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4553800000082

第82章 太平天国窖藏宝藏之谜2

有学者称,在一批东汉画像石造像上就出现了圣经故事以及早期基督教的图案。经测定,其中部分画像石刻凿于公元86年,即东汉元和三年。此外,在徐州还发现了一面刻有基督教福音铭文的汉代铜镜。这些发现填补了基督教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文字记载空白。

但据一般史料记载,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一度被称为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东方亚述教会”),后来在唐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

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也利可温”,蒙古语是“有福缘的人”的意思。其中马可波罗对基督教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了传教士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使得天主教在中国成功地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传教士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督教也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起来。1843年,洪秀全借助基督教的教义,建立了“拜上帝会”,后来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太平天国”。

天平天国的前身是拜上帝会,它吸收了基督教的教义而创。创立者洪秀全曾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因其说曾梦见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未能受洗,但自此之后他就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并称耶稣为天兄。洪秀全和耶稣会的传教士爱约瑟曾经讨论过天堂是虚的还是实的问题,爱约瑟特意写信跟他讲:天堂是实的。天堂是用什么东西做起来的呢?实际上就是金银财宝。特别是红宝石、绿宝石,还有碧玉、金子。天堂会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珠光宝气的感觉。听信了爱约瑟的话,洪秀全决定用财宝来建造他的人间天堂。

太平天国创建之初,为了聚敛财富,颁布实施了“圣库”制度。制度规定:一般的太平军身上除了极少量的钱财之外,不能多带。凡是战斗当中缴获的所有金银﹑绸帛﹑珍宝等,必须全部上缴到圣库,个人不得私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必须由圣库统一配给,百姓若有藏金一两或银五两以上的要处以重罚。此外洪秀全要求入太平军者“贱售家产”,将“田产房屋变卖,易为现款,交给公库”。在1858年,洪秀全又大卖王爵的称号,从中净捞了一大笔。最后王封得多了,有的称号已封给某人,不久竟又再封给另一人。随着王称号的大甩卖,干脆取消了其中的差别,一律称为“列王”。后来,又削价贱卖,封了不少人为“尘”,就是小王的合写。据记载,洪秀全共封了2700多个王,有王爵的人更是“多如过江之鲫”。太平天国历时14年,在“圣库”中应该是聚集了巨量的宝藏。

但是这些财富为何会消失不见呢,会不会是曾国藩兄弟在说谎呢?当年湘军劫掠天王府时搜查得非常仔细,甚至连秘密埋在天王府内的洪秀全的遗体都挖了出来,并且焚尸扬灰。那么一大批窖金,不应该没有被发现。这就很可能是最先进入天王府的曾国荃部队,将洪秀全的藏金挖了出来,进入了私囊。为了毁灭证据,就用一把大火烧了天朝宫殿,还嫁祸给了太平军。清人有笔记记载,洪秀全的窖藏宝藏中有一个翡翠西瓜,上有一裂缝,黑斑如子,红质如瓤,朗润鲜明,浑然天成,据说是从圆明园中传出来的。但是,这翡翠西瓜后来居然落在了曾国荃的手中。另有记载:“宫保曾中堂(指曾国藩)之太夫人,于三月初由金陵回籍(湖南),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以如此众多的船只护送,不能不让人们怀疑护送太夫人是假,押解掠来的窖金才是真。而在清代文人李伯元《南亭笔记》中也记载道:“闻忠襄于此中获资数千万。除报效若干外,其余悉辇于家。”忠襄即曾国荃,意思是说他攻占南京竟然有千万收入。那么这些收入又是从何而来?又有报道称,广东韶关始兴有个“曾氏银库”,当年曾国荃掠夺来的太平天国财宝,有一部分就藏在了那里。

尽管有这样的证据,但多数人对此说表示质疑。如果说曾氏兄弟从天京掠取了一定的财富这毋庸置疑,但是说他们发现了太平天国的窖藏宝藏却不报告,偷偷将财宝运走,而且又没有透漏一丝风声似乎是说不过去的事。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打下南京之后,曾氏更是诚惶诚恐。凭借他的性格,断不可能像记载中所说的派多达200多艘船只的庞大队伍护送太夫人回乡的。

那么既然圣库中的财富不是被曾氏拿走,会不会还藏在天京,即南京城内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在南京,以前有个富丽堂皇的大花园名为“蒋园”。园主姓蒋,绰号蒋驴子,原来只是一个靠毛驴贩运货物的行商。后来有次运军粮,得到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垂青,被任命为“驴马车三行总管”。天京被围之后,内宫后妃及朝贵多用金银请人办事,“宫中倾有急信至,诸王妃等亦聚金银数千箱令载,为之埋藏其物”。蒋氏后来因此发财起家,成为近代金陵巨富。在《红羊佚闻·蒋驴子轶事》中说,民国初年,有南京士绅向革命军都督和民政长官报告“洪氏有藏在某处,彼亲与埋藏事”,由此引起一些辛亥元老国勋的野心,但是雇人四处寻找、挖掘,最终却毫无收获。在南京解放时期,有人听说了太平天国窖金的事,甚至将西花园中湖水放干,仍旧是一无所获。这么多年过去了,众人为了财富也算是将南京城挖地三尺了,可还是不见这窖金的踪影,实在是让人们费解。那么如果太平天国宝藏真实存在的话,会不会当时就已经被运出城了呢?

当时天京被攻破,除抗拒的太平天国将士遇害外,尚有1000余人,占了守城精锐的1/3,他们随李秀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在《能静居士日记》卷二十中记载“另有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放”。这样看来,财宝可能是被带出了天京城,况且幼天王要东山再起的话也需要经费。

忠王李秀成护送幼天王一行逃出了城,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下,一路逃到了堵王黄文金镇守的湖州,这里也是太平天国驻守的最后一座城池。待湖州外围稍解,昭王黄文英护送幼天王等人出城到达了安徽广德。湖州城继而陷落,黄文金突围到广德和幼天王会合,连夜护驾到宁国,但途中黄文金受伤而亡,落单的幼天王洪天福贵一行很快被擒获。

因为有这个史实存在,那么幼天王携带着大量的奇珍异宝退守到了湖州也是很可能的事。既然手中仍有一座城市在,他们当时并不会完全绝望,也许还想着能持有这些巨量珍宝继续与清军抗衡。但是最终敌不过清军强硬的火力,只得在逃跑之前将财宝埋在了太平天国这最后的一个重镇中。而且有报道称,1954年,曾有人在黄文金旧宅所在的太平巷,无意间发现有两个小孩正在玩一枚比成人手掌还要大的铜钱,据称他们是从石板缝中捡到的。铜钱上铸有“太平通宝”几个字,被认为是一枚罕见的太平天国“圣库”中的镇库钱,而这件事似乎更有力地证明了太平天国在湖州藏金的说法。

但是要知道当初天京城破时,李秀成护送幼天王一行是假扮清军才得以混出城去的。幼天王只顾匆忙逃命,连自己的两个亲弟弟都无法带出,又怎么可能携带大量财宝呢。后来幼天王被清军俘虏写下了亲笔供状,据太平天国史专家张铁宝先生介绍,“从供状中看,这个幼天王是个彻底的软蛋,毫无骨气。为了求生,他不仅供出了自己所了解的太平天国的所有情况,还对清廷大肆谄媚。”这样的幼天王过于软弱了,不像是能重整旗鼓,重振太平天国昔日威风的人。在供状中,幼天王唯一提到和钱财有关的事情,竟然是他在逃亡路上弄丢了象征权利的玉玺,临时刻了一个木玺代替。能说出这种话的幼天王,不管是谁也难以想象他能满怀抱负,带着太平天国的巨量宝藏,连夜逃出天京城。那么在湖州黄文金旧宅附近发现的那枚铜钱又是作何解释呢?张铁宝说道:“肯定和太平天国没有关系,因为太平天国的钱币根本就不叫‘太平通宝’,而叫‘圣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