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4515900000019

第19章 拥有真智慧大智慧,得幸运之福报(1)

佛说,拥有真智慧大智慧者,必得幸运之福报。真智慧是财,大智慧是福。真智慧是真才实学,是能说能做,故能创造财富。大智慧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种洞明世事后的超然,故能获得福气。

拥有财富不如拥有智慧

从前,有一个富翁得了重病,已经无药可救,而他惟一的独生子又远在他乡多年,成了一名佛教徒。

当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近时,怕仆人侵占财产,便立下了一份令人不解的遗嘱:“我的儿子仅可从财产中先选择一项,其余的皆送给我的仆人。”

富翁死后,仆人便欢欢喜喜地拿着遗嘱去寻找主人的儿子。

富翁的儿子看完了遗嘱,想了一想,就对仆人说:“决定选择一样,就是你。”

于是,这聪明儿子立刻得到了父亲所有的财产。

个人的成败靠大脑,财富的获取靠智慧。智慧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谁拥有了智慧,谁就会拥有财富。

智慧本身就是财富。而且是最靠得住的财富,对人生影响最久远的财富。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智慧才能生生不息。财富可以流失,可能会一无所有,而智慧却不会流失,你的智慧会是你永久的私人财产。

人可以一时失却财富,却不能一刻没有智慧。失去财富可以再挣,而失去智慧你将无法生活得一天比一天更好。财富是智慧的体现,拥有智慧就拥有财富。而智慧并不只体现在财富上面,拥有智慧的人将会拥有的更多,甚至是你所要的一切。当你要创造财富时,先要创造你的智慧。有智慧的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财富和智慧是唇齿相依的,拥有智慧的人就会拥有财富;小智慧可以积累无穷的财富,开采人生的金矿。很多成功的商人,就是由一个小智慧发家致富。在精明能干的商人眼中,智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只有智慧,才是每个人的无价之宝,也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源泉。

感悟

拥有智慧比拥有财富重要,其实智慧里面就包含着财富,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智慧比财富更值钱,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能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会贫穷。

佛陀格言

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丈夫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他的妻子:第一、称赞对方的优点。第二、永远不轻视对方。第三、对她忠贞不二。第四、授予处埋家务的职权。第五、常送给她精致的服饰。

妻子应以下面五种方式来对待丈夫:第一、把家务处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帮助丈夫的亲属。第三、对丈夫忠贞不二。第四、聪明地管理和节省丈夫的薪饷所得。第五、勤劳而不怠惰。

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彬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使车轮转动。

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

把精力放在要事上

有个老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跟着一位老师傅在山上学手艺,没几年,年轻人就觉得自己已经学好了,于是想要下山。

师傅没说什么,只让他提来一只桶,并吩咐他把桶装满石头。年轻人很快就把石头装了进去。

师傅问他:“装满了吗?”

他点了点头说:“满了。”

师傅又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堆沙说:“那你再把那些沙子装进去,看还能不能装得下。”年轻人拿着沙子往桶里倒,沙子果然顺着石头的缝隙漏了进去。

这时,师傅又问他:“这次装满了吗?”

他自信地回答:“这次真满了。”

师傅不再言语,转身走进房子,舀出一瓢水慢慢地把水倒进了水桶,水很快就渗了进去。徒弟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最明显的寓意是让我们明白,做人做事应当谦虚,不自满,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丰富。现在,时间管理学家对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解释:如果说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那只桶,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放在桶里的石头、沙子和水,桶虽然大,但是容量毕竟有限。如果没有把最重要的东西先放进桶里,假以时日,它就会被其他的东西排挤出桶外。如果你因为做不重要的事情而耽误了做重要事情的时间和精力,那你付出的机会成本可就更大了。

佛说,不要关心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要把精力放在要事上。

很多人都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但一般人往往贪多求洋,这也要做那也想干,结果什么也没做成,什么也没得到。其实,成就事业之道关键在于专心,同一时间干一件事,深入进去,解决掉每个细节问题,基础牢固了,何愁不能成功?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将精力分散到好几件事情上,难免会顾此失彼。因此,希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要尽可能地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上,这样才会有所成。

所以,当你面前摆着一堆工作要做时,应问问自己,哪些最重要,对它们做优先处理。

你要决定工作的优先顺序:

1.重要而且紧急。这些工作应列第一位,必须立刻去做。

2.重要但不紧急。这些工作则在第一种之后。

3.紧急但不重要。

“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要务优于急务,选择优先速度”,这是高效工作的精髓。

感悟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精力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把精力放在要事上,不要在琐碎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一些成就。

佛心故事

如何看到自己

一位青年感到很困惑,他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称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那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大师说:“譬如同样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做两三碗大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可以卖出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勾兑后,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你自身有多少价值,完全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在智慧面前,任何问题都有解

陈述古是枢密院直学士。那一年,他走马上任到建州浦城县担任县令。

陈述古刚到任没几天,便遇到审理一宗盗窃案。根据案子线索,他派人将好几个盗窃嫌疑犯抓捕归案。可是这些人都拒不承认自己偷了东西,都说自己冤枉。于是,陈述古先让衙役把这些嫌疑犯带下去,再作计较。

第二天,陈述古将这些嫌疑犯全都带上来,他对这些人说:“你们中谁是真正的罪犯,本官自能查个水落石出。后院庙里有一口钟,它能分辨谁是盗贼,极为灵验。”他让下属将这些嫌疑犯一行人带到官署后院,陈述古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进去走到钟边,每人用手摸一下钟。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悄无声息;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时,钟会发出洪亮的响声。”

接着,陈述古亲自率同僚们先站在钟前围成一圈,闭目祈祷,十分肃敬。祭祀完毕,又用帷帐将钟罩起来。然后,命令抓来的嫌疑犯每人伸手去帷帐里摸钟。都摸完了,却没听到钟发出半点声响。那真正的盗贼心中窃喜,他混在这些嫌疑犯中庆幸自己聪明,躲过了大钟的检验。

可是,在出庙门时,陈述古命这些嫌疑犯一个个伸出手来检查,发现手上都有墨汁,惟独一个人手上没有墨汁。陈述古厉声喝道:“将此盗贼拿下!休得蒙混过关!”盗贼冷不防吓得心惊肉跳,自知已是逃脱不过,只得从实招认自己便是那个偷东西的盗贼。

原来,陈述古用帷帐将钟罩起来之前,已先命人将墨汁涂在了钟上。他判断那些人的心理,没偷东西的不怕摸钟会发出声响,而偷了东西的贼定然不敢摸钟,因为他惟恐钟会发出声响而暴露了自己,因此他的手上没有墨汁。那个盗贼自以为聪明,他伸出手去假装摸钟却并未摸,正好中了陈述古的妙计。

智慧,说白了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智慧办事,就是要用科学的思维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固然有一些系统化的方法,但是要想真正解决,仍须靠智慧,才能想出高明的解决办法,这是观察力、洞察力、决断力、说服力、谈判力、企划力的整合运用。

用智慧办事,需要灵动的思维,需要开阔的视野。佛说,开阔的视野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局限,灵动的思维可以激发我们把方法用活。运用智慧办事,还需要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打破思维的禁区。陈规陋习,旧框老条,使得一些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这也恐惧,那也害怕。畏首畏尾,很难成就大事。

感悟

我们要学会用智慧办事,用智慧办事,可以使山穷水尽变得柳暗花明;用智慧办事,可以使我们进入山不转路转、路不转水转的通权达变、天高地阔的境界。有了智慧,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佛陀格言

你们必须要有耐心,充满慈爱,而且具有服务的热诚。

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立刻会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接触世俗的事物,内心不被诱惑,没有忧愁,没有瑕疵,心灵安定,这是多么幸福啊!

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学会运用智慧

佛说,学会运用智慧,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领。

运用智慧,听起来好像是一件简单的事,但真正能做到善于运用智慧,成功运用智慧,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有的人聪明过人,有的人精明透顶,但这些离智慧的真正运用都还有一段距离,顶多算是聪明而已。聪明是小道,带有技巧性,只是微观上的具体处事能力;智慧是大道,是宏观上的洞察力。聪明是智商的层面,而智慧是情商、智商、心商、逆商的综合体现。因此,学会运用智慧,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领。

有这样一个招聘试题: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里有三个人在等车,一位是快病死的老太太、一位是救过你命的医生、一位是你梦寐以求的情人。你会载哪一位,并说明你的理由。选项是载老太太,因为救人第一;载医生,因为知恩图报;载情人,因为可能一辈子再也碰不到了。然而,二百多位应征者中只有一位被顺利录取,被录取的那位并没有说明理由,只有答案:“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载着老太太去医院,我留下来陪梦寐以求的情人等车。”听完,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是最好的答案。

其实,现实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生活也在时时刻刻地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许多人对于自己的既得利益看得很重,那无可厚非。可真要想能顺利、圆满地处理和解决好各种问题,学会运用智慧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也许就是一种成功者的胸怀和智慧了。

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营销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10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会兴奋万分。不过进入第11年、第12年、第13年时,营销额则停滞下来,但每月大体维持在同样的数字。董事会对此三年的业绩表示不满,召开经理以上的高层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有位年轻的经理站起来,对总裁说:“我有一张纸条,纸条里有个建议,若您采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给你薪水,另有分红,奖金,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对策,你还另外要求5.万美元,是不是太过分?”“总裁先生,请别误会,您支付我的薪水,让我平时卖力为公司工作,但这是一个重大而又有价值的建议,您应该支付我额外的奖金。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1分钱也不必支付。但是,您损失的必定不止5.万元。”年轻的经理说。“好,我就看看它为何值这么多钱?”总裁接过那张纸条,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的支票给那个年轻的经理。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在的牙膏开口直径扩大1毫米。”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试想,每天早晚,消费者用直径扩大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14个年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只是一毫米的问题,却让营业额增加了三层之多。这就是智慧的价值。很多时候,当你学会应用智慧的时候,你就能从众多的对手之中胜出。

感悟

生活中大多数人,总是自以为是,挟聪明而自负,往往毁于小聪明;而智慧则是一种鸟瞰的姿态,往往可以看透聪明,使聪明成为一个工具。聪明易学,智慧靠悟。运用智慧,是一门生活的艺术,也是潜心修炼的必然结果。

禅机妙语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创造机会的人是智者

对待机遇,有两种态度:一是等待机会,一是创造机会。而成功者不是等待机会,而是创造机会。

某音乐学院的一个大学生,被分配到某企业的工会做宣传工作。刚一开始,他很苦恼,认为自己的专业才能与工作不对口,在这里长期干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会耽搁,而且日久生疏,自己的专业也可能被荒废。于是他四处活动,想调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中去。可是,几经折腾,终未成功。

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但是,他发誓要改变“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他找到单位工作主席,提出了自己要为企业筹建乐队的计划。正好这个企业刚从低谷走出来,扭亏为盈向高潮发展,也想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计划。

这回他来了精神,跑基层、录人才、买器具、设舞台、办培训,不出半年,就使乐队初具规模。两年以后,这个企业乐团的演奏水平,已成了全市一流,而且能与专业乐团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较高的乐队经理。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化劣势为优势,不但开辟出了自己施展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培养了自己的领导才能,为他以后寻求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佛说,创造机会的人是智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创造机会,创造机会并不是要刻意地去做什么,而是做好你应该做的一切。良好的修养、高雅的举止、诚实的品格,随时随地都在为你塑造品牌形象,也在为你制造机会,直达成功。

一个善于创造机的人,往往都具备以下十种素质:

1.正确的心态:只有对自己负责,你才能创造机会。

2.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专业技能,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和弱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