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温商学习:犹太式中国人的经商与做人法则
4496900000032

第32章 向温州人学做人(10)

在温州人嘴里,“鞋佬”是个丝毫不带贬义的词,务实的温州人向来把“臭皮匠”视为讨生活的好路子,而且只有行业影响力最大的鞋匠才配得上称“鞋佬”。余阿寿12岁投师到一位徐姓鞋匠那里学手艺,1958年被招进了集体鞋厂,从工人一直做到车间主任。一场大病改变了余阿寿的命运,他欠下厂里70元钱,为还债他悄悄在家里做鞋,一天两双,每双赚4毛钱。“走资本主义道路”“罪行”败露后,他不但被赶出工厂,还被关过监狱。出来后被迫放下鞋具当渔贩子混了8年。1978年,余阿寿在温州粗了间3平方米的店面重操旧业,到1981年,他的小鞋摊扩大为40平方米的皮鞋工场,一年赢利好几万。这个皮鞋工场就是今天温州最大的制鞋企业---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前身。最让余阿寿自豪的还得算“吉尔达”的壮大,原先日产十来双的小鞋厂现在已经拥有员工2000多人,标准厂房30000平方米,年产皮鞋350万双。“当时跟我一样开鞋摊的‘鞋佬’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大的。”余阿寿在商战中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宗庆后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性格:“我个人一向主张稳妥,娃哈哈这十几年的发展很快,但一直很稳。因为我有这样一个原则: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做,但是认准的事,我这个人是碰死不回头,不管什么困难,我始终信心很足,勇往直前,办不了,转个弯再走,一定要达到目的。”

扼住苦难的喉咙

王振滔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经商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人间的冷暖,很多别人没干过的活儿我干了,别人没吃过的苦我都吃过了。”王振滔生于温州永嘉县黄田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岁丧父,而后随母奔波,童年的他尝尽辛酸与饥饿的滋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全力供其3个弟妹上学,身为长兄的王振滔在高中一年级时辍学,开始外出谋生。16岁的他成了武汉街头走街串巷的“小木匠”,居无定所,食无守时,拉锯、挥斧、切凿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水泡、老茧与他时时相伴。

1986年1月,做木匠的王振滔在湖北见到了不少温州老乡,他们在推销电器、服装、皮鞋,而收入比自己做木工多了几倍,于是他决定加入推销大军。他带着温州5家皮鞋厂的产品,兴冲冲地到武汉推销,用“提前交纳粗金”的办法,粗了半个柜台。结果仅一个月,他的半个柜台的销售额,居然比商场10个柜台还高,王振滔迎来了幸运女神的第一次眷顾。

“当时没有把握,我是凭自我感觉,觉得一定能做得好,想自己去闯一闯,试一试”,王振滔回忆着。

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约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西班牙烧鞋事件,对在海外经商的温州人无疑是当头棒喝,“温州制造”一直以“价廉”形象出现,有关统计显示,中国进口的鞋子平均每双售价只需3.7欧元,比起西班牙本土制造的鞋子便宜了将近一半。中国皮鞋在国外市场大都低档且无自己的品牌,这些严重影响了温州产品的国际化之路,温州鞋如何跨出国门?

在困难面前,王振滔仍十分坚信自己会有成功的一天。为进军国外市场,他采用了渐进式出招。首先为国外公司做代工,通过加工了解它的市场,接着兼并其他品牌,然后逐渐改变品牌店,把产品品牌慢慢地换成自己的。从过去贴牌加工,回去挂牌销售,到现在奥康建立了亚洲销售中心,自己设计,渐进式套路使奥康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掌握了市场流行,也掌握了主动权。

王振滔的目标是做“世界鞋王”,1999年下半年,王振滔在美国、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奥康商标,并在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设立分公司;2002年元旦,王振滔又把触角伸到了美国,在纽约开设了奥康专卖店。2003年9月12日,位于上海淮海路的中国第一家GEOX专卖店正式开业,与此同时,奥康鞋也通过合作伙伴的庞大分销网络,顺利摆上了世界鞋都的柜台。一帆风顺的王振滔露出了他那招牌似的弥勒佛笑容:“我的近期目标是到2007年,奥康皮鞋要在全球开设4000多家专卖店,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温州商人在异国的经商之道仍然是个谜。皮包或餐馆,当年温州人靠这两样砸开了巴黎的地盘,成为可以独自挥舞上千万、上亿元个人资本的成功商人。但回头看看,温州人走的并非是一条牧歌式的迁徙之路,其中更有许多黑暗和孤独里的抗争,温州人用自己的双手在海外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大苦才能大成

自古非刻苦不能有所小成,非大智大苦不能大成,周成建走的就是一条由大智大苦到大成的道路。他从山里边的羊肠小道走到今天矗立在上海的美特斯邦威大厦,从一个人睡地板发展到今天全国1200余家经销商共同合奏“美特斯·邦威”。

周成建并不讳言自己的出生地:“青田县坑岭村是一个特别封闭、贫穷的小山村。幼年时候的我只能穿姐姐已经穿旧的衣服,然后补一补或者改一改,从老大穿到老二,再传到老三,农村里边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由于闭塞,直到1994年,坑岭村才有了高压电,从而告别了煤油灯的历史。”当时,缝纫机对周成建来说,就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高科技产品。

1982年,17岁的周成建做起了贩卖纽扣的小生意,因为没有资金,完全是依靠吃苦来赚钱,住宿主要是睡地板,坐火车也只能是躺到火车座底下,就这样在来回倒腾之中,他的业务在半个月花费了200元钱,同时也赚了200元钱。随着这种原始的积累,周成建终于拥有了2000多元的资本,在浙江青田县开办了一家服装厂,可是没有几天,因为一个订单,周成建背上了20多万元债务,企业只得倒闭。“当时冲动、不成熟,也没经验,业务、营运什么都不精通,稀里糊涂就赔光了。”周成建谈起创业经历时说,失败对他有非常大的影响,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后做事之前一定要想好再去做,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去做”。

能不能把握住一个机会对于一个人来说,也许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就是致命的,在温州市的妙果寺批发市场迅速发展阶段,周成建把握住机会,成为其中成百上千小摊贩中的一个,为未来的发展赚得了第一桶金。

永不言败

美国著名的宇航专家在1942年发明了火箭,在这之前,他做了65121次设计更改,在29次试验中失败了23次,但是每天早上起来,他总是这样告诉自己:“今天也会失败,但没关系,明天再来。”因为屡败屡战,所以成功,这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经验。正如励志大师陈安之所说:“成功者从来不半途而废,成功者从来不投降,成功者不断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并反复地去实践,直到成功。”

前日本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总裁和田一夫被誉为商界的“不死鸟”,他说:“我不怕失败,而且我会总结为什么失败。”和田一夫的一生经历过三次重大失败。第一次是在20岁时,家里经营的蔬菜店被一场大火彻底摧毁,所有积蓄毁于一旦。第二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八佰伴巴西分店被迫关门。第三次也是最惨的一次,在他68岁的时候,八佰伴宣布破产,他从一个亿万富翁变成身无分文的穷光蛋。

破产时,妻子对他说了一句话:“我本来嫁的就是蔬菜店的老板,不是八佰伴总裁,我们重新开始吧,大不了再开一家蔬菜店。”家人的鼓励给了和田一夫巨大的信心,他决定重新开始。

仅仅一年之后,年近古稀的他重新创业,开办咨询公司;随后又与一个27岁的年轻人合作,涉足IT软件领域,并且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就带领公司上市。和田一夫的创业精神让人感动,他说:“邓小平先生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邓先生也经历过三次重大失败,但是他在74岁的时候依然坚持学习,并且重新站了起来,而我当年才68岁,所以要更加努力。如今对我来讲,人生刚刚开始,79岁到88岁将是我人生的巅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