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饮食与健康
4431200000018

第18章 第6个月(4)

【做法】将鲜橘子洗净,切开成两半,放在果汁机上压出橘汁,加入温开水和白糖即成。

南瓜汤

【原料】南瓜50克,牛奶5克,黄油、肉汤各适量。

【做法】

1.把南瓜削去皮,除去籽后煮烂并过滤。

2.然后加入牛奶和肉汤上火煮,开锅后用微火煮至粘稠状,熟时加入香油并使其均匀混合。

鲜柠檬汁

【原料】鲜柠檬100克,白糖50克。

【做法】

1.将柠檬洗净去皮,压榨取汁,加入白糖即可饮用。

2.亦可将柠檬洗净,在沸水中浸渍15分钟后,切成薄片,放入经煮沸消毒过的玻璃瓶内,放一层柠檬片,其上铺一层白糖,浸渍1周后即可用来泡开水喂婴儿。

水果奶酪

【原料】酸奶酪10克,切碎的水果5克,蜂蜜少许。

【做法】

1.取水果(桃、杨梅、桔子等,无论哪一种),切碎后放容器内用勺子行研碎。

2.加入酸奶酪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少许蜂蜜。

二、疾病预防

预防婴儿贫血的方法

婴儿出生6个月之后,从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完,若补充不及时,就易发生贫血。6个月孩子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的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常见的缺铁原因有以下几种:

先天性储铁不足

由于胎儿储铁以产前3个月最多,所以早产、双胎、母亲贫血严重时,都会使新生儿储铁减少。

生长发育过快

生长发育越快,体重增加越多,身体缺血量也就越多,对造血原料铁的需要也就增多。因而生长发育过快的孩子容易发生缺铁现象。

饮食中铁缺乏

因为人奶、牛奶含铁很少,不够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单纯喂奶而不增加辅食的小儿特别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疾病的影响

孩子患某些疾病可造成身体缺铁。如孩子消化道畸形,长期腹泻,铁便不能很好地被吸收,易发生贫血。再如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由于肠道经常少量失血,也会引起贫血。

家长了解了贫血的原因,就会认识合理喂养的重要性,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多吃动物肝、瘦肉、鸡蛋、绿色蔬菜等来防治贫血。

当孩子精神不好,食欲差,经常疲乏无力时,应观察孩子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粘膜是否苍白,若是,应想到小儿贫血,及时到医院检查。一经证实,就要坚持耐心按医嘱服药。

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这些造血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B12,在动物瘦肉、肝、肾中含量较多,在奶类、蛋类中含最较少。叶酸在新鲜绿叶菜、酵母、肝、肾中含量较多。

人工喂养、单纯母乳喂养不添加辅食或小儿饮食单调,缺乏肉类和各种蔬菜,容易发生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贫血,都会引起孩子肝、脾、淋巴结肿大,心脏扩大,重者还会发生心脏功能不全,贫血还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必须认真防治孩子贫血。

及时预防接种

孩子6个月时应到所属地段医院保健科、街道保健站、农村卫生院注射麻疹预防针。

麻疹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时可有高烧、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3~5天后,全身出现皮疹。出麻疹的孩子全身抵抗力降低,这时若护理不好,或环境卫生不良,很容易发生合并症。最多见的是麻疹合并肺炎、喉炎、脑炎或心肌损害,严重者可以死亡。得过麻疹的人可获终身免疫。

注射麻疹预防针的目的是提高小儿血中抗麻疹病毒的抗体水平,使之对麻疹产生免疫力,避免发病。个别情况即使发病也很轻微,不至于危及生命。

龋齿的预防方法

对龋齿早期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然而,预防龋齿的产生更为重要。目前龋病的发病率很高,可以说没有哪种疾病的发病率比龋病的发病率更高,我们国家大约有40%以上的人患有龋病,有的地方发病率高达93%。学龄前儿童的发病数字也很惊人,龋齿的发病率可达70%以上。那么,预防龋齿应注意些什么呢?

保持口腔卫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以及时清除口腔内积存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孩子从5、6岁起就应该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睡觉前不要吃糖,尤其要戒除含着糖块睡觉的坏习惯。因为糖液积存在口腔,可以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为龋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合理使用牙膏

利用氟防止龋病的发生已经得到肯定。目前,世界上已有24个国家近3亿人饮用加氟的自来水,有79个国家允许在牙膏中加氟,占世界多数的低氟区的人们都在用各种方法利用氟来防止龋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防龋方法。

利用氟防龋的方法可以分为全身用氟和局部用氟。自来水中加氟是一种全身用氟的方法。而使用含氟牙膏则是属于局部用氟。据调查发现,长期使用质量有保证的含氟牙膏,龋病的发病率可降低20%~30%。但是氟离子在牙膏中不稳定,如果不能保证质量,牙膏到用户手上时氟离子已经大部分消失了,达不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我们国家现有的牙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普通型牙膏和治疗型牙膏。治疗型牙膏除了有普通牙膏的成分以外,还含有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中草药、西药、氟化物等。长期使用药物牙膏,可能打乱口腔中细菌的生态平衡,致使口腔菌群失调。因此,使用牙膏是应注意的。如果没有口腔疾患,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含氟牙膏和普通牙膏隔月交替使用。如果有龋齿的牙疼表现,应该首选的是含氟牙膏,孩子首选的是儿童牙膏。

饮食多样化

孩子应该不挑食,才能得到丰富的营养,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关调查证明,凡是患有严重龋病的儿童大多数都有偏爱甜食的习惯。在牙齿发育时期多吃甜食可以增加牙齿对龋病的敏感性。适当吃些较硬的食物,可以促使颌骨和牙齿的发育生长,而且通过牙齿的摩擦作用,能达到牙齿自洁的目的。

牙齿的健康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如果在牙齿生长发育期间,孩子偏食、挑食,使身体缺乏磷、钙和维生素D,影响了牙齿的钙化,牙齿钙化不良,抗龋能力也就减弱了。

对于位置不正的牙齿或吃东西塞牙的牙齿,要及时治疗矫正。

做口腔检查

有条件的孩子可以定期到医院做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龋齿的防治方法

龋齿容易发生在牙齿表面的窝沟和两个牙齿之间的邻面,因为这些部位容易有食物残渣滞留,而且不容易被清除。

早期的龋齿不痛,只能看到牙齿被侵蚀的部位表面粗糙,呈黄褐色,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大部分早期患龋齿的人是在体检时才被大夫查出的。龋齿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一个明显的黑洞,吃酸、甜的食物就疼,如果在这一阶段仍然未得到治疗,龋齿继续向深部扩散,这时冷、热的刺激都会引起牙疼,甚至食物嵌在龋洞里也会产生疼痛。

发现龋齿要早期治疗,及时将龋洞修补起来并不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龋齿发展到晚期就会破坏牙冠、牙根,最后引起根尖炎症,导致拔牙的结果。牙洞虽小,危害很大,必须注意防治。

小孩的乳牙发生龋齿也要积极治疗,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病症。当然,恒牙的龋齿更应引起警惕。

婴幼儿营养不良症的防治方法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逐渐消瘦,严重时伴有各器官的功能减退。

发病原因

(1)多为长期饮食不足,人乳不足,喂养的质量优劣,饮食习惯不良等,或长期缺乏蛋白质。

(2)急、慢性疾病:如迁延性肺炎、长期腹泻、结核等。

(3)先天营养不良。

(4)多胎儿、双胎、未成熟儿、先天不足,出生后需要营养高,但消化力薄弱,造成营养不良。

病状表现

营养不良的诊断:根据体重减轻程度和皮下脂肪消失程度,分为三度。脂肪减少有一定顺序:首先是腹部,然后是躯干、四肢和臀部,最后是面部。所以有的孩子身上很瘦,而面部还是胖乎乎的,就是这个道理。

1.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平均值15%~25%,仅腹部皮下脂肪减少;2.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平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近于消失,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明显减少,面部皮下脂肪也减少;3.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平均值40%以上,全身各处的皮下脂肪近于消失,明显消瘦呈皮包骨状,皮肤弹性消失,多皱褶,似老人样面容。其他方面表现为皮肤干燥、松软、苍白、运动功能差,严重者影响智力发育。容易并发营养不良性水肿、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易患感冒、肺炎及消化不良等。

预防与治疗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所以要提倡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母乳,应采取合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动物乳类以牛乳或羊乳为佳,不应单独以米糊糊喂养。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必须添加各种辅助食品,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及时治疗原有疾病。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应注意寻找病因,积极处理。调整饮食,补充营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病情轻重、原有饮食习惯等,由少到多逐渐调整和增加,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及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并给予足量维生素,例如:单纯用乳儿糕喂养而发生营养不良的婴儿,治疗时应先加少量牛乳代替一部分乳儿糕,逐步增加牛奶量,减少乳儿糕量,避免突然改变食物的质或量而引起腹泻。因疾病引起营养不良的小儿,应首先治疗原有疾病,疾病控制后,营养不良才有可能逐渐恢复。同时还应注意促进消化和代谢功能,例如:捏脊、割治疗法及口服消化酶等。

婴幼儿肥胖症的防治方法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食欲旺盛,日常进食的营养超过了生长发育所需,致使多余的营养转变成脂肪组织贮藏在体内,形成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