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有机会,我带你去老夫妇面馆。那里的面味道独特鲜美……”我常常会在朋友面前提起这句话。他们往往也会兴奋地回答我:“好啊!期待呢。”接着我还会告诉他们:“那个面吃了会上瘾哦。”看着我笑嘻嘻的样子,他们奸诈地说:“我才不信嘞,就你一个人会上瘾的吧。”可是,后来证明,他们的确上瘾了。还经常拉着我往那里跑。或者常常会问我:“晰,今天老夫妇做什么面?”
其实面馆的名字不是“老夫妇面馆”,而是“山东特色……面”。只是我比较喜欢给它起这样一个名字。因为,在我心里,它不只是一个面馆,更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店铺。那里给我带来温暖,给我带来力量。
每一次我进去的时候,我仿佛是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只有自己和那些不重要的事物。在那里,可以忘却很多烦恼;在那里,可以减压排毒。
我想,一个人,只要专注于他想做的事情,仅仅一件便足够了。贪心只会让事情败坏,欲念只会让人徒添疲倦。
就像那对沉静的老夫妇一样,每天只在饭点时间做两顿面,每一顿只会做一种口味。他们不会因为人多而改变自己经营的方式,也不会因为生意旺盛而招收徒弟或者帮手。他们永远只会亲手烹饪,亲手为顾客服务。
我每一次都会耐心地跟那些第一次和我去的朋友解释这个店的特色。他们总是能够在我的话语里听得出我的喜爱,总是能够在我的脸上看见我满足的幸福微笑。
还是会一直跟关系密切的好朋友提到老夫妇面馆,甚至是远方的闺蜜,打电话的时候,描述了一番,让她心动嘴馋了。
下一次,还是会带我爱的朋友们出现在那里。
那个女孩
我是一个从来不相信悲剧的人,我以为我眼前的一切是美好无暇的,我以为我能看到的世间的人都是幸福的。可是现在,我想起了那个女孩——那个没有说话能力,亦无法倾听的女孩;那个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孤单的女孩,那个让人看了都无法喘息的女孩。因为她的出现,我的生活里,有了悲剧的元素,它让我的文字再一次拥有天使的形态和魂魄。
一个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小女孩,自从降临这个世界,她没有听到过任何声音,更无法描述自己的疼痛或欣喜。先天性聋哑,成了她在这个世间最沉重的包袱。先天性聋哑,让她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普通人。
当我痛苦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坚强,因为身边还有比我更悲惨的人;当我伤心的时候,我会尽力让自己阳光些,因为身边还有她这样的女孩需要我的鼓励;当我流泪的时候,只是悄悄的一个人,安静的释放自己。我总是会不时想起这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人来。
一座城,一个人,流不尽的泪。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宿命吧。我对于别人的苦难无能为力,别人对于我的疼痛也无措可施。
一个小姑娘,孤独地走在幽幽小径上,安静的凝视着满满一园子的树,“落叶满山空,何以寻行迹”?她仔细地观察着每一片叶子,回忆着它们从初春的生机嫩芽到深秋的飘零黄叶,她听到了叶的泪,想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曾经也因此绝望,然而此刻,她没有悲伤,因为她明白了,落叶孕育新生命。
每每沉思其中时都会意识到自己孤独的存在。
其实每一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孤独地来,又孤独地去。生活在广袤的大地上,我们始终都在想如何摆脱孤独。于是我们有了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敌人。
我不知道一个人孤独的样子究竟是怎样的,也不知道一个没有任何声音的世界究竟如何,是不是像没有色彩一样。
那个女孩,那个因为我送的一只蓝色海豚而雀跃的女孩,那个曾经问我声音是什么东西的女孩……而此刻,我竟然觉得她就这样在我心里的某一个位置,挠着我,让我疼,让我掉泪,让我心酸,也让我坚强。
他是坏人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每每刚开始看一部电视剧或者一本小说,面对眼前出现的人物,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第一句话总是禁不住会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一个纯粹简单的问题,却让人无法清晰作答。好坏似乎已经成为衡量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了。我们往往最迫切想知道的是他好或者坏。一旦知道了,才会想起追问他接下来的品质和特征。他是好人,我们会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或品读;他是坏人,我们会厌恶摒弃,甚至希望他死。我不知道编剧在构思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但是,我知道,对于观众,他就是一切。他是剧情的高潮,他是荧幕的中心,他是大众的一面镜子。他是一个好人,在剧情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人感激涕零,感动万分。大众记得的总是他卑躬屈膝的辛勤与无私。
他是坏人,所以,当他死的那一刻,人们欢呼尖叫。无论是荧幕里的还是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个即将下地狱的人鼓掌欢呼。大家都感觉出了一口气,感觉轻松了,不再畏惧,不再胆怯,不再害怕,不再担心荧幕中所谓的好人会因为他的暗算或者阴谋而受伤。想起那些他曾经做过的无数坏事,回忆起他的那副丑恶嘴脸,大家都认为,他的结局就只能有死亡。他必须死,死了以后所有的好人才能平安快乐。他死了以后,身边所有的人才会安宁幸福。
他是坏人,所以注定了他只有死路一条。
他是坏人。编剧在塑造他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已经给他规定了一条人生轨迹,一条短暂的以悲惨死亡为结局的轨迹。他从一出场开始,便只能按照那个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歪不斜。他明明知道人们厌恶他,明明知道大家痛恨他,可是,他依然只能将这个角色演绎到最后。
他是坏人,难道因为这样,他就必须死吗?他贩毒,他杀人,他撒谎;他背信弃义,他出卖朋友,他抛妻弃子;他盗取公司机密,他当众骂街,他欺弱怕强……
他是坏人,可是,他也是人,是自然界的生命。我想,每一个编剧在塑造那样的一个形象的时候,必定是经过内心煎熬才成功的。因为,那是一条心灵的必经之路。当你在努力构思一个坏人的形象的时候,你往往会把自己当成他,会尽情地想象他最坏最恶劣最龌龊的一面,你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人内心深处最丑陋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且淋漓尽致。如果没有这条路,大众必然不会喜欢他,也不会把他放在心上。
他是坏人,也是作者精心塑造出来的一个充满人性的人物。他是坏人,是编剧费劲塑造出来的一个生龙活现的角色。他是坏人,是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掉下的一块碎片拼凑成的人儿。
有时候不是因为人本身就坏,也有可能是处境把人变成那样。
偶尔听到一个女人A对另一个女人B说:“你一定要把逼我成为坏女人吗?我不想这样做的。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了。我爱他。”另一个女人则沉默,无言。她怎么也不相信,A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不相信她会如此伤害自己,她不是一个坏女人,她们拥有真挚的友情,令人歆羡。或许B不知道,在女人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享,衣柜鞋袜、心情秘密、爱恋细节……唯独男人是不可以分享的,特别是心爱的男人。
可能是这样吧。一个人太想拥有了,却无法拥有,所以才会那么做吧,一个人不是天生就那么坏,或许是身边的人,或许是所处的环境,或许是面临的困难,所有的这些让他改变,变坏,无法回头,所以最后他才会变成一个坏人。
我们往往想要不顾一切地把心爱的东西稳稳地攥在手心里,不想放开,不想妥协,所以往往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来。当我们越来越在乎自己身边的某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毫无知觉自己已经慢慢变坏。
他是一个坏人,仅仅是笔下的一个小人物。可放眼观去,我们每一个人,谁又可以抗拒坏人的身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坏人,都曾经是坏人,或者即将是坏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不经历死亡的人。
他是不是坏人,都注定了只有一个结局。
幸福的味道
蛰伏于黑夜的一场细雨,啪啦啪啦敲打在窗前,阴沉的秋渐渐消逝在风里,不知不觉,寒冬已经悄然而至。
翌日,淡蓝的天空中点缀着几朵白云,天边散发出橘黄而温柔的霞光。摊开手掌,阳光菲薄。沐浴在明媚清新的阳光里,我仿佛看到一朵盛开的奇葩,它尽情的呼吸,热情的绽放。
傍晚,暮色升起,浮云暗淡;余辉如金,把天空镶镀成一匹绚丽的织锦。
冷夜,我伫立于孤灯下,橘黄的微光把我的影子拉得细长,墨色的天空上,一弯月牙仿佛在鄙视我对梦想无畏的坚持,又仿佛在嘲笑我心里的念想。晚来的风在静静的湖面上吹起阵阵涟漪,水声潺潺,打起小浪花。
生活就像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一样,有时不可避免出现一个漩涡,让你不知不觉被忧伤的浪涛卷走。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文学交流会。散会后,一个来自宁夏的回族女孩小巧向我走来,和我聊了许久。就是这一次闲聊,让我重新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味道是什么。
她告诉我,在她的家乡,女孩一文不值。大部分的女孩经常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会被迫出嫁,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三四个孩子的母亲。她们不能读书,无法培养文化修养,只能偶尔遥望蔚蓝的天空,陷入无尽的想象里。小巧来学校之前,她的伙伴们——村里的很多女孩们都含泪送她,她们抽噎着告诉她:你一定要好好生活学习,回来把你看到的外面的世界告诉我们。
“我心里很痛,感到很惋惜。我的伙伴们都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她们也有梦想”。小巧在说到这些话的时候,是红着眼,流着泪的。我发现,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女孩是那么善良,那么坚强,她的眼神里传达的不是悲悯,不是厌弃,而是牵挂和思念。末了,她问我:“现在你知道我心里珍藏的那个梦想了吗?”虽然最后她没有明确地告诉我她的梦想的内容,但是我却已经明了于心。我使劲点点头,与她沉默对望。
此刻,在阳光明媚,雨露晶莹的美丽季节里,我却像荒野中一只受伤的小鹿,躲在悬崖深处的巢穴里舔舐着心上渗血的伤口。我总是这样很轻易地就被打败,很容易很容易就会悲伤无助……
我还能够和小巧说些什么吗?不,不能。现在,我才发现之前自己站在讲台上说的那些关于梦想的激扬的文字是那么苍白无力。我总是自以为是的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幸福的,即使现在他们仍然在和苦难斗争,即使现在他们都还在撕心裂肺,即使现在他们的心灵挫伤累累。
我的心湿润了,为了这个读了《红楼梦》几十遍的女孩和她那些我未曾谋面的女伴们。
小巧很喜欢《红楼梦》。她百读不厌,没事总会翻出来看看。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女孩柔弱的身躯里掩藏着一颗博大的心。她会为迎春的遭遇悲愤至极,她会为黛玉的爱情感动欣喜。
《红楼梦》里的贾迎春是贾赦与小妾所生,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道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但不追究,当旁人设法想要替她追回时,她还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相当于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每一次我看到这里,心里就会涌现出一幅清晰的画面。我仿佛看到娇弱的迎春黯然神伤。我多想化身为大观园里的一名男子,保护迎春于我强劲的臂弯里,给她幸福和安宁……
我们每个人都仿佛误落人间的天使,尚未完全脱落的双翅依然在保持飞翔的姿态。我想,迎春死的时候,她一定是笑着飞翔而去,虽然她的双翅已残。
身着一袭白衣的女孩,眉眼含笑,让我眷恋;身为人妻人母的女孩,起早摸黑,让我心疼。
她们本该有“烟水亭边漫步,花前月下约会”的美妙年华。可是,在她们稚嫩的双肩上,三月的鲜花绿叶、四月的柔波碧水、五月的青苗麦田都已经被生活磨灭得失去意境。一束美丽的鲜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缕淡淡的柔情,一声同情的惋惜,一滴真诚的泪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极其宝贵的幸福的点滴。而对女孩们来说,它却遥遥无期。
我一直认为,花开只是为了欣赏它的人,而花落则没有原因。朋友却反驳我说“花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我嗔怪的说:“这样的诗情画意都被你搞砸了……”他却说出一句让我回味的话:“诗情画意是人心中幻想出的意境,我说的什么都不会对它的产生起作用的”。
是的,我们心里暗藏的许多梦想都是不为人所改造的。在看身边的人苦苦挣扎的时候,我们除了倾听和鼓励之外,真的一点其他能力都没有了。
走向最远的地方,即使前路迷茫;拥抱最美的梦想,即使山穷水尽;坚定最强的意志,即使刀山火海;心存最大的希望,即使从头再来——这是小巧的信念。
“你知道吗?我最喜欢的花是紫色罗兰,它的花语是唯美的梦的境界。巧巧,如果你有梦想就一定要去捍卫它,千万不要放弃。请你一定要相信我,你和你的那些女孩们终有一天都一定会邂逅那份专属你们的幸福”。坐在静谧的黑夜里,裹在微薄的灯光中,我贪婪地呼吸这样温暖的空气,幻想那份湿润的幸福,突然之间,我很害怕它的朦胧渺茫。
师姐的话语萦绕于耳旁:“幸福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滑落得越多……”可是,现在,我的心里只有这样一个念想——所有的沙子都安然无恙的沐浴在阳光里,闪烁光华。然而不能,还是会有一部分沙子和成了稀泥,在搅拌中挣扎……
只消一个余光,我们便能够看清面前坑坑洼洼的路;只消一个余光,我们便充满力量;只消一个余光,我们的心中便瞬间开满了花。
也许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支撑生活的那个支点,所以才会对幸福熟视无睹。其实,幸福的味道早已弥漫在我们的周围,沁人心脾,在我们热腾的鲜血里默默流动……
一直以来,我都很抗拒黑夜。因为漫漫长夜里,我总是会做很多梦。在梦中,我总能感觉到旁人的无助和绝望,那种黑暗压抑着我充满阳光的心,把我体内的温暖冷却掉,我的无作为让我困惑难过。那是比醒着的时候时常会遇到的经历更纠结人的一种痛苦。但是,不管怎么样,白天黑夜都会如约而至。看着天边渐渐变亮的时候,我就开始感到安心,但是在傍晚看着黑暗慢慢降临也会感觉到恐慌。它就这样不停地循环,黑白交替,没有人能够阻止。
感受旁人的无助并试图努力帮他们寻找出路本身不就是一种幸福吗?后来,我突然很怀念黑夜,如此迫切的期待它的到来。
历史的烟云渐渐消失散去。那些阴霾的年代,正被希望之花覆盖;那些令人窒息的灾难,正被理想之光扑灭。揉取这美妙的音符,我们在烟雨蒙雾中呓语,在生活的舞台上,认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努力寻找自己的幸福。
此刻,便宁静了,因为我终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拥有的是什么了。我相信时间会带走一切,无论生活中蕴藏着多少黑暗和阴冷,我都会沿着飘尽落叶的小径,散满枯草的山道,从梦想的边缘出发,一步一步抵达生命的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