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4391800000057

第57章 五经:《春秋》(17)

相反,夫差变得越发骄傲自满,不把潜在敌人越国放在眼里,反而在伯嚭的怂恿下逼死伍子胥,然后北上争霸。吴国最终虽然达到了目的,打败了齐国,获得鲁、邾等小国的朝拜和晋国的赏识,但却后方起火——越王勾践在他参加诸侯黄池之会时进攻吴国国都,俘虏了吴国太子友。夫差连忙从北方撤军,但经过长途跋涉的吴军回到吴国之后,犹如强弩之末,无力抵抗整装待发的越军。

无奈,夫差命伯嚭携带厚礼向越国求和。勾践考虑到一时也无法灭掉吴国,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但此后两国战争不断,吴军均被打败。当夫差被包围在姑苏山上时,派人再次向越国求和,勾践对使者说:“过去天意让吴国灭掉越国,但吴国错失良机,接受我们的求和;现在天意让越国灭掉吴国,难道越国要违背天意吗?”吴国使者听后泪如雨下,勾践对来使说:“请夫差迁到甬江以东,分给他一百户人家管理。”向来骄傲的夫差听到使者这样的汇报,羞愤交集,这才想起伍子胥的话,无奈自杀,吴国灭亡。

自此,越国已经成为地跨江、淮的东方大国,勾践率领越军渡过淮河,与齐、宋、晋、鲁等国诸侯会盟,取代夫差成为新的霸主。此后勾践一直称霸中原,战国时代被楚国灭亡。

黄池之会

长久以来,吴国也想效仿中原诸国,凭借自己的国力称霸诸侯。在征服越国之后,吴王夫差这个梦想更强烈。公元前490年,齐景公去世,吴国趁齐国大丧之际,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越国勾践在越国广施仁政,深得民心,不除掉此人,吴国霸业难成。现如今大王不先除去心头大患,而率兵北上伐齐,这是非常荒谬的。”夫差不听,坚持伐齐,齐国新君弱,众大臣争宠,无力应对,大败。此后夫差多次伐齐,伍子胥虽然劝谏,但均未得采纳,夫差在奸臣伯嚭的挑唆下,逼迫伍子胥自杀。

公元前482年,夫差不等吴国庄稼成熟,便迫不及待地再次挥师北上。由于大军走水路,夫差之前就命人开通了沟渠,北面连接沂水,西面连接济水,直通宋国和鲁国的地界。夫差和晋定公约好,在黄池这个地方会盟。

但是,吴国和晋国的会盟还没开始,已经厉兵秣马20年的越王勾践就派兵沿海岸上行至淮河,袭击吴国,攻陷国都的外城,烧毁姑苏台,运走吴国的船只,断绝吴军回国的后路。

吴国使者飞快地将越国入侵的消息报告给夫差,夫差很担心,便召集臣子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越国不守信用,但目前吴军距吴国路途遥远,必须在盟主和归国还击越军之间做个选择。

一位大臣王孙雒说:“面对危机的情况,不必要求年龄长幼和礼节辈分,我冒昧先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舍弃会盟回去反击越国,这也太抬举越国了,越国的威望就大了,百姓会因为恐惧而逃亡。如果此时越国派兵从沟渠两侧发动攻击,吴军就彻底完了。但是如果参加会盟的话,吴国后方已乱,晋国会借机成为盟主。到时候晋国就成为诸侯国中的老大了,我们只能唯晋国马首是瞻,跟他一起朝见周天子了。这样,我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回国攻打越国了,如果就这样离开会盟,失去得更多。因此,我们一定要参加会盟,并且一定要当上盟主!”

夫差问王孙雒:“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寡人一定可以当上盟主呢?”

王孙雒回答说:“大王您不要犹豫。现在我们回国的话,路途太远,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结束会盟,赶快回国攻击越国。”

然后,王孙雒向前走一步,面对大家作揖,道:“高超的指挥,是临危不惧,死中求生。晋国的百姓都希望长寿富贵,这与我们是相同的。现在会盟的地点与晋国近,他们可以很容易就退却,但我们却没有后路,这时候就要比谁更勇猛了。今天晚上,我们一定要向晋国挑战,安定人心。请大王发布命令,振奋士气,用金钱和爵位来刺激吴军不怕死的精神。这样在与晋军对峙的时候,我们就能站得先机,大王您就可以号令诸侯了。大王您当上盟主之后,以今年收成不好为由,让各诸侯国先回国而不必朝见周天子,这样他们就会高兴地回国。大王这时候就可以借机回国剿灭越国了。”

夫差听后认为这个方法不错,于是决定照办。

黄昏时,夫差发布命令,让士兵吃饱饭、喂饱马,穿戴整齐,摆好阵势,向晋军叫阵。晋军因为没有准备,被吴军强大的阵势所吓倒,于是派使者董褐向夫差传话:“我们两国本来是商定和平共处的,不再打仗。现在贵国违反规定,请问这是为什么?”

夫差回答说:“周天子有命,周王室衰微,没有诸侯国前去纳贡,连祭祀用的牲畜都不够用,姬姓的本家又不肯前去救援。他派人日夜兼程赶来告诉我这个消息,让寡人帮他主持公道。晋国不为周天子的处境忧虑,拥兵自重,却不去攻打那些藐视周天子的戎狄、楚、秦等国。寡人为国家、为社稷着想,想在会盟的日子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又担心不能获得成功,现在就以实力说话吧,看看我们谁能胜任盟主解决周天子危难。”

晋国使者董褐准备回去复命的时候,夫差又对左部的军吏说:“你去抓少司马兹和五个王士,让他们坐在我的面前。”这六个人便一起坐在夫差的面前,当着董褐的面自杀谢罪。董褐心惊胆颤地回去复命,他对执政者赵鞅说:“吴王似乎面带忧虑,可能是他宠爱的妾或者嫡子死了,要不就是国内发生了叛乱,或者越国入侵,他已经被逼到困境。我听说,人被逼到困境的时候会变得非常残暴,我们如果与他交战可能要吃亏,不如先与他歃血为盟,但要注意不白白答应他就是了。”赵鞅同意了。

董褐又来到吴王面前传达晋国的意思:“敝国国君不敢亲自露面,派我前来复命。晋国答应恢复周天子的俸禄。虽然以前都是晋国率领诸侯国朝奉,不过现在贵国国君的声望已经传遍东海,这件事已经传到周天子的耳中,认为吴国逾礼了,诸侯国这才不敢唯吴国马首是瞻。如果贵国国君不鄙视和冒犯周天子的话,并且自称是‘吴公’而不是‘吴王’的话,我们晋国愿意顺从吴国,与贵国国君歃血为盟。”

夫差急着结束黄池之会回国,便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夫差代表吴国先歃血,晋国国君排在他后面,表示晋国愿意听命于吴国。

夫差担心越国继续作乱,会导致齐国、宋国联合攻击自己,于是派王孙雒率领步兵先回国。王孙雒在归国的途中,烧了宋国国都北面的外城,以示警告。另一方面,夫差派王孙苟向周天子报告黄池之会的结果。

周天子得知吴王已经成为新的霸主,便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吴王这是要继承先君的传统,拥戴寡人啊,寡人对此表示欣慰。周王室屡遭祸患,现在既然吴王愿意与寡人同心同德,这真是寡人的福气。寡人希望吴王健康长寿,使他伟大的德行得以长久地流传!”

周天子的这番话,等于承认了夫差新的霸主地位。不过传统认为,黄池之会虽然帮助夫差实现了霸主的梦想,让楚国的霸业达到顶峰,但同时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衰落。因为越国趁此机会袭击吴国,吴国受到重创,国势开始衰落。因此,黄池之会除了给夫差一个虚名,没有给吴国带来任何实际利益,反而导致了吴王的衰亡。

白公乱楚

昔日太子建逃出城父时,相继逃到宋国、郑国、晋国。他在晋国的时候,与人谋划袭击郑国,并以卧底的身份回到郑国去,被郑国人杀死。太子建有个儿子,叫做胜,他此后长期居住在吴国。

楚国的令尹子西怜悯胜的身份,想召他回国。叶公认为不可,他说:“听说胜为人狡诈而好作乱,召他回国,恐怕对楚国不利。”

子西却说:“我听说的胜,为人诚信有勇,不会做出对别人不利的事。我们可以将他安排到边境上去,驻守楚国边疆。”

叶公则说:“做事符合仁义,叫做诚信;做人遵循道义,叫做有勇。听说胜喜欢许下诺言,手下有很多不怕死的死士,这就说明他有野心。实践自己的诺言,不能叫做诚信;有死士不怕死,这并不是勇敢。如果你坚持将胜找回来,恐怕日后会后悔。”

子西不听劝告,坚持将胜召回楚国,将他派往靠近吴国的边境地区驻守。胜从此被称做白公。

不久,胜请求讨伐郑国。子西不同意,他说:“目前楚国的政局尚不稳定。如果一切走向正轨,我会记得讨伐郑国以报你父亲的大仇。”

过了一些日子,胜又请求讨伐郑国,这次子西同意了。但是楚国还没来得及出兵,晋国就出兵攻打郑国了。楚、晋向来不合,楚国于是支持与晋国抗衡的郑国,与郑国结成联盟。

胜知道这个决定之后,大怒:“拯救郑国?仇人真是离我越来越近了。”于是他“磨刀霍霍”,准备报仇。

子朝的儿子子平看到胜亲自磨剑,觉得奇怪,就问:“王孙您为什么亲自磨剑呢?”

胜回答说:“胜我以直爽而闻名,不告诉你怎么称得上直爽呢?我也不瞒你,我要用这剑杀了你的父亲。”

子平将胜的话告诉了子西,子西不以为然地说:“胜像个蛋一样,我要保护他破壳而出并长大。如果将来我死了,只有他有资格担任我们楚国的令尹、司马。”胜听了子西的话,不但不心存感激,反而说:“子西这人太狂妄了。将来他要得到好死,我就不叫胜。”对于这样赤裸裸的叫嚣,子西一点也不在意,更没意识到胜可能会造成的危机。

胜对支持者石乞说:“楚国国君和两个卿士,我们只需准备五百个人,就足以对付他们了。”

石乞对他说:“可是,我们没有办法找到这样的五百人呀?”不过转念一想,他说道:“市场南边有一个人叫熊宜僚,他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如果你能让他臣服于你,那么就相当于有五百个人的力量了。”

于是胜就跟石乞一起寻找到熊宜僚,开始大家聊得还比较好。可是当熊宜僚得知胜的来意之后,便拒绝了胜刺杀楚国国君、卿士的要求。胜无奈地说:“这个人不为利禄动心,不为威胁而恐惧,当然,也不会以泄露别人话的代价去讨好别人。”然后就离开了。

此时,吴国人攻打楚国,楚军在胜的率领下打败了吴军。于是胜就以送交武器为由,请求楚王让自己带着兵器去都城郢都,他的要求得到了楚王的认可。胜走后,趁机发动叛乱,子西和子朝均被胜杀死,楚惠王被劫持。因为胜是子西请求召回来的,所以子西死的时候非常羞愧,以衣袖遮着脸死去。子朝也感慨道:“从前我以勇猛侍奉国君,现在却有始无终。”他拔起一棵樟树,杀死了许多叛军,最后战死。

石乞对胜说:“既然干这件事,就要干得彻底些,现在我们要烧毁仓库,杀掉楚惠王,否则不能算真正的成功。”

胜说:“不能这样做。杀掉国君不吉利,烧毁仓库,我们就没有了物资,用什么来镇守呢?”因而没有听从石乞的建议。

胜叛乱的消息传到叶邑,叶公决定出兵平息叛乱,但他并不急着进驻国都。他说:“靠冒险侥幸取胜的人,必定是非常贪婪的,为人处世必定难以公平,难以获得百姓的认可。”于是便等着胜自乱阵脚。后来,他听说胜杀了齐国的管脩时,才派兵进驻郢都。

胜原本打算立楚昭王的弟弟子闾为楚国国君,但子闾拒绝了,胜就以武力威逼他。子闾说:“王孙您如果能使楚国安定下来,匡扶王室,并且让百姓受到庇护,我就满足了,自然答应继位为国君。可是,如果您只是为了自己一己之私而颠覆王室,不顾楚国的安危,我宁死也不愿继承王位。”于是胜就杀死了子闾,然后带着惠王来到高府,让石乞看守大门。圉公阳偷偷在宫墙上挖了一个洞,将惠王背到昭夫人宫中。此时恰逢叶公赶到北门。

有人遇到叶公,问他:“您为什么不戴上战盔呢?楚国人都盼望您快些回来平定战乱。您不带上战盔,万一被箭射伤了怎么办?”于是叶公戴上战盔,继续前行。

不久,叶公迎面又遇到一个人,对方说:“您为什么戴上战盔呢?楚国人天天盼望您归来。只要能见到您的面容,百姓就知道还有生还的希望,就会有奋战的决心。现在您戴上头盔遮蔽脸庞,这不是让全城的百姓绝望吗?”于是叶公又脱下战盔,继续前行。

叶公这次遇上了公子胜的支持者针尹固,叶公对他们说:“楚国如果失去了子西和子朝,国将不国。你现在背弃有德行的子西和自朝,跟随胜这个叛贼,能保护自己吗?”于是针尹固便改变立场,跟随叶公伐胜。

胜在叶公和针尹固的攻击下,逃到山上,上吊自杀了,胜的部下将他的尸体藏了起来。

石乞被叶公活捉,当被逼问胜的尸体下落时,石乞回答说:“我知道他藏尸的地方,但胜不让我说。”

叶公威逼他说:“你不说,我就煮了你!”

石乞说:“你就煮了我吧。如果胜成功了,我就可以成为卿,现在既然失败了,被煮也是应该的。”叶公果然煮了石乞。

叶公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被楚惠王封为令尹和司马,身兼军政大权于一身,这在楚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楚国政局稳定之后,叶公就让宁当令尹,让宽当司马,自己隐居在叶邑养老。

白宫乱楚,虽然只是一起宫廷政变,但其意义却远非如此。胜的失败,说明以王为首、以公子辅政的奴隶主专政的体制还很牢固,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还无力冲破牢笼。做为奴隶制国家的楚国,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后来,楚国继续向外扩张,相继灭掉了陈国、越国等诸侯小国,势力遍及东海。但楚国内部蕴藏的危机也是不容忽视的,旧贵族虽然很强大,但缺乏生气,楚国逐渐衰落,春秋时代即将结束。