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厚黑学De谈判技巧·商战技巧
4430600000023

第23章 白手何以打天下——产品开发谋略(1)

品牌策略

牌者,名牌、品牌也。

商家常言:爱牌如命,即谓极端重视品牌,又说借船出海或打别人的牌子卖自己的产品。因此,产品开发的关键在于创名牌,在于如何运用品牌谋略。

商场如战场,虚虚实实,变幻莫测,故商者第一要务即在于谨小慎微,稍有不慎,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多年的心血终归毁于一旦。在保护自己的名牌时尤应如此,请看如下一则故事:

一次,有人提取八十万美金到洛杉矶“硅谷”的某电子工业公司来购货。由于该公司对这位不速之客一无所知,他们只好婉言谢绝,来人十分惊讶地说:“你们真傻,哪有送上门来的生意不做的!”

或许,有人不理解这种做法,认为这家公司有些顽固不化和墨守成规,实际上里面大有文章。为维护自己的品牌,这家公司才对来订货购货的客户要求十分严格。首先是了解详细,做到有根有底明确无误;其次,供货后要对他们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凡是发现有不轨行为,如任意抬高价格或者售后服务不善,就立即义正辞严地提出忠告要求改进,如果“怙恶不悛”地不知悔改则马上终止订货合同,以后也不再供货。所以,他们对底细不清楚的客户,即使手提八十万现金也毫不动心,不随意供货。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市场上的假冒产品令人防不胜防。往往是鱼目混珠之际,无辜的顾客颇受其害,而后迁怒于厂家,对其名声和信誉加以诋毁。因此,商家在保护自己的品牌和信誉时,要做到两点:

其一,把住质量关不放,始终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其二,重视声誉。

上面所提及的那家电子工业公司就是这样做的。它的品牌在市场上一炮打响的同时,就迅即完成了商标专用权的注册;在产品的商标受到“商标法”的保护之际,又聘请了专职的法律顾问来保护自己品牌的商标,使得一个个假冒伪装的产品原形毕露。当然,在美国,法律的效力是巨大的,聘请法律顾问只不过是一种防范措施而已。

为了更好地防患于未然,该公司在1992年7月,不惜耗费巨资对产品加以改进,投入两百万在国内首次采用有声商标,通过数字声像合一的集成电路,把替唐老鸭配音的演员的声音输入游戏机内。因此,用户只要一开机就可以听到那独特无比的声音,真假也就当即明白无误了。

正是由于该公司如此地重信誉,所以他们的产品才能在家庭电子游戏机销售大战中一枝独秀,其王牌产品占领了美国同类产品销售市场的百分之二十的销售量,令一些曾经在美国市场上名噪一时的日本、台湾名牌的家庭游戏机生产厂家也为之震惊。

毕竟,这家公司在四年前还都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仅有十几名员工,一条简单的生产线和累累债务令该厂抬不起头。而该公司的经营者又只不过是一群年轻人。哪知两年内他们的产值竟然翻了两番,1991年就达到四千万。

重视信誉,是商战中的成功之道。毕竟,中国人是受孔孟之道熏陶了千百年的,为人处事皆讲究诚信为本。不过,即便是外国人也讲究信誉第一,因为市场的法则要求商家具有良好的声誉。埃及承包商奥斯曼的事例正说明了这一点。

奥斯曼一直以“谋事以诚,平等相待,信誉为重”作为自己的原则。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湾地区石油大量开采,精明的奥斯曼很快把眼光投向该地区,在沙特阿拉伯承包工程。他以低标高价和讲信誉的态度来完成承包合同,并注意吸收西方公司的先进经验。这样,奥斯曼公司的业务受到交口称赞,几年之后扩大到科威特、约旦、利比亚等国家,建立了分公司。正是由于公司以“诚、信”为本,重信誉,讲质量,其资本到1980年已达到四十亿美元,奥斯曼也因生意滚滚不断而成为中东地区的大实业家。

重视自己产品的声誉,也就重视开创出来的牌子,这是商战中的“守”字诀。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不易,这对于商战也是一样的。商家必须在品牌上作文章,不惜巨资也是应该的。不过,奇正互变的做法也有可取之处,既然要重视自己的牌子,那么能不能重视别人的牌子呢?

回答是肯定的。重视别人的牌子也是能够使自己赢得利益的,因为这样可以寻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便于确定自己在商战中的位置,兵法上就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一个公司不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它又怎能和别人竞争呢?更不要说在诡谲多变的战争中取胜了。

不过,“借船出海”不是鼓励商家去冒别人的牌子生产冒牌货,发不义之财以至于引火烧身。借船出海是一种重视别人品牌的通俗说法。它要求商家重视别人的产品加以研究利用。举个例子说,中国内地的军工产品有一些是仿制品,仿造前苏联的飞机、大炮、船舰来造自己的兵器。在商业上,也可以这么做。发现市场上什么牌子的产品畅销,就可以加以研究利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对待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应该充分地重视,这样做可以创制带有自己风格的产品,迅速地占领国内市场。中国内地厂家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集中精力与外国公司合作,从事加工和制造,借别国的名牌、原料和销售渠道使自己的产品出口盈利,这才是“借船出海”的真正含义。这也是中国沿海地区的很多三资企业的成功之道。但是,这不是他们首创的,而是借鉴香港人的做法才做到的。

香港的发展和繁荣,起初并非靠金融业、商业和服务业,而是靠制造业。而香港制造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一条策略就是“借船出海”,以此建立起出口导向型经济,香港制造业厂商最显著的特色也就在于迅速满足国际市场的各种需要。一发现国际市场上什么样的产品牌子走俏,或者国际市场上需要什么商品,就紧跟其上,及时地赶制出来。据调查,香港电子行业生产周期十分短,一个新产品从研制到投资出口,平均不到九十天;而日本需要五个月,美国则要八个月。早一天占领市场,也就早一天取得销售战的胜利了。

盯着那些名噪一时的名牌厂家,时刻关注其生产发展的动向,这是一条制胜原则。在充满着血腥味的商战里,品牌的信用重于一切,这一点可以说是商界人物的经验之谈。台湾裕隆集团的女总裁吴舜文,大概应该是这些商界名人中间于此道感悟最深的吧。她用创意和胆识为台湾汽车工业写下了这样的历史:紧盯日产公司的新车种,倾注全部心血和力量,制造出由台湾人自己设计的新型汽车。

1979年,吴舜文第一次造访日产汽车公司。她是一个清醒的来访者,对每一件事都表现出高度的兴趣。这次出访日本,留给她的思索太多了,那被轻蔑的民族自尊心使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裕隆要自己来!”而这个时候,裕隆集团经过多年的转产日本车型,已经累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台湾小轿车市场居于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已达到百分之四十三点八。借船出海的条件完全成熟了!

1981年8月,裕隆汽车工程中心在桃园龟山工业区诞生,它将自主开发研究新品牌的汽车。吴舜文在开业庆典上宣布:“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要为国人带来自信、创造力和朝气蓬勃的新生命。”历时五年之后,“飞羚101”第一辆由台湾人自行设计的新车正式上线生产。1991年,工程中心开发设计的第二代飞羚车因车型美观、性能优良,获当年小汽车市场销售冠军。

其中有一条还须特别提出的是吴舜文对于新车的想法——品牌的信用重于一切,“就像嫁女儿,在还没有看出公婆待她如何之前,最好不要张扬。”

香港制造业“借船出海”的策略得以发展,关键在于它拥有一批具有现代商业观念的企业家和技术熟练的业务骨干。裕隆集团的成功也类似于此,它同样有吴舜文这样的现代企业家和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骨干。因此,借船出海之术不能随意搬用,得视自己的条件和时机如何,再来决定不迟。

而且,重视品牌和信誉尤其至关重要。在创业的过程中,品牌和信誉就是自己的生命线。当初裕隆集团研制新车时,发现新的飞羚车也存在着一些毛病:电子附件太过新奇,顾客不会操作而导致故障很多;方向盘太重等等。工程中心秉承吴舜文的旨意,为修正飞羚而不遗余力。不久,当第二代飞羚问世,已使顾客非常满意了。

这一切,都是重视品牌和信誉的结果。

先发制人

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先决条件。所以,兵贵神速,商战中最注重的是抢先一步,赢得主动往往比以静制动给商家带来更多的财富。

毕竟,大家都在竞争,许多研究和开发都是并列的,你在做,我也在进行之中。商战中市场的现实就是如此:谁先研究成功,谁先用于实际,谁先投入市场,谁就是该项技术和产品的主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样,相同的质量和价格的产品,谁先进入市场,谁就能控制市场的“制高点”,取得主动地位。而当其他企业和商家再次向这个制高点发动冲击时,他们往往要花上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力量。

20世纪50年代,正当人们生产大型车时,福特汽车公司看准时机,先发制人。该公司另辟蹊径,推出小型“猎鹰”汽车。结果,头一年就卖出四十万辆,创该公司有史以来一种车型销售量的最高记录。

到了6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美国汽车消费有了新的变化,福特公司观察到,年轻的夫妇买第二辆汽车时重视款式,爱好新颖,宁愿选择新型号。于是,他们及时生产出“野马”牌新型车,投入市场后大受消费者的青睐,头一年的销售量超过了“猎鹰”车同期的销售量。

由此可见,在经营中谁先赢得时间,谁就赢得了空间,就赢得了主动,就会胜券在握。对市场一定期间的“垄断”,其来源在于时间上的抢先,争得先机才能有垄断的可能。这种时间上的优势对于那些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更为明显,新设计、新技术、新发明等都是公司的“杀手锏”。福特汽车公司开发“猎鹰”“野马”等新产品就是有力的明证。

看准市场的走向和趋势,及时地决策,先发制人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赢得时间就赢得了主动,这里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日本的市川市附近的下谷玻璃制品公司,有位职员就因为一项建议而得到两千元的奖励。他对经理说:“杯子通常是大拇指按的地方用力,把那儿做成凹下去的,就不易滑了。”没想到,重赏之下,建议不断,纷纷有人提出:“经理,美国人鼻子高,应把前面弄低,做成斜的。又有人说应该把这两个方案结合在一起。

这样,一种新型的玻璃杯就此诞生了。这种大胆新颖的设计,使得玻璃杯像人脸上的酒窝,被人称之为“酒窝杯”,它尤其适应于美国人的需要,尽管其价格高于同类产品,但是这种新的专利产品由于抢先一步而获得厚利。说实在的,先发制人是一种以逸待劳的妙法,如果在商战中能够率先占领市场,就可以获得一劳永逸的成功,尤其是步步领先时公司或厂家就可以在市场中拥有至尊地位。

现代化社会,商家经营出现了新的动向,大都致力于兴办小型、微型化的公司企业。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不知时间为何物,即使知道时间也只不过是以年月来计算的;而在现代化社会里,时间是以分和秒来计算的,现代人讲求高效率,以分秒必争为宗旨。

这样,现代企业经营者努力缩短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时间,以期在短时间内获取高额利润。如何抢在别人的前面,也就成了商场中实实在在要争取的事。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珍视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珍视主顾的时间,大家都在高速度高效率的生活环境里辛苦地工作着,市场的变化也就呈现瞬息万变的姿态。

为了适应多变的商业形势,在竞争中获胜的第一个法宝也就是快速多变、力求抢先一步。那些小公司、小企业也就应运而生,它们往往因为船小好调头而争得先机,因势利导,灵活机动地更新产品。而大型的企业集团也在这种形势中做出惟一的选择:先发制人。跨国公司、联营商家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市场上保持自己的雄踞地位,否则兵败如山倒。

举世著名的美国硅谷是小公司云集的地方,那里的小企业如遍地蚂蚁,数也数不清。各种公司在旧金山这块地方聚集,其必然后果是竞争激烈,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公司倒闭,另一批公司也就随之产生。这样频繁的关门和开业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不过也值得称道。毕竟,这种改换门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法,能使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多的自由度,能够随时根据市场变化的趋势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迅速地开拓新的产品和市场。

竞争也就因此显得更加激烈,刺激着人们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地抢先他人一步,导致了市场的繁荣乃至科技的进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随之而至,那就是高速迅疾的生活节奏。以硅谷为例,那里的工作、生活节奏相当快;工程师们往往一天工作十五小时,每周工作七天;许多人计划拼命于十年内当个百万富翁。金钱的吸引l力是无以比拟的,它使每一位在商战中纵横驰骋的人都雄心勃勃,力图在竞争中获胜,因而要抢先一步地努力工作,力争做到一鸣惊人。

某家公司的首脑曾经说过,如果汽车的轮子每分钟转一百转,我们就得把它定在一百二十转。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就不能在竞争中站住脚。由此可见,是人人都抢先一步的大环境产生了一种压力,又促使每一个人都要力争抢先一步。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当今商战中的至理名言。领先他人, 争得主动,这就是要求企业经营者们要赢得时间。有些经营者 或许奉行儒家中庸之道,也曾经营有方,认为做生意也要做得四 平八稳,不可朝秦暮楚。甚至,有人还认为枪打出头鸟,不为人 先也不为人后才是稳健的经营之术。也有一些老总们认为,自 己的产品是“老字号”,自有别的产品无法替代的优势。其实并 非如此,老品牌也会随时代潮流的涌动而泯灭的。很多事实证 明,老牌产品如果跟不上形势而适应不了新的情况,那么它们势 必会失掉自己的市场。

当年,堪称世界一绝的瑞士钟表,在日本五花八门的电子 表、石英表的冲击下很快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大半市场。钟表 王国的皇冠,就是由于没有时刻抢先一步地开拓创新,而被日本 人从瑞士人的手里抢走了。

如果同一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来,那么它就会具有 最大的征服力,能够抢先一步地占领市场。例如制造质量相差 无几的轿车,有的高度发达国家只需要二十多个工时,而那些工 业化程度不高的国家就要花上百余个工时了。差距因此拉大 了,谁能够获取丰富的利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