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90800000009

第9章 才能初现(3)

这时,孙武又任命了两个新队长,鼓声再次响起。这一次那些心不在焉的宫女见识了孙武的厉害之后,就不再敢流露半点随意,再也没有人敢嬉笑出声,每个动作都做得异常谨慎和认真。随着孙武每一次号令的发出,鼓声的每一次响起,或进、或退、或左、或右,都做得整齐划一,与刚才的混乱散漫相比简直大相径庭,整个脱胎换骨一般。周围的大臣们看了连连赞叹。孙武反复地操练了几遍,队伍一遍比一遍做得好。

孙武觉得达到了既定的要求,便对吴王说:“队伍已经训练完毕。可以任凭大王差遣。”

吴王摆了摆手,显然他还沉浸在丧失爱妾的悲伤和对孙武的埋怨之中,已经没有心情再看孙武演练了。好端端的两个美姬就这么被斩了,实在让他心疼不已,于是他说:“将军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寡人想回去休息了。”孙武听了,淡然一笑,他知道吴王对他刚才的做法感到不满。

孙武也是个倔脾气,他觉得自己没什么错。孙武对伍子胥说:“看来大王也不是真的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他喜欢兵法也只是口头上说说的,并不想真心实意地去实践。”

伍子胥听了,笑着说:“我去劝劝吴王,他应该能听进去。他现在正在气头上,时间长了应该就会好的。毕竟你是臣子,还是去给大王谢罪为好。”伍子胥劝了好一会儿,才把孙武说服。

接着伍子胥便去见吴王阖闾。只见吴王正闷闷不乐,见到伍子胥之后便说:“你推荐的孙武怎么如此不讲人情,才刚到吴国,就杀了寡人的两个爱妾,也太不把寡人放在眼里了吧。”

伍子胥便用诚恳的语气说道:“大王息怒。孙武这么做也是为了大王您的江山着想啊。您想,他斩了两人是为了严肃军纪,现在军队被他整顿得井井有条,有令必行。如果您想兴兵讨伐楚国,没有这样一位有魄力的将领作为领军人物,还有谁能够担负起这样重要的任务呢?望大王以国事为重!您身边少了两个美姬是可以弥补的,而军队失去强有力的整顿却是无力挽回啊!您不要再记恨这件事了,孙武一心想辅佐您实现大业,忠贞不贰。已经好几次来登门谢罪了,可见其用心诚挚啊。”

阖闾听了这番话,什么也没说,过了一段时日,心里的疙瘩也消去了大半,又派人去把孙武请了来。

见面之后,孙武便向吴王谢罪:“在下并非有意冒犯,还请大王恕罪。因为在军队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将军要有将军的法令,士兵也要有士兵的纪律。必须要使军纪保持威严和震慑力,这样每个人才能严守军纪、步调一致,严格地执行统帅的命令,这样的军队才能训练有素,才能够打胜仗。我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大王称雄天下的目标而做的,希望大王明察。”

吴王听了孙武这番解释,终于露出了笑容,从此不再提关于美姬的事情了。接着吴王拜孙武为大将,任命他统领三军。从此,孙武开始了一段为吴国图谋霸业的新的征程。

四、初战大捷

孙武自被拜为大将之后,便日日训练士兵,操练军阵,酷暑严寒,从不间断。一年之后,吴国的军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士兵个个训练有素,斗志旺盛,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军队排阵迅速整齐,军令严格,作战勇猛。孙武看了很满意,这些日子的精力总算没有白费。

吴国军队尽管没有其他大国那样人数众多,但是它的战斗力还是不容低估,孙武想到了吴国历来的宿敌——楚国。自吴国的迅速崛起以来,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纠葛也有数十年了,零星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孙武隐约地感觉到,下一次的吴楚战争也为时不远了。

孙武常常跟吴王、伍子胥讨论目前的政治形势。当时吴国所处的形势极其复杂,承受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威胁:首先是西面的强楚虎视眈眈,其次是北方的鲁国、齐国对吴国的日益强大感到不安,最后是南边的越国尽管并不强大,但也逐渐地对吴国产生着威胁,时不时地来进行骚扰。那么,到底首先应该解除哪一方的威胁呢?吴国上下对此也意见不一。

如果首先发兵进攻北面的鲁国、齐国,似乎并不实际。一来南方军队千里迢迢奔赴北方恐怕水土不服,战斗力会大大降低;二来这两个国家虽然对吴国的崛起感到不安,但是也没有对吴国形成特别致命的威胁,如果去硬打,反而会惹祸上身,不仅没有打败它们,反而与这些国家结怨,等于给自己多树了几个敌对国家,实在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如果先攻打南方的越国,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两个国家人口、军队、国力都差不多,如果真打起来,难免旷日持久,谁都占不了谁的便宜。如果这个时候,西边的楚国趁机攻打吴国,而吴国的军队又全部投入了对越作战,两头不能兼顾,腹背受敌,就没有办法来抵御楚国的入侵,因此这样会有亡国的危险。

他们讨论到最后,仍是把话题转到楚国。在楚国有过生活经历的伍子胥说:“楚国立国已久,土地广大,地理位置特殊,长期以来喜欢争霸,并经常向吴国挑起事端。因此,楚国才是吴国的心腹大患,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这个距吴国最近又最有威胁性的国家。”吴王、孙武点头表示同意。伍子胥停了停,接着说:“现在的楚国其实内部很混乱,年幼的君主年幼无知,权力其实都被控制在一些大臣手上,他们为了争夺权力,尔虞我诈,权力斗争频频发生,很多忠心为国的大臣遭人诬陷,有的则被迫流亡他国。”说到这里,伍子胥叹了口气,这又勾起了他的辛酸回忆,“楚国的军队因为连年征战,也没有得到过休养生息,战斗力下降。我们不妨抓住这个时机进攻楚国,这样可以免除吴国的一大祸患,为以后的强大打好基础。”

伍子胥果然足智多谋,吴王阖闾立即接受了他的建议,他们一连几个晚上讨论制定出周密详尽的作战计划,包括平时加紧训练军队,制造兵器。孙武接过吴王交给的印信,知道该是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了。在备战的那些日子里,他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大至攻城拔寨的战略,小至每个士兵的着装兵器,他都一一清点过目。

吴王阖闾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1年,吴楚之战终于爆发。吴王阖闾命孙武为将,统率各部,向楚国浩浩荡荡地进发。战前孙武的计划做得十分周密,他并不是让部队直接开向楚国的心脏地带。因为那里屯有楚国二十多万人的精锐军队,如果贸然上前,无疑是用鸡蛋去碰石头。他命令部队先绕过楚国的核心地带,而到达它的属国——徐国和钟吾国。

为什么孙武率领军队先要攻占那里呢?

大家是否还记得吴王僚,就是前面被专诸一刀刺死的那个君王。吴王僚死了,但他有两个同母胞弟,分别叫掩余、烛庸,他们看到吴宫政变,自知对己不利,便逃到楚国去寻找靠山。楚王觉得这两个人都对阖闾恨之入骨,将来伐吴必有用处,便收留了他们,并将其安排在徐国和钟吾国。阖闾登基之后曾多次命令其二人早日归国,放弃与之作对,可以免除一死,但掩余、烛庸二人因居楚国地盘有恃无恐,根本不把阖闾放在眼里。所以,这一直也是吴王的一块心病,非得铲除不可。

战事进展得非常顺利,吴军势如破竹地攻破了徐国和钟吾国的城池。掩余当场被杀,而烛庸则是落荒而逃。据说烛庸在逃跑的路上,胆战心惊的他在爬山的时候一不小心跌落到幽深的山谷中,死得无声无息,连半点喊叫的声音都听不见。吴王这次不仅灭掉了心腹大患,而且还占领了这两个虽属弹丸但位置险要的小国,非常高兴。而在孙武看来,这只是战争的第一步,有了这两个小国作为跳板,他的整个计划才能得以更有效地实施。这次攻占对楚国军队心理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楚国知道吴国逼近,便在一些重要的关口布满重兵,准备战斗。但他们哪里想到,好几天过去了,连吴军的影子都没见着。正在楚王及楚国的官员纳闷之时,从徐国和钟吾国传来战报,说这两个属国已为吴国占领,两位公子已经失踪,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楚国君臣惊愕不已,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吴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开过来就为了占领这么两个弹丸之国,即使是为了作跳板进犯楚国,也用不着绕那么大个圈子吧。现在既然两个属国失陷了,楚王就只好赶快发兵救援。殊不知,这正中孙武下怀,他一直把所有的视线聚焦在一座叫养城的边邑,这才是打入楚国内部的真正战略要点。

在占领两个小国的当晚,孙武突然派出两支部队深夜出动,每支部队一百余人。他命令一支部队快速向西北方向挺进,另一支向南长驱五百余里,渡过淮水,向楚国的南部试探性地进攻,但只是佯攻,并不进入对方腹地。

吴王听了孙武的军事部署后甚觉奇怪,便问孙武:“将军此举何意?既然我军已有实力抢夺战略要地,何不一鼓作气,向敌方纵深挺进?为什么还要让部队东打一片西打一片?而且这样兵力分散,碰到强大的敌人就很危险了。”孙武神秘地笑了笑,回答道:“臣为此计已思量多时。现在照实力对比,仍是敌强我弱,所以必须慎重行事,切勿莽撞强攻。我们可以占领一些小的城池,派一些小规模的部队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他们从原来驻守的地方调动过来,通过我方军队的四处游动,使他们疲于奔命。这样,他们的部队就被我们牵着走,一定会很疲劳,并且他们猜不出我们的真正企图。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防守最空虚,阵脚也已混乱,我们便可以派出早已休养充分的精锐部队一举攻破重要城市。我们这次的目标应该是养城,而我就是让他们想不到我会攻打这座城池。”

果然,孙武的计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楚军见到西北和南部均有吴军出没,但是因为晚上看不清楚人数,再加上吴军鼓声号声震天响,楚军还以为吴军要发动总攻了,便赶紧出兵分头过去迎战。可是,令楚军奇怪的是,等他们赶到那里的时候,吴军便偃旗息鼓,一片寂静,似乎已经撤退了。大老远地跑过来虚惊一场,楚军很是觉得无趣,正当赶回去的途中,又传来号令说吴军又出现了,就只好匆匆地再赶回去。等到了那里情况还是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搞得楚军的将领极为恼火,一气之下把报信的士兵给杀了。

由于吴军声东击西,使原本人数众多的楚军被分散兵力,而且奔来跑去搞得气喘吁吁、精疲力竭,却还是没跟吴军交上火,原本很旺的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下去了,不管士兵还是将领都觉得有些垂头丧气。由于一个晚上都没能好好地睡觉。在接近黎明之际许多楚国士兵都打起了哈欠,整个部队都昏昏欲睡。

这么好的时机孙武岂能放过,于是一声令下,早已准备作战的吴国精锐部队突袭缺兵少将的养城。没花多长时间,吴军就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且可以说是以微小伤亡和损失换来了绝对的完胜。

黎明时分,当养城的楚国百姓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时候,吴国的军队就像一阵风一样刮到了养城的每一个角落。守城楚军闻风丧胆,逃跑大半,还有一些乖乖地等待束手就擒。吴王见到如此好的破敌形势,便问孙武:“将军何不乘胜追击,长驱直入,一举攻下楚国的郢城?”孙武神态恭敬地回答道:“决不可以。其实敌人的实力仍然很强,我军根本不是对手,今日这么轻松地攻破养城,还是靠着让敌方中计、疲于奔命的策略。再加上我军经此一战也很疲劳了,需要时间休整,恢复些体力,不能急于求成。”吴王点头称是:“就按将军的意思去办。”于是,当日军队停止战斗,班师回朝,让军队得到充足的休息与补给,以便迎接吴楚之间更为艰苦和重大的战争。

第一次领兵出击就大获全胜,对孙武也算意义重大。不过,对他来说这样一次有限的胜利显然微不足道,他心中有着对更大胜利的渴望。当然通过养城之战,孙武展现出的精彩的谋略和用兵之道也堵住了一些人的口,那些曾经藐视和怀疑孙武能力的人,再也不敢在背后说三道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