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4553800000088

第88章 光绪帝之死5

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不纯的砒霜往往带有红色或红黄色的块状结晶或颗粒,其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砷,俗称红砷。

砒霜毒性很强,进入人体后能破坏细胞呼吸酶,使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会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还能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

砒霜服用过量会造成急性砷中毒有两种症状,其中以胃肠型最为常见。发作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快的只需15~30分钟,慢的则在4~5小时。开始咽头有灼热感、口渴、恶心,接着出现剧烈腹疼与呕吐,同时剧烈腹泻。体温、血压下降,虚脱、昏迷,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另一种为神经型,较为少见。其症状为头晕、头疼、肌肉疼痛性痉挛、迅速不省人事、继而呼吸麻痹,1小时内可死亡。三氧化二砷中毒量为0.005~0.05克,致死量为0.1~0.2克。也有人服入大量砒霜而不死,是由于砒霜对胃的强烈刺激,引起强烈呕吐,将吞服的砒霜未经机体吸收便吐了出来,因此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在古代,因砒霜里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而硫与银接触可起化学反应产生黑色的“硫化银,所以常常以银针来验毒;但到了现代,则可以提炼很纯净的霜,银也不会与砒霜起反应。而它又是与面粉很相像的白色粉末,也没有特殊气味,所以容易误食中毒。

尽管砒霜被认为是“一级”毒药,但它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方面,却也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这个近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的疑案,终于在科学的技术手段下有了一个结论。而通过刚才的分析,尽管给光绪下毒的凶手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无疑慈禧的可能性最高。面对这个结论我们不禁感慨人的直觉有时还是相当灵敏的。就当人们都逐渐开始认可这个结论时,我们仍隐隐觉得在其中有两个疑问存在:

1.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在清理崇陵地宫时,发现光绪遗体完整,体长1.64米,无刃器伤痕。通过化验颈椎和头发,认为是无中毒现象。那么如今为何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倘若是砒霜中毒而死,应该是很容易就可以验出,何必苦苦等到30年后的今天?

2.古代也有可能用砒霜保存尸体。是否衣服和头发上砒霜含量很高,就能认为光绪帝是被毒死的?科学检测能否准确地说明所测出的砒霜是死前服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