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工具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复杂的战局中,任何一项优于对手的军事工具都会发挥巨大的惊人的作用。在人类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出现过的军事工具也不胜枚举,其中的一些不仅发挥的作用不可思议,它本身也是一个千古之谜。
秦王朝兵器之谜
秦王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始皇灭六国,结束500多年的战乱,创立了万世基业;秦二世,秦始皇的接班人,也是秦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秦始皇与秦二世,一个建立了秦王朝,一个做了亡国之君,秦王朝只经历了两代帝王的统治,就走向了灭亡秦,谜一样的国家,史无前例的统一和之后十几年内的急速衰落都令人无比诧异。
血色青铜-铸就辉煌霸业
摧城拔寨,无往不胜的秦王朝之所以能够在战乱之中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很多。在史学家司马迁眼中,秦军是一支剽桿、残忍的军队。他记录了秦军极其黑暗的一面。长平之战,赵军战败投降。投降后的赵国士兵除了240名年龄较小的被释放之外,40万俘虏全部被活埋,整个战役赵军45万人死在长平。而在另一部历史文献《战国策》中,当时一个谋士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史书中的秦军离野蛮只有一步之遥。
兵器,是决定战斗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拥有了具有杀伤力的兵器,无疑是如虎添翼;而没有合适的兵器,损兵折将,甚至溃不成军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能够建立大统一的封建帝国,兵器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究竟强大的秦军使用的是怎样的兵器?与其他国家军队的兵器相比,秦军的兵器是否更胜一筹?两千多年前的河南省的西平县,是韩国的冶铁中心,铁器的生产在当时已经有一定规模。而在河北易县出土的一把燕国铁剑,锋刃部分已经达到’了今天高碳钢的硬度!不难发现,在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铁,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令人费解的是,一统天下的秦王朝虽然也处于这一时代,但却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铁器要比青铜器更加坚硬,绝对是制作兵器最佳的选择。那么秦军为什么放弃质地坚硬的铁兵器,而采用了相对“软弱”的青铜兵器呢?为什么使用青铜兵器的秦军依然能够攻城拔寨,无往不胜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刺杀”事件--荆轲刺秦王,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会发现秦王朝青铜器的与众不同之处。
千钧一发之际秦王的宝剑为何迟迟不出鞘?
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正当强悍的秦军准备消灭燕国的时候,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的地图来到秦国,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才是荆轲真正的目的。在荆轲刺秦的千钧一发之际究竟出现了怎样的情况,荆轲为何会功亏一篑·秦始皇又是怎样逃过这一劫的呢?兵器宝剑在其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关于这次著名的“刺杀”事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相关的记录: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这里有一个信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那就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秦王的剑居然拔不出来了。这难免令人匪夷所思,司马迁对此的解释是:“秦始皇的佩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
众所周知,青铜材料容易折断,并不是制作兵器的最佳原材料。但是,在铁出现之前,青铜绝对是兵器原材料的不二选择。也正是由于青铜自身的这一弊端,青铜制成的剑一般都是短剑。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几乎已经是青铜剑的极限。最负盛名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宝剑,全长也不过55.6厘米。可以想象,如果是这种长度的佩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秦始皇宝剑的长度难道已经超过了勾践的宝剑,在危急时刻居然无法及时地拔出鞘?对于司马迁的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也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马俑坑的黄土中出土的一把青铜剑,似为我们解释了秦始皇为何不能及时地将宝剑拔出来这个谜。这是一把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的青铜剑。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的奔跑当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司马迁记载:在一个宫廷医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住晃动不已的剑鞘,最终才拔出了佩剑。
弩短剑为何偏要加长
既然青铜长剑有如此多的弊端,那么秦始皇为何还要使用佩带这样的长剑呢?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古罗马军团在血战中总结出一条规律:
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致死而砍致伤。比对手的剑长出大约30厘米的秦剑,显然在格斗中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说加长剑身并不困难,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如果剑身过长宝剑就很容易折断。那么,秦人用什么方法才能让长剑不易折断呢?难道说,正是由于对格斗技巧在认识上的突破才使得秦军致力于青铜长剑的研制、开发与使用?
锡,在青铜时代,绝对是铸剑的关键。只有在铸剑的过程中加人适量的锡,才能保证青铜剑坚硬而不易折断。如果锡放少了,剑会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却容易折断。我们通过对秦剑作的化学定量分析得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这种设计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在得到加强的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会过于沉重,这就保证了秦的青铜剑足够坚硬耐用。
可以说,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据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只一击就使刺客荆轲倒地不起,燕国也随后灭亡。
抵御匈奴的神奇远射兵器--弩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匈奴虽然从来不是历史的主角,但是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曾离开人们的视野,是绝对意义上的“黄金配角”。早在两千多年前,在秦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就成了秦军主要的对手。
在秦军进行统一战争的时候,匈奴骑兵乘机南下,侵占了黄河以南大面积的土地。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成了令秦始皇头痛不已的问题。对于以步兵见长的秦军来说,匈奴骑兵的优势显而易见,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的时候,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
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秦军击溃匈奴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然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据此复原的秦弩,我们不难发现与弓不同的是,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的任何一种弓。如此厉害的武器,在发射的一瞬间是怎样保持稳定性,怎样能够精准地击中目标呢?
毫无疑问,完全依靠射手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的瞬间,弩肯定就会抖动。而在真正的射击训练时,击发的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
望山--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
现代武器,都有十分精准的瞄准系统,而秦军的弩除了拥有灵巧的机械传递系统以外,也有一个为了保证射击的准确性而设计的构件--望山。弩机上的望山,在上弦时可以自动地把扳机重新调整到击发的位置,当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参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抛物线轨迹就可以准确命中敌人。望山,很可能就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准系统。
公元前214年,秦军发动了针对匈奴骑兵的全面战争。仅仅一年的时间,30万匈奴骑兵就被彻底击溃,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归秦国。
秦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弩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对马背上的匈奴骑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国兵书经典《武经讲义》中说:弩是对付古代游牧部落袭击最为有效的武器。持弩的秦骑兵射击的准确程度是匈奴人的弓无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挡不住弩箭强大的穿透力。青铜弩机的设计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对于匈奴人而言,这种机械装置太复杂了,他们很难装配或仿制。可以设想,在茫茫草原上,匈奴骑兵还没冲到眼前,强劲的秦弩就密集准确地击中了战马和骑手。
青铜箭头--古代的子弹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考古人员认为,这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入人体。
与之相比,带翼箭头虽然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为了使箭头在飞行的过程中不偏离目标,秦军对他们的箭头进行了“改革,秦军取消了三棱箭头的翼面,从而使射击更加精准。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结果发现:秦军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对于“流线型”这个概念,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流线型”的影子,如6流线型的汽车、飞机,当然还有流线型的子弹,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而秦军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二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可以说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秦弩,连同它配备的弩箭,在那个时代很可能是技术含量最髙的武器,它使秦军的攻击力大为加强。也许正是由于秦军拥有如此出类拔萃的武器,才打败了强大凶桿的匈奴军队。
秦兵器制造业--标准化生产,金字塔式管理
湖北是楚国的旧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把秦剑。细长的秦剑和当年楚国的青铜剑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陕西兵马俑坑中的秦剑却完全相同。
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
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经过对秦军箭头金属的分析,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这就意味着,秦军在南征北战中,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手的所有箭头,都具有同样的质量。
难道说,地处秦国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制性地按照某个固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兵器吗?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难道在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他们的军工业就巳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标准化生产
在两千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的有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由于制作得十分标准,秦军使用的弩机,它的部件应该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他兵器虽然也可以互换,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其实并不很高。
不同的兵器,有不同的作用,当然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有优劣之分。相信秦始皇也希望把自己最优秀最辉煌的一面展现在后人面前,因此兵马俑坑中发现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尽管按今天的工业标准看,这些兵器的标准化仍旧是比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秦人执著于统一标准,肯定是为了保证所有秦军战士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良的兵器。
秦军的兵器制作得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要手工: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的难度;而戈的圆弧部分加了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的表面也完全对称。仔细观察戈的圆弧处,打磨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手工打磨,会有交错的磨痕,是由锉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这些磨痕没有交错的痕迹。专家推测,秦军青铜兵器的表面加丁很可能是用砂轮实现的。两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轮还有待考古证据,即便是用砂轮,靠手的感觉来完成这些弧形表面的加工,要让成千上万件兵器达到同一个标准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让专家更为迷惑的是,某些天才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马俑坑中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的质量。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而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为一支100万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了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十年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兵工厂,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金字塔式管理
《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那么,在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兵器上是否刻有人名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的确刻着一些文字。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难道吕不韦就是秦始皇兵马俑最高的“兵器监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