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90800000016

第16章 英雄落幕(2)

自孙武离开以后,吴国这一年(公元前478年)又经历了两件大事。先是楚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重新又强大起来,它趁着吴国还没从与越国的征战中恢复过来的时机,由令伊子西率军南下攻打吴国。楚军攻占了几座小城,夫差意欲夺回被占城池,结果大败而归,从此一蹶不振。同一年,这个原本多雨的南方突遭大旱,一连九个多月没有下过一滴雨,老百姓种的庄稼因缺水而全部枯死,秋天颗粒无收,到了冬天就得饿肚子。短短几月的严冬。整个吴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寸草不生,饿殍遍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烈场面。国家一下子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而夫差却对百姓的疾苦丝毫不关心,还把大量战争的负担压在他们身上,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军队中都蔓延着一种怨怒情绪。

次年三月,越国趁此机会,兴兵五万来伐吴国。越王勾践任命范蠡为大将军,把军队开到笠泽一带(今上海淞江地区)。夫差派出六万兵士与之交战。从军队的绝对数量上说吴国的军队整整多出一万,应该说略占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军队的战士疲劳困顿,而且大多被强迫应征,早有怨气,打仗的时候并不是十分卖力;而越国的军队在范蠡的指挥下,却是战术多变,他们分兵来攻,使得吴军不得不分兵抵抗,忽左忽右,搞得吴军难以防范。趁着敌人分心之际,勾践率领主力部队偷偷涉水过河,强攻已经分散开来的吴军。这样吴军原本的集中优势也丧失掉了,因此被越军各个击破。

双方你来我往交战了三次,最后越军三战三捷,吴军连败三次,元气大伤,从此再也没能恢复过来。其实越军所用的战术,正是从前孙武使用过的战术。然而,以前这种战术的胜利者是吴国,现在他的敌人也学会了这些战术,吞下苦果的只能是吴国自己了。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再度挑起战争,这次战争彻底使吴国走向了覆灭。这便是著名的吴越姑苏之战。吴军在战争一开始便节节败退,只能缩到姑苏城内进行死守。末日临头的感觉让夫差倍感害怕,他调集了城内所有的百姓和士兵加强防御,坚守不出。勾践听从大夫文种的建议,派兵把姑苏城团团围住,只要时间一长,城内的粮食自然都会被消耗殆尽,那时,里面的人要么被活活饿死,要么就会受不了跑出来,届时他们再尽数歼灭也不迟,占领姑苏城是早晚的事情。

事情果然如预料中的发展,没过几个月,城内的守军饿死大半,剩下的也失去了基本的战斗力,纷纷缴械投降,越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入了姑苏城。不过,夫差没有投降,而是带着家眷逃到太湖东面的姑苏山上躲了起来。

让我们回想一下,历史是何等的相似。曾几何时,越国被吴国攻破,勾践被夫差围困于会稽山上,九死一生;而几年后,吴国被越国打败,这一次地点在姑苏山,交战双方没有变,只是胜败双方互换了一下。夫差眼看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去向勾践求和说:“上一次在会稽山上你曾经求我放你一命,我后来答应你了。这一次是我向你请求了,你肯不肯还我一个人情?”勾践听到此言,也不禁犹豫起来,迟迟打不定主意。此时,站在一旁的范蠡猜到了君主的心思,赶忙说道:“大王,此番伐吴即将胜利,多少年来你不是日日夜夜希望征服吴国、抓到夫差吗?这个天赐良机,决不要错过了,否则会前功尽弃,请大王三思啊!”勾践被范蠡说动了,尽管吴国使臣七次来求和,最终都被他拒绝了。他下定决心彻底歼灭吴国。

试想当年,孙武和伍子胥在吴王夫差面前也说过同样的话,夫差却没有听进去,放了勾践,结果放虎归山反倒害了自己。夫差和勾践在同种情况下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最后也导致了两位君王不同的命运。

越军向姑苏山发动了最后的总攻,很快就将剩余的吴军尽数歼灭。吴王夫差被生擒活捉,押到了勾践的面前。勾践看了看夫差,只见其形容憔悴,蓬头垢面,整个人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神气,难以想像这曾经是不可一世的吴国国君。勾践叹了一口气,摆了一摆手说:“看在你曾经放过寡人一次,寡人就不要你性命了,你自己到甬东(今浙江省定海区翁山)去做一介草民吧。吴国以后就不存在了,以后都叫越国。”他一摆手,示意他出去。夫差没有动,在那里发了一会呆,突然失声大哭:“吴国之亡,都是我的过错啊!如今吴国灭亡了。我怎么还有脸面活下去!”说着突然猛地从一旁士兵手上抢过一柄宝剑,只听“嚓”的一声,夫差血溅四壁,自刎而死……

一段历史就这样结束了。想必隐居中的孙武早就预想过吴国会走向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终点,其实他也想阻止这个进程,只可惜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太单薄。面对这些,他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这永远都是疑问,永远只是猜测。说些什么,还是不说些什么,都无伤大局。历史往往沉默不语,留给人们的永远只是感叹和无尽的思考。

三、兵书遗世

历史的漫漫长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淌了几千年的光景,昔日的光辉岁月早已成为幻象中的记忆,而那些旧日的芸芸众生已变得模糊而难以记忆,这之中常常见出生命的脆弱、短暂和渺小。无论是英雄还是平凡之人,都如秋日的枯叶一般随风而去,孙武也不会例外。我们甚至只能在想像中品味他的音容笑貌,谈论他的飒爽英姿。当然,这丝毫也不影响他的存在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它永恒地停留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人的心中。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孙子兵法》,正因为这本充满智慧的兵书,才使得孙武这个名字永远地为人们所怀念。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实虚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这些篇章集中了孙武兵家思想的精华部分,结构缜密,次序井然,精彩言论不断。我们现在打开这本书。来共同体会一下“兵圣”的韬略智慧吧。

(一)《计篇》

该篇论述了怎样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实行谋划的问题,并论述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孙武在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认真地加以研究。可以看出孙武把战争看得非常重要,那么该研究些什么呢,他认为有五样东西非常值得研究:第一个是道,就是说老百姓拥戴国君,能与其同心协力地把国家搞好;第二个是天,就是指阴阳、寒暑、时令;第三个是地,指各种各样的地理地形状况;第四个是将,指一个军队的将领有领导才能,善于谋略,爱护士兵,军纪严明;第五个是法,主要指军队的典章制度。他认为在战争中谁能够在这五个方面占据优势的话,谁就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了。孙武还特别提到用兵的时机,提出“兵者,诡道也”的军事思想,就是说用兵的时候要会用计谋,来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效果。

南宋时期,将领韩世忠率军驻扎在扬州,抵抗金兵的进犯。他命令解元把守承州,自己带兵驻扎上仪。可是,金兵害怕韩世忠,迟迟没有出动。一天,韩世忠正在军中想办法,忽然听说魏良臣出使金国,正好经过此地。魏良臣是被国内的议和派派去金国议和的。韩世忠顿生一计,暗想可以借他之口引金兵上钩。于是,等魏良臣到的时候,他命令全军整顿行装,准备撤离。魏良臣不知所以,便上前询问。韩世忠说:“刚接到命令,要我军放弃作战,尽快撤离此地。”边说边露出无奈的表情。魏良臣信以为真,到达金营的时候把所见所闻和盘托出。金军大喜,以为上仪成了一座空城,立即出兵攻打。但万万没有想到,韩世忠只是耍了个诡计,他并没有撤离,而是埋伏在上仪周围。待金兵到来的时候,发动突袭,结果取得了大胜。

(二)《作战篇》

该篇论述了速战速胜的重要性。“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因为出兵打仗要耗损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拖久了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财货枯竭,别的诸侯国就会乘机进攻。从速胜的思想出发,孙武反对以当时简陋的作战武器去攻克坚固的城寨,也反对在国内一再征集兵员和调运军用物资,而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主张用财货厚赏士兵,主张优待俘虏,主张用缴获来补充壮大自己。他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迅速战胜敌人。这里举个经典的战例:

三国的时候,曹操要攻打袁绍,但曹军缺少粮食。那时袁绍身边有个谋士叫许攸,他对袁绍说曹操军中缺粮,不必与曹军相攻,只要分军与他相持,曹操不久就会支持不住。但是袁绍这人刚愎自用,许攸说的他根本听不进去,还认为这是延误战机。许攸回去越想越气,便连夜投奔曹操。曹操是个爱才之人,听说许攸到来,高兴得不得了,连鞋都顾不上穿,便赤着脚出来见许攸了。曹操自知军队粮草不足,便向许攸请教,许攸笑道:“这个不难,粮草对双方都很重要,现在袁绍运载粮食的车子有三万多乘,都屯在一个叫乌巢的地方,那里的守卫不是很严,可以派兵过去抢些粮食,如果抢不了就把它烧光,这样袁军因为没有粮食,不出三天就不攻自破了。”后来曹操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果然打败了袁绍。

(三)《谋攻篇》

该篇论述了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武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中之善者”,“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地强迫敌人屈服投降是最理想的作战方案,“破国”、“破军”、“破旅”、“破卒”、“破伍”地用武力击破敌人则次一等,“非善之善者”。

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他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在和敌人斗争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意思是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拼硬打。孙武在此篇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重要思想,认为谋略必须建立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当时孙武在与楚国的交战中就用了不少“伐交”的战略。

(四)《形篇》

该篇论述了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决定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要想战胜敌人,就必须在力量的对比上使自己处于绝对优势,造成一种迅猛不可抵挡之势。除此之外,还要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有利时机,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战胜敌人。孙武认为,要在作战中取胜,必须善于对待攻和守的问题。兵力不足就防守,兵力有余就进攻。防守时要十分严密地隐蔽自己,进攻时要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样,就能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战国的时候,有一次秦国攻打赵国,很快打到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采取了坚守疲敌、持久防御的方式,赵国百姓团结一致、誓死抵抗。因此,秦国军队攻打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反而自己伤亡惨重。与此同时,赵国在固守邯郸的同时,平原君赵胜率毛遂等人到楚国去求救兵,为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平原君还把自己家中的财物拿出来送给士兵,鼓励士兵拼死作战。有了国内人民的支持以及援兵的帮助,赵国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五)势篇》

该篇论述了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要善于利用这种迅猛之势。孙武把“势”看作是一种强大而不可战胜的力量。那么,势是什么呢?孙子说,这种势就像可以漂起石头的激流,就像一触即发的拉满的弓弩,就像圆石从千仞高山上滚下,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用这种力量打击敌人,就能够以一当十,所向无敌。怎样造成这种势呢?首先,要给自己创造条件,使本身具有战胜敌人的强大力量。其次,要“择人而任势”。选择熟知军事、知人善任的将帅,指挥士兵作战灵活自如,并且善于用假象迷惑敌人,用小利调动敌人,引诱敌人陷入圈套,然后用伏兵狠狠地打击敌人。

东汉安帝时期,地处西北的羌族举兵反叛,攻打武都郡。大将虞诩率兵西行平叛。羌人兵马数千之众,虞诩也不敢轻易攻打。为了麻痹羌人,他扬言自己已经上书皇帝请求援兵,只等援兵一到就进发。羌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分兵到附近各个县进行抢掠。虞诩趁其分兵之时,率军疾速西进,日夜兼程,并命令官兵每人各造两个锅灶,每天增灶一倍;羌人见此情形就不敢接近虞诩部队。有人问虞诩这是什么原因,虞诩答道:“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是援兵到来,所以就不敢与我们作战了。我们在兵力不足的条件下,只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手。”

(六)《虚实篇》

该篇论述了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的方针。怎样才能做到避实击虚呢?第一,要使我方处于主动地位,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够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第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击敌人兵力空虚之处。第三,要集中自己的兵力,并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造成战术上的我众敌寡。孙武指出,运用避实击虚的作战方针,要从分析敌情出发,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战争过程中的众寡、强弱、攻守、进退等等关系处在急剧变化之中,“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历史上的隋炀帝是个残暴的皇帝,有一次他为了炫耀武力,就向北方国家挑衅。突厥国看到隋炀帝这次带的兵力并没有多少,便率领几十万大军突然把隋炀帝的部队团团围住,把他们困在雁门关内。隋炀帝事先根本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事情,一下子吓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想让国内援兵前来救援,却无计可施,迫不得已,他把写好的求救诏书刻在一块木板上投入汾河里,希望它能够流到汉人手里。后来有个叫李世民的年轻人捞到了这份诏书。李世民的父亲是太原的留守,名字叫李渊。李世民非常聪明,知道皇帝被围,就对带兵的将领说:“突厥之所以肆无忌惮地把皇上包围,必定认为没有援军去救驾,现在我们兵力也非常微薄,不可能把皇帝救出来,只能来他个虚张声势,把部队一字排开,多飘军旗,多擂战鼓,敌人会误以为大军已到,就会知难而退的。”将领听了有理,照此计行事,果然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突厥退兵,隋炀帝也终于脱离险境。这个李世民就是后来的唐太宗。

(七)《军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