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用人厚灰学
4538700000037

第37章 挑战“刺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

张勇与王涛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在同一个公司的科室里上班。他们原是中学同学,后来又进了同一所大学,真可谓是一起成长的好朋友了。他们既是同学关系又是同事关系,所以两人都很珍视这份缘分。后来,公司要在张勇他们科室选拔一位中层领导。消息传开后,科室里的人都闻风而动,托关系,找门子,都希望自己入选。但后来传出内部消息,领导主要在考察张勇与王涛。他们俩的能力都很突出,尤其是张勇,能办事,为人也不错。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位置非张勇莫属了。因此大家都准备好,等上司一宣布,就要让张勇请客了。

事与愿违,几天后结果下来了,令大家吃惊的是,中选的不是张勇,而是王涛。大家想不通是怎么回事,但王涛最明白,可他不能说。原来,在王涛得知这次选拔是在他与张勇之间进行时,他的私欲极大地膨胀起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张勇挤掉。但他也明白,如果搞公平竞争,自己不是张勇的对手,他只能靠小动作取胜。

于是,王涛四处活动,在上司面前极尽献媚之能事,除大大夸张自己的能力外,还给处给领导一个暗示一一张勇有许多缺点,他不适合这份工作。王涛与张勇相处多年,找出一些张勇的失误毫无困难,加之王涛又编造了一些似乎很有说服力的证据。王涛的这种阴谋活动终于让张勇淘汰出局。

小人兴风作浪,挑拨离间,陷害忠良,倒行逆施已成为千夫指。这个王涛就是办公室里兴风作浪,挑拨离间,陷害忠良的小人。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作为管理者,就要有观人察质的本领,识别出身边的小人,对其有所防备,否则到头来,领导自己必然要遭其暗算。

要防范小人,我们先要认清什么是“小人”,这个小既不指年龄,也不指长得大小,小人和小人物是两回事。“小人”没有特别的样子,脸上也没写上“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至长得既帅又漂亮,有口才也有文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并且还很聪明。

不过,小人并不是没有任何特点,只要留心观察,用心研究,“小人”还是可以从行为上分辨出来的。

大体言之,“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所以他们的言行有以下特色:

小人惯用骗术,曲意奉承,欺上瞒下,两面三刀,狐假虎威,讨好上级;

小人则易惹是生非,常捕风捉影,说三道四,颠倒黑白,造谣惑众,歪曲事实真相;

小人挑拨离间,借机发难,暗箭伤人,使该亲近的人疏远,该疏远的人反而亲近,造成人际关系的扭曲;

小人表面上与人称兄道弟,收买人心,暗地里却拉帮结伙,为谋取私利而纠结成一帮势力,唯利是图是他的处事原则;

诡计多端,陷害能人,常在冠冕堂皇的词句之下害人,小人很注意利用别人不可避免的短处和错误,借机发难,大做文章,故意夸大其辞,捏造事实,制造流言蜚语,借以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小人善多变,其绝招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了私欲,随机应变,见风使舵,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变色龙;

小人总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唯恐天下不乱,局势一乱,浑水摸鱼,从中渔利。特别是他眼见领导对能人不满意时,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机会,故意激化矛盾,使得主管疑神疑鬼,草木皆兵,无法专心做事。

小人喜欢落井下石:只要有人跌跤,他们会追上来再补一脚。

小人喜欢打替死鬼:明明自己有错却死不承认,硬要打个人来背罪。

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发现自己的员工中有小人的特点,那就要提高警惕了。一定要妥善处理与“小人”的关系,避免吃亏。

第一,如果他工作能力较强,你最好不得罪他们。一般来说,“小人”比“君子”敏感,心里也较为自卑,因此你要注意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批评的时候,不要试图去揭他们的伤疤。

第二,你要与他们保持距离。别和小人们过度亲近,保持淡淡的上下级关系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过疏远,好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似的。

第三,一定要小心说话。平时说些“今天天气很好”的话就可以了,如果谈了别人的隐私,谈了某人的不是,或是发了某些牢骚不平,这些话就绝对会变成他们兴风作浪和整你时的资料。

第四,有时吃些小亏也无妨。“小人”有时也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了你,如果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但讨不到公道,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恨己。不是有句话叫“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嘛,与其得罪他,为日后埋下祸根,不如吃点小亏,忍了吧。

第五,平时一定不要落下什么把柄在小人手里,如果有一天,他造谣生事,你才能身正不怕影子歪,这样流言才会自生自灭。

第六,小人终归是小人,他在公司里,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说不准哪天就爆炸了。所以,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最好还是请他离开公司。

从古至今,人们对小人的痛恨有增无减,领导应该从中看出一点道理。领导要防小人、近贤人,最重要的是要头脑清醒、心明眼亮,辨别出小人与贤人,这样就不会轻信小人,小人也就无法兴风作浪。

6、对有能力却不服管理的刺头念念“紧箍咒”

在西游记里,唐僧的三个徒弟里,孙悟空的能力是最强的,每次遇到险境都是他化险为夷,可以说他是唐僧取得真经的最大仰仗。然而,这猴子的使小性子也经常让取经之路发生偏离,唐僧很头疼。怎么办?观音菩萨给唐僧提供了风险控制工具“紧箍咒”。正是因为它,使得孙猴子老实了很多,取经大业才得以顺利完成。

对于这类神通广大、能力超群、勇担重任、业绩不凡的孙悟空型员工,企业本是求贤若渴,毕竟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无论一个企业处于什么阶段都迫切需要能够为公司创造突出业绩的员工。但一旦招聘进来,又会发现他们个性鲜明,桀骜不逊,不服约束,惯于我行我素,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工作评头论足,指三教四。他们这种特立独行的工作风格令管理者们爱恨交加,却又不知所措。

制伏“孙猴子”型的下属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唐僧那样念念“紧箍咒”,也许每位“带刺员工”的上级主管,也都希望自己手中也能有个“紧箍咒”,关键的时候念一念,让那个桀骜不逊的家伙附首贴耳,乖乖听命于已。但这个紧箍咒可没有菩萨帮忙,所以要掌握它就有了一定的难度。

这类人很多时候,可能是无意的,扮演了一个“组织破坏者”的角色,他可能会因此而造成其他同事的反感,也可能因为与其他同事越走越远而成为团队冲突的源头。

小郑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资深业务员,因手头握有大量的客户资源,总认为自己能力超强,对其它同事都不放在眼里,而他又“欺负”自己的顶头上司赵经理年纪轻,处处与之作对,甚至顶撞,不服从管理。

在一个团队中,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个傲慢自负的主儿,他们仗着自己在某方面有一定的特殊优势,比如更高的学历、更强能力、更独到技艺、更丰富的经验等,而产生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体现为高傲、自负以及野心勃勃。比如,他们不屑于和同事们做交流和沟通,独立意识很强,协作精神不足,不把领导放在眼,甚至故意无条件地使唤别人以显示自己的特殊性。

管理者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是解聘一个能力强但不服管的工作人员,还是同他找到共同语言?美国著名将军麦克阿瑟留下过这样一句名言:“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企业中能力超强的刺头员工是很有用的。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成为公司的骨干,而不是一怒之下让他们走人。

这类刺头之所以傲慢就是认为自己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都强,以致轻视别人。因此,作为领导者要在技术的某一方面显示出自己更强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在技术上是专家,在管理上是行家,用实力去征服他,让他认识到天下不只有他最大,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以此打压他的傲慢气焰。

上海一家家具公司的生产部的杨经理非常自负,对他的上司林副总很不满。有一次,机器设备出现故障,杨经理现场指挥,急得满头大汗却未能解决。林副总到现场后,四周巡视了一遍,告诉杨经理修理的程序和方法,机器故障立时解决。杨经理向他请教,他深入浅出地将该问题进行了阐述,杨经理从此对林副总佩服得五体投地。

另外,管理者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制伏这类下属:

第一、动之以情

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后,使得孙悟空感觉师傅对他有再造之恩,这就为唐僧对孙悟空的管理奠定了基础。可见再桀骜不驯的人也是有感情的,也是懂得感恩的,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真心关爱下属,关心下属的日常生活,尤其对于“带刺员工”生活中的重要关键事件,如孩子就读、爱人就业、家中的生老病死等大事情,一定要鼎力相助,有恩于他,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心存感激、敬爱、佩服之情,这样,“带刺员工”就不太好意思经常唱反调了。

第二、明确规则

管理者一方面让刺头下属爱自己,同时更要让他怕自己,这样他才能心服口服的服从于自己。要达到这个目标,管理者就需要借助公司制度的权力,让“带刺员工”逐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孙悟空在刚加盟取经团队时,不懂规则,经常做出出格之举,后来,幸亏观音菩萨及时地提供了提升唐僧领导力的紧箍咒,如此以来,恩威并举,时不时念一念紧箍咒,即使是当年大闹天空的孙悟空,也得乖乖跟着唐长老西行去了。

因此管理者的一个任务就是制定工作规则,慢慢规范孙悟空类员工的行为,提升他遵守纪律的意识。

第三、充分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