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说:“穰苴虽然出身低贱,但是他这个人能文能武,很有才能,他是不会让您失望的。”
齐景公就把穰苴叫来,和他谈论军事,非常满意。于是任命他为司马,让他领兵抵抗燕国和晋国的军队。
对齐景公说:“蒙大王您提拔,让我做了大将,统帅全国军队,我十分感激。不过,希望您派一个您最信任而地位又尊贵的大臣来做监军。”
齐景公答应了他,派自己最宠信的大夫庄贾前去担任监军。
司马穰苴和庄贾见了面,商量了一下出师的事。分手的时候他和庄贾约定:“明天正午在营门集合。”
第二天,司马穰苴早早就赶到军营里,树立了观测时间的木表和刻漏,等候着庄贾。庄贾是齐景公的宠臣,地位显赫,平时骄横惯了,根本不把司马穰苴放在眼里。亲戚朋友们给他饯行,他便毫不在乎地留下来畅饮,完全忘了司马穰苴和他的约定。司马禳苴在军营中一直等到中午也不见庄贾到来,就自己检阅军队,宣布组织纪律和各种注意事项。等到这一切都做完了,庄贾才迟迟来到,这时天已经很晚厂。
司马穰苴问庄贾:“您怎么现在才到?”
庄贾说:“亲戚朋友们给我送行,我不好推辞,多喝了几杯酒,所以来晚了。”
司马穰苴说:“作为一个将领,当他接到命令的那一天,就应该忘掉自己的家庭;当他在战场上和敌人对阵的时候,就应该忘掉自己的身体。如今敌人侵略,已深入我国,国内骚动不安,士兵们在边界上风餐露宿,艰苦守卫;大王日夜忧愁,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老百姓的性命都悬在你我的手里,怎么还能去喝饯行酒呢?”
庄贾见司马穰苴这么严肃地训斥自己,很不高兴,正想发作,只听司马穰苴道:“军法官在哪里?”军法官赶快跑了过来。
司马穰苴就问道:“按照军法,约定时间却迟到的,该当何罪?”
军法官回答说:“应该斩首。”
庄贾一听,知道大事不好,就赶快派人去找齐景公求救。送信的人去了还没有来得及回来,司马穰苴已经把庄贾斩首示众了。
全军的士兵们见司马穰苴连庄贾这样深得国君宠信的大臣都敢杀,都十分震惊害怕。
隔了好一会儿,齐景公派的使者拿了符节,骑着马一直飞驰到军队里,来向司马穰苴传达赦免庄贾的命令。
司马穰苴说:“将领在军队里,对于君主的命令,可以有所不接受。”又问军法官:“军队里是不许骑快马奔跑的,如今使者快马奔跑,该当何罪?”
军法官说:“该斩首。”
使者一听也十分害怕。
司马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够处以死刑。”于是赦免了使者。但是为了严明军法,就杀了使者的仆人,砍断了车子左边的车杆,宰了左边驾车的马。随后,司马穰苴把这件事通报全军,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自己带领军队出征迎敌。
在部队行军的时候,所有扎营、掘井、安灶、伙食的事情,司马穰苴都要亲自检查,对于生病的士兵,他都要亲自慰问,并且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士兵们共同分享。全军将士看到司马穰苴执法如山,不畏权贵,又这样爱护士卒,和大家同甘共苦,都深深地受到感动。军队到前线的时候,连生病的都要求参加,士兵们士气高昂,争先恐后地要投入战斗。
晋国军队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等交战,就赶忙退了回去;燕国军队听见这个消息,就从黄河南岸撤到了北岸。齐国军队顺利收复了被晋国和燕国占领的土地,然后收兵而回。齐景公和文武百官亲自到郊外迎接,慰问全体将士,并且加封司马穰苴做了大司马。
司马穰苴“罚不避亲贵”,敢于处死国君的宠臣,对国君的使者也不客气,这样使得全军上下人人震恐,因此部队纪律严明,斗志高昂,不用打仗就使晋国和燕国的军队主动退后,收复了失地。
严格执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执法要一视同仁,如果军队统帅在掌握军法的时候标准不一,回避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就不能让他继续统帅军队。因为他的做法会让士兵失去信任,导致军心涣散,一旦遇上强敌,部队就会吃败仗,给国家带来危险。相反,军队统帅在执行军法时一视同仁,不回避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才会得得将士们的拥戴,士气才会旺盛,军队才有顽强的战斗力,这样和敌国打仗便那能轻易取胜,甚至不用打仗就能够吓退敌人。
6.刑过失民,以德服人
[原文]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则民不畏。
[大意]奖赏过度的话,就会失去民众,刑罚过度的话,人民就不会害怕。
曾经用铁腕杀害大批李唐旧臣的武则天,一生毁誉参半,但她对待上官婉儿的态度,确实体现了这位女皇的不同寻常的心胸。
武则天是唐朝并州文水县人。其父是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其母也受过良好教育。武则天从小就受到了文武两方面的培养,14岁时做了太宗李世民的“才人”。高宗李治即位后,武则天地位不断上升,终于做了皇后,并成了李唐王朝实际掌权人。高宗病逝,武则天又迅速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第一位,也是惟的一位女皇。
上官婉儿,是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高宗李治懦弱,后期又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便秘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后被武则天发觉,便以“大逆之罪”使上官仪惨死狱中,同时抄家灭籍。上官婉儿及其生母充为官婢,被发配东京洛阳宫廷为奴。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明知自己也将被处死,但结果却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
原因何在?主要是上官婉儿有才,而武则天又尤为爱才。上官婉儿曾做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兴做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
婉儿略加凝思,就很快写出:“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记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武则天看后,连声称好,并夸她是一位才女。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装作不解,问婉儿是什么意思。
婉儿答道:“是说假的花,想以假乱真。”
“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则天突然问道。
婉儿十分镇静地回答:“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
“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接着她又问婉儿:“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
婉儿依旧平静地说:“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
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接着,武则天赞扬了她祖父上官仪的文才,指出了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的罪恶,期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然而,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而今成了罪人。这对高宗来说,应是充满同情和设法庇护的。但他惧怕武则天。只能借口有病,而让武则天决定。有人提出按律应处以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发配岭南充军。而武则天则认为:据其罪行,应判绞刑,但念她才十几岁,若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所以,不宜处死。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又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鉴于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渗进去。并把婉儿留在自己身边,用自己的力量来感化她。还表示:如果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化天下”呢?
结果,武则天确实把婉儿感化了。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婉儿感激涕零。此后,武则天又一直对婉儿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用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为她尽心尽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
7.君主以铁腕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原文]以罚受诛,人不怨上。
[大意]因为确实犯了罪而受到惩罚,是会诚服而没有怨言的。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君权至高无上的,对君权的挑战便意味着要么取而代之,要么是自己陨命,除此之外,似乎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因此,臣子如果犯罪,尤其是涉及到君王的自身权威和统治时,君王是从来不会下软手的。
清朝的雍正皇帝时期大臣年羹尧的治罪便证明了这点。
雍正初年,年羹尧成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被视作社稷重臣。年羹尧虽远在边陲,雍正却让他参与朝政。在政务活动中,雍正常常征求采纳年羹尧的意见,甚至连律例馆修订律列,雍正阅后都要发给年羹尧看,要他提出修改意见。
在用人和吏治方面,雍正给与年羹尧极大的权力。在川陕,“文官自督抚以至州县,武官自提镇以至千把”,其升迁降革均由年羹尧一人决定。对其它地方官员的使用,雍正也常听取年羹尧的建议。京口将军何天培的操守为人,朝中内外论说不一,雍正让年羹尧就其所知“据实奏来,朕以定去留。”年羹尧密参署直隶巡抚赵之垣庸劣纨绔,雍正遂将赵革职。江西南赣总兵缺出,朝廷拟用宋可进,年羹尧奏称他不能胜任,请以黄起宪补授,雍正便依从了年羹尧的谏言。
在生活上,年羹尧的手腕、臂膀有疾及妻子得病,雍正都再三垂询,赐送药品。对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在京情况,年贵妃以及她所生的皇子福惠的身体状况,雍正也时常以手谕告知。赏赐美食珍宝玩物更是常事,一次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保存鲜美,雍正令驿站6天内从京师送到西安,这可与唐朝向杨贵妃进献荔枝相比了。雍正对年羹尧宠信有加,希望“彼此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
年羹尧的失宠和继而被整肃是以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月第二次进京陛见为导火线的。在这次赴京途中,他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在京期间,年羹尧“传达旨意,书写上谕”,俨然成为总理事务大臣。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结束陛见回任后,年羹尧接到雍正的朱谕:“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这件朱谕一反过去嘉奖赞赏的词语,向年羹尧敲响了警钟,此后他的处境便急转直下。
探究年羹尧失宠获罪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第一,擅作威作福。他位尊权重而不能自谨,过多地干预朝中政务,攘夺同僚权力,滥用朝廷名器。他对待内外官员狂傲无礼,给各省督抚发送咨文直呼其名,不仅蒙古王公,就是皇帝的女婿阿宝入见,也要行跪拜礼。第二,结成朋党。他排斥异己,任用私人,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以陕甘四川官员为基干,包括其它地区官员在内的小集团。第三,贪赃受贿。他侵蚀钱粮,累计达数百万两之巨。客观地讲,由于雍正宠信过分,赞誉过高,征询过多,致使年羹尧权力膨胀。而年羹尧骄横傲慢,忘乎所以,不守臣节,则渐渐引起了雍正的警觉和不满,终于下决心惩治这个天下“第一负恩人”。
雍正对年羹尧的惩处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年羹尧陛见离京前后,第二步是给有关官员打招呼,雍正或叫他们警惕、疏远和摆脱年羹尧,或叫他们揭发年羹尧的劣迹,为处罚年羹尧做准备。第三步将年羹尧调离西安老巢。雍正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任所作乱。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最后一步是勒令年羹尧自裁。
年羹尧调职后,内外官员更加看清形势,纷纷揭发其罪状。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残忍罪4条,忌刻罪4条。
雍正说,这92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念年羹尧战功显赫,格外开恩,赐他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叱咤一世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雍正惩处年羹尧,一是为了避免他尾大不掉,功高震主,维护自己的统治;二是警戒臣下,不要走年羹尧的老路。这一举措自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得人心,算是高招。
8.国君不可玩物丧志
[原文]不务听治而好五音不已,则穷身之事也。
[大意]为政者不专心政治,沉溺于声色犬马、美酒甘饴不能自拔,则难免误国,以致惹来国破身死之祸。
一般来说,寻常百姓爱乐如痴本无可厚非,但为政者若是如此,则极易导致“玩物丧志”,固而自古便有“亡国之音”之说,因此统治者不应该把个人的爱好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一次,卫灵公要到晋国去。一行人走到濮水岸边,天色渐晚,于是决定设帐宿营。夜半时分,忽然听到“丁丁冬冬”的琴瑟之声,清雅哀婉,悦耳动听。卫灵公于是披衣而起,问左右的侍从觉得怎么样,谁知他们都说听不到。卫灵公感到非常奇怪,便下令召师涓进见。
师涓是当时著名的乐师,因卫灵公酷爱音乐,便得以经常随侍左右,颇受宠爱。
师涓来时,乐曲还没有演奏完毕。卫灵公对他说:“寡人听到有人演奏一支新曲子,可是身边的这些侍卫都说没听到,你能听见这乐声吗?颇有鬼神难测的幽远之意。你若能听见,就替我把曲谱记下来吧。”
师涓于是静心聆听,边听边记。过了很长时间,音乐声才渐渐消失。
第二天,师涓向卫灵公报告说:“臣已记得它的大概了,但是有些地方还不是很熟练。臣请在此再留一夜,我就能把这支曲子练熟。”卫灵公于是又在这儿驻扎了一夜,等师涓演奏熟练,才启程赶往晋国。
他们到了晋国,晋平公在自己新建的施夷之台设宴招待他们。酒至半酣,卫灵公就站起来说:“我的乐官师涓新近作了首新曲,愿意献给大王。”
晋平公高兴地说:“好。”
于是卫灵公就把师涓叫到了台上。晋平公也把本国著名的乐官师旷叫到台上,让师涓就坐在师旷身边演奏。师涓于是调好琴弦,端坐台前,把前一天刚刚演练熟悉的曲子弹奏出来。谁知尚未奏完,琴就被身边的师旷给按住了。师旷大声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能再弹了。”
众人都一脸惊愕。晋平公问师旷:“你是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