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门家训
4447900000015

第15章 欧阳修家训(1)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孝道教育不可偏废

孝道,是我国几千年来传承不息的美德。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让我们牢记:做人应当知恩图报,不能忘祖宗之根本,不能忘父母之恩情;孝,让同一家族的人团结一心,孝,让一个国家上下和谐、和睦相处。古人对于孝道是非常重视的,《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欧阳修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种孝道思想的长期熏陶和影响下,更是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

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三月,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夫人病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官邸,享年72岁。当时,欧阳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正在南京留守。因他为人光明磊落,做事正直公平,百姓都将其称为“照天蜡烛”。宋仁宗正要召他返朝任职时却恰逢其母病逝。宋朝规定:朝庭官员父母去世,需除服守丧三年。欧阳修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在这个关键时候,他丝毫不敢怠慢,于是急忙交接了府司事务,护送母亲灵柩赶回颍州守制。欧阳修对于母亲的感情极为深厚,他因当时医疗条件太差而未能及时治愈母亲一直耿耿于怀。这种感情可以从他日后于京师遇见当朝名医潘景温所作的诗句中充分体现出来。他在《赠潘景温叟》的诗中说:

“相逢京洛下,使我惊且嗟。七年慈母病,庸工口伊哑。恨不早见君,以乞壶中砂。”对于当年对母亲未能尽心留下的遗憾,只能以死后尽孝道的方式来进行弥补。欧阳修为母亲下葬之事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平时事无巨细,必要亲自过问,因此他感到忙碌而又苦恼。到底应该将母亲安葬于何处?到底于何时安葬?用他自己的话说:

“大事唯此,固难容易。”

最初,他想趁秋凉气爽扶母丧南归,与父亲合葬在一起。不过由于已经耽误了本来定好的日子,于是将母亲的灵柩暂厝在城郊乡下的寺庙 里,想要等到明年南下再下葬。到了次年春天,欧阳修又考虑到子孙都居住在此,为了方便祭祀,他遵照阴阳先生的说法和指点,在颍州城西40里处选取了一处棺地。但将要下葬的时候他还是改变了主意,最终决定不悖常理,将母丧南下故乡与父合葬,以尽子孙之孝。也就是在这一年里,46岁的欧阳修深深地怀着对父母双亲深切的缅怀之情,作了《先君墓表》一文。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是欧阳修病逝的前两年。时年64岁,当时欧阳修早已功成名就,但身体已衰弱不堪,他自觉时日不多,应该对人生作一番总结了,尤其是他心里还悬着一桩心愿,那就是祭悼父母的墓表还没有写定刻碑,而此时距父亲下葬已有60年,距离母亲下葬也已经有18年的时间了。这一年的4月,欧阳修在任青州知府时将《先君墓表》精心改写成《泷冈阡表》。在这一篇墓表中,欧阳修深切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读来令人肝肠寸断,不禁泪下,他提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其实就是告诫那些父母尚且在世的人,与其在父母死后摆放丰厚的祭品显示自己的孝心,还不如在他们生前好生侍奉,以尽自己的孝心,免得今后落下遗憾。

“孝顺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拥有了这种美德,人生因之其乐无穷。”孝,是对亲人的一种至真感情的表达,是做儿女的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孝道维持了长幼有序、国泰民安。

名门家训析要:乌鸦尚知反哺之情,更何况是人呢?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等到他们随着年岁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老,丧失了劳动能力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他们尽孝心吗?但是当今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有一家青少年研究所展开了一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

结果在日本学生心中“最受尊敬的人”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着名历史人物);105名美国学生心中“最受尊敬的人”分别是父亲、迈克尔·乔丹(球星)、母亲;而12000名中国学生在回答“最 受尊敬的人”中,父亲列第十位,母亲列第十一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

想必这个结果会令大多数中国家长感到心寒,自己辛辛苦苦抚养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为何孩子会这么无视自己呢?假如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自己老了之后,无人照顾,是不是有些可怕?

其实,这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及时地向孩子进行孝道方面的教育,家长要让孩子们意识到,父母省吃俭用将孩子养大,其间的辛苦是儿女所难以体会的,家长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决不单是骨肉亲情的小事,而是为孩子负责,为了能够让孩子有朋友,有知己,有自己人格的尊严,同时也是为社会、为国家负责。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又怎么能够真心地去对待自己的朋友呢?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

“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

“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中,看出了他对母亲浓 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做人一定要牢记父母的恩德,尽自己一生的努力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只有对父母孝敬,才会去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有了千千万万个和谐安宁的家庭,才能构成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

成长链接:培养一个有孝心敬父母的孩子

高尔基曾经说过:

“爱孩子,是一只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是真正要教育他们就是一件大事了。”那么,对于父母而言,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孝心,让孩子成为孝敬长辈、懂事而又有礼貌的好孩子呢?

在日常生活中多以正确的行为引导孩子。人性本善,孩子们的本性都是淳朴善良的,他们有爱心,却往往不懂得该如何孝敬父母。

只要对他们施以正确的引导,循循善诱,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给孩子买来什么好吃的东西时,要告诉孩子,先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尝一口,然后自己再吃;当家长劳累了一天,满身疲惫地走进家门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给自己倒杯水,或是送上一句安慰。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孩子就渐渐地养成了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好习惯。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家长如果想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体贴长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处处做表率,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