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激战多维大脑之传奇
4407200000072

第72章 儿女

金老汉的院子里堆放着塑料瓶、纸片片等烂货,是金老汉捡回来的。

墙棍也往回捡。

凡是饮料瓶、纸盒子、铝罐罐啥的,它就给叼回来,几天能叼回一疙堆。

金老汉拿去卖钱,卖了钱,买熟牛肺给墙棍吃。

金老汉若是脱不开身,他就让墙棍自己去。

他把钱给墙棍,墙棍含着钱自己去市场。

呱呱爷爷为了让金老汉少花钱,便对金老汉说,呱呱奶奶认识个卖熟肉的,能便宜,就是太远,在我们小区里面。

金老汉一算路程,应该有十多里地。

但只要能省钱,再远也不怕。

金老汉领着墙棍来了趟这儿,在呱呱奶奶的介绍下,认识了这个卖熟肉的摊主,——这人就那个刘老三。

刘老三答应金老汉,可以照顾。

从此,墙棍便经常到金源里小区菜市场来。

有人还奇怪:这狗会买东西?其实,这人还是不了解这狗。它不仅会买东西,还会看秤呐!更奇的是,竟然还会找零。

它把钱交给摊主,若是人多,它就等会儿。摊主给它称重的时候,它就在称前,看称。

若是给的不够,它就“汪汪”。

有一次,刘老三把称好的牛肺装袋里给它,见它叼着不走,刘老三说:“哦,我忘记告给你了,墙棍,东西涨价了,不找钱了。”

墙棍把买好的东西叼回家,让金老汉过目。

金老汉一看:“我靠!我就知道这东西得涨价。——行了,墙棍,你全吃了吧。”

它“哼哼”。

老汉说:“你问我吃啥?你不用管我,我吃哈都行。那不是还有剩馍馍、剩饼子?我吃这些就可以了。你把东西全吃了,不要给我留。”

墙棍这才卧地上,开始吃那个东西。

有对年轻夫妻要出国。

夫妻俩养了只梗犬,不是太纯的犬,混血,土黄色。

夫妻俩觉得金州老汉人好,对狗也好,便把梗犬牵来交给他,对他说:“我们要出国了,这狗狗也带不走,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您老可靠,所以托您把狗狗代养一下。至于狗狗吃饭的钱么,我们有个小屋出租着哩,一月下来,也是四百来块。你就把房租代收了,算作狗狗的伙食费吧。”

金老汉问:“这狗狗叫甚么名?”

“叫露露。”

“好,你们放心的去。我保证把他养得光旦旦的,一定让你两个回来认不得它……”

养了几天,觉得梗犬不像露露,倒像个弹弓。

因为它不肯消停,石头蛋似的,到处窜,还窜得特别的快,不如叫个弹弓呢。

就给它改了名,叫弹弓。

弹弓和墙棍形影不离。弹弓到哪儿,墙棍到哪儿。墙棍看着弹弓,像大阿哥似得,弹弓要是跑远了,墙棍就把弹弓撵回来,生怕弹弓跑丢了。

听说金老汉的住处要拆,儿女们来得勤了

孩子来了,金老汉心情好,他去金源里小区菜市场买肉馅,准备包饺子。他住的地方,附近有菜市场,但他还是愿意去金源里。

虽然远,却有关系户,买一斤能少花两毛钱。

钱是不多,但仔细算起来,两毛钱,就是十个矿泉水瓶子。

一个瓶子二分,积攒到百个呢,就是两块钱啊!

即便是大款,数钱数到一百上,没有这一二分,他的钱就等于断了头,就续不上去,他也就成不了大款。

金老汉心里有这想法,所以见着大款啥的,很拿他们不当回事。他想,一人一个活法,你说我不行?不行就不行,我就这活法,照样比你乐呵。

从他家到金源里小区,要走很长的路。给了墙根,根本不是回事儿。金老汉就不同了,年龄大了,行走起来,驼背哈腰很是缓慢。

这一路,走多远有几个垃圾桶,哪个垃圾桶是新是旧,金老汉心里最清楚。而且哪的垃圾桶什么类型的垃圾最多,金老汉也总能说出个一二三。

他路过一个大型超市,那地方,易拉罐、饮料瓶、破纸片最多,但扒拉的人也多,金老汉不抱希望。

还有个地方,那地方垃圾特高级。

金老汉总能从里面翻出完好的火腿肠、熟肉啥的,捡回去洗一洗,给墙棍吃。

遇时候运气好,或许能从里面翻出成片的猪肉、整条的羊腿啥的,拾回去炖上一大锅,墙根能吃好几天。

当然了,这种食物,只可以墙棍享用,绝不能给任何人吃。

这回运气不差,他从里面捡出几个生鸡蛋来。

金老汉用粗糙的手掌抹去蛋上的泥,两指捏起蛋来举向太阳。

他眯起了眼对着阳光照里面的黄,看是不是坏掉了。

强烈的太阳,把他的光毫不吝啬地给了金老汉,让他把蛋看得清清楚楚。

完好的蛋。

金老汉乐了,随手捡起个袋子,看一个往袋子里里揣一个,都把它们揣了进去。

金老汉没什么烦恼,尤其看见一双儿女回到家,他的脸便阳光照耀似的显得格外灿烂。

他的儿女一来,墙棍就在他俩跟前“哼哼哼、哼哼哼”。

儿女问金老汉:“爸爸,这墙棍干啥呢么,为甚老冲我们哼哼?”

金老汉说:“它是问你们呐,为甚么不常回家看看。”

“它还懂这?”

金老汉说:“怎么不懂?这东西,可灵了!就是不会说罢了。”

关于拆房补偿的事儿,儿女们都说要拆就快些拆。

拆了房,儿子说要房,女儿说要钱,一提这事情就吵。

墙棍便朝他俩叫。

金老汉解释:“它是说,因为个这,吵甚么吵?你们就不考虑考虑拆了这地方,老汉汉住哪儿?”

女儿说:“住敬老院呀!那地方多好,都是老头老太太,大伙儿住一起多热闹,省得你一人孤单单的,病了都没人管。”

儿子说姐姐:“你当女儿的不管爸爸不说,怎么可以给敬老院添麻烦,怎么可以往敬老院送爸爸嘛!”

女儿说弟弟:“你倒有脸说我,你有甚资格说我,你不是爸爸的儿子?平日里见不上你个人影影,现在你怎么跑上了,怎么就想起爸爸了?没有好处,你往爸爸这儿跑甚么你!”

儿子说姐姐:“算了吧你,说别人一套一套的,轮到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不是为了捞好处,你一趟一趟地跑甚?”

见他俩吵,墙棍就叫。

墙棍叫,弹弓也叫。

儿女们问金老汉:“弹弓跟着起甚哄么,它叫唤个甚么劲儿?”

老汉翻译:“弹弓也说,一家人有甚吵的?有话不能慢慢说,不能商量着来?”

结果,吵吵了好长时间,这地方又不拆了。于是,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墙棍看家看得紧。

金老汉但凡出门,墙棍就一定在家看家。

金老汉在家,墙棍才出去玩会。

多了个弹弓,墙根不仅没轻松,反而负担重了,还得额外看护弹弓。

墙棍好有本事,弹弓很听墙棍的话。

时间一长,弹弓跟墙棍学了不少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