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残碑,敕飞宇,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台死,可怜事去原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渡狱!
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体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彼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139年,宋金议和成立,在承诺了一系列的屈辱条件后,金人归还了徽宗的棺木以及赵构的生母韦太后。至于还活着的钦宗,高宗根本没有提过归还的要求,钦宗只得以囚徒身份老死他乡了。
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我们的耳边仍然回荡着岳飞的那首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卑事成争表鮮之链
成吉思汗铁骑之谜
成吉思汗(1162-1227年),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成吉思汗是他的称号,他的真名叫铁木真,意为“钢铁”,姓孛儿只斤,蒙古乞颜氏。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个在国内外史学界、政治界乃至平民百姓中很有争议的人物。
七八百年以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位伟大人物,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名言与论著。
蒙古骑兵向来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攻城掠地,少有败绩。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征服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只有100多万人口、10多万军队的民族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刺子模和欧洲联军。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是什么?成吉思汗为何能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攻取那样广大的地区,并且攻必取,战必胜呢?西方史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时蒙古军队的武器比别人更精良而且更适合于实战使用;成吉思汗兵制比较完善,军纪严明;将领多巧于计谋,擅长兵法和战略。”《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234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所以,蒙古骑兵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快速灵活,当然所向披靡,无可匹敌。
蒙古骑兵都是当时训练得最好的士兵。他们从小就被送人戈壁沙漠中严厉的学校,进行严格的骑马射箭训练,因此,他们成为具有坚韧的耐力和毅力的老兵,具有驾驭马匹和使用武器的惊人本领。他们很能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〇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他们体格强壮,只要一点点或者根本不需要医疗条件,就能保持健康,适应战斗的需要。各单位的指挥官都是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在战场上英勇的表现选出的。
他对自己的部队拥有绝对的权威,同时受其上级同样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随时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人人都能严守不怠,纪律已形成制度,这在中世纪期的其他军事组织是不可能有的。
在作战原则和战法上,成吉思汗部队的机动性从没有其他的地面军队能与之匹敌。13世纪,欧亚等国的军队多以步兵和重骑兵为主,而蒙古军队却是清一色的轻骑兵。轻骑兵具有突击力强、灵活多变的特点,适合远程奔袭。重骑兵防护性能好,机动性差,适合阵前对抗。所以,蒙古军的轻骑兵,恰如“二战”中机械化部队,它常以绝对的军事优势,迫敌解除武装。这就使成吉思汗时代所营造的战场,完全是一种飓风式战场。如果把它与“二战”中德国的“闪击战”作对比,就会发现在成吉思汗指挥的战争中有与德国“闪击战”相似的内容。当时欧洲人对成吉思汗子孙的惧怕,从某种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因为并不清楚蒙古人为什么不可阻挡,有人甚至把蒙古军后来因窝阔台去世而退兵之举,归结于他们教皇和皇帝的英明。后来法国的拿破仑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蒙古军西征,不是亚洲的散沙在盲目地移动,而是有严密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由于他们比对手更快因而才能所向无敌。
此外,蒙古大汗还有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蒙古兵学中的大迂回战略,它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在长期的征战中所形成的作战韬略之一。蒙古军的迂回战略源于蒙古族的围猎。他们把围猎中的技艺,娴熟地运用到战争中,许多坚固的城堡,变成了他们围困中的野兽。因此,蒙古军队大迂回战略的突出特点是:它不以击溃敌人就算达到战争目的,而是用猎人那双狡黯、深邃的眼睛,盯着敌人的后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将敌人包围,从不给对方留下一条逃生的出路。即使留有一条生路,那完全是一种战术运用。这种大迂回战略,与古代其他军队的进攻方式大相径庭,它不直接对敌列阵挑战,而是更讲实际,手段更隐蔽。并力图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计谋”将对方制服,与孙子的“诡道”思想一脉相承。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能在脱离根据地作战的情况下屡建奇功,就在于它“羊马随征,因粮于敌”。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蒙古军队有一套独特的、与此不同的后勤保障体系,从而保证了蒙古军队的远征。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物合一,完全是受生存条件的驱使。蒙古人行军打仗,以反牲畜走到哪里,人跟随到哪里的游牧常规,而是军队走到哪里,羊马也驱逐到哪里,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队的军需供给问题。《蒙鞑备录》记载:蒙古军队“食羊尽则射兔鹿野豕为食,故屯数十万之师不举烟火。”这说明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自带食物耗尽时,依然有强大的野战生存能力。正因为有了超常的生存潜‘力,与敌较量就有了超常的战斗力,战争机器也有了连续运转的动力。
关于成吉思汗的铁骑,还有一个让人难解的谜就是:成吉思汗已攻下大半个欧亚大陆,为什么强大的蒙古骑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内,并很快撤军了呢?
据《元史》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当年成吉思汗的部队攻到印度河,遥见河水蒸气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不能入口。这时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瑞兽名叫角端,是上天派来儆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奉承天意,没有行进,回马班师。八剌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率军返回蒙古。
关于这段史实的记载有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但有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那是耶律楚材牵强附会,借怪兽的叫声规劝成吉思汗班师的手法。关于蒙古骑兵为何唯独不取印度的具体原因,因历史久远,已无法准确考证,所以只能是个不解的谜。
不管如何,成吉思汗和他的铁骑统一了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代天骄将草原的旋律借助雷鸣般的马蹄传到了西亚东欧,奏出了宏伟的乐章……
纳粹战犯赫斯之谜
他曾是希特勒的忠实助手,早年追随希特勒,为纳粹党在德国的兴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二战中也曾叱咤一时,不可一世。他就是德国纳粹党的第二号人物--鲁道夫·沃尔特·理査德·赫斯。鲁道夫·赫斯1894年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是一名飞行员。1917年,他在前线司令部碰到传令兵阿道夫·希特勒。六年后,希特勒因慕尼黑啤酒馆暴动而被囚于兰德斯堡监狱,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赫斯,特意从奥地利回来和希特勒一起吃官司。在狱中,希特勒口授、赫斯记录整理,写成了一部日后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书:《我的奋斗》。从此希特勒视赫斯为心腹,自1923年纳粹党发轫起,赫斯就是希特勒的私人秘书,1932年任纳粹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当选国会纳粹党议员。1933年4月,被希特勒委为纳粹党副领袖,积极支持希特勒扩军备战。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进攻波兰后,赫斯又被指定为希特勒的继承人。
1941年5月10日下午,47岁的纳粹德国二号人物鲁道夫·赫斯与妻子伊尔莎匆忙告别,之后单独驾驶战斗机飞往苏格兰。当晚,飞机坠毁在苏格兰,赫斯伞降在汉密尔顿公爵住宅区所在的格拉斯哥附近。首相丘吉尔先后安排内阁成员西蒙、比弗布鲁克以及汉密尔顿公爵等人去会见赫斯,并向美国总统罗斯福作了通报。赫斯对汉密尔顿公爵说,他“肩负着一项人道的使命”,他说,“德国并不想打败英国,而是希望停止战争。”“解决的办法是,英国应该让德国在欧洲自由行动,而德国让英国在英帝国范围内完全自由行动。”丘吉尔战时内阁未予理踩,并把他投入了监狱。纳粹政权垮台后,赫斯被移交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准备和进行侵略战争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赫斯为什么有此惊人之举?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个谜。有的说他是神经错乱,有的说是因失宠而出走,有的说飞往英国的是假赫斯。那么真相如何呢?
赫斯在狱中度过他90岁生日之际,他的儿子沃尔夫·赫斯出版了《我的父亲鲁道夫·赫斯》一书,他的解释是:其父亲确是携带了一份详细的“和平计划”飞英的。希特勒对赫斯说,一旦“和平计划”失败,柏林就宣布赫斯犯了神经错乱症。这场闹剧既然是希特勒亲自导演的,作为忠实门徒的赫斯当然要逼真地演下去。在长达217天的纽伦堡国际法庭审判过程中,赫斯时而假装丧失记忆,时而装疯卖傻,甚至和戈林等昔日的纳粹战友面对面时,他也坚持说不认识他们。盟国组织十名医生共同对他进行检査,得出结论:“没有正当理由说他精神错乱”。因此纽伦堡国际法庭说,“如果不能受审,他可能再也不能到法庭来,而且很快与其他被告分开”。赫斯大吃一惊,站起来说道:“庭长先生,从今以后,我的记忆力对外界将恢复正常。”他承认自己有意愚弄了律师和医生们。
而赫斯的妻子伊尔沙·赫斯认为丈夫的行为纯粹是自主行事,“可以肯定的是……我知道我的丈夫有清醒的头脑,自由的意向,没有被委派或事先请示过希特勒。他是自愿作出牺牲的,他那失去平静的思想中除了和平外别无其他。”德国两位历史学家亨里克·艾伯勒和马蒂亚斯·乌尔根据前苏联对希特勒的私人副官和贴身男仆的审讯记录写出的新书《希特勒秘密档案》中,也认为希特勒对赫斯出走一事事先一无所知。
近年的一些研究认为,赫斯的出走是中了英国人的“圈套”。由于包括希特勒在内的纳粹高官一直对占星术、玄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赫斯对占星术更是深信不疑,所以英国反间谍机关苏格兰场决定通过占星术对赫斯施加影响,并最终促成了他的出走。苏格兰场早已掌握了赫斯想通过汉密尔顿公爵影响英国国王,使两国缔结和约的企图。他们密切关注着赫斯的老师兼占星家豪斯霍夫尔、赫斯的“神秘和占星事务顾问”施特拉特豪斯等人的动态,并预测赫斯在听取占星师的预言后,将要采取什么行动。不久,苏格兰场开始抛出一些赫斯应该与汉密尔顿取得联系的含含糊糊的暗示,他们相信,赫斯的占星师也许能够感觉到这一信息。苏格兰场的占星师依照德国占星家的预测方法得出结论:1941年5月10日,6颗行星将在金牛星座与月球相聚,这次罕见的行星会合,将是达成一切愿望的“黄道吉日”。果然,赫斯钻入了英国人的圈套。1946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裁定赫斯犯有“准备和进行侵略战争罪”,判处其无期徒刑。
尽管上述说法似乎都有确凿的证据,但也都存在不少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人们要想知道此事的真相,还要等到2017年,那时英国才会解密有关赫斯的历史档案。
另一个关于赫斯的谜团就是他的死亡之谜。赫斯于1987年8月17日在西柏林斯潘道监狱突然死去。然而他的死亡却成了人们不得其解的谜:西欧国家围绕赫斯之死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是假赫斯还是真赫斯的问题曾引起很大的争论。
英国前军医、历史学家休·托马斯在1989年出版的新书《赫斯:两起谋杀案的故事》中披露,赫斯是因同一起推翻丘吉尔首相的阴谋有牵连而被暗杀的。
赫斯之子沃尔夫·吕迪格尔·赫斯干1988年5月则说他的父亲是被害的。
1987年8月17日,英国驻西柏林军事当局宣布,鲁道夫·赫斯当日下午在西柏林的英国陆军军医院死去。据说那一天赫斯被扶到院里凉亭中休息,后来监护人因事离去,等他们过了一会儿回来时,发现赫斯脖子上缠着一段电线。赫斯当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但已经死去。英国陆军医院解剖了赫斯的尸体,确定赫斯是窒息而死。后来有消息说发现了他留给家人的条子,从而证明赫斯是自杀。不过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西方新闻界为此闹腾了一阵子,后来不了了之。在重重疑团中,赫斯的尸体于1987年8月交给其家属,运回家乡埋葬。
事后,赫斯儿子、律师赛德尔说英国有人在掩盖赫斯之死的真相。
验尸时赛德尔在场。他认为有充分证据证明赫斯是他杀,因为被人勒死和自尽吊死的痕迹是完全不同的。
托马斯则提出了更加扑朔迷离的说法,说这次的死者是冒名顶替的假赫斯,真赫斯早在1941年5月到英国履行其所谓的秘密和平使命途中就被暗杀了。他的《赫斯:两起谋杀案的故事》中的第一起谋杀案写的就是谋杀赫斯的情况。赫斯被暗杀后,希姆莱选派了一个和赫斯长得极像的人,英国当局便把他当作真赫斯关押起来。托马斯说,1987年死的正是这个赫斯。
赫斯的儿子沃尔夫·吕迪格尔·赫斯却不同意托马斯的说法,他说1987年死去的赫斯是他的父亲,而且是他杀。所谓父亲给他留的条子是伪造的。盟国的一个外交官把托马斯的说法斥之为“纯属胡说八道”。
近些年来,由于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西方盟国一直要求释放赫斯,但苏联认为赫斯罪恶累累,应该终生监禁。据说,苏联于1987年曾表示不反对释放赫斯,于是有人害怕他说出在英国的一些上层联络人,进而暴露一起试图推翻丘吉尔首相的阴谋。所以策划了暗杀计划,用电线勒死他。
赫斯死了,留下的悬案迄今未了,围绕赫斯之死而引起的又一轮争论,将会得出什么样的结局呢,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杀人魔王海德里希失踪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