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4542100000013

第13章 心经七品(7)

从本性讲,我们是佛。佛的意思是觉悟者,我们怎样觉悟?不是用智慧,而是用心灵。《心经》向我们开启了无漏智慧,但说到底,《心经》并不讲半点智慧,而是讲心灵。智慧一多,人就苦恼。没有智慧,人就简单,这才是真修。这是我们要注意的,读经不要读歪了,一旦读歪心思,读到天亮也是昏昧。若你了解《心经》只不过要让我们自家善待自家的心,现在就是快乐的。

想想那朵莲花,永恒地开放,我们就放心了,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一想到她,就是幸福的。也不需要刻意思念,更不需要刻骨铭心的相思。不必动心起念,浑然不觉最好。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一日为什么有昼夜?这些不用问为什么,一切自有上天安排,我们只需要一切放下。

讲到这里,我送给大家两句话:“速生速灭的是心中佛,不生不灭的是佛中心。”前一句的意思是把佛送走。有的人心中佛影万万千千,一佛管一事,比如观音管救苦救难,地藏管救度无业众生,阿弥陀佛管接引,佛界诸佛各司其职,丝毫不乱,但我们也要晓得,这些佛都是一个“方便”,如果你拘泥于表相,又犯“执著”了。心中有佛当然好,更好的是让这些佛不再出现。因为他的任务已完成,因此就应该恭恭敬敬送走,这就叫“速生速灭是心中佛”。不要留、不要留,留不得,留不得。只要它一天不走,你就一天不得安生。俗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该送走的尽早送走,办法就是提前让它完成任务。没了落脚处,它自然也就消失了。什么叫“提前让它完成任务?”说通俗点,我们要让佛菩萨下岗,并无苦难可救。我们不要一直抱着佛脚不放,彼此两清,彼此两便。我们让一颗本心快乐起来,于是无罪、无孽、无烦、无恼,那么佛好,魔也好,都不来找,这时人是最自在的。

“不生不灭的是佛中心”,这一句的意思是把自己确立。觉悟了的人不再傍神、佛这些大腕,也不跟人比手劲脚力,我们只管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快乐,小天地里欢喜。因为我们不设防的心灵是畅通的,所以比铜墙铁壁更安全。没有了目标,那魔也无处下手。我们的小成了大,无成了有,淡成了浓,紧成了松,以气态生存,以光态生存(即熊晋仁说的光人类),以无形的心愿实现了有形的梦想。觉悟后我们不是能力加强了,而是放弃任何能力。不是智慧加深了,而是放弃任何智慧。说一个“好”字消灭所有不好,说一个“来”字让所有的心靠拢。我讲的“心中佛”不是三佛七佛众生佛,而是我们自己。所谓“不生不灭”,就是不再生、不再灭,不曾生、不曾灭,不会生、不会灭,说到底是不想生、不想灭。任何事情都是我们的一闪念所致,只要你“不想”,那么整个世界就改观了。我们要对自己说:一切到此为止,我自求我心。我心欢乐,我就是永恒。

佛看世人甚苦,一会儿生,一会儿死,在忙碌不休的生生死死中,把“欢乐”这件正事给耽误了。《庄子·逍遥游》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希望我们不要做朝菌与蟪蛄,一起来做那只脱胎换骨的大鹏鸟,一齐向南溟奋飞。

《金瓶梅》里有个小人物秋菊,一生都在生与灭的煎熬中沉溺。秋菊原是西门庆专门花了六两银子买来侍候潘金莲的上灶丫头,她与春梅同是潘金莲的丫头,但要矮一级。春梅干细活,秋菊干粗活。春梅漂亮,秋菊普通。春梅聪明,秋菊傻。春梅明为丫头实为妾,秋菊丫头就是丫头。本来她是西门庆花了六两银子买来的,西门庆对她不坏,偏生春梅与秋菊过不去,为讨好潘金莲常常恶待秋菊。潘金莲也嫌秋菊蠢,一来二去,秋菊遭了大殃,每当潘金莲在外面受了气,必定要在秋菊身上招呼几下,方可满足她施虐的变态心理。到后来,春梅的手段层出不穷,主仆二人把秋菊不当人,常是脱得精光,跪着鞭打,掌嘴是常事。这秋菊被整惨了,逼急了,情急之下做了吴月娘的间谍,主动监视潘金莲的生活,一旦发现什么动静,马上打报告。西门庆死后,潘金莲与陈经济不堪,被秋菊侦察到,告诉了吴月娘,因此演出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吴月娘接连驱逐春梅、潘金莲与陈经济三人的连台大戏。秋菊总算翻了身。然而世上的事情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奇奇怪怪,颠颠倒倒,不一而足,让人哭笑不得。本来按理说秋菊打败了春梅,该扬眉吐气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春梅反而因祸得福,凭姿色动人攀高枝嫁人,秋菊依然在西门家受苦。我们来看春梅被卖时的反应:“那春梅在旁,听见打发他,一点眼泪也没有。见妇人哭,说道:‘娘你哭怎的?’”走的时候:“这春梅跟定薛嫂,头也不回,扬长决裂,出门去了。”看得秋菊好没兴头。过后不久,秋菊也被卖了,“只卖了五两银子”。(《金瓶梅》第八十七回《王婆子贪财受报 武都头杀嫂祭兄》)当初西门庆买了她,花了六两银子;后来西门家卖了她,得了五两银子。看来她跌价了,跌在哪里?恐怕还是跌在一个“傻”字上。

我们来看,秋菊做人为什么失败?全因为她没能悟透生生死死。潘金莲与春梅让她要死要活,她以为只要逼走了潘金莲与春梅,她就活过来了。其实更惨。当初剥夺她的就是给予她的。没了这奴役,她就连被奴役的资格也没有。潘金莲走后,她沦为丧家之犬,没了主子的仆人,人尽可欺。原来人活在于心活,人死在于心死。秋菊心没死,但也不活,可以叫做不死不活。这种人,随时面临速生速死的命运。人家要用也,那么一口气吹起来;不用她,一口气吹灭。一盏灯被人点来点去,亮了又黑,黑了又亮,不能算真正的灯。真正的灯在我们心里,点一次就永远发亮,点一次就永远不灭。我说的是心灯。秋菊不是没遇见点灯人,她遇到了,吴月娘多好的菩萨,就经常开导她要善待潘金莲,很多时候完全不必要打那么多报告。吴月娘向她暗示:你说的我都知道,并且都相信你,但重要的是你把自己管好,而不是管别人如何如何。秋菊没明白这些,看见大火自己扑上去,做了一只为人殉葬的蛾子,何等不值。《心经》向我们开启佛家“不生不灭”的道不是这样,那道说白了也简单,那就是:远离那火,成为那光。与世界保持距离,就得到了整个世界。

【讲经说法】不垢不净

《心经》讲的“不生不灭”指既不产生、也不消灭,“不垢不净”指既不脏,也不干净,那是什么?那是没了执著、放下后的轻松境界。没有外在的概念,只有内在的信念。好比一个婴儿,什么叫做脏?什么叫干净?一概不知。他所知道的就是饿了哇哇大哭,拼命找娘。

试说干净与不干净。我眼见世人把不干净的叫做干净的,又把干净的叫做不干净的,颠倒反常,人人却视而不见。中国历朝天子杀人如麻,污血浸泡全身,等他坐了皇帝的位,一下子闪耀金光,“干净”了。至于农民大汉,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晚辛苦劳作,偶尔来个人,见了农民双手是泥,连说“好脏”,摇头走开。做庄稼的被践踏,吃白饭的被抬举。人类的祖先设计了好些奇怪的条条框框,压抑善类,颂扬恶人,用机器统治肉体,用疆域圈定流民,凭的无非是一把刀。据说火能净化一切,为何灰烬不能掩饰污迹?一次一次的杀戮,放出了更多的魔头,古代人作恶需要学习,现代人作恶无师自通,因为见了太多的先生,他也就熏染成了虎狼的性情。

佛说“不垢不净”,意思是既不脏、也不干净,只是一片纯粹的本色。前面讲的“不生不灭”指永恒,此处讲的“不垢不净”指本色空明。都是一个意思。用六祖的话来说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本来无一物”的空明境界,就是“不垢不净”。这个词要好好说说,不然容易误会。

“不垢”好懂,讲不要那脏;“不净”有点难解,讲不要那干净。为何不要那干净?佛菩萨向我们开示:一,不要有分别心,一旦说净,不净就来了,因此不要有净与不净之想,自然就是好的。二,所谓净者要有更多担当,莲花的根要深入淤泥,才能开出莲花。仁人君子要深入社会,才能觉悟众生。修炼自身的人要深入人性,才能悟出光明。三,垢与净,浊与清,虽然可以转化,当各有定数。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意思就是说要慢慢地净化,不可以一把火烧死。浑水变清水,鱼的作用大。我们只要看见浑水中鱼儿在游,就知道它有办法变清。只怕鱼儿没有了,就真的成了一潭死水。我经常深夜漫步在星空下,仰头看见天空像一口深潭,我常想我们这些潭底之鱼、井底之蛙最终游向何处?井深、潭深,都因为水深,这深水给人生命,也限制自由,想想这股水好大,再想想宇宙更大,恐怕它也不能永久满坑满谷,我又为这水担忧,继而决定忠诚于它,做鱼就做鱼,做蛙就做蛙,静静等待命运安排最好,又何必眼高于顶?老子说“水无有不下”,哪分清、浊、垢、净?一并流走就是了。古人爱说清流浊流,其实有啥区别,真正的净土容得下淤泥,真正的勇士必有污血。从本色看来,没有干净与不干净,都是一个色。如果硬要选择,那就选择“不干净”,生命从“不干净”处来。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清要有限,否则就是自家断了口粮。

这些道理很好懂,大家都明白,不过有的人往往又过了,喜欢去做不洁之事,熏染过度,丧了本色,以至不可收拾。

在《金瓶梅》中,宋惠莲是又一例悲剧。《金瓶梅》写因果报应写得很透,从来都是“双双见底”。写潘金莲杀夫若干年后,就落得个身死刀下;写宋惠莲弃夫不久,就混得个自缢身亡。揭露不留情面,直笔正见仁心。这宋蕙莲是西门庆的家仆来旺儿姘来的老婆,爱打扮,一进西门家就学孟玉楼、潘金莲妖妖娆娆的样子,有意无意勾引,招惹西门庆,终于有一天西门庆忍不住把来旺儿支开走远,把蕙莲收用了。自此后,蕙莲自恃傍上了家主,妄想不做下、要做上,至少要做潘金莲。这蕙莲在家中渐渐不安分,忘乎所以,惹人生厌。西门庆众妻妾认为她是西门庆的人,暂时相安无事。不久来旺儿回来了,被孙雪娥告知惠莲的事,不由得大怒,晚夕趁醉打了惠莲,骂了西门庆,并扬言说要把西门庆“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样以来,西门庆便不容他,找了个把柄将来旺赶到外地。那蕙莲没了男人,又被家主冷落、众姐妹嘲笑,含羞自缢身亡。

粗看,这蕙莲可以说“不干净”。她的心思一开始就不正,听玉箫传话说西门庆要会她,她的反应是“微笑不言”,过了一会儿就问:“爹多咱时分来?我好在屋里伺候。”非常积极,一拍即合,怨不得连潘金莲都骂她,自愧弗如。(《金瓶梅》第二十二回《西门庆私淫来旺妇 春梅正色骂李铭》)蕙莲本是做棺材家的女儿,长大后已不是什么干净人,因此她的行为在人看来蹊跷,在她自己做出只当是自然。然而我们细想,这蕙莲又可以说是“干净”的,她一心要和西门庆好,倒是个痴情女子。并且她不像孙雪娥和李娇儿一样算计西门庆的钱财,也不像潘金莲和春梅一样轮番淘空西门庆的身体。西门庆和她颇有几分性情相投。两人当然不是纯情少男少女,在一起无非贪些苟合之欢,然而也不完全是为了肉欲,倒有些朋友的意思,这在西门庆的所有女人中都是罕见的。从这个意义讲,蕙莲是干净的,她有权利交朋友。

垢与净,本无明显界线。如果要讲伦理纲常那一套,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一棒子打死。别玩虚的,我们讲几句真话。人人都有七情六欲,弥勒降生最爱吃酒肉,因此真的不可以苛责人欲。关键在于适可而止。蕙莲如果不是痴心妄想攀高枝,就不至于横死。适可而止甚难!圣人是知止的英雄,禽兽是不知止的魔鬼。儒家说“止于至善”,道家说“静观止息”,有前途的君子会自己喊“停”,没前途的看客跟着别人喊“走”。黄泉路上多故人,问问全是小事致死。一根针可以破家,一把火可以亡国,一个“贪”字足以葬送天下一百回。

《心经》说“不垢不净”,当然也包括“垢归于净”的意思。我们为人处世难就难在有的事情可以干净、也可以不干净,每当这时候,我们毅然选择干净,这就是英雄了。成佛都绰绰有余,还会有什么苦处?君子为净不为垢,这是爽快的。并非给人看,是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人是天生父母养,且有无尽善根,如果心不妄求,一心敬虔,成全他人,就是天地间最干净的人。以前一切不过是云烟,云烟散尽,就露出了山的真容。

【讲经说法】不增不减

在永恒里面做人,我们不会增加什么,也不会减少什么,只是一个刚刚好就成了。凡事有增必有减,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一阴一阳谓之道。年前没下的雪,开春了还会下。千年前的一场灵雨,今天还在滋润后人。要想透,别太够。够不着好,够不着的葡萄甜,手边的葡萄不值钱。花赏含苞,月赏半弦,琴听无声,茶品清泉。浓茶只是解渴,淡茶是真香。我认识一个茶道师傅,去年中秋我们一起在香山赏月,中秋过后也就各自散了。现在想起那轮圆月,依然那样,并不会因为什么人而变化。

《心经》说“不生不灭”,指本来不生,所以不灭。说“不垢不净”,指本来不脏,所以没必要净化。说“不增不减”,指本来不多,所以没必要减少。自性圆满,一缕心光就足以照彻整个大千世界。

“不增”,指不需要增加,还它一个本来面目最好。以前我穿皮鞋,现在我穿布鞋,还我的脚一个本来高度。我有些艺术家朋友曾做过一个叫“为无名高山增高一米”的行为艺术,一帮人来到山顶,男男女女全裸,人叠人、肉贴肉叠在一起,为山“增高”。基督教教堂的穹顶直插云端,佛寺大殿雄踞名山之巅,这些人为的增高行为意义实在有限,不是神佛本意。至于现在的庙越修越大,佛像越造越高,更是离题万里。同样的,我们的人生修炼也不能拔高、放大,有个底最好。读几本经书,可以触摸心灵,可以开智慧、长见识,如果有人忽然自称佛祖转世,也只是疯话。细想,随着年岁的增加,我到底增加了什么?钱财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提都不要提,我们只说自己身上,德行增加没有?智慧增加没有?仔细掰手指头算来一无所增,一无所有,只落得个酒量日增、色心日长而已!天下事都讲个缘分,该有便有,不该有便没有,说什么增的话。人生最重要的是德行,快乐不能透支了,最好不要提前用尽。最好憋着点,这样好日子会在后头。我们做人是先甜后苦好呢,还是先苦后甜?当然是先苦后甜。要说“增”,一点点地幸福回归,可以有增的感觉。注意,我是说“幸福回归”,“回归”一词表明它本来就是我的,说到底还是不多不少,不会有侥幸。据易学家刘忠范先生说,古法看相有一种“称骨法”,通过生辰推算,可以称出一个人的骨头轻重,进而推出一个人的命运长短。俗话说“我知道你有几斤几两”,就是出自这“称骨法”。总之,人命前定,想要人为增寿增福,是不可能的。“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有心为善,虽善不彰。”这是《聊斋》上一个书生做八股文说的两句话,我觉得相当不错,转送给大家。

“不减”,指没必要减少,也不会减少。明白这个,我们做人放心了。很多事情看起来少了,其实没少。《金瓶梅》上西门庆死后,他的姬妾四散,家业越来越少,看起来是“小”了,其实是正常,那些女人原本就不属于他,属于他的只有一个吴月娘。稍后我再讲一个孙雪娥,证明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