细小的孔,从孔中可以喷出水来注入到水池里,从而形成一种人造景观,美丽而精致。别墅内部生活设施齐备,有正厅、餐厅、卧室、浴室等。室内还有许多装饰物,如青铜和银制器物等,墙壁和地板上都画有精美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