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爸的礼物
4455000000030

第30章 自然的礼物(3)

有一天,我站在一个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放着几本书的包裹放在旁边。当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人进来,也开始在柜台前看珠宝时,我礼貌地将我的包裹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瞪着我,告诉我他是个正直的人,绝对无意偷我的包裹。他觉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将门关上,走出珠宝店。

我十分惊讶,这样一个无心的动作竟会引起别人如此的震怒。后来我领悟到,这个人和我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其实,外在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内在态度不同罢了。

过几天的一个早晨,我一觉醒来便心情不佳,觉得这世界是多么枯燥,我想到这一天又要在单调的例行工作中度过时,不禁感到愤怒、无助。当我挤在车阵中缓缓向市中心前进时,我满脸怒气地想:为何有那么多笨蛋也能拿到驾驶执照?他们开车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没资格在高峰时间开车,这些人的驾照都应该被吊销。

后来我和一辆大型货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我心想:“这家伙认为他开的车大,一定会直冲过去。”但就在这时候,货车司机将头伸出车窗外,向我招招手,给我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在我将车子驶离交叉路口时,我的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开朗。

这位货车司机的行为使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依旧,不同的只是我们的态度。

其实这个世界不会改变,会改变的是我们的态度。要活得快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道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类似的小插曲,而这些小插曲正是我们追寻快乐的最佳妙方。

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这位国王命令道:“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国王的人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循着歌声,他找到了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人。他问犁地人:

“你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犁地人答道。

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犁地人。

犁地人不禁大笑起来,为了表示感谢,犁地人又说道:

“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

想想那些残废的人,想想那些死去的人,你是多么富有,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地对待生活呢?其实,快乐的到来关键是要以好的心态待之。

我在中师时,曾在省报上发表了一则短文,得了3块钱稿费。很多同学要我请客,我很为难,才3块钱,买什么好呢?班上的生活委员说:“这容易,你把钱给我吧。”当天下午,他在黑板上写出通知:本班某某为庆祝处女作发表,定于本周周末,请全班同学进城看电影,并招待冰棍一枝。

全班同学一片雀跃,像过节一样等待周末的到来。学校离城8里地,大家都是走路去,走路回,一路欢天喜地。后来生活委员找我结账:电影票每张5分,冰棍每枝2分,全班42人,共开支2元9角4分,“还剩6分钱,给你。”

那次请客,同学们都很高兴。许多年以后,还有人说,那一回我给了他们一个快乐的周末,我自己也高兴了很久。后来我也曾多次请客,请吃请喝,花费也大,但从没有那样快乐过。为什么呢,因为那次请客,是乐在简单。

那年我下放到钢厂劳动,厂长很看重宣传工作。他规定、只要在厂里或市广播站播出一篇文章,厂里就奖励5毛钱。那时在高温炉前加一个班,也才5毛钱。于是我拼命写广播稿,因为5毛钱一篇的稿酬,在我认为是很丰厚的回报,每年都要写上100多篇。那些年,写广播稿,是我最大的快乐了,而且以此为荣,津津乐道。

后来,别人一部书稿能卖上100多万,我对写广播稿再也没有了兴趣,那5毛钱的快乐也就没了踪影。当年那写广播稿的快乐,是乐在知足。

快乐是生活的赐予,我们谁都可以拥有。它不是商品、不是谁的专利。快乐不用钱买,但也不是俯拾皆是。一个人是否快乐,要看你自己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你自己怎样去寻找,去操作和经营。信任别人不就是一种好的心态吗?

我住在姐家里的时候,常常要去买菜。

一次,我去买菜,菜市场中有个中年男子,笑得让人觉得不买他的菜就欠了他的情似的。他给我选了几个番茄,“4块。”他说。我非常舒坦地交给他一张100元大钞。

“找不开啦!小姐。”可是我当时确实没有零钱。“这样吧,你先拿去,我明天清早要回乡下,两三天回不来,等我回来再还我吧!”“怕不方便吧?”他豁达一笑:“没事没事,只要你记得,一星期也可以。”于是我坦然地把那几个蕃茄拎回了家。

三天后,我在众多的摊贩中找到了他。他一见我就笑了:“买点什么吗?”并不提钱的事。我选了几条黄瓜,连那天的4元算在一起,给了他7元。他照样笑了:“小姐好讲信用啊!”我说:“是你先信任我的。”

彼此道了声再见,转身走在脏乱不堪的菜市场中,忽然发现自己心情很好。

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快乐的密码。

5.幸福的源泉

亲爱的哈伯德:

我一直强调人要有平和的心态,因为平和是幸福的根本,力量的源泉,是人生追求美满与成功所不可忽略的条件。

高度的教化,惟有平和才能完成。人格教育,就是以保持平和的修养为最终目标。因为惟有一颗平和的心灵,才能流露出快乐的、满足的、仁慈的感情。平和不是缓慢,而是舒徐;不是松懈,而是稳健;不是无为,而是真正的有所作为的大前提。

宇宙存在的原则,是平和;万物衍化的原理,也是平和;平和就是造物主创造大千世界,驾驭众生万有的诀窍。惟有平和,才有力量;

力量是由控制而来,因此平和才是力的表现。欲速则不达,远行者的步履必是舒徐平稳的。要急速前进,并非难事,骑者放松了马缰,在鞭策其奔驰之下,被摔下马背的机会也相对增加。顺流放舟易,悬崖勒马难;后者才是强有力的能者,而惟有平和的心灵,才能把握得住。

我们人类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在于人能明白平和的作用,修养宁静的心灵。罗马诗人奥维德说:“美好的平和才适称于人,猛烈的怒火属于野兽。”如果你能平和自己的心情便能和万物的造物主沟通,才能由混乱进入和谐,由黑暗进入光明;也才能摆脱一切烦恼、忧虑、疾病,而获得快乐、容达、健康。

这些年来,我一直扮演着一个说教者的角色,相信现在的你已足够成熟,对人生、事业、工作与生活都会有自己的看法,用得着我的地方不会太多,只希望这些零散的认识与观点对你的一生有所帮助,这也算是尽我所能了。

你的父亲

阿尔伯特·哈伯德

(编译者语)美国近代诗人马尔侃,写下了他那如书的诗句:“在撕裂天穹的旋风的中心处,是一个平和宁谧的所在。”旋风的力量之来源如此,人亦如此。平和的心情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增进智能的提高。宁静平和的心情,与有条理的头脑,是相辅相成的。焦虑的心,绝不能够对复杂困难的问题想得透彻,有所帮助。思想的巨大力量,惟有从冷静的心灵发挥出来,才能产生出理智的概念,与有条理的思想进程。

人因急躁的心情,所付出的代价之大,真是难以估计。不安定感和浮动的心理,对一个人的成功都有妨碍。只有平定的心情,才有冷静的心智,也才有正确的思维与判断。19世纪英格兰历史家兼哲学家卡莱尔曾说:“沉静是一些伟大意念构成的要素。”实在是经验之谈。

生命的深度,来自平和。惟平和能使人沉静深思,能给予心以培育高尚人格的肥料。林肯是个不平凡的伟人,他的精辟的见识、深遂的洞察力、伟大的魄力、英明的睿智,都是其来有自的。他幼年失学,却使他走进了大自然沉静平和的大学校,他是成长与成熟在那广袤沉寂的原始森林环境中,从而培养成他富有深度的灵魂,和广大开阔的心胸。

一颗平和的心灵,是刀兵所不能劫夺,水火所不能伤毁的。由平和所充实的丰足灵魂,纵然遭遇到任何意外与不幸,灾厄与祸殃,其内心的喜乐、和谐、平静、宁谧,依旧存在。有形的物质上的财物,可以毁灭于一旦,然而却影响不到修养高超的理智人士的平和心情。

平和的心情确是这个混乱喧嚣的世界的一大安定力量;它不但能使人自己处事不惊,亦能影响他人。镇静的伟大人物,总能给人以无限信心,将忧虑、不安、焦急、愁闷,从他所接触到的人们的心中,给驱逐殆尽。世上任何精密的仪器,都统计不出平和的心灵在这世上散播喜乐的价值。

希腊古哲伊太立克斯有言:“平和乃是一切事物中最好的东西。正如每一颗种子,都会开花结果;平和的善美的种子也是一样的,只要你播下种,就会有你的收获。”渴望平和,是做人的要求。13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对别人问他在人生中寻觅的是什么时,回答道:“我是在找寻每个人所找寻的东西——平和与憩息。”

事实真的如此,惟有平和的心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憩息。而追求平和,享受平和的实惠,乃是人的特权。人必须做他本身的思想的主人,严密地控制着他的心扉,不让带有毒素的悲观、消极、病态、混乱的观念潜入其中,只接待那些乐观、积极、正常而有条理的意念,这样一来,他便能掌握住健全的心智,创造健康、充实与美满的人生了。

人生札记

我原本是个争强好胜、性情急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