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金牌投资
4458600000027

第27章 掌握市场规律,利用市场信息(3)

巴菲特对于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看法持赞同态度,并把他的理论广泛的运用到了他的投资实践中。尤其是当通货膨胀来临时,他对于上市公司的分析就更加谨慎和全面了。在他看来,上市企业的自身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是投资者衡量该企业是否具有巨大司投资价值的标尺。所以投资者在对企业进行分析时,就要对公司的所有层面进行全面的把握和了解。其中包括该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所占市场份额、财务状况、未来成长性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某个上市企业在通过膨胀时期的是否具有超强的抵抗能力,从而确保为广大投资者在这个特殊时期能躲避风险,进而获得盈利。巴菲特认为如果某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综合排序以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具有极大的优势,那么它就会无形中树立起在本行业的领导地位,这种领导地位将会使该企业对产品价格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也就意味着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本行业的平均水平。一般而言,公司的产品在成本、技术、质量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是公司是否具有高水平的盈利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公司的实力越强,其盈利水平也越稳定;品牌已成为产品质量、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拥有品牌优势的公司产品往往能获取相应的品牌溢价,盈利能力也高于那些品牌优势不突出的产品。所以巴菲特总是对那些消费者独占的企业充满了喜爱之情。分析预测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盈利水平趋势,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预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因此巴菲特说:“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场灾难,但这场灾难的背后也会给投资者带来福音,关键看投资者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公司。”

喜诗糖果公司在巴菲特眼里,就是一个能够将通货膨胀的冲击完全化解的优秀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它依然能够保持超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而为它的股东创造出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可以说,在喜诗糖果公司的身上,凝聚了作为一个优秀企业所应该具有的所有品质。所以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不妨以巴菲特为榜样,去寻找那些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那样你就不用为通货膨胀的到来而寝食难安了。

6.多头与空头市场无足轻重

风云变换的股票市场总是让所有投资者都爱恨交加,狂喜狂悲已经成为了股票市场屡见不鲜的场景。而投资者的这种复杂的心情总是会在投资者即将做出决策时指手画脚,最终导致投资者在空头市场来临时卖出手中的股票,但是就在他们刚刚将股票卖出时,股市却峰回路转的迎来了多头市场。被股市耍地团团转的投资者只能一次次地错失良机。正如巴菲特所说:“当投资者在听信了股市谣传而相信空头市场就要来了时,把手中的股票大量脱手,那么当事实证明他所听到的消息只是一个传言时,他就会悔恨交加。因为他会发现他卖出股票之际正是多头市场来临之时。”

就像人们所说的,巴菲特似乎是被上帝赋予了特异功能,他似乎总能对股市走向做出精准的预言,从而玩转股市,叱咤风云。但是巴菲特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上帝是公平的,它给予人们的都是一样的。哲学上讲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之所以会跟巴菲特相距甚远,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进行股票投资时,没有能做到像巴菲特那样通过冷静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巴菲特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他相信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他从来不会让自己受到“市场先生”的摆布。

当大多数他投资者在费尽心思猜测市场在下一秒钟是多头还是空头时,巴菲特却显得冷漠的多,在他看来,空头与多头是人们无法掌控的,人们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事实上,聪明的投资者即使在无法预知未来是空头还是多头的情况下,也能够制定出可以让自己跑赢市场的策略。所以多头与空头根本不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如果投资者能够把握好进退之道,那么他就可以反过来利用所谓的多头与空头大赚特赚一笔,而不是被多头与空头吓得的魂飞魄散。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华尔街仍然像往常一样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当人们都在精心策划自己的投资策略时,突然间飞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美国财政部长宣布美元继续下跌。被惊的目瞪口呆的人们一个个都方寸大乱、手足无措,他们有的痛苦、有的茫然、有的麻木、有的呆板,这一切都预示着大难临头了。瞬间消息传遍了华尔街每一个角落。此时的华尔街就像是一个颓废的工厂,漫天飞舞的纸屑在诉说着投资者们的痛苦与失落。当惊吓过度的人们无奈的接受了这个悲惨的结局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最后的挣扎,霎时间数以万计的股票被抛售一空,此时人去楼空的华尔街陷入了一片死寂。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华尔街晃动,他似乎是在寻觅食物,略显贪婪却又怡然自得、神清气爽。他就是“股神”巴菲特,从他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受到惊吓,当然就更谈不上损失惨重了,选择在此时出现当然有他的原因。原来他是在大量买进股票,因为这时的股票价格可是有史以来并不多见的。趁机大量买进,等到日后价格回涨时在将其卖出,其中的利润是可以想象的。精明的巴菲特算起帐来可是驾轻就熟。如此的昂首阔步当然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恍然大悟的人们终于明白了巴菲特的所作所为,他正是利用这次难得的有利时机来让自己的财富王国锦上添花。此刻曾经被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多头、空头论已经被巴菲特击得粉碎,高揍凯歌的他在告诉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多头和空头市场只是一只纸老虎,越是惧怕它,它就越显得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倘若视而不见,它也就不会如此猖狂不可一世了。

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巴菲特不仅用他的逆流而上来表达对多头和空头市场的不屑一顾,他还上演了一次次的顺流而下的喜剧来对多头和空头市场进行挖苦讽刺。上个世纪60年代末,华尔街股票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利润的驱使让众多投资者蜂拥而上,他们为了股市的疯狂而疯狂,正当他们都沉浸在一夜暴富的美梦中时,巴菲特清算了公司的资产,离开了这个一度混乱的股票市场。因为巴菲特清醒的知道,此时的股价已经被严重抬高,甚至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多头市场的出现未必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股价下滑是必然趋势,如果此时盲目挺进,势必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品尝恶果。

对于用近半生的时间都在股票市场上游走的巴菲特来说,对票市场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然于胸。可以说投资者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巴菲特看在眼里。在他看来,很多投资者之所以无法应对多头和空头市场的变化多端,原因就是他们的恐惧心理在作怪。而存在这种心理也是事出有因的。当空头市场来临的消息甚嚣尘上时,他们总是会变得急躁不安,所以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会在这时选择将股票尽快逃脱,以免被困在里边,无法脱身。他们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即使最终空头市场没有如期而至,他们还可以用那些资金再将股票买回。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任何风险,也不会有任何损失。但他们的这种侥幸心理一定会让他们受到严厉地惩罚。

就像巴菲特所认为的那样,空头市场的诡异让人无法捉摸,可能在你认为它真的会降临时,并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准备时,它却迟迟不到;而当你百分百确定它不会到来时,它却总是来得出其不意。如此时隐时现、飘忽不定让众多投资者吃尽了苦头。于是他们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股票分析师的身上,他们总对这些专门从事股票分析的人顶礼膜拜,并给予厚望。但事实总是在不断的证明他们难免太过天真了。无数的事例证明那些所谓的股票分析师有的时候所烦的错误比那些对初入股市的人还要多,他们的错误就像夜空里的繁星点点,而他们的正确却像是那轮孤独的月亮。另外一个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从事这个事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理想,而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要知道此时高昂的手续费在他们的眼里要比单纯的善意值钱的多。

总之一句话,多头和空头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其实是无足轻重的。只要投资者能够把握得当,那么它们将永远不会成为你投资获利的绊脚石。

7.预测市场,徒劳无功

巴菲特对于试图对市场进行预测的行为的鄙视态度是尽人皆知的。他说:“任何预测市场的行为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任何成功的投资从来都不是由于预测市场而得来的。”

在他看来,获得成功的唯一的秘诀就是选择值得的投资企业,然后对其进行投资,并坚持长期持有。这样的话,投资者就不会再去对市场进行预测,股价的波动也就不会对投资者产生任何影响了。他认为,由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人们根本无法知道未来将要发生什么。但是人们却总是对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乐此不疲,其实这一切都根源于人的贪欲、恐惧和无知。

和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是,巴菲特对于自己的能力十分清楚。他认为要想知道股价的下一步走势,除非股价会亲自告诉你,否则你永远也无法知道。正如他的老师所说的:“离华尔街越远,你就越会怀疑那些所谓的股市预测或时机。”总是置身事外的巴菲特一直坚信的是预测市场是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他曾说过:“我对于预测未来没有任何兴趣,我将永远坚持我的想法。预测未来除了会浪费时间以外,另一个坏处就是它会让我们手足无措,酿成大祸。”

大多数的投资者对那些活跃在华尔街的股评家深信不疑,在他们的眼里,那些股评家似乎具有某种魔力,每当走进股票市场就会不自觉地听从股评家的意见。当股评家们说某支股票有上涨的趋势时,他们便蜂拥而上,当股评家们说某只股票有下降的危险时,他们便疯狂抛出。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了一部不会思想的机器。但是,那些股评家无论多么口若悬河、慷慨激昂,永远也无法靠近巴菲特,因为在巴菲特眼里,他们就像是一个算命先生,表面上看似乎是在为别人占卜未来,其实他们也只是借此讨个生计而已。至于占卜的是否准确他们根本不会考虑。因为他们不用担心那些投资者会因为他们推测失误而找上门来,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当那些投资者再次出现的时候,投资者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会只会有增无减。

一直以来巴菲特都坚信预测市场,徒劳无功。股票市场的千变万化总是让所有投资者都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对。于是他们便发明了一种评估方法,这种评估方法所采取的参照物就是某企业在过去的经营情况、以往它的股价的变化情况等等。由此一来,他们便以为从此股票市场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将在他们的掌握之中,所以当他们带着欣喜的表情再次走进股票市场的时候便顿时变得信心百倍、底气十足。但是聪明的投资者一眼就可以将其中的漏洞看穿。由于这种方法所参考的是企业在过去的表现,但是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当它被未来的一切完全颠覆了之后,失去了说服力的它已经无法再为投资者提供什么值得参考的信息。倘若投资者还抓着它的过去不放,那么它只会让投资者误入歧途,甚至产生重大的错觉。由此产生的后果将是致命的。

股票市场汇集着每一投资者的看法和决策,他们对股市有着千种万种的猜测,所有这些猜测总是相互交织、互相影响,这样一来,原本就飘忽不定的股市就会变得的更加纷繁复杂变化多端。试想一下,从一个充满了欲望、贪婪、冲动、非理性的股票市场中,身处其中的投资者可以推测出什么值得研究参考的信息?当然就更不要指望它会准确的告诉你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了。

正像巴菲特所说的:“我深信对股票市场进行预测是根本没有用的,预测本身只能让你更了解预测者,但对于了解未来却丝毫没有帮助。”也许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依靠预测市场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但是在巴菲特看来,试图对市场进行预测的人不仅不能从中获利,而且最终将会沦为市场的奴隶,被市场玩弄于掌股之间。凭借巴菲特多年来对股票市场的观察,每当股票指数发布的时候,是令绝大多数的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人都深感尴尬的时候。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又一次预测失败了。

所以巴菲特总是对所有投资者说:“在市场的变化没有达到可以将它过去的一切都摧毁时,它是不会让你有任何预兆的。当它正在一步步达到崩溃的边缘时,你还在全神贯注的舞蹈。”然而在许多投资者看来,市场似乎是简单的、有条理的、稳定的、理性的,它可以将未来的轮廓大概的描绘出来。但是巴菲特却认为这是异想天开的。他告诉所有投资者,“当你在预测股价走势的时候,股票并不知道它的持有人。在股市上下波动时,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情绪,而股票是没有任何感情的。”

既然股市无法预测,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决策呢?在巴菲特看来,虽然投资者对股价走势、经济形势无能为力,只能任其发展,但是投资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寻求突破,那就是投资企业。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等都是可以研究并预测的。倘若对企业的这些情况都了如指掌了,那么也就意味投资者已经成功了一半,此时投资者会认为股价走势并不是决定自己能否投资获利的关键,它的上下波动很可能是由于其他一些不可知的原因引起的,企业的内在价值决不会因为这种表面的波动而发生任何变化。正如巴菲特所说:“我对于明天或明年股市将如何波动毫不关心,可以肯定的是,股市波动永远只会出现两种情况,那就是上涨和下跌。从长远来看,价格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向价值靠拢,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唯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