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投资策略全书
4517000000035

第35章 从企业前途的角度投资(6)

大部分的银行不会借钱给以靠收利息为主的买主,所以商业标的通常都是从企业远景的角度来买卖。

居住用的不动产投机性会更浓,购买的人买了一栋公寓之后,就必须付出比他们租金更高的贷款金额。

因此任何一位投资者,都必须付出高额的头期款,以取得银行的信心。这是因为银行是从企业远景角度贷款,他们对于房子的赚钱能力非常敏锐,对房地产价格的涨跌较不关心,银行所关心的是。不动产所能带来的收益,是否能付清利息。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投机的商人希望不动产的价格会上升,未来他就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卖出,他就像买旗舰车的人较不关心这栋房子现在能赚多少。只关心将来能够卖的价格。

而在股票市场上,每天都因为从企业远景角度的投资,以及人心的贪婪投机而使得个人公司中的部分利息,受到拍卖的命运。从企业远景的角度来看,大公司多寻求购买整个公司以增加营收,从投机的角度来看,许多个人的投资者,以及不少共同基金都是从乐观的期望和贪婪的角度出发。

证券卖出的价格,并不是这个公司价值的指标,有的时候这个公司真正的价值不止于此,有的时候,也可能没有这个价值。股票市场就是由人和一些公司或者是共同基金所组成,他们是由两股相反的力量在较劲,这种两极的态度一个是从严谨的企业远景角度投资,一个则是从恐惧和贪婪的角度投资。

就是这种投机心理才会把证券推往颠峰,然后又因恐惧而摔落谷底。从企业远景角度来考量,才能够把颠峰以及谷低的股价拉回。RJR奈比斯科公司在1988年,是以每股45美元卖出,每股配息5.92美元,而且债务非常少。长久以来,它的营收成长非常快速,因为烟草的生意利润非常高,然而大众对这个公司的印象非常差,因为有不少的消费者因为自身的健康受到损害,得了癌症而控告它。股票市场有鉴于此,于是它们的股价就无法提升。

然而奈比斯科公司的管理阶层,看到股价一直无法攀升,认为他们可以借到数10亿美元,来买下所有的股票,就能够完全控制公司。然后再用公司流通的现金,去偿还他们所借来的数10亿美元。看到这个机会,管理阶层就组成了一群投资者,尝试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取得数10亿的贷款,这些由管理阶层组成的投资人,决定以75美元一股,买回所有发行的股票。也就是等于付出170亿美元买下整个公司。这有点像买下一栋商业大楼,把新的标的物产生的收益付给卖主,再把租金付给银行。

对奈比斯科公司的例子而言。管理阶层所组成的投资人以买土的身分出现,买下整个公司,然后把它抵押,取得的款项付给原先的股东,再利用流动的现金付给银行。这个非常聪明的游戏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投资大众受到恐惧因素的影响而超卖股票,使得股价下滑,而管理阶层所组成的投资者,知道这个公司从企业远景角度所具有的价值,于是紧紧捉住这个机会,把股票因恐惧而引发卖压的45美元一股,推升到从以企业远景角度考量的75美元一股。

事情原本进行得很顺利,结果中途杀出了借贷收购公司KKP,他们认为这个公司的价值不止于此,于是取得一些银行的同意,以大约28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家公司,后来KKP运用RJR公司的流动现金,再加上卖掉其他几家子公司的收益,付出了头款。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开始转亏为盈,而且付清了大部分的债务(想象KKP这样的借贷收购公司所组成的投资人,他们找到了标的物买下整座没有公款的大楼,然后运用大楼的租金来付清银行的贷款,但是除了商业大楼之外,像KKP这样的公司会去寻找没有多少付债的标的物,或是股票市场低估的公司,然后买下它。)

格雷厄姆在1951年“证券分析”一书中写道:一般而言,股票市场会低估正在诉讼的资产并高估负债。因此有心进人这些市场的人士。就有机会以低于它们真正价值的价格买进,而在诉讼标的物经过处分之后,获取极高的利润。

RJR公司是一个大众因恐惧而低估它的资产,又因恐惧而高估它的负债的一个标准的例子。这种例子造成RJR股票的卖空,然后从企业远景角度去看的人士,发现他的价值,而愿意以远超过股票市场所评估的价格买下它。

请注意,这并不是说从企业远景角度来看,就不会受投机心态所影响,然后以过高的价格买下一项标的物。只要管理阶层被自我所蒙蔽,且想要扩充版图的贪念太大,就容易忽略企业远景角度的合理投资。

六、注意投资标的的价值

估算实质价值之前,我们必须了解预估现金流量是怎么回事。对于企业而言,预估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可能就是获利。为什么即使是同产业的公司,有些公司长期下来就是比其他公司赚饯?

开公司并不难。个人积蓄、贷款和商业信用贷款加起来,通常足敷开一家小公司所需。就算是占有市场一定比例的大公司,也会吸引资金雄厚的新公司或企图延伸触角的公司加人竞争。不过,有些公司几十年下来,就是能提高获利能力并让股东得到高报酬。我们用巴菲特的洞察力,再加上麦克·波特的原则,就能明了个中原因。

请大家再想一想企业的帐面价值,也就是厂房、营运资金和现金。美国运通的帐面价值是85亿美元。盈余19亿美元。奇异电气(General Electric)或大银行为何不跟随美国运通,也投资信用卡业来分一杯羹?毕竟,美国运通的投资报酬率高达22.4%,比免税的国库债券高两倍多。美国运通当然有竞争对手,但因为增值的方法让对手难以模仿,以致于报酬率始终领先同业。美国运通为何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寻找长期下来能把获利提到最高的公司,你必须检视下列三个关于价值的问题,包括(1)该公司是否增值在顾客身上。(2)管理阶层为顾客创造价值吗?(3)公司是否为股东创造价值。

(一)该公司是否增值在顾客身上

家公司的盈余,是成本(包括资本)和出售产品或服务所得之间的差额。因此,这家公司如果能持续以较竞争对手低的成本生产或以较高的价格出售,长期下来可以把盈余增加到最大。

在现实世界中,假如某一家商店愿意打五折,别的商店会打四折。如果你在墨西哥设厂,你的对手会在秘鲁设厂。因此仅少数企业能长期保持成本优势,大部分的产业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公司增加盈余的长久之计,是提供让客户重视又不容易从其他公司买到的产品。例如当天气热,大家想吃冰淇淋时,可能愿意多付点钱买来吃,可是现有的竞争者(目前已存在的冰淇淋店和贩卖车)和可能加入的对手(如果冰淇淋好卖,其他人也会加入抢生意),使得商品随处可以买到,价格无法攀升。在许多产业中,客户希望买好东西,可是没有人愿意付很高的价格。接下来探讨波特对生产者一买方关系和阻止新竞争者加入的理论。

1.波特的顾客论

策略大师波特认为,公司只要具有下列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情形时,就可能掌握住顾客:

(1)替代的产品不多

(2)营业额不被单一顾客所垄断

(3)公司的产品只占顾客所有采购物品的一小部分

(4)公司产品和竞争者有区隔

(5)顾客转换供应商的代价过高

巴菲特目前的大宗投资中,有许多符合上述条件。吉列和可口可乐是大型的消费产品公司,它们的产品只占顾客所有采购物品的一小部分。大致而言(不计人批发商),顾客都是散户,不会团结起来讨价还价,且产品本身也都和对手(百事可乐)以及替代产品(水或柳橙汁)有所区隔。

2.波特的市场介入障碍论

若公司的产品吸引顾客,顾客就愿意付高价购买。那么,是什么因素阻止新竞争者加人,不至于压低价格?

若产业具备巨额的经济规模,新竞争者要达到现有厂商的成本结构,可能要投入巨资、承担风险。

品牌和顾客的忠诚度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累积的。

创设时需要大笔资金的产业,例如汽车制造业,会吓退必须筹募资金并承担风险的新竞争者。

更新商品可能所费不赀,可能是实际成本(经销商若接受新品牌冰淇淋,可能必须添购冰箱),也可能是心理障碍(如果大家对现有的冰淇淋很满意,很难说服他们尝试新品牌)。

现有的经销商可能被现有的产品绑住,新竞争者必须开发新的行销通路。

新竞争者难以突破或模仿现有的专业技术、专利或独家供应协定。

政府可能管制新竞争者进入。(许多传播媒体就受限于政府法规)。

大家或许会认为,能成为独占企业最好,然而实务上,大部分的独占事业受政府严格管制,以致于无利可图或订定价格的能力严重受限。

3.评估企业的成长性

从没落的产业中赚钱并非不可能--香芋公司在需求逐渐下跌情况下,多年来仍能增加获利(因吸芋者的忠诚度高,芋瘾又大,香芋公司可以提高售价来弥补需求减少)。不过,成长中的产业要增加获利就简单多了。费雪认为,有些公司的管理阶层既幸运又能干,有些管理阶层幸运则是因为他们能干,两者有所不同。前者的幸运来自经营的产业不断成长、竞争不激烈、新对手不易介入等,后者则必须完全依赖自己的才能。管理阶层的良莠是第二个关于价值的问题。

(二)管理阶层会为公司创造价值吗?

对于投资标的的管理阶层,你要检验两个问题--他们称职吗"他们诚实吗?称职当然是任何企业的管理阶层必备要素。我们要确定该公司具有长期竞争优势,而且现任的管理阶层能把优势提高,巩固并光大比别人更能获利的因素。成本也应列人考虑。管理阶层是否努力维持并取得成本优势?放任成本上升,然后以“特殊成本”为借口的管理主管,通常能力不如在设计制程中尽量压低成本的主管。

接下来不妨比较这家公司和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业绩成长模式、产品研发力、相对毛利、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这些指标长期以来的走势如何,现在的管理阶层上任后有何变化?巴菲特认为,管理阶层的要务之一是正确分配资金,这一点是投资时需考量的重要课题。

诚实问题也不可轻忽。你是投资人,不是主管,也不是会计师或私家侦探(但你还是该有合理的怀疑)。某方面来说,公司主管是你的合伙人。你提供资金让他们赚取生活费,换取可观报酬。如果这层关系不平衡,而且好处偏向他们,不论是因为诈欺还是酬薪过高,都不正常。你有权利得知公司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公司将采取什么对策。董事长的年度报告通常对未来过于乐观,对过去的失败则检讨不足。如果管理阶层无法向投资人坦承问题,你能相信他们有能力和勇气解决问题吗?你可以这么问自己:“如果他们是别的身分,例如投资顾问或想要借钱的朋友,你愿意相信他们吗?”

不管这个产业多好,公司管理阶层多能干,对投资人真正重要的是报酬率;这里的报酬包括股利和资金增值。我们试着不用市场现值、股价记录或涨跌幅,来建立估计实质价值的模型。我们用业绩表现评估管理阶层的能力,而不用股价的变化。将通膨列入计算后,获利有无大幅增加?公司获利增加,是否纯粹是因为资金保留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