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出口秀:即兴口才的风格与魅力
4542600000013

第13章 方法篇(7)

第九,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这里可以举一例子来说明:有一个小学生算术的成绩最差,学期考试结束后,学校把成绩单寄给了家长。家长一看,算术才三十七分。做母亲的在旁边发愁,可是父亲却若无其事地说:“算术分数那么低,大概学校填写错了吧!”

从此以后,这个小学生的算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每次考试都能得到高分。其原因就是父亲所说的那句话。因为他把这学生的自尊心保存了,同时不时地再加上一句警告:“学校不会连错两次的吧?”这样,促使小学生在下一个学期中奋发学习,终于得到了高分。

谲谏的技巧

对别人说话,照理应该用正言。然而,正言难入,尤其是成见较深的,你规规矩矩对他陈述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希望他能采纳,其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你如果为此和他争辩,更容易弄得面红耳赤。如果你不对他说吧,又认为这个问题必须及早解决。你与他的关系较深,或者为了你的地位和职务,或者为了整个公司的利益你不能不管。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妨运用嘻笑怒骂的方法。

嘻笑怒骂是说服别人的技巧之一,但是运用这一方法也必须具备一些条件。第一,彼此私人之间的交情很好;第二,你的为人,他很清楚,而且很尊重你;第三,你的职位较高,有向他发话的资格。具有这些条件,你才可以运用嘻笑怒骂的方法。

所谓嘻笑怒骂,当然要借题发挥,指桑骂槐,而且寓庄于谐,不露痕迹,旁敲侧击,不从正面说,而多从反面论述,古人所谓的“正言若反”所包含的也正是这样的意思。

运用嘻笑怒骂法,你的口才是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好的口才,你就不要运用。你的智慧是第二个重要条件,如果你不能触景生情、随机应变,也不要勉强运用。

嘻笑怒骂要有个分寸,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地刺激别人,这样会使别人产生反感。

举一个古时候的例子:

楚国孙叔敖的后代生活很清苦,一天,优孟为此见楚王,他先不照直陈述,而是先模仿孙叔敖的神情,一举一动,莫不酷肖。楚王要他做臣相,他说,先要与妻子商量一下,明天再禀复大王。第二天,优孟对楚王说:我妻子劝我不要做楚相,譬如孙叔敖死后,其子孙尚无以为活,况吾辈者贤不如叙敖则更难以自存。楚王闻之醒悟,便恤慰孙叔敖的子孙。这也是一个运用嘻笑怒骂的故事,运用方法必须技巧娴熟,方可一试。

第三、因人而异

见机行事,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及时推销自己的观点,只要能避免讨论时双方脱离主题,就能与任何人谈任何事。

一、如何与意见不同者交谈

有些人喜欢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他总要加以反驳,其实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不过当你说“是”时,他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的时候,他又说“是”了。这是一种极坏的习惯,事事要占上风。

即使你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你简直不为别人留一点余地,好像要把他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相信你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你却是这样做的。这种不良习惯使你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你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向你提一点忠告。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不幸你染上了这种习惯,朋友、同事们都远你而去。

惟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谈论当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大概有这种坏习惯的人当中,聪明者居多,或者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他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费心做高深的研究的。至于我们平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吧。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呢?另外有一点你也应该注意,那就是在轻松的谈话中不可太认真了。

别人和你谈话,他根本没有准备请你说教,大家说说笑笑罢了。你若要硬作聪明,拿出更高超的见解(即使确是高超的见解),对方也决不会乐意接受的。所以,你不可以随时摆出一付要教训别人的恣态。

当你的同事向你提出建议时,你若不能立刻表示赞同,但起码要表示可以考虑,不可马上反驳。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谈天,那你更应注意到,太多的执拗只能把有趣的生活变得枯躁乏味。

如果别人真的犯了错误,而又不接受批评或劝告时。你不要急于求成,不妨往后退一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再谈,否则,大家固执己见争执不休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伤害了感情。

因此,你千万要谦虚一些,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固执的人,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容易交谈的人。

大量事实说明,人们谈话都有一个目的: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他们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对某件事情有相同的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同或大不相同,你也应该显得对此很感兴趣。

如果双方的意见一致,你会感到一种被人理解的安慰:如果发现双方的意见有差异,你也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因而引起双方的争论。

因此,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了。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却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

同样地,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不一致时,他也要立刻表示你什么地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不要以为这样做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不吭声。

1.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与人不同的意见而得罪了许多朋友。因此,有许多人和许多书总是劝人们不要表示自己不同意。其实这种做法是很片面、很肤浅的,而且也是不诚实的表现。无论一个人多么爱面子,除了极少数、极愚蠢、极狂妄的人以外,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拥有忠实的朋友。不信你就试一试,如果你认识一个人,如果你对他的每一句话都随声附和,不说一个“不”字,也许第一次见面他很喜欢你,但不久以后他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很圆滑的人。到处都做随声附和的应声虫,是没有人会看得起的。

那么,也许你会问: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对人老老实实地表示自己的意见,而又不会得罪人呢?

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的,很简单的办法,同时也很有分寸。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事实,你要细心观察社会和人生,你会发现,只要你的方法得体,向别人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有时还会大受欢迎,使人有一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你必须明白,得罪人的不是你的意见本身,而是你对别人意见的态度。如果在你表示不同意时,把自己的意见看得绝对正确,而别人的意见简直是愚蠢幼稚,荒诞无稽,那你就深深地刺伤了别人的自尊心。

因此。你要遵守一个原则:在你表示自己意见的时候,你要假定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错误,你不要强迫别人立即相信你的意见,你要给人以充分的时间来考虑你的意见,而且还要提供有关你的意见的根据。这样才能使别人对你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武断。与此同时,你还要表明你愿意考虑别人的不同意见,请对方提出更多的说明、解释和证据。你要明白,假使对方能够使你相信他的意见,那么你就立刻抛弃你自己原来的看法。

一方面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看法,另一方面又诚诚恳恳地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才是理想的交谈方式。

有时候,如果你的看法与普遍的看法相差太远,你可以事先作这样的声明:“也许这是我个人的偏见”,或者再补充一句:“我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和大家一致,可是目前我还没有足够的理由这样做。”

许多人在别人面前,常常没话可谈,这就是因为他到处都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如果他一方面不愿意随声附和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一方面又怕说出自己的意见会“得罪”人,那么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缄口不语。

2.不要为一点小事争论

我们常常看见人们谈话,谈着谈着就争执起来了。他们争论的不外是一些极其微小的事情,他们的观点大体上一致,可他们都以为对方完全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弄得大家都非常不愉快。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悲剧,可是谁也无法制止。

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在表示不同意之前忘记说或者以为不必先说同意的部分。

人们常常听了对方的长篇大论之后,发现其中有一部分与自己的看法不同,于是立即提出异议,而对方一听这话,以为自己的意见完全被否定了,当然有些不太高兴。

在这样的场合,我们一定要记住先说明你赞同的方面,然后再说明在某一点上你有不同的意见。

这样结果会怎样呢?这样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批评或指正,因为他已知道双方的主要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即使你不同意的是一个主要问题,但你最好仍能先表示你赞同的方面,哪怕是最不重要的方面。这样做并不是说你太滑头,因为你并没有做违心之事。你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缓和一下谈话的气氛,使对方觉得你并不是一个抹煞别人一切的人。这样,谈话就可以很融洽地进行下去。

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距离有多么大,冲突多么严重,只要你不表现绝对不可商量的态度就行了。相反,我们要表现出一切都可以商量,并且使对方相信,无论有多大分歧,大家都可以得到比较一致的看法。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谈话的人,你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要使谈话陷入僵局,只要谈话之门没有关上,那就永远不要愁无话可说。

二、怎么与不同身份的人交谈

1.和老年人谈话

一般人是很难跟比自己年长三十岁以上的人谈得来的。三十年是人生中漫长的时间,在这三十年间无论是生活方式、社会风俗还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各方面距离那么远的人,实在很难有共同志趣。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争取赢得她(他)的同情和理解。当与她(他)接触前,先向他(她)敬个礼后才说:“大伯或大妈,我一看就感觉您这个人真不错”。这样说,就能引起对方的注意。然后看对方的反应如何?再顺着他(她)的语言接着往下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好谈些使他(她)感兴趣的话题。

有些老年人生命力还相当旺盛,对关心现在的社会,或报纸上的新闻仍然产生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最好是让他们把现在的事情和过去作个比较,使他(她)们能认识并接受事物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自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寻找彼此共同关注的话题来进行讨论。

2.和孩子们谈话

讨好一对夫妻,不一定讨好了他们的孩子,但讨好了孩子,同时也就讨好了他的父母。一般说来,做父母的没有不爱他们的孩子的,如果你送一点什么东西给你的朋友的话,不如送一点什么给他的孩子,结果必然是皆大欢喜。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懂得怎么和孩子们谈话的原因。你经常去看你的朋友,你当然希望他的孩子也欢迎你,而你去的时候这孩子总是走到你的身边,要你给他讲故事,你该如何应付呢?也许你在一个聚会中偶尔被人冷落,譬如人们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他们自己的事情,你却无从插嘴。恰好主人的孩子在旁边,那么你如何使他高兴并和你一起玩呢?

和孩子们谈话的秘诀,就是要把自己也变成小孩子,用他们的口吻、他们的词句和他们的思想去说、去想。平常你以为最无意义的话,此时也许最为适用。“今天你吃了几碗饭?”这是我们从来不会说的话,但孩子们对此并不讨厌。因为孩子们与大人不同,他们样样都感到新鲜。

不可以强迫一个孩子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呀?”他不回答,只是把头扭了一扭。为什么不回答呢?你不必问,也许他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太多了,提不起兴趣,也许他有点怕难为情,也许根本不为什么,只是他这一次不爱回答罢了。所以,不要总是以一个相同的问题反复问他,这样他是不愿意回答的。

越是年老的人,思想观念越是停留在以前的一段时期不易改变,而小孩子则正好相反,他们的思想每一分钟都在不断地变化,捉摸不定。和孩子谈话就是要不停地变换话题。

大多数孩子对一个陌生人都有点害羞,无论你跟他说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一点。因此,要他们开口和你说话有时候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连续不断地提出许多问题(当然都是他们能理解的问题),一直到某一个使他最感兴趣时为止。只要你乐于开口,以后就水到渠成,畅通无阻了。如果上面的办法不灵,那么用能引起孩子们好奇的方法定能奏效。比如用你的手指做几个有趣的玩意儿,或是玩一套骗骗小孩子的戏法(那些最简单的戏法,大概谁都会想出来的),这样一来,只要能引起他的好奇心,以后你和他谈什么都不成问题了。

“喂,你今年几岁啦?”我们常常会这样问,如果他说:“你猜猜?”那么你要注意,猜一个女子的年龄时要故意减少一点,但是你要猜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情况刚好相反。孩子们巴望快快长大,正如成年人不肯说老一样,你猜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时说他只有五岁,他就会不高兴的。如果你猜他七岁,他就会高兴地说:“错啦,我才六岁呢!”能够让他指出你的错误他也觉得很高兴。

孩子们都很天真,时常要注意不可逗引他说出有伤别人面子的话,不可鼓励一个孩子去骂人或提出无理的要求。贤明的父母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的品德在别人那里学坏了的。不可和孩子提起食品,除非你能满足他的要求。无论他的父母与你多么要好,不可怂恿孩子以反对他的父母来取乐。那些不应该让孩子知道或学习的词句不要教给孩子。不要因为他是小孩就可以随便指责他,因为他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尊心,也不愿意别人随便骂他们的。只要你有一副老年人的耐心和好心肠,有一颗活泼的心和一张灵巧得像孩子一样的嘴,你就一定可以获得许多小朋友的喜爱。

一般说来,你有几个方面可以和小孩子们接近。

第一,孩子们都充满着好奇心,如果你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告诉他们一些你的经验和做一些事情的方法,或是解释他所见到的各种事物,都能使他们满意。

第二,孩子们喜欢具体的事情,不能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所以你无论讲什么,只要用“故事”的形式出现,效果必定要好得多。谁能够讲故事,谁就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人。

第三,孩子们的兴趣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七岁以下的孩子们喜欢听各种各样动物的故事,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们就喜欢听人的或者神仙的故事,十二岁的孩子们就喜欢听一些旅行见闻,以及体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