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拜年,往往使用抛砖引玉的战术。“砖”指的是小利,“玉”指的是大利。“引玉”是目的,“抛砖”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运用此计的关键是针对对方的弱点或心理状态,先给予一点甜头,诱其上钩,然后再慢慢加以宰割。破解此招的方法只有克服自身的弱点,保持清醒的头脑,众人齐心,共同抗御外敌。俗语说: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让盯上你的小人,找不到抛“砖”的机会,日子一长,便会自动放弃。
在美国发展史上,这是一段令人疯狂的岁月。泰塔斯维的广大旷野上,发现了石油,一种流动的鸟黑的、“取之不尽”的黄金。
在泰塔斯维的原油产地,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抑制过于浮动的石油价格,组织了生产者同盟。
这个组织的中坚人物是亚吉波多。
生产者同盟最初拟定了“每桶4元”的原油保护价。后来,随着开采量的提高,原油日产量由1.2万桶猛增到1.6万桶,结果是油价暴跌,保护价已成一纸空文。生产者同盟发现严重过剩后,决定采取半年内不准开采新油井的管制措施。
这一措施对于在“下游工程”建立规模宏大的炼油厂的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洛克菲勒来说,无疑是卡住了他的脖子。
于是,他用重金收买了生产者同盟的中坚人物——亚吉波多,给予他许多的优惠条件,目的是要他设法组织管制措施的实施。同时,洛克菲勒决定:以高价收购原油,每桶4.75美元。
金钱利益迅速瓦解了生产者同盟的“自我约束”,人们不再顾及什么“不准开采新井”的禁令,纷纷开采新井。
洛克菲勒又派出大批掮客,人们称他们为“野猫”。这些掮客背包里塞满了大量现金,怂恿人们同标准石油公司签订供需合同。现金交易的诱惑太迷人了,而且又是那样的高价。但人们太轻信了,合约上根本没有保持油价的条款,油价是浮动的,洛克菲勒不会白做蠢事。
标准石油公司保证每天购进1.5万桶原油。当购人20万桶后,竟然解除合约,抢卖风潮随即结束。这时疯狂开采的结果已使原油的日产量髙达5万桶,那么无论标准石油公司愿出每桶2美元或者更低,人们都只能乖乖听其摆布了,无数的企业在解除合约后相继破产。
这正是洛克菲勒设下的圈套,亚吉波多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人们自然可想而知。不过,当时人们并没有认清他的真面目。
两年后,一家新公司在泰塔斯维成立,公司名叫艾克美,所有者是亚吉波多。
新公司很快开始收购同类行业的股票。人们这才醒悟,亚吉波多被洛克菲勒收买了,他们都成了牺牲品o20.不吃羊肉才沾不了骚
我们在受到勾引时应该保持起码的理智,有几个男子貌若潘安?女人无缘无故便对你投怀送抱,天下的好事怎么净让你碰上呢?这里面必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还是要控制欲望,不要希图免费的午餐,否则一旦入套,便要受人摆布,小则损财,大则丧失气节。
清朝美人计,最有名的首选博尔济古特氏,也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据说,她的第一大功是收降洪承畴。
洪承畴乃明末有名的‘大臣,文武双全。明廷派他统帅领兵到关外抵御清兵,锦州战败后被俘。
清太宗顺治皇帝久有吞并中原的野心,苦于无适合人选作开路先锋。俘获洪承畴后,大喜过望,决议劝降他作人侵中原的开路先锋。于是派说客辩士,劝洪承畴投降。洪承畴坚决拒绝,并绝食明志。
太宗非常赞佩他的忠义,更欲争取他,特下手谕,说谁能劝降洪承畴将受上赏,但无一人成功。太宗听洪承畴的随从说洪最喜欢美女,便设美人计,搜罗全国美女,但无一美女被看上眼。
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宗的皇后博尔济古特氏决心牺牲自己的美色,亲自劝降洪承畴。
黄昏时,皇后秘密出宫,独自到了禁闭厅,见到了洪承畴。
“此位是洪将军吧?”她细声问道,声如出谷黄莺。
“你是什么人?谁派你来的?”洪承畴正襟危坐,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
她深行一礼,向前走了一步说我知道洪将军忠心耿耿,绝食明志,深为钦佩。”说完嫣然一笑,又说:“我来此,是要拯救你脱离苦海的。”
“你最好还是死了这条心,我是不会投降的!”
美人并不介意,媚眼一闪,继续说:“将军此言差矣,我虽为女子,但颇识大义,对将军这种英勇行为、耿耿忠心和殉节精神,是钦佩的,怎忍夺将军之志呢?”
“那你来干什么?”
“唉,将军!我不是说来救将军的吗?”她的话充满着同情,“将军不是正在绝食吗?绝食要等上七八日才能死,那种滋味是很难受的。我是佛门信徒,慈悲为怀,怎忍将军受此痛苦?所以煎好一壶毒药送来给将军。”
“好好!我洪承畴死都不俱,何怕毒药!”洪承畴被她又捧又怜的摇荡之下,已身不由己,立刻接过壶张口就喝。
美人在旁看着,泪眼婆娑可惜,你现在为国殉节,你的家人必哭望天涯,深闺少妇定于枕边弹泪。这些将军岂能闭眼不顾呢?”
洪承畴被勾起心事,痛苦万分,想到药巳下肚,死就在眼前,不仅泪如泉涌,长叹不巳。
她知洪承畴已心动,又用话挑逗道:“将军可谓忠贞不渝,但在我看来,确是傻瓜一个。你身为国家栋梁,明廷对你寄予厚望,你轻于一死,对国何益?如果是我,我必为渐图恢复,忍辱一时……将军巳服了药,我不再多说,免得增加您的痛苦,请将军自酌。”
她一边说,一边使出浑身解数,媚态撩人。弄得洪承畴虽然等死,但血流加快,欲火上升,神魂颠倒。
“我两人既然相遇,亦是一段缘分。你死后有何话,我一定转告你家人。”
洪承畴眼泪流了出来,她掏出香帕替他试去。一阵香粉气,美色娇态,向洪承畴袭来,他不由得顺势抚着她的玉臂。这时他欲火难忍,已把死置于脑后,一把把她搂住。他要在死前风流一把,做个风流鬼。
于是,她半推半就,即成巫山云雨。
洪承畴所饮“毒药”,却是长白山特产老人参汁,掺进催情药的。
就这样一个飨过国条的大明经略大臣,显赫将军洪承畴,最后竟然拜倒在美人的裙带之下。
21.天上不会掉馅饼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交好运,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撞得上大运的。小人就常常利用人的这种心理,故意做出美味的“馅饼”,单等你上钩去咬。而馅饼并不是白吃的,你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移居美国的德国人梅里特兄弟,发现密沙比是一个丰富的铁矿,于是省吃俭用,倾其所有购了地产,成立了铁矿公司。闻知此讯的洛克菲勒公司晚来一步而痛失良机。他们并不愿让别人安稳地享用这块肥肉。
1837年,美国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市面银根告紧。梅里特兄弟也陷人了窘境。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当地的牧师。寒暄之后,牧师表示愿意鼎力相助:“我有一位大财主的朋友,看在我的情面上,他可以借给你们一笔巨款,不知你们需要多少钱?”
“42万美元。”
于是牧师就写了封借42万美元的介绍信。
“利息多少?”
“都是朋友,低利,比银行还低2厘。”
两兄弟喜不自禁,感叹天不该绝我!牧师还主动留下笔墨为据:“今有梅里特兄弟借到考尔贷款42万美元整,利息3厘,空口无凭,特立此为据。”
当梅里特兄弟拿回巨款,全部投人铁矿中时,那位牧师又一次不约而至,一进门便说我的朋友是洛克菲勒,他早晨来了一个电报,要求马上索回借款42万美元。”
两兄弟此时呼天天不应,无可奈何地被逼上法庭。法庭上,洛克菲勒的律师引经据典地说:“考尔贷款是贷款人随时可以索回的贷款,故其利息低于一般贷款利息,根据美国法律,借款人或者是立即还款,或者是宣布破产,两者必居其一。”
梅里特兄弟只好宣布破产。洛克菲勒把梅里特兄弟苦心经营多年的颇大的一个铁矿,仅仅作价52万美元就敲到了自己手中。
22.傻瓜身后才有骗子
行骗者与受骗者是对立统一的。世上没有行骗者,就不会有受骗者。“傻瓜身后才有骗子”。这话并不一定说凡受骗的都是傻瓜,但这话却讲出了骗人者与被骗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人们之所以受骗,总有其受骗的原因。或者说,受骗是由于没有必要的防骗能力。因此,要想不受骗,就必须提高你的防骗能力。
地产业在香港可称最大的交易。一次,我方从内地到香港与某大厦卖主接触。开始,卖方对整座楼房的开价是1.78亿港元。我方认为偏高。经过几次洽谈,双方各持己见,于是商定第二天下午继续谈判。
次曰,他们在一间会客室商谈,忽见几个大亨打扮的人走进来,神秘地与楼房卖主说话,虽然声音压得很低,但仍可以听见说的内容,请卖主将楼房价格降到1.8亿元成交。
卖主将来人打发走之后,对我方人员说:“刚才说的话,想必你们都听到了吧,他们开价18亿我都不答应,而给你们1.78亿,这是考虑到你们是祖国亲人,我们应表点爱国心。”
因为我方事先听说有买楼房被诈骗的事,所以看到港方的活动,仍不为所动。经事后了解,果然来的那几个大亨,都是卖主一方的人,这是他们设的一计,以此诱骗我方上钩。
由此看来,在与他人交易过程中,如果事先有防骗的思想准备,能时时处处提防,则可有效地防止落人对方的圈套。
23.抢先占领制高点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防止谗言或可能对己的不利,将可能出现的猜忌、谗言事先向领导打打预防针,抢‘先占领制高点,或者可以避免祸难的产生,或者在产生以后可以减轻其打击的程度。
汉景帝时,晁错为内史,很受景帝信用,提出过许多革新的建议。丞相申屠嘉因为晁错的建议触犯了他的利益,一直在伺陷害。
晁错的府邸在老皇帝太庙外空地上的短墙里内,出入很是不便,于是晁错在矮墙南面开了两个门。
申屠嘉借此大做文章,状告晁错擅凿庙墙为门,奏请杀头。
晁错听到申屠嘉的图谋后,赶到他之前,将真实情况报告了景帝。待到申屠嘉告状时,景帝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不是庙墙,是庙外空地上的墙”,便否决了申屠嘉的诬告。
申屠嘉回家后大发雷霆,说我应当赶在他的前面,现在他捷足先登,我反而被卖了。”
晁错的机警,使他躲过了一次谗言的灾祸。
24.不吃无准备的“闷蛋亏”
生意场到处充满欺骗与被欺骗,奸诈与被奸诈,这都是为“利”所趋。那么如何防备和对付奸商或生意骗子?商场如战场,要在经商活动中获胜,就必须注意随时收集经济信息,了解市场需求。预知行情,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怎样才能预知行情呢?这主要是善于及时捕捉有关信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些大企业,都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和大批人力搜集信息,它们的经济情报遍及全球。
如日本三井的通讯网站,一个信息绕地球一周,只需5分钟。世界各地发生的经济、政治动向和传播的商业信息,三井公司都了如指掌。
日本商社和企业收集信息情报,几乎无所不包,从化妆品的配方、矿藏资源、电子技术、公司经营计划,直到达官贵人的隐私和健康状况,五花八门的资料,他们样样都收。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掌握了有关信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预知行情,并不仅限于搜集市场信息。进行每项工作,事先都应有充分的准备,凡是与之有关的情况都应做到详细而且准确的了解,方可立于主动,以防受骗0如1984年,我国从日本购进5800辆FP-418型8吨载重汽车。由于发现汽车“大梁裂缝”、“铆钉松断”等严重质量问题,我方向日方提出经济索赔。为此在谈判桌上走马交锋。
谈判前,我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翻阅了国内外许多有关资料。谈判中,关于质量问题,日方用“有的”。“偶有”等言词避重就轻,我方以准确的统计数字说明问题;关于索赔金额,日方用“大概”、“大约”等含糊字眼埋下伏笔,我方报价提出科学的根据。
由于我方有确凿的材料、准确的计算、科学的依据,致使日方无法提出异议。最后,一起罕见的索赔案交涉成功——日方索赔50亿日元。
25.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见真佛不烧香,就是不经过实践检验不信其为真的方法。经过实践检验,事实确实如此,方可信以为真。在购销活动中,见到货再付款,或见到款再发货,方可避免上当。否则,单靠主观推测,尽管看来合情合理,但还是难免上当。
某市电子器材公司的副总经理林某等二人同北京五环贸易公司总经理秦某洽谈钢材合同。电子器材公司坚持要先验货,五环贸易公司坚持先交款。结果双方争执不下,不欢而散。
回公司后,林某将这一“难题”告知总经理宋某。宋某不假思索地协同林某赶到五环公司。宋见该公司门庭若市,气派非凡,感到五环公司大有来头,买卖大,不会错,便派人立即将款打人对方账号。数日后即将33万元巨款汇票交来。但结果付出了钱很久也不见对方发货,方知受骗。
事后,这位姓宋的总经理为自己辩解说我是基于两点才敢大胆拍板交款的:一是熟人介绍的关系,对方又有批件;二是一方要先看货,一方要先交款,总得有一方先让步才能做成生意。”
我们从这一案件不难看出,如果电子器材公司当初采取不见真佛不烧香的办法,就不会受骗。事情就这么简单,如果对方真有货,验货又何妨?验货决不会将货验走,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既然对方不让验货,可见对方心里有鬼。而这位宋总经理却放弃验货的要求,轻易交出货款,自然就落人对方的圈套。
26.三思而后行,不给小人可乘之机
无论是人是事,谁都没有把握说其中有没有阴谋,所以有人催你“快快”决断时,你一定要沉住气,辨清方向之后,再做出决断。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有些小人专爱树假靶子障人眼目。他假装瞄准一个目标,煞有介事地佯攻一番,其实心底里却暗自瞅准别人不留心的靶子。
MG(美国国际顾问管理公司)总裁麦考梅克手下就有这么一位主管,无论是对外作公关或与新闻界打交道,绝对是一把好手。他最有兴趣的是安排麦考梅克上电视或接受报纸专访,美其名曰:打知名度。
尽管麦考梅克不喜欢接受采访,但这位主管却不断催着他把一项项访问排人日程表,有时甚至几个月前就要排定。麦考梅克不愿那么早就被时间绑得紧紧的,可是这位主管总说,这是为公司、为客户好,说起来好像他帮了公司很大的忙。
真的是这样吗?过了好一段时间麦考梅克才发现,其实是麦考梅克在帮他。不断安排麦考梅克曝光可使他在新闻界面前显得很有办法。麦考梅克决定得愈快就愈显得他有能耐。换言之,他牺牲麦考梅克的时间来争取个人在新闻界的地位。
延缓决定的诀窍是:好好了解对方为什么老是逼迫你快快下判断,他究竟存着什么样不可告人的目的?
27.多几分诡谲,少几分锋芒
在许多场合,成功的狡辩所产生的幽默感实在别具一格。你在表面上又痴又傻,可显出的机智又非常人可比,分明是大智若愚。如此有冲突会冰释前嫌,对方再要施小人之计,也无从下手。
一次,乾隆皇帝突然询问刘墉:“京城共有多少人?”刘塘猝不及防,却非常冷静地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刘墉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岂不是只有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