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4553800000048

第48章 揭秘李师师1

我们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古代社会,不知从何时起,已将“男尊女卑”的观念暗暗植入人心。生活在每时每刻都充斥男性集权的世界中,女子的一生无疑将受尽世俗的约束。但就在这样的社会中,却也有着这样一群女子,她们因为身份的特殊,能有机会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自由。今天我们将她们统称为“青楼女子”,在这些人之中,李师师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位。

茶余饭后,人们总喜欢闲谈她曾经的种种。一个女子,一个冠盖满京华的名妓,绝一代之佳人,让天子宋徽宗赵佶、名词人周邦彦,以及梁山泊好汉浪子燕青,都甘心拜倒于她的石榴裙下。自如的周旋在官场、文人与平民之间,李师师给我们呈现的是精彩而奇特的一生。对于那其中几番爱恋的感慨,也使人们为之倾尽了笔墨。就在这不断的追溯和慨叹间,李师师这个名号变得愈加响亮,却也愈是暧昧而迷离。流言渐渐模糊了她原来的样子,我们头脑中的李师师被那些传奇的故事所蔓盖。当轻轻拭去那些加诸于她身上糜烂而奢华的文字,走出硬构筑的华丽,我们希望试图还原一个简单而真实的李师师。

而说明一切之前,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在历史中是否有李师师这个人物呢?无疑,出于自身的感触和愿望,人们总不免给原本的史实添砖加瓦,或是恣意地创造一些未曾发生过的事情。当李师师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的一生被描述的愈加奇特的时候,人们不免会对故事的真实性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怀疑李师师这个人物是否确实存在过。抛开当代文人们的著作,再次翻开尘封的历史档案,我们试图从中搜寻古人关于李师师的相关记录。

整理了一些资料后我们发现,李师师尽管著名,但终究不过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妓女,所以正史不曾肯费心为她着一滴墨。但在诸多的笔记小说中都有着关于她的记载,虽说有些只是只言片语,却也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例证。这些记录李师师生平的书中,比较有名且较为可靠的有以下三本书。

首先是北宋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这是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其中运用大量的笔墨,详实地介绍了当时东京民间和宫廷的“百艺”情况。作者在书内明确地记载道:“李师师本角妓也”,所谓“角妓”就是歌妓。在介绍名伶时,作者又列举说“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可见李师师最擅长的便是“小唱”,在全国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从排序来看她甚至都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其次是一本宋代的话本小说《宣和遗事》。该书从历代帝王荒淫失政说起,叙述政治变迁,重点讲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失政和靖康之耻的历史。在书的第五节中,详细记录了宋徽宗和李师师关系的始末。对于宋徽宗和李师师间的关系,作者还借宰相张天觉之口批评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承祖宗万世之丕祚,为华夷亿兆之所瞻,一举动,一笑颦,皆不可轻也。奈何信奸谗贼臣之语,夜宿娼家,荒于酒色,使朝纲不理,国政不修,天文变于上,人心怨於下,边疆不宁,盗贼蜂起。”看来在《宣和遗事》这本书里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李师师颇有导致北宋王朝覆灭的“红颜祸水”的意味。

最后是徐梦莘所著的宋代的史学名著《三朝北盟会编》。书名中的“三朝”是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和宋高宗赵构三朝。因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具体时间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书中有提及李师师在金人攻破汴京后的一些状况。但因该书在编辑时采用的是兼收并蓄的态度,对记述的异同和疑信不加考辨,所以并不能盲目的使用其中的资料,作为基本的史实依据。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书籍,其中也有关于李师师的记载,这些书籍有《贵耳集》、《墨庄漫录》、《浩然斋雅谈》、《青泥莲花落》、《翁天脞语》、《续通鉴长编拾补》、《耆旧续闻》、《坚瓠集》、《少室山房笔丛》、《词品拾遗》、《庄岳委谈》、《李师师外传》、《水浒传》等。而其中记载最详细的就要数无名氏的《李师师外传》,今天很多人的煽情之作都基于此书创作而成。虽然李师师因身份特殊不见诸于正史,但是这么多的古籍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我们似乎可以证明,历史上的确存在着李师师这个人物。

对于李师师的身世,古代的人们似乎并不在意,因此很少有文章提到,但我们还是有幸在《宣和遗事》和《李师师外传》中找到了有关的记载,且两者的内容大致相同。因为两本书都写于宋代,与李师师的时代相距不太远,似也有些可信度。

《李师师外传》中关于此事是这样记载的:

李师师者,汴京东二厢永庆坊染局匠王寅之女也。寅妻既产女而卒,寅以菽浆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尝啼。汴俗凡男女生,父母爱之,必为舍身佛寺。寅怜其女,乃为舍身宝光寺。女时方知孩笑。一老僧目之曰:“此何地,尔乃来耶?”女至是忽啼,僧为摩其顶,啼乃止。寅窃喜曰:“是女真佛弟子。”

为佛弟子者,俗呼为师,故名之曰师师。

师师方四岁,寅犯罪系狱死。师师无所归,有娼籍李姥者收养之。比长,色艺绝伦,遂名冠诸坊曲。

书中说,李师师原是汴京城内一染匠的女儿。她的父亲名为王寅,母亲未言姓名,只说在生下师师后因失血过多就去世了。由于在那个年代没有必要的抢救设备,一切只能听天由命,所以很不幸的师师的生日最后成了母亲的祭日。母亲死后,父亲王寅既当爹又当妈,悉心照顾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婴。没有母乳,王寅就将食物弄熟磨成浆汁,代替奶水喂养师师,师师竟也坚强的活了下来。而说来也怪,这个小女孩自生下来就不曾啼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