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诸葛亮是聪明了一世,也糊涂了一世。他的聪明我们人已熟知,而他的糊涂就在于太相信自己,而没有将别人也可以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没有充分“放权”。因为你诸葛亮的能耐再大,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做老板的或是其他管理人员,也需要“抓大放小”,给你的下属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人的确有着巨大的潜能,人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人毕竟是人,而不是万能的上帝。所以,你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识,你也不可能熟练地掌握了天下所有的技艺,你更不可能做完天下所有的事情。了解了这一点,你也就了解了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有各行各业的分工,你也就了解了一个有心计的人要走向成功绝不会仅仅靠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冲锋陷阵。
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就是它不同于古代作坊式生产的地方,就是它是以流水线式的生产为基本模式,即集体的力量越来越重要,甚至任何一个产品,单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是无法生产的。比如电视机,除了发明电视机者,还有设计师、以及每个零件的生产者,安装师等等,如果一个人想造出一台电视机,而且每个部件都是自己设计、生产的话,也不知道到了猴年马月能否生产出来。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事必躬亲”只会弄得自己心力憔悴,因而适度放权便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一个成功的管理人员,除非特别需要,不要把自己的公事包带回家,因为忙了一天,你的心绪和身体两方面都需要迫切地摆脱你的工作。
充分授权给你的下属。在“抓大放小”的前提下,你要把本来属于下属的工作或者适合下属的工作,以及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权威坚决地交给下属。这样不但可以将你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同时对下属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当然,把你或任何人都不要做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做并不是授权,而是派定任务。适当地这么做一两次可能是必要的,但是这无助于增长他们的荣誉,也并非在鼓励他们,而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恐怕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
为了能把自己真正地解放出来,就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甚至是决策性的工作,还有使下属有所收益的工作授权给他们。这首先建立在你充分信任你的某些下属的基础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其中的道理,你可能比谁都清楚。因此,在你授权的时候,别忘了把整个事情都托付给对方,同时交付足够的权力好让他做必要的决定。
人生自古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要想兼顾,总是很难的,在得失之间,应该分清主次,有所选择和权衡。
10.领导者要懂韬晦之策
[原文]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无其意,臣将自表异。
[大意]领导者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表现了自己的想法,属下就会粉饰自己;领导者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意图,表现了自己的意图,属下就会伪装自己。
韩非子曾经告诫君主说:“人君防备臣下,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尤其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韬晦之策,暗中观察群臣的行为,以发现真正的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以韬光养晦而成大事的人物很多,楚庄王可算其一。他“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先隐忍不发,甚至采取了自污以掩人耳目的做法,通过数年的暗中观察,弄清了朝中大臣的真实心理和才干,也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为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在楚庄王继位之前,楚国的内政可谓经历了长期的混乱。楚庄王的爷爷楚成王企图争霸中原,被晋国在城濮之战打败,不久又祸起萧墙,起初,原定商臣为太子,但后来楚成王发现商臣眼如黄蜂,声如豹狼,认为这样的人生性残忍,想改立太子,商臣是个十分有心计的人,他听到风声,就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把事情弄清楚,他故意设宴招待姑母,在宴上轻侮姑母,商臣的姑母果然愤怒地说:“怪不得你父亲要杀了你另立太子!”因为楚成王遇事总与妹妹商量,所以,商臣认为姑母的话证实了传言。他连忙向老师潘崇问计,潘崇问:“你愿意奉事公子职吗?”商臣说:“不愿。”又问:“你能逃出楚国吗?”回答说:“不能。”潘崇最后问道:“你能成大事吗?”商臣坚决地说:“能!”
公元前262年,商臣率人冲进宫廷,要杀掉父亲自立。成王喜欢吃熊掌,这时红烧的熊掌尚未烧熟,成王请求等吃了熊掌再杀他,商臣说:“熊掌难熟。”他怕夜长梦多,外援到来,就催促成王上吊自杀,自己即位为楚穆王。
穆王在位12年,死后由子侣即位,是为楚庄王。
楚庄王当时很年轻,即位之始,他并未像其他新君那样雷厉风行地干一些事情,而是不问国政,只顾纵情享乐。他有时带着卫士姬妾去云梦大泽游猎,有时在宫中纵酒观舞,浑浑噩噩,无日无夜地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每逢大臣进宫汇报国事,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绝,任凭大臣们自己办理。他根本不像个国君,朝廷上下也都拿他当昏君看待。
看到这种情况,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着急,许多人都进宫去劝谏,可楚庄王不仅不听劝告,反觉得妨碍了他的兴趣,对这些不着边际的劝告十分反感。后来干脆发了一道命令:谁再来劝谏,杀无赦。
三年过去了,朝中的政事乱成一团,但楚庄王仍无悔改之意。在这期间,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攫取了很大的权力,斗克因为在秦、楚结盟中有功,楚成王没给他足够的报偿,就心怀怨愤,公子燮要当令尹未能实现,也心怀不忿,二人因此串通作乱。他俩派子孔、潘崇二人去征讨舒人,又把二人的家财分掉,并派人刺杀二人。刺杀未成功,潘崇和子孔就回师讨伐,斗克和公子燮竟挟持庄王逃跑。在到庐地时,当地守将戢黎杀掉了他们,庄王才得以回郢都亲政。就是经历了这样的混乱,楚庄王仍不见有甚起色。
大夫伍参忧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冒死去晋见庄王。来到宫殿一看,只见纸醉金迷,钟鼓齐鸣,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姬妾,右手搂着越国的美女,案前陈列美酒珍馐,观赏轻歌曼舞。庄王看到伍参进来,当头喝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吗?是不是来找死呢?”
伍参抑制住慌张,连忙陪笑说:“我哪敢来进谏,只是有一个谜语,猜了许久也猜不出,知道大王天生聪慧,想请大王猜一猜,也好给大王助兴。”楚庄王这才放下脸,说道:“那你就说说看。”伍参说:
高高山上有只奇怪的鸟,
身披鲜艳的五彩,
美丽而又荣耀,
只是一停三年,
三年不飞也不叫,
人人猜不透,
实在不知是只什么鸟!
当时的人喜欢说各种各样的谜语,称作“隐语”,这些“隐语”往往有一定的寓意,不像今天的谜语这样单纯,因此,人们多用这些“隐语”来讽谏或劝谏。楚庄王听完了这段话,思考了一会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非凡鸟,凡人莫知。”
伍参听后,知道庄王心中有数,非常高兴,就趁机进言道:“还是大王的见识高,一猜就中,只是此鸟不飞不鸣,恐怕猎人会射暗箭哪!”楚庄子听后身子一震,随即就叫他下去了。
楚庄王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般的韬晦之策最多不过是迷惑对方,使其对自己放松警惕,而楚庄王的韬晦不仅是迷惑对方,更多的还是要忍耐别人的误解。
伍参回去后就跟大夫苏从商量,认为庄王不久即可觉悟,没想到几个月过去后,楚庄王仍一如既往,不仅没有改过,还越发不成体统了,苏从见状不能忍耐,就闯进宫去对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即位三年,不问朝政,如此下去,恐怕会像桀、纣一样招致亡国灭身之祸啊!”庄王一听,立刻竖起浓眉,露出一副暴君的形象,抽出长剑指着苏从的心窝说:“你难道没听到我的命令,竟敢辱骂我,是不是想死?”苏从沉着从容地说:“我死了还能落个忠臣的美名,大王却落个暴君之名。如果我死能使大王振作起来,能使楚国强盛,我甘愿就死!”说完,面不改色,请求庄王处死他。
楚庄王等待多年,竟无一个冒死诤谏之臣,他的心都快凉了。这时,他凝视了几分钟,突然扔下长剑,抱住苏从激动地说:“好哇,苏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寻找的社稷栋梁之臣!”庄王说完,立刻斥退那些惊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着苏从的手谈起来。两人竟是越谈越投机,竟至废寝忘食。
苏从惊异地发现,庄王虽三年不理朝政,但对朝中大事及诸侯国的情势都了如指掌,对于各种情况也都想好了对策。这一发现使苏从激动万分。
楚庄王这只不鸣鸟,在忍耐了三年之后,终于发出了嘹亮的声音!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开会,任命了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臣,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还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以安定人心。从此,这只“三年不鸣”的“大鸟”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
应当说,楚庄王确实是一个有智谋的人。
这只“大鸟”真的“一鸣惊人”,在他开始着手治理楚国之时,楚国正遇上了大灾荒,四周边境又遭进攻。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击败了他国的进攻,争取了巴、蜀等小国部族的归附。然后整顿内政,国家开始富强,他善于纳谏,重视用人的一技之长,改革政令制度,尤其是改革兵役制,使楚国逐渐成为一个军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