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4456800000042

第42章 拿破仑·希尔传(21)

希尔对这一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首先,他为托卡工厂里的高层管理人员开设了美国成功哲学课程,内容涉及十七条成功法则(经过完善之后,希尔的成功原则数量有所增加),其中每一条又分别从两个不同角度出发进行了阐述:怎样把它们用于每个管理人员自身,以及怎样用于他们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人员身上。希尔哲学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尽管它本是为个人成就而写的,但是又能轻而易举并且十分合乎逻辑地适用于群体——其中当然也包括公司在内。

希尔教导人们,具备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基础。他让学生们认清自己的真正目标,把小的抱怨和困扰跟他们在利特纽公司工作和职责的主要目标分开。之后他们探讨的是计时工人们也有其各自的明确目标——为了个人生活、为了工厂这份工作,即便后者只是他们个人成功的道路上的一处暂时的停顿也不要紧。

利特纽公司的经理们终于一个个地认识到,工人们有自己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不会对公司构成威胁。恰恰相反,只要能把工人们各自的生活目标同他们在工厂工作的明确目标合二为一,那么公司还将因此收益匪浅。

于是,在讨论目标及如何确定目标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对“智囊团”原则的探讨。在利特纽的工厂里,组建“智囊团”就意味着要让计时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同心协力地致力于实现公司的目标。难道这不可能吗?不见得。希尔认为,只要个人的既定目标能够通过公司目标的实现而实现,那就是完全可能的。无论职员的个人目标是为了保住工作还是为了事业上的发展,抑或是仅仅满足于工作本身,此外不复他求,他(她)都将受益于“智囊团”。这是因为有了“智囊团”,公司的目标就能得以实现;而由于在一开始就明确了工人的职责,因而当集体取得成功之时,他将得到明确的回报。

在1942年的时候,工厂管理层的概念中还很少有比希尔的“智囊团”原则更理想化的了。然而,由于利特纽公司里独特的文化氛围之中也同样富含理想主义成分,因此托卡工厂的管理人员才能以开明的头脑接受了希尔的理论和思想。然而,使他们备感困惑的是,时间早已在他们和工人们之间筑起了一堵看不见的墙,他们有没有能力扫除这个障碍,进而设定目标,与工人们一起创建起“智囊团”。于是,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希尔接着又分别阐述了另外的十五条原则,向他们表明怎样才能运用好这些原则,在工厂里形成协调一致和相互信任的氛围。

在后续的学习中,希尔讲述的第一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塑造一种令人愉悦的个性”。“令人愉悦的个性,”希尔说道,“是你调动起别人的积极性,帮助你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后他让学生们——体会了四种各不相同的“令人愉悦的个性”,还让他们每个人都把所学的每一种性格特点应用到他(她)的工作中去。首先,希尔要求他们态度要积极——再也没有比在一个性格易躁易怒、灰心丧气或是不受目标约束的领导手下工作更容易令人心灰意冷的了。希尔还告诉他们,保持灵活的头脑也同样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作为一名领导对于他人所应有的理解力和同情心。

接下去,他又分别阐述了对目标要忠诚、处事要果断、为人要礼貌、办事要机智、语气要和善、待人要宽容、胸襟坦白以及要有良好的幽默感等等原则。一言以蔽之,培养“令人愉悦的个性”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尊严感,认识到他人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创造相互尊重的环境以达到和谐一致等等。这种管理方法当然同当时的标准管理模式大相径庭,然而在希尔——详细阐述了他的论点之后,听众们也很自然地理解了他概念的逻辑性。

在参加讲座和分组讨论时,托卡工厂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接受了其他原则的指导——从“令人愉悦的个性”和“多走几步路”到自我约束,深思熟虑的习惯,创造性和应用黄金法则等所有原则。

托卡的情形开始发生了变化。如同希尔漫长而卓越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鼓舞过的其他人一样,托卡的经理们心悦诚服地完全接受了他那有理有据的个人和团体成功之道。他们把从课程中学到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几乎是立杆见影地体会到了可喜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不是一促而就的奇迹般的痊愈,而是在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他们同向他们汇报工作的主管和领班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发生着微妙而积极的变化。

此后不久,公司董事会就做出决定,决定把希尔的工作范围扩展到车间的第一线的监工、领班和工头一级——并且相继都取得了类似的良好效果。起初沉默寡言的工人们对工厂这种做法表示怀疑;继而当监工们缩减他们的生产任务,以便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开展目标讨论时——并且努力使自己表现得待人礼貌、热情洋溢,职员们开始表现出谨慎的好奇。渐渐地,他们的反应变得友好起来。就这样,对利特纽来说,这一关键性的托卡行动开始朝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方向发展下去。

使他们引以为荣的是,利特纽公司的管理队伍本身为希尔这样的改革者提供了一块理想的沃土,这才使得他能放手实施这种致力于培养管理人员和劳动工人之间的崭新关系的大胆革新。在利特纽本人的乌托邦思想的影响下,管理人员既没有同工人们发生冲突,也没有因希尔这种离经叛道的解决问题的模式而感觉自身受到威胁。他们确确实实对希尔的信条中蕴涵的潜在力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甚至还要求希尔直接向工人们讲授课程知识,并最终使得希尔的理论普及整个托卡镇。

1942年底,公司决定在整个托卡工厂内部全面推行希尔的改革方案,而此时托卡的运行状况相当良好,正发生着一系列一度不可想像的深刻变化。同年10月,工厂的监督主管乔·萨尔瓦多觉察到工厂里发生了显著的改善,尤其是为他几个副手的工作交际能力上表现出来的可喜进步而深有感触。“在这里接收课程训练的几个人,过去曾因为个性上的原因,使得他们在职业上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他写道,“然而,尽管现在课程尚未结束,他们身上却已经表现出了显著的改善……其中突出的一点表现在他们现在已经能够同过去经常和他们闹矛盾的人友善相处了。”

六个星期之后,萨尔瓦多的生产部经理厄尔。罗兹致信给威廉。雅各布博士,感谢他在创建美国成功哲学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对于我们这些参加过课程的学习,而且亲身体验过它的力量的人来说,它的价值简直无法形容,”罗兹写道,“我和许多与我一同参加过课程学习的人都感受到了它的巨大价值。关于建立明确目标、塑造良好个性、建立积极人生观和对目标的信念等等课程的学习已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皇天不负有心人,公司上下对于美国成功哲学的热衷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到了1943年底,职工的投诉渐渐减少到了平均每周一次,旷工率也令人惊奇地慢慢降到了3%,生产率达到4年来的最高点,同时工人们还将工会组织者拒之门外。1943年12月27日,佐治亚州的利特纽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杰克·萨尔瓦多与其下属三名总经理联合致信希尔,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交口称赞他在不满两年的时间里给公司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在信中写道:“您将永远感到欣慰的是,由于您在同我们的交往中使我们受益无穷,因而我们对您的友谊也必将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从此以后,希尔就常常以利特纽公司为例,向人们证明从逆境中学习的好处以及“智囊团”原则和团结协作所能产生的巨大力量。经过希尔的一番努力,1942年初本已濒临灾难边缘的利特纽集团,在40年代后期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取得了势不可挡的成功,还因为在二战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而赢得了高度赞扬。自从希尔把他的成功原则应用到实际中以来,这是最为成功的一次。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二战以后他的许多理论却在日本工厂里得到了大规模的广泛应用,并且在40年之后又重新由日本传回了美国工业界。

拿破仑在托卡推行改革计划期间,大多数周末都是在克林顿度过的,他在那里继续与安妮·卢保持着那种不疾不徐的爱情关系。跟安妮·卢交往是急不得的,而拿破仑也第一次细细品尝到缠绵悱侧、柔情似水的爱情生活的醇厚甜美。

假如安妮·卢当初不这样安排进度的话,他们之间这种不大般配的爱情关系也许根本就不可能继续发展下去。因为这对情侣的个性迥异:男方受人欢迎,个性引人注目;而女方则略显孤僻,倾向于温和、克制、不动声色。两人的性格相互弥补,相互协调。他长于创造,她习惯于保守;他既会赚钱又会花钱,而她则善于管理;他批评,她谅解;他性格直率,想说就说,想干就干,而她则多数三思后行,有意为之。有个朋友曾经开他们的玩笑。说他们这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恋爱”方面指的是拿破仑,“精神”方面则是指安妮·卢·然而,实际上“精神”方面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拿破仑才对,因为在他一生当中,他和女人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与弗洛伦丝的关系——一直像他的职业生涯一样,总是飘忽不定。

起初他们只是普通朋友,后来成了亲密朋友,再后来才成为知己伴侣,这就是安妮·卢的行事风格。同时他们之间的关系还不仅仅限于他们两人,这是因为安妮·卢有自己的家庭。此外还有许多朋友。在他们恋爱的两年间拿破仑逐渐走进了安妮·卢的生活圈子,开始分享她的生活乐趣,尤其分享的是她同莱拉以及莱拉的儿子查尔斯之间的深厚情感。

1943年,正值拿破仑在托卡的工作行将结束之际,他和安妮·卢商定准备结婚。就像他们从容不迫的恋爱经历一样,他们的婚礼也显得朴实无华。婚期定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地点就在安妮,卢与莱拉合住的那间寓所里。因为拿破仑曾经离过婚,所以地区浸礼会的牧师不能为他主持婚礼,因此他们就请来了克林顿镇上的长老会第一教堂的前牧师达德利·琼斯博士为他们主婚,而给这位牧师帮忙的正是威廉·雅各布博士。

在婚礼仪式上,安妮·卢的侄女为他们奏起了音乐,莱拉为他们演唱“最美好的故事”。在歌声和音乐声中,安妮·卢和拿破仑站在一个布满了圣诞节的红花绿叶的古香古色的壁炉台前,相互交换了结婚誓言。

饶是拿破仑·希尔人生阅历之丰富,他也不禁惊诧于时间给他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变化。仅仅两年之前,他还在孤苦伶丁之中孤独地过着圣诞节,忍受着财产尽失和感情羞辱的双重煎熬;而在两年之后的今天,他却已拥有了一位忠贞、可爱的妻子,有了一个大家庭,同时还在克林顿和托卡两地都结交了有生以来最好的朋友。

在悲喜交加之中,安妮·卢和拿破仑离开了大家去欢度蜜月:喜的是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们的婚姻感情深厚,基础牢固;悲的是生活中的巨大的冒险经历就要同他们挥手作别了。蜜月期间,他们将前往托卡,去同拿破仑在利特纽集团的亲密朋友和同事们共同庆祝他和安妮·卢的美满婚姻,同时也顺利向他们辞行。然后夫妇两人将前往加利福尼亚,并将在那里一同体验新的生活。

1943年冬天,拿破仑夫妇之所以离开克林顿镇,也许仅仅是出于拿破仑的一种漫游癖,而安妮·卢则施展出她的魅力和远见卓识,让拿破仑事先确定出一个计划。希尔照办了,而且计划得还很不错。59岁的拿破仑老当益壮,仍然试图为他的商业福音教义再度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而加利福尼亚正是他发展事业的理想地点,因为那里的战时经济正在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人口增长很快,而且气候宜人。虽然他以前极少在加州露面,但是作为一名著名的作家,他在当地已经享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这一点将有助于为他的讲座招来大批听众。他事先所作的调查表明,《思考与致富》一书在洛杉矶非常流行,以至于图书馆里一般都还保存着70多本,随时准备读者借阅之需。拿破仑满怀信心地对安妮·卢说,他保证能让那里的讲演大厅里常年坐无虚席,后来的事实也表明他的确说到做到。

40年代后期,希尔过得无比惬意。他依然经常举办他的美国成功哲学讲座,只是已经很少远离家庭所在地。太平洋国际大学授予了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聘请他主管该大学的工业哲学系的工作。学院方面的意图是让他把在利特纽的经验传授给加州的工业家;而在此期间,希尔的工作也将有助于提高他作为一名演说家的知名度,尽管他在加州工业界的影响力还远远不及他在利特纽的时候那么广泛深入。

由于他既担任学院的职务,自己还举办讲座,同时又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所以收入相当可观,并且他和安妮·卢有充分的时间共享生活情趣了。然而到了1947年,已经63高龄的希尔却再度开始表现出不安于现状的迹象。他拥有大批的追随者,无论去哪里举办讲座都会吸引来众多热情洋溢的人们。但是他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他觉得总是一种模式的成功未免有些单调乏味,他要走出这个老路子。为了满足这个欲望,他就与好莱坞的一家大型独立广播电台KFWB电台签定了一个协议,于每周日下午3:30—4:00之间开办一段30分钟的节目。尽管在这个时间段里,他的节目与许多非常流行的广播网联播节目发生“撞车”,但节目仍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后的几年之中,成千上万名加州人得以聆听了希尔阐述的成功哲学。电台节目给他带来的报酬,是为他的讲座、书籍和咨询服务提供广告时间;另外,根据MWB电台管理部门的统计,在星期天午后全国的节目时间段里,就收到的听众来信之多而言,其他任何节目都赶不上希尔的节目。

拿破仑主办的电台节目成功之后,反过来又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演说邀请,其中又以来自公司和商业团体的邀请为多。在他开办电台节目的3年时间里,希尔以他年轻时的那种快节奏安排旅行、写作和讲演;在他年满60岁以后的最初几年时间里,他老当益壮——55岁中年人的身材,35岁年轻人的魅力,20岁小伙子的热情。

在拿破仑正忙着孜孜不倦地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安妮·卢在家帮他掌管事业和家务。安妮·卢的性格使她对重要的事情讲求时效,意志坚定。她帮着拿破仑把他的精力都集中在目标上,而且还限制他同时开展过多的工作;她还帮他应付那些冒充内行的家伙和骗子手,因为这些人总觉得胸无城府的希尔很容易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