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厚黑学De谈判技巧·商战技巧
4430600000039

第39章 市场风云独领风骚——销售绝招策略(3)

高价策略,最适用于奇货可居的商品。那些市场上奇缺且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往往是“物以稀为贵”的,无论多高的价格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果对某种商品具有相当的垄断地位,市场又急切需要,采用高价策略或见风使舵地涨价就会大赚不止。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句话说的又是另一个道理——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是有规律的,且往往是物极必反。如果_味地高价,或者只求低价,都是不行的。推销过程中,价格是变化的,往往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涨或下跌。采取低价或高价,要通过市场的供需情势来决定。假若不能够适当地运用价格杠杆,就会遭到失败的恶果。

正如藤田先生所采取的策略一样,高价的商品在进入上流社会后,倘若继续保持高价,就很难成为大众流行品。同样,一种普及大众的商品在流行的峰顶或趋于流行之机,如果不能随之略为涨价,商家所获取的利润是有限的。怎样把握好价格的上涨和下降,对于商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生财之道。

是薄利多销,还是厚利少销?一切都在于对商品、市场、顾客的认识。

最后,介绍几种定价技巧:一是尾数定价,例如六十元的商品标价为五十九元,要避免整数定价;二是招徕定价,即有意把某些商品的价格降低,借此招徕顾客购买其他商品;三是见风转舵地定价,比如节假日的特别价,不同顾客的不同价等;四是定型价,某些商品的价格可以使之趋于定型。

如何给商品定价,取决于对成本、市场需求及竞争态势的全面分析;或涨或跌,都要视实际情况而论。

以诚为本的推销

提起“西铁城”手表,有人也许还记得一则掌故,即日本西铁城公司曾将数万只手表用飞机运载到高空,然后全部抛下。当时,这家公司向外界宣布拾得手表者即为手表的主人,此举成为轰动性的新闻。

这是一种推销术。几万只手表换来的是公司誉满全球的名声,特别是品质上乘的广告宣传。

无独有偶,一家沙发床垫厂生产一种席梦思床垫,初时因销售成绩极差也采取过类似的推销手段。该厂家的推销人员独出奇招,把产品拉到大街上,当众用一辆载重十吨的大卡车辗压。结果,床垫也像“西铁城”手表一样毫无损害。此举使得该厂名声雀起,产品一下子畅销起来。

观察上述两例,就会发现他们所采用的推销之术虽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但用到妙处,完全是以产品的自身形象来说服人的。他们没有那种纯粹地吹嘘,更不带一丝一毫的欺骗,而是百分之百地以诚服人。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产品因为这种“真诚”的推销之术而赢得了市场和名噪一时的声誉。

实质上,推销手段虽然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可是最为根本的一条在于以诚待人。

现代资讯社会里,推销产品的广告随着各种资讯渠道进入公众的生活里,大家耳闻目睹之中都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世界。因此,一味地自我夸耀的产品在当今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了,即便是吹捧上天,其推销效果也是微不足道的。公众需要的是真实可靠的推销,因此,推销之术只有以诚待人才可以取得较好的业绩。

日本丰田公司的销售能力是惊人的,也是举世公认的。其成功除了源于销售公司稳妥的预测市场需求及制定合理的商品计划以外,推销人员也是其中的一大因素。对销售人员的培养和要求是丰田公司成功的经验之一,而教给销售人员如何销售的第一条就是——推销员首先推销自己的人品,取得顾客的信赖,从而创造一种能够亲热交谈的气氛。为此,必须给人一种好印象,并诚恳热情相待。

而且,公司把“访问技术”训练的教育内容主要的一部分放在推销员如何以诚服人。他们要求推销员要很好地说服不太想买车的人,大力宣扬车的效用和优越性的同时不能忘了要以诚服人。汽车销售在日本是以“访问销售”为主的,推销员上门访问客户如果只是一味地夸夸其谈,肯定是难以说服人的。

其实,不仅汽车销售如此,一切推销活动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以诚服人。因为人们在仿制品、假冒品日益增多的今天,尤其是广告制作得越来越具有诱惑力的时候,大都有一种戒备心理。很多人都疑心商品是不是像所宣传的那样好,甚至有人还怀疑各种推销手段里面是否有欺诈言行。

也正因如此,人们都更重视产品的信誉。商战之中,商家或者公司老板们无一不承认好的信誉就是财富。好的信誉的建立,要的是以诚服人。

船王包玉刚是一个相当出色且相当成功的推销员,他的推销策略及手段都留下许多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他这样描述他第一次求见埃索国际公司租船部经理的经过:

“那个人说:‘啊,你是谁?’我说我是香港来的,跟着自我介绍一番,我说:‘我来向你们提供四条小油船,是一万五千吨和一万六千吨的小油船。你们需不需要?”’

“他看了看我,我才明白这个人就是戴夫·牛顿。他说:‘我看不到有很低的租价哩。’我说:‘好,你可以有很低的租价。’于是他们租了船。”

据说,关于这次会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包玉刚把名片递给牛顿时,居然是印有中文的那一面在上面。

但不管包玉刚是何等地轻描淡写,也不论别人如何传闻和评价,事实是包玉刚的确说服了埃索公司租用他的油船。牛顿当时是租船部的经理,但他被包玉刚的诚意所打动,答应给包王刚一次机会,试一试,就只一次。

试想,如果当初包王刚不是那般诚恳,不能以诚动人地说服戴夫·牛顿,就算他再坚忍不拔,他的事业也不会如此幸运地开始了。当时欧美的石油公司和其他租户,只相信像奥维西斯、尼亚哥斯这样的大船主,对华人船东的船只不屑一顾,特别是像包玉刚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辈。但是,包玉刚以十二分的诚恳敲开了合作的大门,把自己的四艘小油船推销了出去,驶向欧美。

其中细节,不必赘言,但其中诚意却万万不可忽视。这则活生生的事例也再次证明,诚意是推销的万能钥匙,没有诚恳的态度就无从建立信誉。在商业交往之中,往往需要以诚感人。做生意,无论境况好坏,对于顾客都要一本初衷、忠心不二。这样,才能推销出更多的商品,才能建立良好的信誉。

商品价格的高低,不是顾客是否光顾的决定因素,以诚待人的推销方式更能招徕顾客。你若不尊重顾客,态度傲慢,即使价格低廉,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前来谈生意,或者,买回去以后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失去一片市场的局面。相反,如果态度诚实友好,令顾客感到放心满意,则会使人产生信任感,踊跃地前来购买,就是出差错也会得到谅解的。

“顾客就是上帝”,就是告诫每一位生意人,要像基督教徒那样虔诚地对待顾客(用户)。很多著名的大公司都以此语为销售理论,作为座右铭,融进公司的每一个销售行为之中。例如,松下公司的总裁松下幸之助在谈到销售服务时,就说过“热诚就像磁铁一样很会吸引人”。松下公司特别强调热诚服务,认为态度热诚、服务周到会促成交易,使消费者买原来不想买的东西。

事实上,热诚周到的服务就是一种诚实的行为,是一种很好的推销行为。它可以向人展示公司的美好形象,为公司树立起极佳的公众形象,尤其是在第一次推销中会获得这样的效果,不妨思考一番,在推销中一副漠然的神情,其诚实又在哪里呢?

所以,应该记住:把诚意写在脸上。

不过,这不是单纯地教人整天嘻皮笑脸或者哗众取宠,而是告诉人们在推销之中必备的一种态度。以诚为本的推销之术,除了要具备诚意以外,还要在推销行为之中给顾客一种心理暗示:我是诚恳的、诚实的……。以诚为本,要善于利用各种推销手段把诚意无声地表达出来。

日本西铁城公司抛手表,以及某厂商用卡车压床垫,是一种以形象服人的推销方式。他们用直观的形式展示商品的性能,抓住顾客的心理,让每个人都知道本公司(本厂)的产品质地优良不是假话。这种“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形式,把自己真诚、言无虚发的形象,直诉于每一个人的心里,堪称为“以诚感人”的最佳方式之一。

丰田公司注重推销人员的人品,松下公司讲究热诚服务,这都是为直接给消费者一种以诚为本的印象。这一点,对于经销商、零售商也十分重要。因为,由于职员的冷淡态度,会使很多顾客安静地走开;而热诚的服务会赢得一种意想不到的后果,有一个例子:

据说,在一家美国百货商店里,前一天刚过了圣诞节生意颇为冷淡。那天,有位顾客要买双粉红色的手套,挑来挑去,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最后只好闷闷不乐地空手而归。此时,有经验的老板出来,叫住顾客并重新询问她对手套的质地、款式、型号的意见,然后又不厌其烦地帮她挑选、试戴。结果是怎样的呢?

本来只买一副手套的顾客,买了一打带回去了!老板还说服她买了帽子、手帕等等!

另外,推销手段里还有这么一招,即功能性展销,就是通过橱窗、柜台及其他方式把产品的功能展示出来,给人以信赖感。例如,某些商店里,尤其是电器商店里,商家把那些电器统统摆出来,选出其中每一种的一台,接通电源,让它们不停地运转,以此来证明产品的质地和性能。有些经营录像机的商家还免费为人们提供摄像服务。这种流行的推销手段里,当然包括向人们展示每种电器的每一种功能,为公众介绍各种维修、保养知识等等。

如此一来,商家为消费者服务的诚恳态度就显示出来了,“顾客至上”的宗旨也就不言而喻了。公众当然对商家多了一份好感,增添了几分信任感。

以诚为本的推销之术,其根本企图在于建立信任感,让公众相信自己的销售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且是为了大家双方的利益。懂得并且能够运用这一道理,就会创出许多销售奇招。美国商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们曾经挖空心思地想出许多高招,“以物易物”的推销手法就是一例。

在原始社会里,没有出现货币的社会阶段里,人们要进行商品交换,该采用何种方式呢?以物易物。就是买卖双方都用自己手中的物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而不是像现代人这样拿钞票去买。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以物易物的推销方式,的的确确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它在美国商人的手里却成功了,美国国际农业机器公司总经理希罗斯·麦考克先生运用这一最原始的交换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他诚恳的推销态度。

身为公司的创始者,麦考克时刻都在思考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当时,许多农民都极其缺乏农业机器,但一时又无力购买。于是,麦考克采用了以物易物的推销方式。就是说,农民用手中的粮食(主要是麦子)来换农业机器。并且,先不交钱也不必拿出麦子,而是把机器拿回去使用,等麦子收割后再用麦子付款。

这样一来,农民们都认为有利可图,觉得该公司是真诚地为农民服务的,就争先恐后地和麦考克签订“换”机器的合同。麦考克仅靠此招,就为公司的产品开创了开阔的市场。如此推销术,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但又似乎验证了一句话,即最古老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不过,对此理精熟于胸的,并不是只有美国人,中国人也有这样的头脑。有些国内公司就曾经应用过“以物易物”的推销方式——他们在新产品滞销时运用它,往往是以用户手中的旧产品加一部分资金更换新产品。如此一来,新产品的销路就因为顾客的信任感而拓宽了。

其实,真正的以诚相待还不在于上述这些推销手段。有一种“家丑外扬”的方式,堪称为以诚相待的推销策略。

瑞士一家钟表店曾贴出这样一则广告:“本店有一批计时不太精确的手表,二十四小时慢十四秒,望君看准择表。”仅此一招,就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了诚实的商家形象,结果生意日渐兴隆,门庭若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