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4515000000020

第20章 领导,是一门艺术(1)

创业离不开团队,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头人,领导的水平可以说是创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领导,可以说是一门内涵深刻的艺术。马云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向唐僧学习,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不然只会造就一个明星企业家,而非一个强大的企业系统。

1.打造唐僧团队

伟大的业绩,从来不是一个人所完成的。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有着怎样伟大的韬略,也一定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守护在身边,同甘共苦,共同奋斗。“刘、关、张、诸葛、赵”是一支好团队,马云也这么认为,但他认为西游记里唐僧的团队才最好,简单,有效率,可复制。

用别人的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领导是伟大的。一个优秀的领导,不在于自己有多高的才能,而是要知人善任,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从而形成团队的合力达成既定的更高目标,使集体受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经济管理学图书也迅速登上了畅销书的行业。茶余饭后谈一些经济学现象司空见惯,而许多企业管理者们也开口闭口都是“控制成本”、“扁平化管理”等字眼,连四大名着都跟经济学挂上钩了,中国仿佛又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全民下海的时代。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团队经常被人提及,那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关、张、诸葛、赵”的团队,很多经济评论人士也认为这是管理学中最好的团队。刘备的一干兄弟在得到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团队倾心辅佐之后,选择合适的根据地(荆、益两州)推行正确的内外政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并不失时机地主动出击,图谋统一天下(分兵出荆州和益州)。不仅联合东吴一举击败了曹操这一最为强大的敌人,还巧妙地抓住各种机遇接连夺取荆州、益州和汉中,迅速建立起了与曹操和孙权鼎足之势的军事政治集团,在短短12年之内就实现了“隆中对”的第一步战略构想。

而马云的观点却不是这样,他认为《三国演义》中“刘、关、张、诸葛、赵”的团队是可遇不可求的,关公武功那么高,又那么忠诚。刘备和张飞也有各自的任务,碰到诸葛亮,还有赵子龙,这样的团队千年难得一遇,所以在企业管理上缺乏可操作性。

马云认为中国最好的团队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团队。像唐僧这样的领导,什么都不要跟他说,他就是要取经。这样的领导没有什么魅力,也没有什么能力,但有向“心”力,善德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孙悟空武功高强,品德也不错,但唯一遗憾的是脾气暴躁,单位有这样的人。猪八戒有些狡猾,没有他生活少了很多的情趣,沙和尚更多了,他不讲人生观、价值观等形而上的东西,“这是我的工作”,半小时干完了活就去睡觉,这样的人单位里面有很多很多。就是这样四个人,千辛万苦,取得了真经。这种团队是最好的团队。这样的企业才会成功。

马云认为,唐僧把目标(去西天取经)看得很清楚,具有很强的使命感。他面对各种诱惑,依然保持着清醒的状态。不该做的事情,他不会去做。因而他是一个好领导。

在唐僧的团队里,孙悟空可称得上是老板最喜欢的职业经理人,能力很强,但有缺点,因此要管得紧,随时会念紧箍咒;猪八戒小毛病多,吃得多、做得少,时时不忘香食美女,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立场还是比较坚定,从不与妖精退让妥协,打起妖怪来也不心慈手软,因此偶尔批评批评就可以;沙僧是老板的心腹,但属于那种忠诚度高但能力欠缺的人才,老板喜欢用,但不会重用、大用,需要经常鼓励,但也不能使其看不清自己的斤两。唐僧看起来是无能的,但他的领导力却是很强的。这样,一个明星团队就成形了。

马云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向唐僧学习,用人用长处,管人管到位。不然只会造就一个明星企业家,而非一个强大的企业系统。

2.做懒人,大胆放权

外行是可以领导内行的,不懂技术不要紧,关键是要懂管理。

而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做懒人,把权力下放,让自己“闲着”。

很多企业老板抱怨自己很辛苦,一天从早忙到晚,事情还有一大堆,即使生病住院,也有秘书的电话打来,询问公司一些事情的解决办法,给人的感觉是只要老板不在,公司就没法运营了。

马云很反感这样的老板,他认为这样的老板很愚蠢,即使把自己累死,公司也不可能有多大作为。他甚至认为是“懒人”推动着历史的进步。给手下人一点信任,一点权力,就能证明自己的眼光,这不是很好吗。

刘邦不会带兵,不精谋略,依然打败了楚霸王项羽,靠的就是他手下的人才。一个领导事事都管,那他下属的聪明才智就无法得到发挥。由于下属得不到实战锻炼,长此以往,老板一离开,公司就会陷入困境,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个好领导一定是个“懒”领导,这里的“懒”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大胆放权,把活交给手下人去干。这样既使得下属得到了锻炼,也使自己有时间去思考企业战略,在大的方面为公司找到方向。

马云就是这样的领导。在技术方面,马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他依然可以让许多技术精英死心塌地地为他效劳,这是会管理的结果。

在马云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打开电脑你就会发现里面是出奇的“干净”。干净到除了一些最基本的文档之外,就没什么新鲜的玩意儿。连什么电影之类的娱乐玩意儿也看不见,难道马云不喜欢这些玩意儿?非也。是因为他根本就不会弄这些玩意儿。

有记者在采访马云的公司时,到马云的办公室里做客。双方聊着一个话题,大概是需要到电脑上调出某个资料了,结果他倒腾了半天愣是没弄出来。这时马云打电话让秘书进来,帮他来解决这个“疑难的技术问题”。秘书进来之后不到10秒钟就帮他搞定了,原来就是个普通的WORD文档,就是一个简单的OFFICE软件操作,一个入门级的电脑“菜鸟”都可以解决的问题。后来,那位朋友用了“不可思议”的话语来形容她所看到的一切:这就是中国大名鼎鼎的互联网公司的老总?

在我们的想象中,做IT、搞互联网的公司肯定都是一流的IT精英,肯定都身怀绝技。马云恰恰不是,他是一个典型的既不I也不T、技术外行的“电脑白痴”。

而且,这个小个子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却常常说自己如“阿甘”一样的傻。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教父”级人物,也许人们以为马云是个“IT天才”,这么想的人一定非跌破眼镜不可。即便是从事被称做高科技的IT业,马云的电脑水平也属于超级的“菜鸟”级别。他经常自嘲:“我只会干两件事,一是浏览网页,二是收发电子邮件,其他的一窍不通,我连如何在电脑上看VCD都不会弄!”而且他也“不求上进”,觉得“一直保持这种‘菜鸟’级的水平挺好的”。

但自己在电脑水平上的“菜”并不妨碍马云带领着他的团队去创造“芝麻开门”的神话,因为他相信“打造一个明星团队比拥有一个明星领导人更重要”。毕竟,对一艘好船,仅有一个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好船长显然是不够的,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船员队伍更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我们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阿里巴巴内部,马云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一个“傻瓜”的角色。一个只会在电脑上收发邮件的IT“菜鸟”,和阿里巴巴那群绝顶聪明的技术天才相比,的确像个“傻瓜”。但让我们惊奇的是,这个“傻瓜”CEO居然能将他的“傻”用在公司的管理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一个更有趣的事实。在阿里巴巴的每一款新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马云都是该产品的“第一测试员”。他一再坚持,“只要我马云不会用,社会上80%的人就不会使用”。如果“第一测试员”这关过不了,那些神通广大的工程师们都得返工重新做。

但马云并不因为“既不I也不T”而受到外界的质疑。相反,他还经常因此而受到褒奖。有一次,马云和龙永图一起作为嘉宾参加央视的《对话》节目,龙永图如此评价马云:“外行的确是可以领导内行的,但前提是要尊重内行,如果自己不懂又没有自知之明,那就麻烦了,马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也许,对这个“既不I也不T”技术外行而言,恰恰是这些不足,帮他挺过了互联网低潮,并笑到了最后。正是因为作为CEO的马云不懂技术,所以他就更懂得尊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

2006年,对雅虎中国的收购整合工作暂告一段落,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工作即提上了日程,第一步就是将原来的事业部制改为集团控股子公司。

很多人都问,五家公司分开后,马云做什么去。马云的回答是:“具体的业务发展交给集团五虎将,他们比我聪明。淘宝网总裁孙彤宇有90%的时间在考虑淘宝的发展,我最多20%,怎么可能比他聪明?

“我要用最远的眼光去看,用最大的胸怀去包容。我去做了孙正义的董事,了解日本发展得怎么样;我到雅虎,了解美国整个的趋势发展。然后就是招人,建文化,建组织。”

对于为什么要把权力下放,马云这样解释:“以前我自己拿着斧头往前冲,到后来指挥下面的兵马往前冲。以前睡两三个小时,起来就往前冲,没有累的感觉,有的是精力。现在突然发现,精力、体力跟十年以前不一样了,跟年轻人去拼,可能会像老将黄忠一样一刀被杀了。我们凭的是经验、胸怀和眼光。年轻人精力、体力、智力都比你强,他们可能干得更好。

“我强迫自己和原先所谓的高层团队全部脱离。我觉得自己过渡得还可以。当然,我放手的时候,知道已经没有大问题。淘宝看不出来有人可以打败它,更看不出来有谁能在三五年内灭了阿里巴巴。”

当自己的积累足以使事业在日常的轨道上运行的时候,很多成功者选择幕后。及时调整位置,会使他们的眼界更开阔,市场敏感度更高,所以,权力非但没有失去,价值反而增加了。

3.三流的理念,一流的执行

几乎每个一流企业的成功,不仅是其理念的先进,更重要的是其执行的到位。让企业具备一流的执行力,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要面对的课题。

马云与日本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曾就一个问题进行过交流: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

两个人都选择了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水平。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着名的管理咨询专家余世维也认为,对于企业来讲,执行力的意义巨大。

马云是这样理解的,工业时代的发展是人工的,而网络经济时代一切都是信息化的,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和非理性因素,因此再高明的领导都难以给予一个确定的预测。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有100个马云的公司肯定会失败,但1个马云加上99个平凡人就会成功,这是马云的观点,也道出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那就是高效率的执行力。马云曾将阿里巴巴称为“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他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有时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总比优柔寡断或者没有决定要好得多。因为在执行过程中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错误,甚至从失败中获得更宝贵的经验。

一本《细节决定成败》,颠覆了人们心中已尘封的观念。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源于战略上的错误,有时候就是细节上没做好,才导致了失败。越来越多的事实不断证明,企业要加快发展,要走在行业的前端,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制外,更重要的是团队要有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即企业、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如果能对这些影响效果的因素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那么企业就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执行力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摆上了重要位置,其实马云早在创业之初,员工就已经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了。阿里巴巴刚创办的时候,公司内部对网站的未来还是充满疑惑,因为那个时候资本市场宠爱的是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网站。而阿里巴巴的模式是独创的,当时还没有多少人能认识它的价值。马云认为阿里巴巴应将网上论坛BBS按行业分类发展而来。因此,马云当时要求技术人员将BBS上的每一个帖子检测并分类。技术人员认为这样做将违背互联网精神,但是马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阿里巴巴,所以他坚持己见。其他人不同意,拍着桌子同马云吵。争吵达到最激烈时,马云仍不改初衷,他始终认为方便用户才是对的,自己的思考也是对的。

有一次马云在外地出差,他通过电子邮件要求技术人员立即完成这一程序,他们还是不同意。马云简直有点怒不可遏了,他真想立刻飞回去,猛拍那些技术人员的脑袋。他抓起长途电话,尖声大叫:你们现在、立刻、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由于马云的强硬要求,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最终确定F来,并获得了有效的执行。这也使得阿里巴巴在互联网泡沫时期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实现了赢利。

2003年,马云提出了阿里巴巴全年赢利1亿元人民币的目标;2004-年,马云为阿里巴巴定下了每天赢利100万元人民币的目标;2005年,马云为阿里巴巴定下了每天缴税100万元人民币的目标。

虽然公司内外对能否完成这些目标提出了极大的质疑,但出人意料的是最终都一一实现了。这也就是马云团队为人所称道的超强执行力。

平凡的人在一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就是靠着强大的执行力。正因此阿里巴巴才历经艰辛迅速崛起,一举奠定了其在世界互联网领域的地位。

很多时候,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立即去做或者没有投入足够多的行动力。执行需要理念,需要热情,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现。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大的心胸带有一种征服的力量,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这种素质,才能让员工团结在你的周围,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发展壮大。

但凡做大事的人,都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大的胸襟。他们善于用尊重和宽容去感动人才,这不是虚伪,而是真诚。这股真诚足以成就一番事业。2005年9月22日上午8点23分,从北京发出的Z9次专列到达杭州,车上是雅虎中国的600多名员工。

这支庞大的队伍在一出火车站后就被眼前的一切震住了,有点受宠若惊,因为在杭州主要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欢迎雅虎中国同事来到杭州”的横幅。

马云是动了心思的,但他的出发点并不阴险,也不歹毒,他只是想让雅虎中国的员工们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阿里巴巴是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更令雅虎中国员工感到惊喜的是,杭州市政府居然设宴专程为远来的员工接风洗尘,不仅市长亲自祝酒,而且该市最高行政官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也发来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