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四大家族发家秘笈
4438400000026

第26章 陈党府第(2)

陈立夫一听大感意外,本想劝说蒋介石改变决定,但见他表情严肃.主意已定,只得应命。

原来,蒋介石为摆脱困境,玩弄了一个“以退为进”的花招,提出辞去“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广州卫戍司令”两个职务。他满以为这样一来,汪精卫会对他予以挽留并进行“抚慰”。不料老谋深算的汪精卫早就看透了他的用心,弄得他下不了台,只得“假戏真做”了。

陈立夫买好船票带上3万元现款,跟随蒋介石从家中乘汽车直驰天字码头。

这一年陈立夫虽然只有20多岁,但他在国外见多识广,加上脑子灵活,对国内局势了然于胸。根据对广州政治形势的分析判断,他在汽车上向蒋介石大胆地提出了不同意见,说:“校长,你手里有兵,凭你的实力,完全可以战胜对手。

你不应该去上海,应该留在广州。”

蒋介石大出意外,想不到这“小孩子”竞和自己唱起了反调,于是问道:“不去上海,留在广州于什么?”

陈立夫进一步劝说道:“共产党能言善辩,惯于蛊惑人心,虽然他们在第一军也有不少人,但羽翼未丰,手里没有掌握什么兵力。伯伯兵权在握,为什么不可以大胆地干!先向他们开刀,再来个一石二鸟,到时候叫汪精卫骑虎难下。”

蒋介石两眼紧紧盯着陈立夫,越听越感到“小孩子”说得有道理,越听越感到取胜有道。他问:“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司机说已经到了轮船码头。

蒋介石一拍大腿,断然说:“不走了,回家去。”

陈立夫见蒋介石在关键时刻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后来,陈立夫参加了蒋介石的多次密谋策划。1925年3月17日那天.他又跟随蒋介石由黄埔岛乘汽艇前往广州市内的卫戍司令部,极力主张对共产党下手。最后商定的方案是:蒋介石派人向海军局代局长兼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下令,即派得力军舰两艘开赴黄埔听候蒋校长调遣。同时又暗中散布“共产党阴谋暴动”的流言,以制造反革命舆论。李之龙接令后不知是计,遂指派中山、宝璧两艘前往黄埔岛。

可是,当中山舰开到黄埔岛后,蒋介石突然翻脸不认账,诬称中山舰是“非法行动”,“显系共产党阴谋暴动”,还散布谣言说中山舰要炮轰黄埔,共产党要把他赶走。

作为蒋介石的机要秘书.陈立夫在3月19日晚上的一次秘密会议上,振振有词地建议对共产党进行突然袭击。针对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受到舆论谴责,陈立夫冷笑着讥讽这是“妇人之仁”,大可不必顾忌。

第二天深夜,蒋介石派兵突然抓捕了李之龙,扣留了第一军中的所有共产党员,包围了苏联领事馆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并将上述两处卫队的枪支予以收缴。一时间,广州充满了白色恐怖,弄得人心惶惶。

陈立夫在“中山舰事件”中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进一步受到了蒋的刮目相看。

为了结束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国民革命军10万大军于1926年7月9日誓师北伐。蒋介石当上了总司令.陈立夫因“中山舰事件”有“功”而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处秘书兼机要科长。

蒋介石从广州出发,先到湖南前线指挥作战,陈立夫整天随侍在蒋介石的鞍前马后。他尽职尽责,每到一地,总要召集部下训话,严令机要人员保管好印章、文件,及时处理来往电报,让“蒋总司令”放心。每天晚上,他必工作到12点才去睡觉。

蒋介石对陈立夫勤勤恳恳、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十分满意,将他提升为秘书处长。这样,陈立夫就成了蒋介石身边不可离须的重要心腹了。

北伐结束后不久,陈立夫又被提升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

【点评】陈立夫原本想搞采矿专业,却受蒋介石的影响和劝说.走上了“开革命之矿”的道路.从而扭转了他的人生之路。看来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路,并不完全取决于他自己.而是受环境和人物的影响的。

当年陈立夫只是一个20多岁的小青年,初献谏言就被蒋介石采纳了,这主要因为他在国外见多识广,脑子灵活,对国内局势了然于胸.对广州的政治形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判断。

【运用】被人提携固然重要,但没才干、脑瓜子不灵活。也终究是庸才。有才干的人总是偏爱那些最负盛名的职业,并且总是以独出心裁、另辟蹊径的办法在确保冒险安全的条件下取得成功。

春风得意处世圆滑

【引语】当了解到“虹口爆炸事件”与黄凯无关时,陈立夫马上转怒为笑,笑脸对黄凯,又是赞颂又是奖赏。

【事例】在国民党官场中,陈立夫被人称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1928年,年仅28岁的他又以中央党部秘书长的身份兼任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主任,真可谓春风得意。

众所周知,国民党有两大特务系统,即“中统”和“军统”。“中统”的全称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它的前身就是中央组织部的调查科。因此可以说,陈立夫名副其实地是“中统”的开山鼻祖。1934年4月,为了加强特务工作的统一领导,蒋介石又下令陈立夫的“中统”和戴笠的复兴社特务处合并,成立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蒋介石特地任命陈立夫为军统局长。

“两统”的任务主要是对付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内的反蒋派。集“两统”大权于一身的陈立夫,成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也成了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鲜血的刽子手。

“中统”的大本营,成立之初时设在南京著名的“瞻园”内。

1932年初的一天,陈立夫在这里接见了“中统”派驻上海的“特派员办事处”负责人黄凯。

原来,在4月29日,上海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和驻上海部队为庆祝日本天皇诞辰,在虹口公园举行了盛大阅兵式和庆祝活动。不料一声巨响,侵华日军司令官白川大将面部被炸伤,日本驻中国大使重光葵右腿被炸断。消息传到南京,陈立夫气急败坏。以为又是“中统”驻沪办事处的人所干,于是指令调查室总干事张冲打电话给黄凯,让他速来南京“说明情况”。

平时满脸笑容、温文尔雅的陈立夫,这一天大发其火,一见黄凯进门,就厉声责问道:“你有没有组织观念?你的个人英雄主义太厉害了,你杀他们两个人有什么用?中国能和日本打仗吗?!”

黄凯还未开口,陈立夫劈头盖脑地又骂道:“你不是个人,你是一枚大炸弹,简直是找死!”陈立夫之所以如此生气,是因为这种行为和蒋介石对日退让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他更怕此事会引起日本方面的强烈抗议,甚至引起更严重事件。

陈立夫一口断定此事系黄凯领导的“中统”驻沪办事处所为,是因为在此之前,黄凯曾派人炸过日本“出云号”旗舰。他还化了装独自一人和日本军部联络官见了面,诡称自己是安徽帮首领,手下有一支部队愿意配合日方“行动”,日方信以为真。可是当日本海军陆战队和“配合”其行动的部队冲击十九路军防地时,黄凯的人马(由“中统”行动大队和临时调遣的警察化装组成)来了个阵前反戈一击,配合十九路军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尸横遍野。

黄凯原以为自己的抗日行动会受到陈立夫的夸奖.不料两次都受到陈立夫的痛斥。

正当他欲张口申辩之际.张冲忽然兴冲冲地推门而入,向陈立夫报告说:“冤枉好人了!”边说边把一份电报呈交给陈立夫。

陈立夫接过电报,看完后立时脸上“阴转晴”。他满脸堆笑,把电报递给黄凯,说:“这回真是冤枉你了。你看看电报吧!”

黄凯见电报是“中统”上海特派员办公室发来的,说日方已查明虹口爆炸事件系朝鲜抗日分子尹奉吉所为,此事与中国方面无关。

陈立夫笑嘻嘻地对黄凯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和淮南兄(张冲)到我家吃饭,为你压惊。”

席间,陈立夫对黄凯多次破获中共地下组织大加赞扬,还主动送给他1000元大洋以示奖赏。

陈立夫虽然身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位高权重,有许多重大事情要处理,但他对“中统”的工作仍抓得非常具体。这年夏天,他又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中统”高干会议。

会议一开始就由陈立夫作“指示”。

陈立夫表情严肃,语出惊人,问大家道:“你们知道戴笠他们的破案率是多少?我们系统的破案率是多少?”

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敢吱声。

陈立夫又问:“你们知道委员长每月批给他们的经费是多少?批给我们的经费是多少?”

会场上还是一片静寂。

陈立夫拍着桌子吼道:“我们的破案率只及军统的十分之一!正因为人家干得好,所以蒋委员长每月批拨给军统的经费从20万元增加到80万元,而批拨给我们的每月只增加了10万元,总共才30万元。这都是委员长从他的机密费项目中拨付的,这也表明了委员长对他们的态度。我们已远远落后于军统了,必须同心协力,急起直追。”

会上,一帮人吵吵闹闹,互相攻讦。有人批评黄凯等“中统”人员在上海成天抽鸦片,嫖妓女,私生活太坏。

陈立夫见这样闹下去不好收场,就打了个圆场,说:“上海的同志生活不检点,是组织害了他们,我愿意负责。”

经过讨论,最后由陈立夫拍板,会议决定新增设5个分局,进一步扩大“中统”的势力范围,以便与戴笠的“军统”相抗衡,博取蒋介石的欢心。

【点评】陈立夫主观武断地认定“虹口爆炸事件”是黄凯领导的“中统”驻沪办事处所为,因而面对黄凯大发其火,声色俱厉,当弄清事实真相“虹口爆炸事件系朝鲜抗日分子所为,与中国方面无关”时,陈立夫马上转怒为笑,屈尊笑脸对黄凯,又是赞扬又是奖赏。可见陈立夫处世圆滑,很注重上下级及与同僚的关系。

【运用】一个人再优秀、再有才华,也有赖于他人的尊敬。一些人觉得自己很公正,但这些还不够:你还必须勤奋上进。想愉悦他人。所费很少,但所获得的却很大。你可以通过良言善语获得他人的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无用的,语言更是如此。虽然语言看上去好像不值钱,人们对语言的要求还是很大。

另外,你还要记住:当人们在谈论事情的时候,总是跟着感觉走,和正直公正无关。

有些人常将第一印象看成是明媒正娶的正室。却把后来交往中的判断当成偏房。错觉一旦先行到来,真相就难以捷足先登,因为它一直喜欢姗姗来迟。

不要让第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目标充实你的心灵。也不要让首先冒出的想法迷惑住你的头脑,因为这只会使你显得浅薄,没有深度。有些人特别喜欢新酿造的酒。只要嗅到新酒的清香,就变得神魂颠倒,而不论酒是好是坏。如果其他人了解到你的这种弱点。心怀叵测的人就会恶意地算计你,居心不良的人会把事情染上你容易轻信的颜色。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亚历山大总是留一只耳朵听取事情的另一面。

要注意第二和第三印象,轻易为第一印象所束缚。说明你没有深度。

也容易导致感情用事。

因为许多人的行为并非出手本人的心甘情愿。而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任何人都能使我们相信坏事的存在,因为坏事更容易使人相信,虽然这有时听来让人难以置信。

书生本色不知功高震主为何物

【引语】一次党内选举,差点玩掉脑袋——陈立夫竟比蒋介石多了5票,这可吓坏了他,到处托人向蒋求情,皆不成,最后托二叔陈其美的遗孀姚文英出面,陈立夫才化险为夷。

【事例】陈立夫炮制了一本理论著作,书名叫《唯生论》。顾名思义,他鼓吹的人生意义只不过是谋生活,求生存,反对的是共产党的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学说。有了著作,他也就当之无愧地跻身于“理论家”的行列了。

但是,聪明一世的陈立夫也可说糊涂一时。他没有想到在他大力经营“陈家党”和著书立说的时候,却犯了中国封建社会中许多聪明人物都犯过的一个大错误:功高震主。

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代表们投票选举“伟大领袖”,由于陈立夫一手操纵了选举,他得的票数竟比蒋介石多了5票!

陈立夫第一个得知选举结果。得票比蒋介石还多,这意味着什么还用说吗?陈立夫立时大惊失色,额头直冒冷汗,心想这下可糟了,让蒋介石知道了岂不要了自己的脑袋!他灵机一动,亲手把自己的得票数减去6票。

即使这样,也比蒋介石只少1票。

谁知陈立夫的“小动作”并没有瞒住蒋介石。他很快获悉了这一情况,“龙颜”立时大怒,准备将陈立夫扣押。

蒋介石左右都有陈立夫的人。他的扣押命令还没有发出,陈立夫很快就得到了这一最新“情报”。他紧急出动.到处托人向蒋介石求情,但蒋还是脸色铁青,不肯原谅。

聪明的陈立夫最后找到了二叔陈其美的遗孀姚文英,哭丧着脸对她说:“二婶,请您看在二叔的份上,向委员长求情,饶侄儿一命。”

陈其美是蒋介石的把兄弟,对蒋有提携之恩,两人情同手足。陈其美的遗孀来到蒋介石公馆,哭诉说:“英士早死了,我们的儿子也死了。立夫就是我的儿子。他有多大的胆敢不听你蒋三伯伯的话呀!你难道忍心叫英士绝后吗?”

陈立夫搬来的救兵果然马到成功,蒋介石碍于她的面子,答应不再扣押陈立夫。

陈立夫经过这次风波,亲身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滋味。虽然他在这次会上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进入了中枢决策层,但在他内心来说,从此对蒋介石多了一分戒备。而蒋介石对陈氏兄弟结党营私也多了一分警觉。

【点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伟大领袖”,陈立夫得的票数竟比蒋介石多了5票,蒋获悉后准备将陈扣押。由于蒋的左右都有陈的人,他便很快得到了这一最新“情报”,到处托人向蒋求情,蒋不肯原谅.陈最后得到了二叔陈其美的遗孀姚文英向蒋求情,因陈其美是蒋的把兄弟,对蒋有提携之恩,两人情同手足,蒋答应不再扣留陈立夫了。对于陈立夫来说,这次帮他化险为夷的不是他脑筋灵活,恰恰是他的交际关系和裙带关系。

【运用】“功高震主”的情况,可能有许多人体会不到。试以创办一家公司为比喻。一位公司老板。找到了一位很能干的干部。由于这位干部精明能干,而且很努力。于是因其良好的功劳业绩,由一名小小的业务员,逐步上升,而股长。而主任,而经理,一直升到总经理。到了这个阶段,公司的一切业务。许多事情,他比老板还更了解更熟练,同下面的人缘又好极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老板的就会担起心来。这就“功高震主”了。地位就危险了。在政治上。一个功高震主的大臣,危险与荣誉是成正比的,获得的荣耀勋奖愈多。危险也愈大。不但随时有失去权势财富的可能,甚至生命也往往旦夕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