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4404000000001

第1章 总序细节,让历史活起来

浔阳江下游,离江西九江约10几华里的地方,有一座占地十多亩的院落,绿树衬托着灰色的院墙,绕过一泓湖塘到院内,花木扶疏,一栋古建筑掩映在巨大的古树华盖之下。

幼时,我就在江南这样一座四合院里念小学。那时乡下教师奇缺,一村几十个学生,由一位老先生带课。先生是清末的秀才,姓刘,相传8岁能诗,能悬腕写米家小楷,11岁便作画示人。他在讲授语文、算术之余,也教我们四书五经,背些唐诗宋词,或吟哦一些非常有趣的联句。

老先生教书非常简单,他先领读三两遍,学生跟着熟读背诵,然后一个一个地背诵,背不下来,便挨板子。而懵懵懂懂的我,不曾感到丝毫的枯燥,那华美的字句,铿锵的声韵,使人感到不可名状的快慰,那令人心弦震颤的,难以名状的朦胧美,就是给我们这些孩子的第一次语言美学的启蒙。

先生并不儒腐刻板,他会经常给我们讲述一些趣文妙语,包括笑话、寓言、故事、谜语、诗词、对联、酒令等,虽大都是散落在民间的故事,但古人那份幽默与机灵,调皮与顽皮,嘲谑与反讽,尖锐与刻薄,都透着一种活力与朝气,一份生命的自信。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有趣的野史和掌故,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胸襟顿时开阔起来,似乎与先生一起达到了明心、明理的境界。

后来进中学,上大学,看过不少书,但对古人的逸事掌故、趣闻妙语情有独钟。有道是,读经不如读史,读史不如读子书,读子书不如读稗官笔记,那些来自酒楼茶肆的对句演义,道旁坊间的诗赋传说,或幽默通俗,或高雅深邃,或闲逸旷达,彰显着语言文字的魅力,凸现出古人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

“语林趣话”这一系列中的对联、谜语、幽默诗赋、奇趣妙语,既像笔记,又像小说,但又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其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过去的种种情境,或引人发笑,或让人辛酸,或悲伤,或动人。

其中有些发人一噱的笑语,内中却包含着深刻的诘究。在以讽刺幽默的手法描绘丑恶社会现象的同时,肯定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人独特优美的人格,带给读者别样的惊奇!

没有细节的历史和没有细节的人生是乏味的,而且让人难以相信,细节如此充满张力,如此直达人的内心深处。古人的行谊、品藻、情趣和理则的记述,虽然多半含有个人化的行为,不都具有历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但它们包含着某种人生哲学,展示出古人无所挂碍的自由人格,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榜样,提供了一个检讨人生的范本。

倏忽间,三十多年过去,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而我书架上的藏书却日见增多,一些最爱读的书则闲散地搁置在床头,丝毫显不出豪华,但家和心情因此而不一样了,风雪夜归也罢,蛰居简出也罢,这寓所就不会让人寂寞。

丛更先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一曲古乐,吾愿足矣!”也许,你正在翻阅的就是这样几本好书,不妨随意地慢读慢赏,古色古香的文字,妙趣横生,芳香四溢,你心中便漾起一种久违的古典情怀。

中华诗词文赋是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名家名作,灿若星河,浩如烟海,他们以真诚的诗心抒发人间至情,以鲜明的形象表达深远的意境,以独特的声韵格律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繁衍嬗变,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但在这些正统的、能派上用场的“石料”之外,历史还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那就是一些调侃的、发人一噱的幽默诗文。这些文字历来被文字大家所不屑,也为普通读者所忽视,以为那是雕虫小技,不足以登上大雅之堂。

其实这是片面的误解。许多幽默诗文都是经得起反复咀嚼和回味的,有些文字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有些文字则随意而轻巧,即使是游戏,也能带给人空灵的感觉,具有比较鲜明的文辞美、音乐美、景物美和情节美。

幽默诗词文赋的背后,多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它不只在文学修辞上具有独特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们或针砭时弊,抨击苛政,或臧否人物,评论世风,或调侃戏谑,玩些闲雅的文字游戏。这些作品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历史知识,有时信口吟哦,珠圆玉润,朗朗上口,音调铿锵,即使不用生花妙笔,也颇能见出中国古人的真性情。

本书所编辑的文字,大多是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这些活生生的诗赋语言和故事,都是人们生活的智慧结晶,经过代代相传,流传至今。这些智慧之言,经过智者高士的巧妙概括,既显得高度精练,又极易触动人的心灵。随手翻过,珠玑遍拾,让人不知不觉间激活思维,从中汲取鲜活的智慧营养。

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和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有机组合,将语言精妙绝伦的一面立体地呈现给读者。通过学习和鉴赏,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而且还能使读者在轻松获取语文知识、开启心智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和愉快体验。

另外,本书还选编了一些劝世贤文。从古至今,历代贤哲之士提炼出许多富有警世意味的诗句和格言,这些古训贤文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寓意深长,富有启迪性和哲理性。它既是先哲世世代代处世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人们凭理处事、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居官从政、读书治学、修身养性的必备圣经。

劝世贤文语言通俗,寓义深刻,通体押韵,便于记忆。因此,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言传身教,作为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范本,具有广泛的可读性和很高的实用价值。本书所选内容结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收集劝世良言之精华,博采千古绝唱之繁英,精心筛选辑编而成,闲时翻开读读,定会使人终生受用不尽。

为了使本书更具完整性、鉴赏性和使用价值,在选遍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资料来源广,编者难以一一核查处理,在此向有关的整理者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希望读者不吝赐教,批评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