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不但怀抱希望,而且拥有明确的目标。坚持目标就是成功的关键,你必须花时间和精力了解你的竞争圈子的情况及自己的所长和所短,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1.明确目标,有的故矢
企业的成功在于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样就能够把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为此目标而奋斗。1971年1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中国内地“文革”运动基本停息。同年7月,美国尼克松总统派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会晤。
这表明,中国可能很快就能够与美国消除敌对状态,紧锁的国门将会逐步打开,那就将使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进一步加强。
国际大环境和中国内地大环境的变化,为香港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宽松的政治气候,香港经济界重新恢复了对香港前途的信心。从70年代起,香港经济由正业化阶段,逐步转入多元化经济阶段,百业转旺,对楼宇的需求激增,地产市场逐步转旺。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决心集中物力、财力和精力发展房地产业。
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满怀信心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有超过置地的规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于1889年由英商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杰姆·凯瑟克合资创办,当时注册资本为500万港元,为全港最大的公司。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公司不仅在香港处于绝对霸主地位,并跻身全球3大地产公司之列。除地产以外,置地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其业务范围以香港为中心,辐射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居然提出超越置地的目标,颇有点不自量力的味道,所以,引来股东们嘘声一片,李嘉诚手下各部门主管也是满脸狐疑之色。
一位部门主管忍不住站起来问道:“与置地等地产公司比,长江还只能算小型公司,我们能竞争得过地产巨霸吗?”
“能!”李嘉诚充满自信说道:“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置地创始人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时,也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终成一代巨富,他创九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多有胆识和魄力。”
“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当然,以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可与置地同日而语,但我们可以先学习借鉴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主要得益于它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寸金难得寸土,甚至可以说是寸土尺金。以长江的资金储备,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记得先父生前曾与我谈起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老大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其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
“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元。物业从无到有,现在已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见,李嘉诚并非夜郎自大,说大话空话。他是有的放矢,把置地当成靶子,在心理上先把置地“吃”透。
然而,李嘉诚这番有理有据的话,并未使在座的各位完全信服。
长江和置地,两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业界素来就有“撼山易,撼置地难”之说,人们认为,李嘉诚要实现其目标,除非真的具有“超人’的本领。
谁也没想到,李嘉诚后来真的实现了“超越置地”的目标。他的远见卓识,再一次令人叹服不已。”
李嘉诚始终坚持自己定下的目标,采用迂回包抄的战略战术,先从地价较低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拓展,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后又挺进中区,与置地直接对垒。最后,李嘉诚终于把置地这个巨人掀翻在地。直到那时,人们才真正感觉到了李嘉诚气吞山河的力量。
在商界,无大志者,仅满足于蝇头小利,是不会有成就的。
倒不是立大志就能成大富,但成大富必须有大志。否则,小富即安,没有进取的动力,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2.高妙战略,实现目标
1977年,是李嘉诚事业上不寻常的一年。
当时,国际经济环境逐渐转好,世界性石油危机已成为历史:中国内地已结束了10年浩劫,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开始逐步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在此形势下,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百业繁荣,刺激了地产的兴旺;地产的兴旺,又反过来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一时间,地产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举足轻重。
自从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以来,他先是在1971年将长江工业改为长江地产,而后又更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976年,长实的年经常性利润达到了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创历史最好业绩。李嘉诚在业界实力渐强,声誉日隆。
不过,此时的李嘉诚仍未被业界和传媒视为地产巨子,商界名人。长实说到底,仍不过是一家中型地产公司而已,认识他的人很少。比如,当年在一次拍卖会上,有个实习记者问旁边的老记者:“那个额头高高,头发微秃,频频举手应价的中年人是谁?举一次手加个几百万,好像很平常?”
老记者说:“他叫李嘉诚,长江实业公司的老板,当年靠做塑胶花发迹,还被捧为塑胶花大王。近些年投资地产,拥有多座工业大厦,还在赛西湖发展高级住宅楼宇,在地产界已小有名气,看他在拍卖场上的气度,实力不可小觑。”
这位老记者解释了好一番,才使这位实习记者知道了李嘉诚这一名号。而在后来,李嘉诚的声名可谓是如雷灌耳,家喻户晓。若有哪位记者认不出李嘉诚,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李嘉诚享有盛名,始于1977年,此后,他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记者就会盯着他穷追不舍,采访拍照。
这一转变是因为李嘉诚参与了地铁遮打站(亦称中环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的竞投。
结果长江实业一举击败置地巨人而中标,吹响了华资向英资全面进攻的号角。李嘉诚也因此被大家誉为“民族英雄”,从而声誉鹊起。
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工程预计8年完成,需耗资约205亿港元。
首期工程经九龙观塘,穿过海底隧道到达港岛中环,全长15.6公里,共15个站,耗资约56.5亿港元。
其资金来源,主要有3种渠道:由港府提供担保获得银行的各类长期贷款;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售股集资;地铁公司与地产公司联合发展车站上盖物业的利润充股。
中环站是地铁首段的终点,位于全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第一站,又是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周围有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总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附近就是中环银行区。
有人说,中环、金钟两站,就像鸡的两只大腿,其上盖将可建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物业,所以,全港地产商无不垂涎欲滴。
李嘉诚又何尝不为之动心呢?不过,在李嘉诚眼里更看重的还不是上盖发展的利润,而是长实的声誉。一旦中标,则可使长实的声誉直线上升,脱颖而出,跻身第一流地产商行列。
而目前在人们的眼里,长实只是一家在偏僻的市区边缘和荒凉的乡村山地买地盖房的地产公司。在寸土寸金、摩天大厦林立的中区,长实根本就没有半砖片瓦,真可谓无立锥之地!
李嘉诚涉足地产20个春秋,拥有的地盘物业面积已直逼置地,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已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李嘉诚觉得改变形象的时机已经成熟。
因此,他决心挺进中区,与置地展开正面交锋,“最后夺取城市”。
早在1976年下半年,新闻界就在风传香港地铁公司将招标车站上盖发展商的消息。1977年初,这一消息终于得到官方确认,各大地产商无不闻风而动。
在这场决战的前夕,李嘉诚的心情既兴奋又沉重,连日来寝食不安。
中环、金钟两站的招标,一定不乏实力雄厚的大地产商、建筑商前往竟标。究竟鹿死谁手,必将有一番你死我活的残酷竞争。
假如一战而捷,占领中区,长实就可“一飞冲天”,跻身地产诸强之列;假如不幸败北,长实还得屈居人后,卧薪尝胆。
长实的把握究竟有多大?若渺茫无望,不如不投。以前也曾有过政府拍卖中区官地的机遇。中区地价极为高昂,而且日涨日升,每平方英尺已突破1万港元,是世界上地价最贵的地段。一块地皮,动辄就要数亿乃至10多亿,这绝非长实财力所能够参与的竟价。
但不敢参与,并非不敢期望。李嘉诚渴望已久的目标就是要打入中区。
这天傍晚,李嘉诚信步走到深水湾的山坡,眼前是维多利亚海湾朦胧的轮廓。潮声在他耳畔激荡,他眼前仿佛看到两座商业大厦,从地铁车站拔地而起。这两座大厦应该属于长实!
李嘉诚一贯渴望挑战,也乐意应战。
“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脚,超越置地!”
李嘉诚终于拿定了主意。他大步回到家中,来到书房,翻阅研究有关地铁建筑的材料。
李嘉诚可以说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家。他定下超越置地的目标后,自己暂时根本不具备抗衡的实力,便采取避其锋芒、迂回包抄的战术。20年来,李嘉诚从没有与置地正面交锋过一次,可见其忍耐力之强。
现在,李嘉诚觉得机会来了,虽然实力依然不及置地,但足以一搏。
既然决定投身战斗,就要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何况对手比自己强大,这就需更要吃透对手,摸清他的劣势所在,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对策。
李嘉诚估计,参加地铁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相比较来说,华资地产建筑公司的实力稍逊一筹。
自然,置地公司的夺标呼声最高。
港岛中区,可以说是置地的“老巢”。置地创始人保罗·遮打当年因参与中区填海,而获得港府成片优惠的地皮。置地在中区,拥有数十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又名怡和大厦),正好位于未来的中环地铁车站两翼。中环车站又恰好座落在遮打道上,遮打道的南侧,则是遮打花园广场。就凭这些物业和街道的名称及主人,不难看出置地在中区的地位。
正因为这样,当时的公众和传媒才习惯于把中环站称为遮打站。
而金钟站离遮打花园广场也只有100多米,简直就处在置地的眼皮子底下。
可以说,如果能够攫取中环、金钟车站上盖的兴建权,就等于打入中区的心脏,到置地这只饿虎的食槽里夺食。
卧塌之侧,置地岂能轻易让他人染指?置地虽未公开声称参与竞投,但众多媒体都认为,置地必然会坚决捍卫自己的领地,谁与置地竞争,无疑是“以卵击石”。
李嘉诚深知,论实力,长实远远不是对手。要扳倒置地巨人,必须出奇制胜。
李嘉诚又开始冷静地分析对手,试图从其内部找到薄弱环节,寻找突破口。
置地属怡和系,怡和大班又兼任置地大班。现任大班是纽璧坚,此人20岁起就参加怡和洋行的工作,他没有任何背景,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勉努力一步步爬上了董事局主席的高位。
置地的另一个创始人,是凯瑟克家族的杰姆·凯瑟克。凯瑟克家族又是怡和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因而,纽璧坚身兼两局大班,又受到股东老板的制约,加之凯瑟克家族由于对内地政府怀有太重的戒心,一直力主把发展重点放到海外。所以,纽璧坚坐镇香港,制定战略的精力自然会被分散。
这正是常人不易察觉的薄弱之处,人们往往会被置地的“貌似强大”蒙住双眼。
而且,置地一贯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自然不会冷静地研究竟争对手,也不会“屈尊”去迎合合作伙伴。
这也是置地的一个致命弱点。
李嘉诚因此认为,只要决策正确,周密而谨慎地行事,置地并不是不可战胜。
于是,李嘉诚又回过头来,仔细研究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意向。
香港地铁公司属于港府的公办公司。地铁公司除拥有少许政府特许的专利和优惠之外,它的资金筹集、设计施工、营运经营,都按市场的通常规则运作。
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港府当局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估价约2.443亿港元,原址用作中环、金钟两地铁车站上盖;再加上九龙湾车厂地皮估价,两者合计约6亿港元。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
地铁公司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他们想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而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通过地铁公司与港府之间发生的这一分歧,李嘉诚看出,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地皮,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这就是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意向所在。
于是,李嘉诚采取了不动声色、避其锋芒的奇袭原则,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克敌制胜的具体方案。
通过这一番深思熟虑以后,李嘉诚的思路渐渐明朗,脑海中已有了投标书的大致轮廓。
李嘉诚在投标书上,首先提出将两个地盘设计成一流商业综合大厦的发展计划。但这仍不足以挫败其他竟投对手,因为任何竟投者,都会想到并有能力兴建高级商厦物业。
李嘉诚将方案重点着眼于两点;一、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做建筑费:二、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这个方案对长江而言,是一笔沉重的现金负担。但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冒一次险。
为储备足够的现金,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许诺长实可以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这样,李嘉诚可调动的现金约有4亿港元。
如此,李嘉诚已做好了充分的资金准备,使方案的具体实行有了保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嘉诚紧张而急切地期待着竞投的开始。
1977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
参加竞投的财团、公司共有30家,创历史最高纪录。它们是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辉白美公司、霍英东集团、恒隆地产等。
各竞投公司频频与地铁公司接触,都准备好了保密的投标书及附件,在限定期限内交了上去。
公开招标为各公司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投标书内容属机密。各公司都知道,在投标中,若过多考虑己方利益,则中标希望微乎其微:若条件过于优惠对方,自己就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因此,各家都对投标内容精心设计,却又秘而不宣。一时,香港媒体上各种猜测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