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4392200000016

第16章 最有趣的对联故事(3)

后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名气更大,傲气也更盛。一次,梁启超到湖北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又出联求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才思敏捷的梁启超,略加思索,巧妙地答出下联:

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张之洞吟读再三,不禁叹息道:“此书生真乃天下奇才也!”

梁启超所对的下联非比寻常。他以自己的身份“儒人”拆开,本古代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在天、地、人三才中,则以人才居末位。

梁启超以“何敢在先,何敢在后”巧对“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其含意深远,既挫了对方的傲气,又不失宾主之礼,难怪张之洞为之叹服不已。

032乞丐对状元

明朝某地有个才子,自小家贫。但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时常挑灯夜读。终于学有所成,连试连捷,成了状元。

衣锦荣归之时,家中盖了座大房子。状元十分高兴,大摆筵席,遍请亲友乡绅。席上,那状元回想自己的出身,兴致勃勃,挥笔写下一个上联:

解会状连中三元,五凤楼前朝圣主;

状元以此求下联,但谁也不敢对。一则这上联口气极大,二则是状元所出,对低了惹人耻笑,对高了又恐得罪状元。

状元索句不成,闷在家中。数天后,忽然仆人禀报有人上门对句。状元大喜,却见来人是个乞丐,状元心中不屑,信口说道:

奈何乞儿身世;

乞丐嘻嘻一笑,答道:

本是相公口才。

状元大奇,心想此人出口不凡,必有真才实学。立刻请那人上座,奉上香茶及文房四宝。乞丐也不推辞,提笔写下:

嫖赌喝误此一生,十字街头喊老爹。

状元见下联虽然粗俗,但却十分工整,而且悔意溢于言表,便赠他白银三百两,助他脱离乞丐生涯。

033联结姻缘

明朝时有一尚书,其女儿姣美贤淑,但年芳十八,仍待字闺中。尚书暗自为女儿的婚事着急,但又不能觅得门当户对、品学兼优之士。

和女儿商量之后,女儿出了一上联,贴在门外,能对者不论家世,招为夫婿。上联是: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此联一出,满城喧腾,很多人都争相来对,但没有一个能对出满意的下联。转眼已过数月,仍没人能对上。

一天,忽然有个乞丐登门求对。旁观的人冷笑说:“乞丐也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那乞丐冷笑一声,提笔写了一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家丁连忙将下联呈给尚书及小姐看,二人皆拍案叫绝。问及何人所对,知是乞丐,尚书大失所望。

小姐却说:“爹爹,此人虽然穷困潦倒,但满腹才气,他日必定飞黄腾达,爹爹乃堂堂尚书,不便食言,还是成全了女儿吧。”

尚书无奈,只好成就了姻缘。拜堂之日,乞丐表明身份,原来是新科状元,回乡途经此地,闻得尚书以联招亲,便乔装成乞丐一试,不想成就了美满姻缘。

034一担重泥让子路

从前,一群秀才进京赶考,途中遇农民挖土修筑河堤,挡住去路。秀才请农民让路,农民不肯,说:“让路不难,须有一对,对得上,再挑一担泥土,便让。”于是出句曰:

一担重泥让子路;

秀才急着赶路,一时不能对出,便绕行而去。试后归来又过此地,只见两个农夫抬泥,前边的还回头与后边的说笑。此情此景,触发了秀才灵感,便有了下联:

两抬夫子笑颜回。

农民说:“好句!好句!与前日所出,正是一对。”

农民的出句与秀才的对句,用的都是谐音双关法。“重泥”词面上指“沉重的泥土”,谐音“仲尼”(孔丘的字);“子路”词面上指“你的去路”,谐音指孔子的一个名叫“子路”的学生。

“夫子”,词面上指两位抬泥的农夫,另指“孔子”(人称“夫子”);“笑颜回”,词面上说“笑着回首”,另指孔子的一个名叫“颜回”(即颜渊)的弟子。

035联斥道士

明神宗时有个木匠,除了有好技术之外,还善于对句,人们笑称他为儒匠。当他的名声日盛之时,却招来一个道士的妒忌。那道士想了个鬼主意,便叫木匠到观中干活,乘机要他对句。

当木匠埋头苦干之时,那道士走来说道:

匠称儒匠,君子儒?小人儒?

木匠正在干活,本不想作答。但道士这上联实有挖苦之意,木匠便想教训一下这个道士,便缓缓答道:

人号道人,饿鬼道?畜牲道?

道士哑口无言。

036鬼鬼犯边

19世纪末,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美、英、法、俄、德、意、奥、日八国联军相互勾结,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为了苟且偷生,当权者一味屈膝求和。

有一次,清政府与八国代表议和。会议开始前,有个外使阴阳怪气地挑衅:“听说中国人喜欢作对联,现在我出上联,看你们是否能对出下联?”霎时间,得到了几个联军代表的捧场。那家伙所出上联为: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琵琶琴瑟”四字上半部分分开即为八个王字,隐喻八国联军;“王王在上”是妄自提高他们的地位,目中无人!

面对挑衅,清政府的代表有的闭目叹息,有的尴尬地苦笑,有的虽愤愤不平,却又无词以对。

正当侵略者得意忘形之际,清政府代表身后的一位秘书(相传是张之洞)猛然起立,他怒目环视,义正词严地宣告:“外国人能想出上联,中国人就一定能对出下联。”说罢,响亮地说道: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四字皆为鬼字旁,通常泛指妖魔鬼怪之类,借以反击、痛斥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捍卫祖国的尊严!形式臻于完美,内容针锋相对,联军挑衅者听后,一个个像斗败了的公鸡,垂头耷耳,相顾无言。

037陈白阳戏对唐伯虎

明代画家陈道复,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号白阳山人,有一次,他与友人唐伯虎一起外出游玩,来到一座花园里,唐伯虎出对戏道:

眼前一处园林,谁家庄子?

“庄子”在这里是一语双关,一是说庄园,一是说战国哲学家庄周。陈白阳看见墙上有无名氏题字,忽得一对句: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汉书”也是一语双关,一是说汉子写的,一是指汉族文字。

接着,他俩又到一座道观,道童用锅煮茶招待他们。唐伯虎又出对道: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观主);

陈白阳略加思索,对道:

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师姑)。

童心妙对篇

001蔡锷买笔

蔡锷出生于湖南省邵阳蒋河桥乡,六岁启蒙读书,11岁师从当地名人樊椎,12岁中秀才。1895年春,湖南省学政江标到宝庆(今邵阳)举行岁试。蔡锷随父亲蔡正陵来到宝庆城应考。

一天,蔡锷到著名的宝元文具店买笔。当老板听说这位小孩是前来应试的,心里非常高兴,拿着一支笔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这支笔就送你。”老板的上联是:

小学生三元及第。

蔡锷晃晃小脑瓜,对曰:

大老板四季发财。

说完,拱手作揖,接过笔,乐滋滋地离开了文具店。

002林则徐应考

清代爱国英雄林则徐,幼年时参加科举考试,由于路途遥远,父亲便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送他到考场。

主考官见到这一情景,便有意跟他开个玩笑,说要他对出一句下联,方准进入考场,并即景出上联说:

以父作马;

林则徐的父亲一听,立刻羞得面红耳赤,但又无可奈何。但林则徐眼珠一转,立刻应对说:

望子成龙。

主考官听后大吃一惊,这对句不仅为其父解了嘲,而且把原来的贬抑戏弄化为褒扬赞美,很是满意,于是便高兴地让他进了考场。

003父子对句

袁枚生了个儿子取名叫袁桐,他和袁枚一样聪明。在袁枚的熏陶下,袁桐也喜欢读书写诗。一年重阳,袁枚偕同儿子登高,一路上两人赏景摘花,不觉到了山顶。

袁枚见天下万物尽收眼底,不觉吟道:

家有登高处;

袁桐听了父亲所吟,忽地想到自己在学堂乏味的生活,随口答道:

人无放学时。

袁枚听了,虽感儿子之幼稚,却觉得儿子对得工整,不禁哈哈大笑。

004先生与老子

古时候有个秀才,很是自负。一日,他经过一所学堂门前,看见一群学童在兴致勃勃地交谈,便想在他们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他一语双关地问:

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

众学童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学童走了出来,一本正经地答道:

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

众学童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狂秀才羞得满脸通红,灰溜溜地走开了。

005小蒋焘切瓜分客

明代文学家蒋焘,幼年才思敏捷。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

三跳,跳下地;

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棱”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

一飞,飞上天。

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

又有一次,他父亲的几位朋友来访,适逢秋雨淅沥。在闲谈之间,一位友人即景出了一句上联让大家应对,那上联是: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在座的见此上联拆“冻”、“洒”二字,道眼前秋景,别具匠心,一个个绞尽脑汁,苦思冥想,都无以应对。

蒋焘见父亲和朋友们在吃西瓜,触景生情,于是脱口对道: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满座宾客见此下联拆“切”、“分”二字,也叙目睹之事,妙语双关,理趣天然,无不叹服。

006于谦讥僧人

于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从小聪慧好学,才思敏捷。七八岁时便能出口成对,挥笔成章,人称“神童”。

某年盛夏,由于天气十分炎热,去学馆前,他的母亲便让他把头发梳成两个上翘的羊角辫。在去学馆的路上,于谦碰上一位和尚。这和尚见于谦的两条辫子恰似一对小角,便和他开玩笑道:

牛头且喜生龙角;

和尚只是出于对幼童的喜爱,其实并无恶意。谁知于谦听了,以为和尚在取笑他,很是恼火,立即反唇相讥道:

狗嘴岂能吐象牙。

和尚讨了个没趣,但也只好作罢。

第二天,母亲又把于谦的头发梳成三角发结。他恰巧又碰上了那个和尚。和尚一见小于谦改了发型,又出一条上联来逗他,联曰:

三角如鼓架;

于谦又以为和尚在取笑他,非常生气,便不甘示弱地回敬道:

一秃似捣锤。

这时,和尚才知少年于谦的厉害。

007解解元妙对乐乐府

有一次,解缙游山口渴,便来到一家农舍要茶喝。这时,出来了一位白发老人,问他是何人。解缙出口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

老人笑道:“哦,你原来就是号称神童、善对对联的解缙?要喝茶,可以,但得先对下联。”

解缙说:“老丈请讲!”

老人即出句道: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解缙一听,觉得这三个解字连用,还真不易对出。茶且慢喝,先聊了起来。当他得知老人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供职,又见壁上挂着七弦琴,便说:“请老丈抚琴,我自有对。”

“好!好!”老人取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解缙笑着说:“请听下联!”接着高声念道: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妙啊!不愧是号称神童的解缙啊!”老人赞不绝口,捧出了上好的清茶让解缙品尝。

原来,老丈上联中的“解解解”三字,三音三义:第一个是动词,解除的意思;第二个是解缙的姓;第三个是解缙的身份,解元。

解缙对句的“乐乐乐”三字,也是三音三义,恰好与“解解解”为对:第一个是动词,喜欢的意思;第二个是老丈的姓;第三个是指老人的身份,乐府,即在乐府供职的人。巧出巧对,留下一则联坛佳话。

008李白输句

李白小时候聪明绝顶,但有个坏毛病,就是不认真读书。他还交了一些无赖朋友,四处生事。虽然他父亲将他送去读书,但他经常逃学。

有一天,他又从学馆逃了出来,玩耍了一会儿,出了一身汗,他便脱了衣服,一头钻进水塘中玩了起来,将一塘清水弄得混浊不堪。

恰巧一个丫鬟前来担水,李白急忙躲进草丛中。丫鬟见水浊已不能用,便埋怨道:“不知哪个混账将水弄脏。”

李白一听,立将头从水中探出,并向岸上泼水,说道:

挑水丫头谁家女?

那丫鬟被泼了一身水,很不高兴,认出是李白,便道:

混账小子隔墙人。

说完转身便走,李白想再叫骂,但丫鬟已经远去了。李白碰了一鼻子灰,便上岸穿起衣服回家。

饭后,在父亲的督促下,李白正装模作样地读书。忽见隔墙的丫鬟正在踏着梯子,采摘自家庭院中的桑葚。他立即“嗨”了一声,先将丫鬟吓一跳,再道:

南院北邻近居,偷摘人家桑葚子,该也不该?

小丫鬟一看,见是李白,朝他做个鬼脸,笑道:

东游西逛瞎混,不读古今圣贤书,羞也不羞?

两次都对输,李白自此发奋读书。

009老笋哪有新笋尖

宋时,有个孩子名叫赖其尚,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就迷上识字读书,还会吟诗作对,远近闻名。

九岁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试探。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赖,对他说:“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会吟诗作对,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

赖其尚转了一下眼珠,点了点头,有礼貌地说:“请大人出题!”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上联:

新姜哪有老姜辣;

语音刚落,小赖从容地对出了下联:

老笋哪有新笋尖。

州官一听,吃了一惊,原想通过出上联给其来个下马威,谁料反被占了上风,他意识到这孩子智力超常,但还不死心,于是再出一上联:

剃刀虽利,难伐千年树木;

这上联的口气虽然缓和一些,但仍然有轻视的含意。赖其尚并不介意,沉思一会儿答道:

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州官听后,鼓掌叫好,连声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学,难得,难得,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010焉知鱼不化为龙

明代学者邱濬,字仲深,琼山人。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濬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子。”接着道:

细雨肩头滴;

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濬却胸有成竹地对道:

青云足下生。

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濬。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

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濬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气急败坏地喝道:

谁谓犬能欺得虎!

邱濬鄙视一笑,从容答道:

焉知鱼不化为龙?

显贵一听,吓了一跳,知小邱濬非等闲之辈,长大后定有出息,无话可说,只好放他回去。

011腹内孕乾坤

清末思想家、史学家魏源九岁那年,到邵阳县城参加童子试。唱名时,县令指着茶杯上画的太极图说:

杯中含太极;

当时,魏源怀中正揣着两张麦饼,他应声答道:

腹内孕乾坤。

众人大惊,县令也觉得奇怪,就问:“何为乾坤?”

魏源答道:“天地谓乾坤,我吃了怀中这两张麦饼,就要考虑天下大事……”县令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年幼聪颖又有大志。

魏源不但聪颖,而且性情爽直,从小就嫉恶如仇。在他的家乡,有个无耻又无能的举人,好抄袭别人的诗作。一次,被年方11岁的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想借机报复。

有一天,他找到魏源,声称要和魏源对对子。举人指着灯笼里的蜡烛,出了个上联:

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声应道: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举人挨骂,不肯罢休,又气冲冲地说:

屑小欺大乃谓尖(奸);

魏源又立即回敬:

愚犬称王即是狂。

妄自菲薄的举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012俗语对和尚

西晋文学家刘毅自小丧父,由母亲辛辛苦苦地养大。由于家贫无钱读书,刘毅便在学堂外听先生讲书,或向人借书来看。

刘毅家附近有一庙宇,刘毅听闻庙中长老很有学问,便前来请教。谁知和尚见他衣衫褴褛,便粗声粗气地问:“穷鬼,还问学问作甚,填饱肚子再来吧。”说完竟把刘毅赶出庙来。刘毅心中气愤,坐在庙前石阶上,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