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雨果(世界十大文豪)
4502100000003

第3章 导言(3)

于是,在父亲来到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欧仁和维克多,同他们的母亲一起,乘坐马斯拉诺亲王的马车,来到马德里中学——一所贵族学校,父亲的西班牙伯爵的封号使他们有权进入这个学校。

这所学校,在兄弟俩看来,就像一座监狱。周围的人都是冷冰冰的陌生人,校舍就像阴沉的兵营,整日不见阳光。低年级的宿舍,150张床,只有10来张床上有人睡,每个人的床头上都挂着一个刻有耶稣受难像的十字架。离开母亲,走进这座监狱,兄弟俩一肚子凄凉。等母亲一走,他们被告知课业从明天开始,今天可以玩一天时,兄弟俩止不住心头的苦痛,相对哭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5点钟,他们被床头木架上发出的啪啪三声惊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只见一个驼子站在面前,身穿红毛衣、长绒毛蓝裤子,脚着黄袜,脚下是俄国牛皮鞋,脸色绯红,头发乱得一绺绺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宫廷小丑。孩子们不由得哈哈笑起来,心中顿觉宽慰了许多。这个“活闹钟”常是孩子们欺负的对象,他们都管他叫“驼背”。

老师是两个教士,一个是50来岁的唐·巴杰尔,身材瘦削,面色苍白,脸和身体常常没有一丝动作,活像一具僵尸;另一个是唐·马虞尔,这位教士则胖胖的,满脸堆笑,活泼有趣。

学生们在校必须轮流着做弥撒。这一点遭到索菲的坚决反对。索菲始终是个伏尔泰的信徒。她认为她的孩子们应该有他们自己的宗教——生活和思想所启示给他们的宗教。当教士声称,凡是信天主教的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这项规定时,雨果夫人为避免争端,干脆说她儿子是清教徒。

教士们对雨果兄弟已掌握的惊人的拉丁文知识感到吃惊,竟不知该把他们放进哪部分学生中好。最后商定暂时放在低年级。

在班里,上课的内容他们早已学过了。别人的作业还没开始做,他们的已经完成了;余下来的时间里,就一直闲坐着。这使全班的同学都失去了竞争的勇气,校方不得不让他们升级。于是,兄弟俩升了一级又一级,最后升到最高班。班上的学生大都在15岁以上,均为西班牙贵族子弟。他们对这两个新来的孩子拉丁文这么好且又是法国人,还可以不跟大伙儿去做礼拜非常气恼,可又不得不表示佩服。

在西班牙,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西班牙人的反抗日趋激烈,而对于占领者法国人来说也更加危险了。

在1811—1812年间严寒的冬季里,马德里发生了饥荒。学生们的口粮一天天减少,大家都在饿肚子。冰天雪地,学校也不生炭火,听凭学生天天挨冻。欧仁冻得手脚龟裂,维克多两耳红肿,疼痛难忍。那个胖教士教孩子们在肚子上画十字,说这样子肚子就不饿了。孩子们奇怪地发现,虽然胖教士跟他们吃一样多的饭,却并不见瘦,反而更胖,疑心他在偷吃。雨果兄弟也发现,这个表面和善的教士,暗地里常向唐·巴杰尔告学生的状。

这期间,在他们的父母之间,关系也越来越紧张。约瑟夫国王从巴黎回到马德里,发现索菲送来了大量状纸,遂垂听了她的控诉。此后,他立刻下令将雨果将军召至马德里,令他同意在马德里任职、同意住进马斯拉诺宫、同意将儿子们接出贵族中学、同意立即付给妻子3000法郎,不得违抗。

但重修旧好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妻子私藏拉奥里的事情又被人提了起来。结果将军大发雷霆,借机搬出了马斯拉诺宫,将情妇安置在马德里一所迷人的住宅里,并提出离婚。

既然如此,索菲遂决定带欧仁和维克多回国。阿贝尔仍旧留在国王侍卫队。由约瑟夫国王从中调停,将军作为王室总管获得的1.2万法郎的年薪,以后直接寄给将军夫人,从此不准再谈及离婚的事儿。

孩子们渴望重新见到可爱的斐扬丁纳。归途中,雨果兄弟不像一年前来马德里时那样高兴。他们长大了,懂得了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在布尔戈斯城,来时,他们曾在这里遇到下雨天,跑遍全城,竟无一人知道雨伞是什么东西。后来,他们在一家商店的货仓里买着一把大大的雨伞,母亲说像是当年诺亚抵御洪水留下来的。同样的地方,他们这次却碰到了绞架绞死人的事件。广场中竖起一个三脚木架,架上插着一支木杆,人们告诉他们这是绞刑架,就要绞死一个人。一队忏悔修士,手执柱杖,杖头挂着一盏灯笼。大氅低低地罩在头上,在眼睛处开了两个洞,从那里射出两道阴冷的目光。教士队里有一头驴,驴背上绑着的那个人,已陷入极度恐惧之中。教士们擎起一个十字架,送到他面前,他就在十字架上吻一下。见了这光景,欧仁和维克多吓得连忙逃走。

他们归心似箭,一路兼程,终于回到了斐扬丁纳。

拉里维埃尔太太提前接到了索菲归来的信,把花园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子收拾得整整齐齐,迎接他们的归来。拉里维埃尔又开始到斐扬丁纳给他的两个学生上课,教授拉丁文。欧仁和维克多可以不再去学校。索菲很喜欢读书,她是老鲁艾奥尔租书铺的长期订户。不过,她只喜欢读那些有趣的书。她相信孩子们的眼力,所以经常让他们去为她挑书。他们拚命地看,把书铺里的书一本本地借来读,爱看什么就拿什么,其中有莫里哀、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司各特的作品,有戏剧、小说、诗歌、游记和历险记。不久,书铺底层的书都看完了。老板鲁艾奥尔是个有趣的老头儿,他允许了孩子们到楼上去的请求,那里藏的是哲学、法律、历史方面的书。他们可以趴在书堆上,读它几个钟头也没人管。鲁艾奥尔很尊重索菲,因为她是最勤奋、最有学问的女读者之一。但他对她让孩子们读那些不适合他们年龄的书感到奇怪。

“夫人,您不觉得这样不加选择地读书对男孩子是危险的吗?”他小心地问道。

“读书从来不会有什么害处,”她对鲁艾奥尔说,“让他们去读吧。”

在日常生活中,索菲对孩子不像在教育和宗教方面那样放任,而是一个近乎严厉的母亲。孩子们对她必须尊敬服从。从西班牙旅居回来,再见到花园,兄弟俩就不免觉得它不如从前那样可爱了。母亲命令他们芟除、清理和灌溉,也不问他们愿意与否。花园的清理种植总是非做不可的。在长期的独立生活中,索菲·雨果养成了一种近乎男性的权威。

这期间,巴黎发生了一次重大事件。拉奥里被捕后被关押了很长时间。在狱中,通过索菲的联络,他与修道院院长里封和马莱将军(一个浅薄的共和主义者)建立了联系,参与了马莱等人反对拿破仑的活动。当时,拿破仑正在俄国。1812年10月23日早晨,马莱全副武装,向监狱看守宣布了皇帝驾崩的消息,轻信的看守便释放了拉奥里。尔后,他们便一起来到警察总部,逮捕了警察总监萨瓦里。但是,皇帝驾崩的谎言很快被揭穿,谋反仅仅几个小时便被城防司令于雷镇压住了,起事者无一漏网地被逮住投进了监牢。索菲虽然想方设法为拉奥里开脱,甚至跑到军法会议恳求检察员窦隆设法救他,但都无济于事。1812年10月29日,拉奥里和他的同谋被判处死刑,并于当日执行。

索菲从朋友那里打听到运送死者尸体的路线,便去封锁了的道边等着。灵车一到,她就像一位女英雄,勇敢地陪伴在情人的身边,将他一直伴送到公墓。

这期间,雨果将军的情形也大为不妙。在打发走了妻儿之后,他在西班牙也没停留很久。在威灵顿率领的八万英西联军的进攻下,法军溃败,节节后退。1813年的维多利亚大战,成为约瑟夫的“滑铁卢”。继约瑟夫·波拿巴失败之后,雨果将军也被迫回到法国。他带着阿贝尔、托马斯姑娘一同移住波城。拿破仑并不承认在西班牙约瑟夫赏给雨果的将军官阶,于是将军又成了上校,并被任命为提翁维尔城防司令。

上校当年答应给妻子的生活费并没有兑现。而斐扬丁纳的花园又被巴黎市政当局征用。因此,索菲决定搬家。1813年12月31日,她和她的三个儿子(阿贝尔脱下了那身漂亮的侍卫军服,暂时回到了母亲的身边),迁到了寻南路2号,就在军法会议大楼的对面,与皮埃尔·富歇家比邻而居。富歇先生已从书记员荣升为军政部募兵科科长。他们夫妇仍是索菲·雨果忠实的朋友,他们的女儿阿黛儿——雨果兄弟儿时的小伙伴,也已长成一位漂亮的少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